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部编版9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9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整理,包括六个单元各课的文学常识、主题思想、写作特色、课文分析等,帮助您熟悉知识要点,加强记忆。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编辑于2024-11-25 09:45:44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第一单元
一、字词
隧洞 蜗行 淤滩 簇新 笑涡 喷薄 捷报 血雨腥风 取义成仁 装饰 舵手 飞窜 翡翠
二、词语注音及解释
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隧洞即隧道。
2.蜗行:像蜗牛那样慢行比喻行动迟缓。
3.淤滩:淤泥形成的滩地。
4.驳船: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带动的船,用于运输货物如煤.油木材或粮食;有时亦载客,通常由拖轮拖带。
5.簇新:极新;全新。的大衣。
6.笑涡:脸颊上的小囿窝笑时深而明显。
7.喷薄:形容事物出现时气势壮盙,喷涊而起的样子欲出的一轮红日。
8.伤痕累累:一般指全身是伤。后又比喻人在感情上叐到伤害心里伤痕累累。
第2课梅岭三章
1.阎罗:即间罗王,也称“间王”,民间传说中掌管阴间的神。这里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2.捷报:胜利的消息频传。
3.血雨腥风: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4.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
第3课短诗五首
1.漫漫指时间长丽或空间广远的样子。长夜。路途。
2.装饰
(1)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图案
(2)装饰品建筑物上的各种都很精巧。
3.舵手
(1)操舵驾驶船的人。
(2)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者。
4.埋没:使显露不出来,不能収挥作用。
第4课海燕
1.苍茫空旷辽远;没有辪际。
2.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3.海鸥:海上常见的一种海鸟。
4.飞窜:飞逐。
5.蠢笨,笨拙;不灵便的。
6.翡翠:一种珍贵的玉石,颜色多样,以绿色最为常见。
7.困乏:疲乏,疲倦。
8.熄灭:指物体丌再燃烧,灯火灭了。
三、文化常识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当代女诗人。
本诗采用第一人称,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将个体的“我”融入祖国的大形象里,并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2、《梅岭三章》,作者陈毅。
本诗由三首诗组成一个整体,围绕“断头”构思,扣住“意如何”铺开,饱含着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3、《短诗五首》
(1)《月夜》,作者沈尹默。通过“我”与大树并立的行为,突出“五四运动”时代背景下青年人独立自主的形象。
(2)《萧红墓畔口占》,作者戴望舒,现代诗人、翻译家。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不远万里来到萧红墓前凭吊的情形,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怀念之情。这是一首独特的伤逝之作,真挚的怀念在诗中平静地流淌。
(3)《断章》选自《鱼目集》,作者卞之琳。
这是一首体小意丰、耐人寻味的哲理诗。诗人描写了一个人在桥上看风景,从这平淡的生活现象中思考出深邃的哲理:宇宙间的事物存在着普遍联系,互相依存。
(4)《风雨吟》,作者芦荻。
这首诗借助各种意象,表达社会剧烈变化中年轻人对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的关怀。
(5)《统一》作者聂鲁达,智利诗人。
作者从“叶”“花”“果实”“树木”等意象中,归纳出世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
4、《海燕》选自《高尔基文集》。高尔基,苏联作家,著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本文是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海燕》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它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热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言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预示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然取得胜利。
本文最突出的特色是运用象征手法。
海燕:象征英勇无畏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力量。
风云雷电:象征了反革命的黑暗势力。
海鸥、海鸭、企鹅:象征了形形色色怯于革命、不革命和假革命者。
第二单元
一、字词
笔砚(yàn) 附和(hè) 羼(chān) 蘸(zhàn) 舀(yǎo) 打折(shé)了 绽(zhàn)出 荤菜(hūn) 侍候(shì)绰号(chuò) 惋惜(wǎn)乱蓬蓬 夹袄 唠叨 逮住(dǎi) 逮捕(dài) 盛满(chéng)旺盛(shèng)畜生(chù) 畜牧(xù) 咸亨(hēng)酒店 无赖(lài) 戳穿(chuō)坯子(pī) 胚胎(pēi ) 醋栗(lì) 乞丐(gài) 魁梧(kuí) 筛子(shāi) 惦记(diàn)径自(jìng)锱铢(zīzhū)盘桓(huán) 扭绞 顷刻(qǐng) 坠落 两腮(sāi) 腌臜(ā za)捯气(dáo) 荣膺(yīng) 腻歪 鞍马 烙印 烟囱(cōng) 驾驭 熏陶 隐匿 憋闷 掂量 礼聘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申辩。
君子固穷:君子能够不因穷困而改变操守。
千钧之力: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战战兢兢:形容恐惧得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
一气呵成: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比喻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两肋插刀:两边肋骨插上刀,表示不怕死。比喻承担极大的牺牲。
如坐针毡:形容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想念的迫切。
文学常识及课文梳理
《孔乙己》
1.文学常识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代表作品: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等。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的第二篇小说。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还很猖獗,对于封建复古主义的种种倒行逆施,鲁迅甚为愤懑。为拯救年青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已的老路,鲁迅艺术地再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深受孔孟之道毒害的贫苦读书人的形象,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思考当时教育的弊端,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3.主题思想
小说通过对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的描写,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小说也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精神的麻木。
4.课文分析
(1)掌柜对长衫客、短衣帮以及小伙计态度上有什么不同?这说明掌柜是怎样的人?
