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自然地理学
这是一篇关于自然地理学的思维导图,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内容包括: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绪论。
编辑于2024-11-21 21:51:40自然地理学
绪论
地理学: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
地理环境
概念: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分类
自然环境
概念: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
分类
天然环境
人为环境
经济环境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生产力地域综合体。
社会文化环境
地球表层
海陆表面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而不包括地球高空和内部的地球表层。
自然地理学
研究对象
天然的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
分科
综合自然地理学
部门自然地理学
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
任务
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气候、地貌、水文、植物、动物和土壤等)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动态过程。
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方向。
参与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评价。
研究人为环境(受人类干扰、控制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寻找合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及整治方法。
部门自然地理学
第一章 地球
背景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以平均海平面表示的平滑封闭曲面,即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以海平面为基准,在大陆部分,因重力减小而上升,在海洋部分因重力增大而下降,大地水准面是不规则的起伏表面。
地理意义: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日地距离长,因此可将太阳光线视为平行光线,当平行光线照射到地球表面时,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各不相同,地球赤道面和黄道面的交角,决定了正午太阳高度角有规律的从南北纬23°27分之间向两极减小。太阳辐射使地表增暖的程度也按照同样的方向降低,从而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分布。
地球的大小
地理意义:地球的巨大质量能够吸附周围的气体,保持具有一定厚度和质量的大气圈。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地轴旋转
恒星日
取春分点为标准
太阳日
取太阳为标准
地理意义
昼夜更替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地方时不同
月球和太阳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变形—洋面上表现为潮汐
地球的整体运动与局部运动有密切联系(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
自转加快,赤道和低纬区的海面上升,中高纬度区海面则相应下降
地球的公转
地球按照一定的轨道绕太阳运动
恒星年
连续两次通过太阳和另一恒星连线
回归年
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
地理意义
四季递变和五带区分
太阳的周年视运动
时间单位—日和年
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表温度调节和生命孕育
岁差
春分点西移
章动
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附加在圆上的短周期摆动
极移
自转轴和形状轴不重合,形状轴与地表的交点为地极
地理坐标
概念
一地的纬度,表示该地相对于赤道的南北位置;一地的经度则表示该地的子午面相对于本初子午面的东西位置。
地理坐标系
度量全球各地地理坐标的统一制度
地球的圈层构造
内部
地壳
莫霍面
33km
地幔
古登堡界面
2900km
地核
地震波在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差异和变化
外部
大气圈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
水圈
生物圈
地球表层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基本形态
海陆分布
地球表面明显分为海洋和陆地
海陆分布不均匀。北半球陆地三分之二,南半球陆地五分之一
七大洲
亚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澳洲,南极洲,非洲
除南极洲外,所有大陆都是成对的
北美与南美,亚洲和澳洲,欧洲和非洲
北边宽广,南部逐渐狭窄,似北边为底边的倒三角形
南半球各大陆西边向里凹进,东边向外突出
海陆分布对气候变化有影响
南北球海洋性特征,气候温和,北半球的温度变化幅度会比南半球大
海陆起伏曲线
泛对称性
地球上各大陆高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和各大洋底部低于海平面的平均深度存在着很悬殊的差别
岛屿
大陆岛
与邻近大陆在地质构造上有密切联系
海洋岛
与邻近大陆在地质构造上没有直接联系,从来不是大陆的一部分
火山岛
珊瑚岛
基本特征
太阳辐射集中分布在地表,太阳能转化也是主要在地表进行
固体、液体、气态物质同时存在地表
地表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
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
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
地表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人类活动基本场所
第二章 地壳
概念
是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为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度为5km
地壳的组成物质
化学成分与矿物
克拉克值
化学元素的平均质量百分比即元素的丰度
矿物
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岩石
岩浆岩
矿物组成
超基性岩
基性岩
中性岩
酸性岩
结构、构造、产状
深成岩
浅成岩
喷出岩
岩浆作用
侵入活动
喷出活动
沉积岩
概念
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基本特征
具有层理、有机质和生物化石
层理
岩石的颜色、矿物成分、粒度、结构等表现的成层性
分类
碎屑岩类
砾岩
砂岩
粉砂岩
黏土岩类
泥岩
页岩
生物化学岩类
硅质岩
石灰岩
白云岩
变质岩
变质作用
