导图社区 放射性污染金属再循环、再利用处理工艺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放射性污染金属再循环、再利用处理工艺研究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一、放射性污染废金属产生情况,五、结论,四、工艺路线研究及建议,三、常见去污技术及应用分析,二、放射性污染金属分类。
编辑于2024-11-21 20:55:11放射性污染金属再循环、再利用处理工艺研究
& 引言
来源
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关键词
放射性污染金属
再循环
再利用
去污工艺流程
研究背景
我国核设施数量众多,在运行和退役过程中,产生和积累了大量的放射性污染废金属
针对污染废金属的处理,2017年,国家核安全局等联合发布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将“统筹推进,加快早期核设施及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列为重点任务,同年,《关于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要求对废钢铁、废有色金属等废弃物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放射性污染废金属的再循环、再利用工作,国际上流行处理方法为对放射性废金属进行熔炼去污处理,熔炼后符合清洁度要求的钢锭制成产品返回核系统继续使用;我国也制定和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指导标准,在铀矿冶领域等人工核素污染废金属去污工作上已积累了丰富经验,人工核素污染废金属去污工作也已启动
一、放射性污染废金属产生情况
1. 主要案例介绍
1) 秦山核电站
按碳钢、不锈钢、有色金属类型进行分类统计。(截至2016年,现有存量1392.8t,未来年产生量10.5t)
2) 田湾核电站
主要来自热洗衣机滚筒、废脚手架钢管、主泵轴套、仪控电缆保护套、法兰、不锈钢管等。(截止到2016年,田湾的1#/2#核电厂放射性废金属产生情况为:现在存量38.0t,未来年产量2.9t)
3) 大亚湾核电站
按碳钢、不锈钢、有色金属类型进行分类统计。(现在存量101.8t)
4) 821厂
反应堆运行期间存储累积的放射性污染废物;核设施退役阶段已拆除的和未来将要产生的放射性污染废物(总计近万吨)
5) 四O四厂
铀转化核设施主要为与含铀材料直接接触部分。后处理厂产生的废金属主要来自高中放设备室、热室、气体净化过滤系统、排风过滤器等。(年产数百吨左右)
6) 核动力院
工程试验堆7座,核动力实验装置18座。(年产数百吨左右)
7) 中物院
日常运行的小功率的研究堆,以及产生放射性的其他研究设施和环保过滤装置。(年产数百吨左右)
8) 原子能院
日常运行的实验快堆、研究堆、核燃料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日常运行等。原子能院的核设施种类较多,放射性污染废金属情况较复杂
2. 源项分析
1)后处理厂废金属源项分析
821厂,主要从事核设施退役、三废治理等工作。 2016-2018年,对其反应堆退役产生的废金属进行处理,主要为不锈钢、碳钢等。涉及的污染核素有:55Fe、60Co、63Ni、65Zn、90Sr、106Ru、137Cs、152Eμ等。 根据《放射性废物分类》(2017年65号),因无各核素具体活度浓度,根据总体比活度水平,初步判断其所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基本都属于低水平放射性废金属。
废金属污染活度与总量比例关系
2) 核电厂废金属源项分析
秦山核电站为目前全国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品种最丰富、装机容量最大核电基地。 对该基地的部分废金属污染水平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放射性污染核素为60Co、54Mn、110mAg,污染类型为表层污染。 因不同来源废金属其表面污染核素存在差异,表面污染水平与剂量率间并不存在完全的比例关系。
污染活度问题
二、放射性污染金属分类
0. 简介
核设施在运行、维护及退役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放射性污染废金属。从金属材质分类,绝大部分为碳钢、不锈钢,以及占比较少的铜、镍、铝等。将根据废金属的放射性特点,对其分类进行研讨。