对长衫主顾:极力逢迎,恭敬侍候。对短衣帮:不讲情义,能欺则欺。对小伙计:凶狠无情。
说明掌柜:虚伪、势利、冷酷,嫌贫爱富,唯利是图
(2)孔乙已人物描写方法及人物形象
①肖像描写
“身材很高大”表明他体质好,有力气,原本具有谋生的条件;
“青白脸色”说明他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也是不肯劳动的结果;
“皱纹间常夹些伤痕”表明他饱受生活折磨,常遭欺凌侮辱;
“乱蓬蓬”、“花白胡子”点明他已经衰老,精神萎靡颓唐,正是风烛残年;
“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破”,表明他穷困不堪;“脏”,表明他四体不勤,懒得出奇。孔乙己总要穿着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说明他死要面子,不肯脱下这作为读书人身份的标志。
“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说明他衣食无着,穷途末路;
“满手是泥”说明他被打折了腿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更显出他遭遇的悲惨。
②动作描写
“排出九文大钱”“排”有“摆”的意思,活画出孔乙己摆阔气、炫耀的神气,却从深处揭示出他的穷酸本相。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的手里”,“摸”字有从袋里往外掏的意思,从“排”到“摸”动作的变化,前后对比,鲜明地表现了孔乙己每况愈下的悲惨境地。
“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照应上文“打折了腿”,反映了孔乙己的遭遇的悲惨;也说明孔乙己好喝(酒)成性,即使腿断了,还要用手“走”来买酒喝。封建教育就是这样毒害了无数个读书人。
③语言神态描写
文中多次描写他满口“之乎者也”,反映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孔乙己用“四书”“五经”中的所谓“圣言”为自己辩解,连偷书也说成“窃书不能算算”。这些强词夺理、自我解嘲式的语言是孔乙己独有的,“君子固穷”“多乎哉……”这些陈腐的语言都表现出他受封建文化教育毒害之深,迂腐可笑与穷酸十足。
语言描写揭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
这篇小说,作者将孔乙己的容貌、服饰、神态、语言、行动诸方面描写,刻画了孔乙己的功名不就,却自命漬高;四体不勤,却好吃懒儆;贫困潦倒,却死爱面子;受尽摧残,却麻木不仁的性格特征。作者用嘲讽的笔触,通过对孔乙己思想性格的刻画,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制度和封建教育。
(3)你是如何理解“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的含义的?
大约说明作者没有亲眼所见或亲耳所听到孔乙己的死讯,他最终的命运几乎无人问津,在这样一个冷漠的社会里,没有人能关心他,照他这样的身体状况和生活境遇,加上从此失踪的迹象来看,孔乙己的确死亡无疑,作者这样写更加凸现出社会的冷漠和底层人的麻木,漠不关心了。小说以这一含蓄语句作结尾,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孔乙己的悲惨结局,思索造成悲剧的社会根源,言虽尽而意无穷。
(4)小说开始介绍鲁镇咸亨酒店的格局和酒店里各种人物及其相互关系,有什么作用?
咸亨酒店是当时社会的缩影,是孔乙己生活的典型环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色彩。小说以咸亨酒店为中心舞台展开情节,孔乙己悲剧的一生得到了完整而深刻的表现。
(5)怎样理解这篇小说中的“笑”?