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的变化
类型
动力变质作用
接触热变质作用
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
混合岩化作用
按成因分类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
概念
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
特点
普遍性
永恒性
方向性
非均速性
幅度与规模差异性
基本方式
水平运动
地壳或岩石圈沿着大地水准面切线方向的运动
垂直运动
地壳或岩石圈沿着铅垂大地水准面切线方向的运动
构造运动与岩相、建造、地层接触关系
岩相
海相
路相
过渡相
沉积建造
概念
彼此有共生关系的岩相或地层的组合,或岩相大致相同的沉积物组合
地槽型建造
海相地层,产生于强烈构造下降区的建造
地台型建造
路相碎屑沉积为主,地壳升降幅度较小的地台上的建造
过渡型建造
碎屑岩石占优势
地层的接触关系
整合
相邻新老地层产状一致且相互平行
假整合
平行不整合,相邻地层产状平行但时代不连续
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上下两地层产状既不一致,时代也不连续
侵入接触
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
侵入体的沉积接触
后期沉积覆于前期侵入体所形成的剥蚀面之上的接触关系
地质构造
概念
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或变位
分类
水平构造
丹霞地貌
倾斜构造
单面山
猪背岭
褶皱构造
向斜
背斜
断裂构造
断层
节理
与解理区分
大地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
海底扩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
主要内容
板块的边界
扩张(增生)型边界
美洲与非洲板块
俯冲(汇聚)型边界
岛弧海沟型边界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地缝合线型边界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喜马拉雅山系
转换断层(次生)型边界
槽台说与地洼说
地质力学学说
火山与地震
火山
裂隙式喷发
中心式喷发
分布
环太平洋火山带
地中海—印度尼西亚火山带
中国台湾一带
地震
环太平洋地震活动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带
大洋中脊带
东非裂谷带
地壳的演变
地质年代
相对年代
绝对年代
地壳演化简史
第三章 大气圈与气候系统
大气圈
连续包围地球的气态物质
大气的组成和热能
大气的成分
干洁空气
除水汽,固体和液体杂质之外的整个混合空气
二氧化碳,氧,氮等
水汽
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和海水蒸发
水的相变
悬浮颗粒和杂质
大气悬浮固体和液体微粒称为气溶胶粒子
改变大气透明度
大气的结构
大气质量
大气上界
大气压力
气压
大气分层
对流层
平均高度11km,对流运动强烈,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主要的天气现象发生在此层
平流层
对流层顶部到55km处,气流稳定,温度随高度上升不变或微升,水汽少,无天气现象
中间层
平流层顶部到85km处,温度随高度迅速下降,强烈垂直运动但不及对流层
暖层
中间层顶部至800km处,天气强烈吸收紫外线辐射,气温随高度增加迅速升高,也叫电离层
散逸层
暖层顶部到大气上界,大约3000km,无明显分界,空气稀薄,离地面远,一些作高速度运动的物体可以挣脱地球引力而逃逸到宇宙空间
标准大气
干燥条件下,86km下均匀的混合物,且处于静力学平衡和水平成层分布,人为规定的一种特定的大气模式
大气的热能
太阳辐射
太阳常数
在日地平均距离下,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分钟所能接受的太阳辐射
大气能量
大气获得能源的方式
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
吸收太阳辐射的主要是臭氧,氧气,水汽
平流层以上,是臭氧对紫外线的吸收 平流层以下,是水汽对红外线的吸收
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温度升高又以本身的温度向外辐射,大部分被大气吸收,只有少部分通过“大气窗口”逸散到宇宙空间
潜热输送
一方面水汽凝结成雨滴或雪时,释放潜热给空气,一方面,雨滴和雪降落地面不久后又蒸发,交替进行
感热输送
陆面,水面温度和大气低层的温度并不相等,大气和地面进行热量传输
温室效应
大气获得热能依据本身温度向外辐射,一部分外逸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投向地面,即大气逆辐射
地气系统辐射平衡
地气系统内部,地面和大气不断以辐射和热量的形式交换能量,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的收支差额称为辐射平衡或辐射差额
气温
气温变化
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
气温垂直分布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气温垂直递减率:单位高度气温变化值
逆温层
受地面性质,季节,昼夜和天气变化的影响,一定条件下出现温度随高度变化而升高的现象,上层气温比下层气温高的逆温现象
全球气温水平分布的特点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圈平行
陆地和海洋气温差异,等温线发生弯曲
洋流的影响
热赤道
南北半球最低温度出现的地区
大气水分和降水
大气湿度
水汽压和饱和水汽压
水汽压
大气中水汽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
饱和水汽压
温度一定,所容纳的水汽一定,达到这个限度就叫饱和空气,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就是饱和水汽压
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
在相同条件下,大气的实际饱和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之比
绝对湿度
单位体积内所含有的水汽质量
露点温度
湿空气等压降温而达到饱和的温度
蒸发和凝结
蒸发
液态水转化为气态水的过程
影响因素
温度、下垫面性质、风、空气湿度等
凝结
实际水汽压大于饱和水汽压时与蒸发相反的过程
凝结的条件
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
增加空气中的水汽
冷却空气
辐射冷却
空气本身向外辐射散发热量
平流冷却
暖空气经过冷下垫面
绝热冷却
空气上升,绝热膨胀而冷却
混合冷却
温度相差大但接近饱和的两种空气团混合
过多的凝结核
水汽凝结现象
地面的凝结现象
露,霜,雾凇,雪淞
大气中的凝结现象
雾
辐射雾
夜间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雾,近地面
平流雾
暖空气经过冷下垫面
上坡雾
暖湿空气沿山坡上升水汽凝结而形成的雾
蒸气雾
冷空气经过暖水面
锋面雾
锋面附近的雾
云
积状云
层状云
波状云
大气降水
概念
从云层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是云滴或冰晶增大的结果
降水的形成
云滴—降水的条件
雨滴下降的速度要大于气流上升的速度
雨滴降落到地面时不至完全被蒸发
云滴增长的过程
云滴冲并增长
大的水滴速度快,小的水滴速度慢
云滴凝结增长
云体上升绝热冷却,实际水汽压大于饱和水汽压的时候,云滴凝结或凝华,形成冰晶效应
降水的条件
足够的水汽