1. 按污染程度分类
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的《核电厂放射性废金属熔炼再循环再利用资料汇编》,按照污染的最初水平和所需的去污工作,将核电厂放射性废金属分成4类
低水平
涉及与主冷却剂和放射性其他介质完全隔离的系统,此类别中的大部分污染金属仅限于外表面的污染(常规去污,可完全达到再循环再利用安全要求水平)
中等水平
与主冷却剂和低放废液介质直接接触的金属部件,其内、外部具有一定的表面污染水平,如大多数辅助支持系统、燃料贮存池衬垫和水清理系统等(这类污染金属需要一定的去污工作)
较高水平
此类污染金属因为暴露于主冷却剂和接触放射性废液而受到污染,导致较高的污染水平(其中一部分金属有可能通过去污,达到熔炼去污接受水平)
活化污染
接近反应堆堆芯的部件可以包含体积分布的活化产物,其中一些部件也可能具有较高水平的表面污染(通过标准工艺去除体分布的污染物是不可行的)
2. 按污染类型分类
根据放射性废金属的产生部位及污染深度差异,可将污染废金属分为中子活化材料、表面污染材料。该种分类往往适合于核电厂以及含有研究堆的科研单位。 核燃料循环内其他领域则主要是产生表面污染废金属。
活化污染
活化不锈钢
由304不锈钢组成的反应堆堆内构件被堆芯中子活化。放射性核素具有很高的比活度,并存在于金属内部
活化碳钢
反应堆压力容器由SA533碳钢制成,被中子轰击活化,活度比不锈钢内部低得多
活化钢结构和钢筋
这些部件由从反应堆容器中逃逸出来的中子活化,明显的反应发生在以反应堆堆芯为中心的堆腔内
表面污染
内表面污染
管道和设备受污染的内表面,活化腐蚀和裂变产物通过放射性液体系统传送,在管道和设备的内表面形成一种致密金属氧化物层
外表面污染
外部表面可能会在核设施寿期内受到污染,主要是由于反应堆冷却剂水的泄露、溢出和空气中放射性核素的迁移
3. 按污染核素种类分类
放射性污染金属中的放射性核素种类与受污染的工艺相关。 目前,我国核燃料循环前端核设施产生的废金属属于天然放射性核素污染。快堆、研究堆等,因功率较小,运行时间较短,以铀核素污染为主。
放射性废金属核素种类分类表
天然核素
天然核素
238U、235U、232Th
人工核素
裂变核素
85Kr、90Sr、137Cs、99Tc、29Ti
活化核素
58Co、60Co、55Fe、59Fe、51Cr、54Mn、57Mn、63Ni、65Ni、65Zn、94Nb、124Sb、18N、19O、3H、24Na、27Mg、45Ca、49Ca、31Si、37S、38Cl 13N、16N、17N、18N、19O、3H、24Na、27Mg、45Ca、49Ca、31Si、37S、38Cl
4. 总结
三、常见去污技术及应用分析
核设施与辐射设施退役工作方面
机械-物理法
化学法
电化学法
熔炼法
从表面污染清除角度考虑
物理去污
化学去污
从放射性污染废金属再循环、再利用出发,可分为
表面去污
弱附着性污染去污
吸尘去污
弱固定污染去污
凝胶去污
泡沫去污
强固定污染去污
化学去污
喷射去污
激光去污
体去污(熔炼去污)
710厂在2004年设立了中核铀矿冶放射性污染金属熔炼处理中心(简称“熔炼处理中心”)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可对外接收核废金属熔炼去污处理企业
常见放射性废金属去污技术
1 吸尘去污
利用吸尘装置,对金属表面松散的附着性污染物剥离,实现核废金属去污
2 凝胶去污
以凝胶为载体,加入去污剂。可分为氧化、碱性、中性、酸性等凝胶技术。以304L为例,氧化凝胶单次腐蚀深度为1.2~2.2um[3]
3 泡沫去污
通过泡沫挟带Ce(Ⅳ)等液体去污剂,对表面进行氧化去污。其二次废液产生量约为溶液浸泡法的10%,去污因子(304L)为12~24
4 化学去污
使用酸、碱、氧化还原剂、配(络)合剂、去垢剂、表面活性剂、缓蚀剂等,将金属表面放射性核素分离,实现去污。常见的铈/硝酸化学平均腐蚀速度1.5um/h,去污可实现去污因子101~104
5 超声波化学去污
在化学去污的基础上,增加超声波处理,通过空化效应、加速度效应、声流效应对清洗液和污垢产生直接和间接作用。极大加快去污速度。去污因子10~1000
6 电化学去污
将废金属放入容器内形成阳极,经电解作用,实现废金属的快速深度溶解,去污能力极强
7 高压水射流去污
通过高压水直接喷射,去除金属表面放射性核素。有些在高压水中加入化学试剂或锆氧砂等磨料,提高去污能力。去污因子2~100
8 干砂喷射去污
通过向金属表面喷射钢丸等耐磨物料,去除金属表面放射性核素。去污厚度0.1~1mm
9 干冰喷射去污
利用指定粒径尺寸干冰,对金属表面的放射性核素进行喷射剥离,实现核废金属的去污目的。去污效率高、二次废物产生量小,基材损伤小。适用于利用部件或精密部件表面去污
10 激光去污