(以笑贯穿全文,使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最后在笑声中离开生活舞台,既是对孔乙己的性格的批判,也是对社会的冷酷、群众的麻木的批判,更是对罪恶的封建制度的无情鞭挞。)
以乐景写哀,更令人悲哀,增加了悲剧效果。(作用)
冷漠无情,没有人性的笑,体现出人们的麻木不仁、穷极无聊,蕴藏着一股悲凉的意味。人与人之间在千百年封建制度的压迫、封建经济的剥削、封建文化的毒害下,形成了一种隔膜,冷酷、麻木、不觉悟,甚至连最起码的同情心也丧失了。(反映出病态的社会现象)
(6)“我”的作用
①“我”一12 岁的酒店小伙计是孔乙己命运的见证人。小说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写,用第一人称可以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
②以“我”的见闻为线索组接生活画面,使人物性格脉络清楚,故事情节的展开线索分明,结构安排严谨完整;
③可以表现周围人对孔乙己的态度,连12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更能说明这个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使作品更增加了悲凉的意味。
(7)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
①直接原因:偷窃挨打,困顿而死
②自身因素:热衷科举、自命不凡、好吃懒做、鄙视体力劳动……
③制度因素:封建社会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④社会因素:民众的麻木、冷漠、缺乏同情
《变色龙》
1.文学常识
作者契诃夫,俄国作家、戏剧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
尼亚舅舅》《樱桃园》等。这篇课文的体裁是小说,主人公是奥楚蔑洛夫。
2.主题思想
小说讲述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的故事,刻面了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溜须拍马的沙皇走狗形象,揭示了当时沙皇统治的腐朽,当时警察制度的黑暗,也深刻地反映了小市民阶层的麻木、庸俗、愚昧。
3.写作特色
(1)运用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2)在对比、夸张中加强讽刺效果。
(3)运用细节细描写刻画人物。
①.军大衣:开头奥楚蔑洛夫穿着新军大衣出场,这件大衣是沙皇警犬的标志,也是他装腔作势,借以吓人的工具;中间的两次(第10段和第20段),他因“判”错了狗而吃惊、胆怯,一热一冷,一脱一穿,这一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了他内心的恐慌和强作镇定的复杂心理。
结局“裹紧大衣”离场,他力图保持自已的威风,但对于自已不光彩的表演,却显得难堪,与开头照应。
②手指头:这一细节描写,反映了赫留金的遭遇,一开始它是赫留金用来要挟狗主人的资本,要求赔偿的本钱;但当有人说狗是将军家的时,手指头又成了冒犯名种狗的罪证;这两处的细节描写,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主人公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本性跃然纸上。
4.问题探究
(1)文章以“变色龙”为题的用意:借这种小动物善于变换肤色,以适应周围环境的特点来讽喻奥楚治夫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本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指那些反复无常、见风使舵的小人,比喻政治上善于变化和伪装之人。富有讽刺意义,而且运用比喻,形象生动,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2)“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描写了社会环境的冷清、萧条,这正是军警宪兵当道的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的写照,交代了“案子”发生的社会背景。
(3)两次写围观群众。“木材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写出了围观的人聚结之快和他们的无聊心态一一以看热闹为乐。“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深刻地揭示了小市民阶层的麻木、庸俗、愚昧,也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病态。两次描写使小说的社会意义更为深广。
(4)三次提到法律。第一次在第七段,赫留金提出法律根据,反映了底层人民机敏的一面,是作者讽喻沙皇的“法律”对人民的压追。第二次在第十二段,赫留金引用法律为自己辩护,接着抬出“当宪兵”的兄弟,通过人物语言揭露沙皇法律的实质是宪兵就是法律,对沙皇法律的又一次尖锐讽刺。第三次在第十七段,从侧面揭露法律在统治阶级眼里,不过是一纸空文,说明法律的虚伪。总之,三提法律,不仅交代了时代背景,而且深化了主题,使小说的主题不仅仅停留在对一个小警官的揭露上,把矛头直指沙皇的专制统治一一沙皇法律虚伪。
(5)奥楚蔑洛夫的变与不变:变的是判案的态度随着狗的主人是谁而变化。不变的是其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的态度。
(6)人物对话所表现的性格特征:(官性和奴性的双重人格)a.对老百姓的话,表现了奥楚蔑洛夫大耍威风、欺下凌弱的性格特点。B.对上司说的话,表现他奴颜媚骨、趋炎附势的性格特点。
《溜索》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当代作家阿城的短小说集《遍地风流》。
2.主题思想
这篇小说的故事很简单,记述的是“我”跟随马帮,乘着溜索跨越怒江大峡谷的经过。突出马帮人的勇敢、沉着和冷静。面对大自然创造的这一凶险无比的大峡谷,以领队为代表的驼队汉子们从容不迫,举重若轻,在怒江大峡谷天堑孤悬的艰难险境中,他们如同闲庭信步一般从容应对,气定神闲,文中充满了对他们这种无畏精神和豪迈野性的钦佩和赞叹。
3.写作特色
①这篇小说的人物没有姓名,以“马帮”“汉子”称之,寥寥几笔,马帮人物的粗犷和野性十足就跃然纸上。运用对比映衬等手法刻画人物,大量环境描写对入物形象也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②本文在语言上,善用白描手法,简洁明快,干净洗练,有中国古典小说的凝练含蓄之美,同时比喻新奇,巧妙传神。
4.课文分析
(1)各类形象及作用:
①马帮首领——首领是一个粗犷豪迈、举重若轻、沉着冷静、从容不迫、身手非凡、关爱他人、认真负责、具有领袖气质的人。