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的状态
有足够多的凝结核
降水的类型:气流上升的特点
对流雨
暖季空气湿度大,近地面气层强烈受热引起对流,形成降水
地形雨
暖湿空气前进遇到高大山脉阻挡,被迫抬升,绝热冷却,达到凝结高度便开始降水
锋面雨
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暖空气沿锋面滑升,绝热冷却,达到凝结高度降水
台风雨
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漩涡,大量暖湿空气上升产生强烈降水,与对流雨类型但又有区别
降水的时间变化
降水日变化
大陆型
海洋或海岸型
降水季节变化
赤道型
热带型
副热带型
温带及高纬度型
降水变率
反映降水变化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即各年降水的距平数与多年降水量的百分比
降水量的地理分布
赤道多雨带
地形,赤道低气压带,对流运动
南北纬15-30度少雨带
副高
中纬度多雨带
锋面,气旋活动频繁,东岸夏季风显著,中部干旱
高纬度少雨带
纬度高,热量少,蒸发弱,水汽少
湿润系数
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
大气的水平运动
作用与空气中的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气压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存在气压梯度
地转偏向力
地球自转使物体发生偏转
惯性离心力
空气作曲线运动
摩擦力
空气与地面,不同运动状况的气层
自由大气中的空气运动
地转风
直线,等速运动,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平衡,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反之
梯度风
曲线运动,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和气压梯度力三者平衡
风随高度的变化
热成风
水平温度梯度引起上下层向量差
摩擦层,离地面越远,风向与等压线的交角越小
大气环流
概念
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行的综合现象
全球环流
全球气压带
前提:地球均质,全为海洋或陆地,气压完全取决于纬度,高低气压交互排列—— 地表温度纬度分布均匀造成的
类型
赤道低气压带
赤道终年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导致空气柱质量减少,低空气压低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上空流向高纬度的气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逐渐流向趋于纬度的方向,阻滞来自赤道气流流向高纬度地区,空气质量增加
副极地低气压带
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一个相对低压的地区。
极低高气压带
两极地区温度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高空辐合空气,空气柱质量增加,低空高压。
行星风系
前提: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的影响
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存在气压梯度,副热带高气压带带一部分气流会流向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发生偏转,北半球形成东北风,南半球形成东南风 (贸易风)
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存在气压梯度,副热带高气压带一部分气流流向高纬度,因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盛行西南风,南北球西北风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的一部分气流因地转偏向力形成极地东风,北半球因局部地区天气扰动而变化不定。纬度60度附近,极地东风和中纬度西风交接,两种气团性质差异很大,暖气流沿冷空气向上爬升,形成极锋
经向三圈环流
前提:假设地球不自转,且表面均匀,由于赤道和极地受热分布不均匀,形成单圈环流。地球自转,气流只要一开始运行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因而形成了三圈环流
信风环流圈
热力环流圈,越30个纬度,暖空气受热上升,到高纬度输送,地转偏向力作用下,气流向东偏转,形成高空西风,在副热带纬度地区下沉,分为两支,一支流向赤道,在低纬度地区形成闭合环流(哈德莱环流)
中纬度环流圈
高空到低空都是盛行西风,地面附近具有指向低纬度的分量,上层具有指向高纬度的分量,分别与副热带高气压的下沉气流和副极地带带上升气流相结合,构成一个环流圈
极地环流圈
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极地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在中纬度形成西风,达到副极地低气压带时,与由极地高压吹来的偏东气流在纬度69度附近相遇形成极锋,暖空气沿极锋向上滑升,在高空形成偏西风,最后在极地下沉,来补偿极地所流失的空气质量
高空西风带的波动和急流
西风波动
地球旋转,大气受到地球转动的惯性影响,惯性大小随纬度的变化
西风急流
盛行西风带对流层顶层附近的强西风中心
季风环流
概念
大陆和海洋间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期,随着季节变化而风向相反的风系
类型
东亚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亚季风(印度季风)
行星风系的季节性移动
高原季风
地形
局部环流
概念
由于局部地形起伏、地表受热不均引起的小范围的气流
海陆风
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
山谷风
山谷山坡热力性质差异
焚风
地形
主要的天气系统
天气系统
大气中引起天气变化的各种尺度的运动系统,一般是指气旋,反气旋,锋面,台风
气团和锋
锋
概念
温度密度差异很大的两个气团相遇,在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狭窄的过渡区域
类型
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暖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准静止锋
很少移动或移动速度很缓慢的锋
锢囚锋
锋面相遇而合并后的锋
锋面天气
冷锋天气
第一型冷锋也叫缓行冷锋
云雨天气发生在锋后
第二型冷锋也叫急性冷锋
锋前冷空气激烈抬升,实际情况与暖风空气的性质有关
暖锋天气
暖空气沿空气爬升,云云层从锋面位置伸展到很远,降水出现在锋前冷区里,为连续性降水,历时长,但强度较小
春季,东北,淮江流域和渤海地区
准静止锋天气
常造成大片区域的阴雨天气如江南清明节前后阴雨绵绵和江淮流域初夏时的梅雨季节,冷风移动受到阻碍也可以形成准静止锋,如昆明,南岭准静止锋
锢囚锋天气
两个移动的锋面相遇形成的具有两种锋面的特征,锋面两侧都是降水区,由于大范围的暖空气被迫抬升,两侧降水强度大,冬春季我过东北地区出现暖式锢囚锋,华北地区出现冷式锢囚锋
气团
气旋和反气旋
气旋
由锋面或者是不同密度分界上的波动形成,占有三度空间,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低的大型水平空气漩涡,中心地区有强烈上升气流,形成降水,如台风
反气旋