利用激光束将表面烧蚀或特种气体与核素反应气化,实现放射性核素的表面分离。去污系数100~300且剥离厚度<50um
11 熔炼去污
将放射性污染废金属放置于熔炼炉中熔炼,过程中加入助熔剂进行造渣去污,放射性核素富集到渣与烟尘中
四、工艺路线研究及建议
1. 废金属分类建议
废金属分类依据国家标准进行
废金属主要材质为钢铁、铝、镍和铜
钢铁可进一步分拣为碳钢和不锈钢
建议将废金属分为五类进行再循环、再利用
分类有助于熔炼时产品调值
分类使产品解控有明确依据
工艺路线研究基于废金属分类进行
2. 主要产品流向
铸造成破碎机衬板、挖掘机铲斗等产品,用于硬岩铀矿山的开采
制备成屏蔽棒材、块材和板材等部件
制备成放射性物料的存储容器或包装容器
3. 去污工艺思路
前期,放射性污染废金属的再循环、再利用基本是采用熔炼去污,通过研发各种助熔剂配方,使大部分的放射性核素进入废渣中,特别是铀、钍等天然放射性核素去除率达到99%
随工业的发展,核设施单位除了产生天然核素污染废金属外,在核电、后处理、科研院所等产生了大量的含人工核素污染的废金属,特别是60CO、63Ni等近铁核素难以通过熔炼去除,但该核素一般存在于表面污染的废金属,属于表面松散性或半固定型污染,通过真空吸尘、凝胶等去污方法,可得到很好的去除效果
对于活化污染废金属,放射性核素往往在金属表层不同厚度中出现不同占比,其中10um厚度内核素占比达98%以上。该部分放射性核素往往需要较强的物理或化学去污方法,将表面一定厚度直接剥离
4. 去污工艺流程及后续建议
为同时满足天然核素与人工核素放射性污染废金属去污要求,单一熔炼去污往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建议采用预去污+熔炼去污的协同去污方式
尽量选择二次废物量少、尽量不产生废水的去污技术;对于小尺寸管道类或孔隙类,优先选择去污效果明显的超声波化学去污技术,该技术去污能力强、物料包容性广
将去污分为预去污(表面去污)和熔炼去污(体去污)两环节
预去污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推荐使用真空吸尘、凝胶剥离、喷砂去污、超声波化学去污
生产单位可根据自身情况和偏好,采用其他同类去污技术进行替代
在实际去污过程中,结合实际去污经验和数据总结,通过生产管理手段,总结不同材料去污特点,可缩短部分材料的去污环节。 如对于凝胶剥离去污后无法直接熔炼去污的废金属,后期可以直接节省凝胶剥离环节,通过喷砂去污一次达到熔炼去污接收要求。
放射性废金属再循环、再利用处理工艺流程
接收限值:湖南核工业宏华机械有限公司(710厂),是当前国内唯一一家对外接收放射性污染废金属的熔炼处理中心,对人工核素污染废弃金属熔炼接收暂定了以下要求
1)β表面污染水平限值不高于30Bq/cm2
2)表面接触剂量不高于15uSv/h;
3)含有多种核素时,其γ核素总活度小于106Bq/kg
4) 放射性污染废金属熔炼去污核素活度浓度接收限值
采用本协同去污工艺,在熔炼去污前,通过预去污手段,可提前去除核废金属中98%以上的放射性核素,有望将去污核素浓度接收限值提高1~2个数量级,使更多废弃金属具备再循环再利用条件
5. 问题
尽管国家对达到清洁解控标准要求的金属,可以无限制再利用,但因放射性等敏感问题,去污后的废金属基本都是在核工业行业范围内再循环
核工业系统以外铸造、冶炼厂家均因金属放射性原因,即使去污后金属完全满足无限制循环再利用条件,但大都不愿接收该金属;而国内熔炼中心产能有限,配备各种铸造、冶炼设备是不经济的,如冷轧、热轧设备,熔炼中心金属量远达不到最低产能要求。因此主要产品类型限制在以上三种
目前因铀矿山改革转型,绝大部分硬岩铀矿企业已处理关停或退役状态,对解控后再利用的金属量严重受限。去污后金属目前主要用于钢桶、桶箱等容器类产品生产,后续可在屏蔽材料等方面加大应用
五、结论
1. 核设施单位在日常运维及关停退役中,累积了众多低放污染废金属。直接填埋徒增成本,有违资源节约。经去污处理后,废金属可循环利用,化废为宝,契合循环经济之道,彰显重大社会效益。
2. 核废金属依污染程度,细分为低、中、较高及活化污染四级;按污染类型,则区分为活化与表面污染两类;就核素种类而言,有天然与人工核素污染之别。去污再循环及再利用机构,应考量废金属核素特性及产品类别,提出利于去污操作的分类策略。
3. 鉴于放射性污染金属来源复杂性,单纯的熔炼去污方式无法满足全部废金属的去污要求。人工放射核素往往附着于金属表面,或是集中于金属一定厚度的表层内,通过物理、化学等预去污方法去除放射性核素,既可弥补熔炼去污对特定核素的去污能力缺陷,同时也可减轻熔炼阶段的去污负荷。“预去污+熔炼去污”的协同去污方式是未来放射性污染废金属再循环、再利用工艺的必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