②精瘦短小的马帮汉子——他身手敏捷矫健、溜索技术纯熟,是所有马帮汉子的一个缩影。
③牛——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写牛在溜索之前后、溜索之时的卧倒、哀叫、流泪、发抖、屎尿撒泄的情态,表现牛的惊恐万状,从侧面烘托出峡谷的险峻与溜索的惊险,反衬出马帮汉子们的沉着果断、勇敢无畏。
④“我”——“我”溜索时的恐惧、手忙脚乱与马帮汉子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力的突出了马帮汉子们的身手矫健,沉着从容,勇敢无畏。
(2)感受怒江的环境特点,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高峻、险恶。运用环境描写,描写怒江峡谷壁顶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使人如临其境,衬托马帮汉子们面临如此险境谈笑自如,镇定自若的精神。
(3)词句理解一写汉子过溜索的动作,三次使用“小”字的作用:
第一次,写精瘦的汉子“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第二次,“三个汉子一个一个小过去”;第三次,“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岸边的汉子们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这几个“小”字的活用,将人在溜索之上,快速划过怒江峡谷时,人愈来愈小的视觉感受和情状传神地表现出来,作者将普通的“小”字用得这般有创意,堪称运用语言的高手!
《蒲柳人家》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当代作家刘绍棠的《十月》1980年第三期。
2.主题思想
小说以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充满稚气、机灵可爱的何满子的形象,以及侠肝义胆、仗义疏财、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的“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的形象,热情地赞扬了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
3.课文分析
(1)何满子:机灵顽皮,聪明伶俐,孝顺懂事。
一丈青:爱憎分明,泼辣大胆,溺爱孙子,勤劳善良。
何大学问:仗义疏财、侠肝义胆,慷慨豁达,好说大话,喜戴高帽,重视知识,有名族气节。
(2)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热得像天上下火。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栓贼扣儿。
采用倒叙的手法,点出线索人物一何满子,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极写天气的炎热。
(3)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这句话以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说明何满子在奶奶一丈青大娘心目中的地位,凸显了一位爱孙如命的奶奶形象,用语活泼简洁,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
①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情节,刻画入物。 ②结构严谨,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③运用衬托对比塑造人物形象。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
一、重点字音
箪(dān) 蹴(cù) 跣(xiǎn) 俟(sì) 衾(qīn) 贽(zhì) 拭(shì) 缟素(gǎo) 怫然(fú) 嗜学(shì) 弗之怠(dài) 逾约(yú) 硕师(shuò) 叱咄(duō) 负箧(qiè) 曳屣(xǐ) 皲裂(jūn) 媵人(yìnɡ) 容臭(xiù) 烨然(yè) 缊袍(yùn) 耄老(mào) 廪稍(lǐn) 麾下(huī)
二、文言知识
1.通假字
故患有所不辟也(同“避”,躲避)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同“辨”,辨别)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德”,感恩、感激;“与”同“欤”,语气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同“向”,先前、从前)
故不错意也(同“措”)
仓鹰击于殿上(同“苍”)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同“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绮绣(同“披”,穿)
与之论辨(同“辩”,辩驳)
2.古今异义
一豆羹(古义: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形似高脚盘/今义:豆类植物)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古义:古代的一种量器/今义:计时的器具,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放在桌上的)
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益处/今义:增加)
虽然,受地于先王(古义:即使这样/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岂直五百里哉[古义:只,仅仅/今义:成直线的(跟“曲”相对)]
休祲降于天(古义:吉祥/今义:休息)
长跪而谢之曰(古义:道歉/今义:感谢)
以头抢地尔(古义:碰,撞/今义:抢夺)
非若是也(古义:这样/今义:常用作判断动词)
走送之(古义:跑/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媵人持汤沃灌(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右备容臭[古义:读xiù,气味,这里指香气/今义:读chòu,(气味)难闻(跟“香”相对)]
主人日再食(古义:两次/今义:表示又一次)
会挽雕弓如满月(古义:终将/今义:理解,懂得)
可怜白发生(古义:可惜/今义:值得怜悯)
3.一词多义
而 蹴尔而与之(连词,表修饰,可不译)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