占有三度空间,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的水平空气漩涡,中间地区为下沉气流,北半球的反气旋地区做顺时针向外辐散流动,南半球反之
气候的形成
气候和气候系统
气候
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及其变化特征,既反映平均情况也反映极端情况,是各种天气现象的综合
天气
短时间的对流层大气物理状况
区分
气候系统
特性
热力学特性
气温,冰温,水温,地温
动力学特性
包括风,洋流及其相应的垂直运动和冰块的运动
含水性
大气中的含水量和湿度,云中的含水量,地下水水位,雪的含水量,陆冰和海水的含水量
静力学特性
大气和海洋的压力和密度,空气成分,海水的盐分及其系统的几何边界和物理常数
组成成分
大气圈
主体,敏感最易变化的部分
海洋
热量储存库,低通滤波,平滑曲线,
冰冻圈
包括包括全球的冰层和积雪,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对气候变化产生反馈,在地球热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岩石圈
土壤,沉积物,地表岩石等,土壤空气尘粒重要的物质来源
生物圈
陆地和海洋中的动植物及人类,对气候变化敏感也影响气候
气候的形成
形成因素
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
地球辐射平衡温度
地球上的天文系统
气候形成的环流因子
大气环流促进热量输送和水分循环
大气环流与海温异常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厄尔尼诺
拉尼娜
南方涛动
沃克环流
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分布带及其气候型
低纬度气候
中纬度气候
高纬度气候
气候变化
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因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的气候改变
原因
天文学方面的原因
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
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地球各轨道要素的变化
地文学方面的原因
地极移动和大陆漂移
造山运动
火山活动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第四章 海洋与陆地水
水圈
是地表由水体构成的连续圈层,其物态有固、液、气三种,水体的形式有:河,湖,海,冰川,地下水等
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地球上水的分布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水循环
概念
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重力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相态转变和周而复始的运动
过程
蒸发
降落到海洋
降落到地面
蒸发和蒸腾
下渗
河面蒸发和湖面蒸发
返回大气
意义
联系四大圈层
物质输送,能量传输
海陆间联系的纽带
塑造地表形态
水循环,可再生资源
水量平衡
概念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全球或任一区域水量都应保持平衡
水量平衡方程
海洋起源与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海洋起源
世界大洋及其区分
海及其分类
概念
大洋的边缘因为接近或伸入陆地而或多或少与大洋的主体相分离的部分
分类
内海
边缘海
外海
岛间海
海水的组成
海水的温度、密度和透明度
海水的运动
潮汐与潮流
潮汐
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现象
潮流
海水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周期性的流动
海洋中的波浪
波浪
波浪的折射
洋面流和水团运动
洋流
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水平流动
洋流的成因和分类
摩擦流
风海流
重力-气压梯度流
倾斜流
密度流
补充流
潮流
大洋表层洋流模式和主要洋流
世界洋流图
大洋水团及其环流
海平面的变化
整体逐渐上升
气候变暖
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资源
概念
分类
海水化学资源
海底矿产资源
海洋动力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太阳能的主要接受者和蓄积者
海洋是气温的重要调解者
海洋环境保护
河流
河流、水系和流域
河流
降水或由地下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面洼地,在重力作用下经常地或周期地沿着流水本身造成的洼地流动
水系
河流沿途接受很多支流,并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
外流河
内陆河
流域
每一条河流和每一个水系都从一定的陆地面积上获得补给
水系形式
树枝状
格状
长方形
河流的纵横断面
河流平衡剖面
流域特征对河流的影响
流域面积与河流水量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流域形状影响河流水量变化
流域高度影响降水的形式和流域温度
流域方向和干流方向对冰雪消融时间有一定影响
河网密度表示一个地区河网疏密程度
水情要素
水位
河流中某一标准基面或测站表面上的水面高度
流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过水断面的水量
流速
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水温和冰情
河流补给的特征是影响水温状况的主要因素
冰情
河川径流
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
停蓄阶段
漫流阶段
河槽集流阶段
径流计量单位
流量Q
单位时间通过河道过水断面的水量
径流量W
在一特定时段内流过河流测速面的总水量
径流模数M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产出的水量
径流深度y
流域一年的径流量除流域面积
径流变率K
任何时间段的径流值M1,Q1或y1等,与同时段多年平均值M0,Q0或y0之比,称为径流变率或模比系数
径流系数a
一定时期的径流深度y与同期降水量x之比
河流的补给
降水补给
融水补给
地下水补给
湖泊与沼泽水补给
人工补给
流域的水量平衡
河流的分类
东北型河流
华北型河流
华南型河流
西北型河流
西南型河流
内蒙古型河流
青藏高原型河流
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自然地理要素对河流的影响
气候
流域海拔高度,坡度等
河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水分循环
热量和矿物质
河流与荒漠中绿洲形成
河流对人类的发展意义
湖泊与沼泽
湖泊
成因
地面洼地积水形成较为宽广的水域
分类
P223
沼泽
平坦或稍低洼而过度湿润的地面
成因
水体沼泽化
陆地沼泽化
森林沼泽化
草甸沼泽化
特征
地下水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岩石的水理性质
容水性
持水性
透水性
给水性
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
地下水的动态
概念
影响因素
气候
河湖水升降
地壳升降运动
植物蒸腾
人为因素
地下水的运动
层流
紊流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类
按埋藏条件分类
上层滞水
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
潜水
埋藏在地表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
承压水
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
按储存空隙的种类
孔隙水
裂隙水
岩溶水
冰川
概念
发生在陆地之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
成冰作用与冰川类型
成冰作用
积雪转化为粒雪,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冰川冰的过程
冰川类型
山岳冰川
悬冰川
冰斗冰川
山谷冰川
大陆冰川
高原冰川
山麓冰川
地球上冰川的分布
雪线
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雪线上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雪线是降雪河消融的零平衡线
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气温
降水
地形
山势
坡向
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然地理要素之一,形成冰川景观
对气候发生影响
水循环
河流补给来源和调节
对植物,动物,自然带的影响
形成冰川地貌
第五章 地貌
概念
地貌或称为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共同作用塑造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
地貌的成因与地貌的类型
成因
构造运动与地貌发育
大尺度
陆地和海底地貌的差异
中尺度
水平构造
倾斜构造
褶曲构造
断层构造
小尺度
地壳升降运动
地貌形成的气候因素
高纬和高山寒冷气候
温湿气候
干旱气候
山地气候
岩性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石灰岩,砾岩
山岭,峭壁
泥灰岩,页岩
低丘,缓岗
玄武岩
陡崖,石柱
花岗岩
陡峻山峰
片岩
鳞片状地貌
碳酸盐
喀斯特地貌
黄土和黄土状岩石
黄土地貌
软硬相间分布的岩石
水平方向
河谷盆地和峡谷相间分布
垂直方向
陡缓更替的阶状山坡
生物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机械风化和化学分化
植物根劈作用
动物穴居
微生物
有机酸
生物也可形成岩石
珊瑚礁
杜蛎礁
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
直接干预地貌过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
基本地貌类型
山地
平原
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
改变降水量的分布
地貌对生物界的影响
地貌对自然界地域分异的影响
地貌对土地类型分化的影响
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
风化作用
概念
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类型
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
水化作用
水解作用
溶解作用
氧化作用
生物风化
风化壳
风化产物
风化作用的残留物质、次生矿物及可溶性物质
概念
风化产物虽经风化与剥蚀而仍然残留原地覆盖在母岩表面者
基本特征
基本类型及其分布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富铝型酸性风化壳和硅铝铁型酸性风化壳
温带森林带
硅铝黏土型弱酸性风化壳
半湿润、半干旱森林草原与草原带
碳酸盐型中性至微碱性风化壳
干旱区
伊利石和蒙脱石
高寒区与极旱荒漠区
残积粗岩屑型风化壳
块体运动与重力地貌
块体运动
岩体和土体在重力作用及地表水、地下水影响下沿坡向下运动
崩落与崩塌地貌
崩落
陡坡上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
地貌
山坡上部的崩塌崖壁和坡麓的倒石堆
滑落与滑坡地貌
滑坡
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发生整体滑落的过程
地貌
滑坡裂缝、滑坡阶地、滑坡垄丘与洼地
发生条件
诱发因素
内在因素
蠕动
概念
坡面岩屑、土屑在重力作用下以极缓慢的速度移动的现象
流水地貌
流水作用
地表流水
坡面流水、沟谷流水、河流
侵蚀、搬运、堆积
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地貌
坡面流水地貌
沟谷流水地貌
泥石流
概念
是介于山区携沙水流与滑坡之间的土(泛指固体松散物质)、水、气混合流,并明确规定不包括携沙水流和滑坡在内
条件
固体松散物质储备丰富
坡面坡度与沟谷纵比降较大
可从高强度降水或冰雪融水获得充足的水源供给
地貌类型
泥石流沟谷
泥石流扇
河流地貌
河谷
以河流作用为主,并在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参与下形成的狭长形凹地
河床与河漫滩
概念
河床
平水期河水淹没的河槽
河漫滩
汛期洪水淹没而平水期露出水面的河床
深槽与浅滩
边滩与河漫滩
心滩与江心洲
三角洲和洪积扇
河口三角洲
类型
鸟足状三角洲
尖头状三角洲
扇形三角洲
多岛型三角洲
洪积扇
指干旱、半干旱区的季节性或突发性的洪流在出山口因比降突减、水流分散水量减少而形成的堆积地貌
河流阶地
概念
谷底因河流下切而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
分类
侵蚀阶地
堆积阶地
基座阶地
埋藏阶地
河谷类型与河流劫夺
类型
顺向河
次成河
逆向河
先成河
叠置河
河流劫夺
概念
一条河流溯源侵蚀导致分水岭外移,从而占据相邻河流流域的过程
准平原与山麓面
准平原
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
山麓面
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坡面洪流不断搬运风化碎屑而致使山坡大体保持原有坡度平行后退,山体逐渐缩小时在山麓形成的大片基岩夷平地面
喀斯特地貌
概念
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坍塌、坍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喀斯特作用
喀斯特作用的化学过程
岩性和构造条件
水动力条件
喀斯特地貌
地表喀斯特
石芽与溶沟
喀斯特漏斗
落水洞
溶蚀洼地
喀斯盆地与喀斯特平原
峰丛、峰林、孤峰
地下喀斯特
溶洞与地下河
暗湖
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与地域分异
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
地下水关系密切
喀斯特地貌的地域分异
冰川与冰缘地貌
冰川地貌
冰川作用
冰蚀作用
磨蚀作用
拔蚀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冰川地貌
冰蚀地貌
冰斗
槽谷
刃脊
羊背石
悬谷
峡湾
冰碛地貌
冰碛丘陵
侧碛堤
终碛堤
鼓丘
冰水堆积地貌
冰水扇
冰水河谷
沉积平原
季候泥
冰面地貌
冰瀑
冰裂隙
冰面河
冰蘑菇
冰缘地貌(冻土地貌)
冻土
凡处于零温或负温,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或岩体
冰缘地貌
冻融作用
石海与石河
构造土
冻胀丘和冰椎
热融地貌
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
风沙作用
概念
干旱区强烈的物理风化作用使地表广泛发育沙质风化物,植被稀少与地表经常处于干燥状态又使得这些沙粒极易被风力吹扬、搬运和易地堆积
风蚀作用
搬运作用
风积作用
风沙地貌
风蚀地貌
风棱石与石窝
风蚀柱与风蚀蘑菇
风蚀洼地与风蚀盆地
风蚀残丘与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
形状与风蚀残丘近似但由蚀余松散土状堆积物如河湖相地层形成的一类特殊风蚀残丘
风积地貌
沙丘及其形态类型
横向沙丘
纵向沙丘
多风向形成的沙丘
沙丘的移动
黄土与黄土地貌
黄土
概念
第四纪风力搬运堆积形成的一种灰黄色或棕黄色的特殊的土状堆积物,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特性
黄土颜色灰黄、棕黄,质地均一,以粉砂为主
黄土结构松散,孔隙比较发育
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和碳酸盐为主
风成黄土具有垂直节理,孔隙度大,湿陷性 强 ,抗蚀性弱,易遭受流水侵蚀
具有湿陷性,遇水后发生强烈的沉陷和变形是黄土区别于其他土状堆积物的主要特征之一
黄土有多层埋藏古土壤,又存在沉积间断,对地貌发育仍有明显影响
黄土地貌
黄土沟谷地貌
细沟
浅沟
切沟
冲沟
河沟
黄土沟间地貌
塬
梁
峁
海岸与海底地貌
海岸地貌
海蚀地貌
海蚀作用
海蚀穴
海蚀崖
海蚀拱柱与海蚀柱
海蚀台
海积地貌
海岸的分类
岩岸
沙岸
海底地貌与海底沉积
海底地貌
大陆架
大陆坡
大陆隆
边缘海沟
弧后盆地
深海平原
大洋隆起
大洋中脊
海底沉积物
近海沉积
远海沉积
火山地貌
灰渣火山锥
富硅质熔岩穹丘
基性熔岩盾
次生火山锥
复合火山锥
破火山口
火山塞
火山口湖
第六章 土壤圈
概念
地球表层与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相交的界面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圈层
土壤圈的物质组成及特性
土壤
概念
是发育于陆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结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疏松表层
土壤肥力
土壤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土壤质量
土壤在一定生态系统内支持生物的生产能力,净化环境能力,促进动植物及人体健康的能力
土壤肥力质量
土壤环境质量
土壤健康质量
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土壤圈与生物圈进行养分元素的循环
土壤圈与水圈进行水分平衡与循环
土壤圈与大气圈进行大量及痕量气体交换
土壤圈与岩石圈进行微量元素与金属元素的循环
土壤形态
概念
指土壤和土壤剖面外部形态特征,如土壤剖面构造、土壤颜色、质地构造、结持度、孔隙度等
土壤剖面与土壤发生层次
土壤剖面
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也可以将土壤剖面理解为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
自然土壤剖面发生层的划分和命名
有机层(O)
腐殖质层(A)
淋溶层(E)
淀积层(B)
母质层(C)
母岩层(R)
耕作土壤耕作层的划分与命名
耕作层
犁底层
心土层
底土层
土壤的一般形态特征
土壤颜色
土壤质地
土壤结构
松紧度
孔隙
土壤干湿度
新生体
侵入体
土壤的物质组成
土壤矿物质
原生矿物
次生矿物
土壤有机质
土壤水分
吸湿水
毛管水
重力水
土壤空气
土壤组成物质间相互关系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质地)
土壤是由大大小小的土粒按照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的,不同粒级的土壤混合在一起表现出的土壤的粗细状况
土壤胶体的性质
土壤溶液
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成土因素学说
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土壤发育的母质因素
母质
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疏松碎屑物质
多数土壤的属性均继承了母质的特性
不同母质对土壤次生矿物也有影响
不同母质所形成的土壤养分状况不同
成土母质影响土壤的质地
母质因素在一些土壤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土壤发育的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影响水热状况
气候影响次生黏土矿物的形成
气候影响岩石矿物风化强度
气候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起重要作用
气候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土壤中物质的迁移是随降水和热量的增加而提高的
土壤发育的生物因素
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土壤物生物和土壤动物
不同植被类型进入土壤的有机残体性质和数量是有差异的
地带性土壤有其特定的植被类型
土壤微生物在成土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分解动植物有机残体
土壤中原生动物
土壤发育的地形因素
不同地形影响地表水热条件的重新分配
地形支配地表径流
地形影响成土母质的分配
地形影响土壤发育过程
土壤发育的时间因素
绝对年龄
相对年龄
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形成和演变的影响
人为土
耕作土
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
地质大循环
生物小循环
主要成土过程
灰化过程
黏化过程
富铝化过程
钙化过程
盐渍化过程
潜育化过程
潴育化过程
腐殖质化过程
土壤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
土壤分类
国外土壤分类
中国土壤分类
中国土壤发生学分类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土壤空间分布规律
土壤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指广域土壤与大气和生物条件相适应的分布规律
土壤的水平分布规律
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太阳辐射
全球性的土壤纬度地带性分布
冰沼土带、灰化土带和砖红壤带
区域性的土壤纬度地带分布
干湿度带性分布规律
海陆分布态势不同
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
海拔
土壤的地域分布规律
耕作土壤的分布规律
世界土壤分布
亚欧大陆土壤分布规律
非洲大陆土壤分布规律
南北美洲土壤分布规律
土壤类型特征
有机土
人为土
灰土
火山灰土
铁铝土
变性土
干旱土
盐成土
潜育土
均腐土
富铁土
淋溶土
雏形土
新成土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体系之间的参比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耕地逐渐减少,人地矛盾突出
土壤侵蚀的危害
土壤退化,生产力下降
土壤盐碱化
土地沙化
土壤污染
土壤资源地合理利用和保护
扩大耕地面积、盘活土地存量
综合整治,合理布局
改造土壤资源的障碍因素
第七章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生物圈
概念
指地球上存在生物并受到其生命活动影响的区域,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部
地球的生物界
生物与环境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点
生态因子
环境是由多种要素组合的综合体,其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要素
特点
综合性
生态因子并非单独的独自地对生物起作用,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对生物产生影响
非等价性
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是非等价的,其中必有1~2个起主导因子的作用
不可替代性
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是不可缺少,缺失的因子不能用另一个因子来代替
限制性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并非总是适宜的,地球上的生态因子的变化幅度非常大而且每种生物所耐受的范围有一定的限度
生态幅
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的耐受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的耐受范围
生态因子与生物
光与生物
光的性质即光的波长,红光蓝光
光照强度
植物
阳性植物
阴性植物
耐阴植物
动物
昼行性动物
夜行性动物
晨昏性动物
光的周期
长日照植物
短日照植物
中间型植物
温度与生物
植物适宜温度
动物适宜温度
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对动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影响
对动植物的地理分布的影响
水分与生物
水是有机体重要的组成成分
水——介质
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水对温度的调节作用
陆生生物蒸发散失水分降温
空气与生物
空气的化学成分
氧气
二氧化碳
空气的运动
有利
有弊
土壤与生物
植物
营养库
物质交换
酸碱度
易溶性盐类
动物
稳定的生活环境
生物与生物之间
竞争
寄生
捕食
原始合作和互利共生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概念
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个体发育和行为等特征与长期生存的环境条件相互统一,彼此适合的现象
趋同适应
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不同种类的生物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中,通过变异和选择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特征和适应方式的现象
趋异适应
同一种生物的若干生物个体群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形成了不同的适应特征和适应方式
按适应特征划分
k对策者
栖息地生境稳定,很少发生危害
出生率低,发育慢,个体大,寿命长,成熟慢,繁殖多次,有完善的保护后代的机制
扩散能力弱,竞争强
死亡率一般是由种群密度有关系
种群数量稳定在k值附近
r对策者
栖息地生境多变不稳定,灾害频发
出生率高,发育快,个体小,只繁殖一次,早熟,寿命短,子代数量多缺乏亲代的保护
竞争弱,扩散能力强,一有机会就会入侵新的栖息地
死亡多是由环境变化和灾害引起
种群数量变动大,常处于k值之下
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
种群及其一般特征
概念
占有一定空间或地区的同一种生物的个体群
基本特征
种群数量和密度
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种群中个体的水平分布格局
随即分布
成群分布
均匀分布
出生率和死亡率
种群增长
种内关系
生物群落
概念
在一定时间内居住于一定生境中的不同种群组成的生物系统,它虽是由植物,动物,微生物构成各种生物有机体组成,但仍然是一个具有一定成分的和外貌较一致的组合体,一个群落中的不同种群不是杂乱无章的散步,而是有序协调的生活在一起
基本特征
种类组成
生态位
群落中每一个生物所占据的小生境及其功能结合起来
优势种
建群种
伴生种
群落的外貌和植物的生活型
群落的结构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生态结构
层片
群落的环境
群落的动态
植物群落的季节性变化
生物群落的演替
按群落所在地的基质状况分类
原生演替
次生演替
按群落演替发展方向不同
进展演替
逆行演替
群落的分类
植被型
群系
群丛
生态系统
概念
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生物群落)和非生物成分(物理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互相依存而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的组分和结构
生态系统的组分
非生物成分
太阳辐射、水、二氧化碳、氧气、各中无机盐类和蛋白质、脂肪、糖类、腐殖质等有机物质
生物成分
生产者
绿色植物、蓝藻,为数不多的光合细菌和化学能合成细菌
消费者
各类动物
植食动物
肉食动物
分解者
细菌、真菌和一些原生动物
生态系统的结构
食物链
食物网
营养级
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系统有机物质的生产
绿色植物的初级生产
消费者动物的次级生产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水循环
气体型循环
二氧化碳、氧、氮等
沉积型循环
磷、硫、碘、铁等
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与生态平衡
反馈
正反馈
负反馈
生态平衡
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生物间和生物与环境间出现高度的相互适应,种群结构和数量比例能够长久维持,能量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接近平衡,结构和功能之间关系协调
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和分布规律
主要特征
陆地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复杂且多变化
环境多变
动态变化
空间分布格局
分布规律
纬度地带性分布
干湿度地带性分布
垂直地带性分布
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热带雨林
热带稀树草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北方针叶林
温带草原
荒漠
冻原
水域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与类型
概念
海洋面和陆地上的河流、湖泊、沼泽和水库等水体中都生活着生物有机体,它们与其水环境共同形成各种不同的水域生态系统或水生生态系统
分类
淡水生态系统
概念
包括河流、湖泊、溪流、池塘和水库等,大多数面积较小,边界明确。
按水的运动分类
流水生态系统
各自然生态系统的纽带
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联成一体
不同河流和不同河段发育不同的生态系统
静水生态系统
沿岸带
由沿岸带向内
海洋生态系统
海岸带
浅海带
远海带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
概念
在人类生产活动的干预下,一定区域的农业生物群体与其周围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而共同建立起的固定、转化太阳能,获取一系列农副产品的人工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既是其组成成分,也是系统的调节者与控制者,因此,具有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的显著的特点
主要特征
生物成分发生显著变化
系统结构明显简化
农田生态系统是一个能量和物质大量流通的开放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量一般较高
农田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人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核心,社会因素起重要的导向作用
生态农业
城市生态系统
概念
是指人类通过社会经济活动在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或人工生态系统
主要特征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
食物链简化
能量和物质流量巨大、转换迅速的开放系统
依赖性强,独立性弱,自我调节能力小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对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影响最强烈、改造最彻底的地方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生物多样性
概念
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组成的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
分类
遗传多样性
指存在于生物个体内、单个物种内及物种之间的遗传变异的总和
物种多样性
指一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度或物种的总数目
生态系统多样性
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学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及生态学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概念
指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对人类生存的现实和潜在意义,包括较易衡量和能够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直接使用价值、难以用货币形式表示的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价值三个方面
直接使用价值
间接使用价值(生态功能)
潜在价值或选择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就地保护
迁地保护
离体保护
综合自然地理学
第八章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综合体、地理系统与地理耗散结构
自然综合体
指各种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规律地结合成统一的整体
地理系统
指各种自然地理要素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即一个动态的多等级开放系统
地理耗散结构
指任何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都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而发生非平衡相变,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就决定了它是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因此应是地理耗散结构,地理耗散结构具有一定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可吸收外界环境的一般性涨落,其结构水平愈高,涨落回归能力即保持系统稳定性的能力愈强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能量基础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概念
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地带性分异规律
太阳辐射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海陆分异
陆地干湿度分带性与所谓“经度地带性”
具有构造—地貌成因的区域性分异
具有地方气候背景的地域分异
垂直带性分异
地域分异的尺度
全球性地域分异
全海洋和全大陆地域分异
区域性地域分异
中尺度地域分异
小尺度地域分异
自然区划
概念
地表自然界受不同尺度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的作用,分化为不同等级的自然区,以地域分异规律学说为理论依据划分自然区,并力求反映客观实际的方法
自然区划原则
发生统一性原则
相对一致性原则
空间连续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与主导因素原则
自然区划的方法
自然区划的等级系统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主要特征
土地类型研究
土地的含义与土地分级
土地
包含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与基础地质、水文与植物,还包含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以及动物就人类目前和未来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
土地的分级
概念
是进行土地研究的基础和首要任务,目的在于通过地域系统方法自上而下逐级划分或自下而上逐级合并具体的土地单位。
立地
土地单元
土地系统
土地的分类
概念
由于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土地个体单位数量很多,除特殊需要逐个研究其个体特征,只按它们的性质相似做不同程度的概括,从而将土地划分出不同类型
土地分类
土地单元分类
土地系统分类
土地评价
概念
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类型划分完成之后,以土地利用为目标,根据特定的目的或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来对土地属性做质量评定,从而阐明土地的适宜性程度、生产潜力、经济效益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确定土地价值
原则
土地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原则
效益与投入比较原则
多用途比较及综合评价原则
永续利用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人地关系研究
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人类不合理行为的反馈
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