为 乡为身死而不受(介词,为了)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动词,做)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动词,接受)
得 故不为苟得也(动词,取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恩、感激)
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欤”,语气词)
呼尔而与之(动词,给)
于 万钟于我何加焉(介词,对)
所恶有甚于死者(介词,表示比较)
以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介词,用)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介词,凭借)
徒以有先生也(介词,因为)
徒 亦免冠徒跣(动词,裸露)
徒以有先生也(副词,只,仅仅)
以 以衾拥覆(介词,用)
无从致书以观(连词,来)
之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结构助词,的)
走送之(代词,指书)
当余之从师也(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故 故余虽愚(连词,因此)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副词,特意)
道 益慕圣贤之道(名词,学说)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动词,说)
若 烨然若神人(动词,好像)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动词,如,比得上)
足 以中有足乐者(副词,足以,足够)
足肤皲裂而不知(名词,脚)
质 援疑质理(动词,询问)
非天质之卑(名词,资质,禀赋)
4.词类活用
请广于君(形容词作动词,增广、扩充)
轻寡人与(形容词作动词,轻视,看不起)
天下缟素(名词作动词,穿白色丧服)
伏尸百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倒下)
且秦灭韩亡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手自笔录(名词作状语,用笔)
腰白玉之环(名词作动词,在腰间佩戴)
无鲜肥滋味之享(形容词作名词,新鲜肥美的东西)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名词作动词,穿着破旧的衣服)
左牵黄,右擎苍(形容词作名词,黄犬,苍鹰)
鬓微霜(名词作形容词,白)
5.文言句式
(1)省略句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省略主语、宾语,应为“(有人)乡为(礼义)身死而不受(施舍)”]
②未尝稍降辞色[省略主语,应为“(先达)未尝稍降辞色”]
③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省略主语,应为“(余)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④余立侍左右[省略介词,应为“余立侍(于)左右”]
(2)判断句
①鱼,我所欲也(“……也”,表判断)
②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者,……也”表判断)
③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前一分句用“……也”表判断;后一分句用“非……也”表否定判断)
④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者,……也”表判断)
(3)倒装句
①受地于先王(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先王受地”)
②休祲降于天(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休祲于天降”)
③弗之怠(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弗怠之”)
④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每于藏书之家假借”)
⑤亲射虎,看孙郎(正常语序为“看孙郎,亲射虎”)
三、文学常识
1.作者
(1)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他是汉皇族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治《春秋榖梁传》,亦好《左氏传》。曾任谏大夫、宗正等。用阴阳灾异附会时政,屡次上书劾奏宦官、外戚专权。成帝时,任光禄大夫,终中垒校尉。曾校阅群书,撰成《别录》,为中国目录学之祖。
(2)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属浙江)人,元末明初文学家。元末荐授翰林编修,不受。至正二十年(1360年)与刘基、章溢、叶琛同受朱元璋礼聘,尊为先生。洪武初主修《元史》,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致仕后因长孙宋慎牵涉胡惟庸案,全家谪茂州,中途病死于夔州。生平著作甚多,为明初一代文宗。著作有《宋学士先生文集》等。
(3)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4)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文有《东坡七集》,词集有《东坡乐府》,等等。
(5)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其作品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苏辛”。代表作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有《稼轩长短句》。
(6)秋瑾(1875—1907),字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中国民主革命烈士。今有《秋瑾集》。
2.文体知识
(1)诸子散文: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学说著作。战国时期,周天子权威不复存在,多个政治中心并存使得不同学说得以自由发展。于是,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等众多学派,形成了诸子百家。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大胆发表各自的观点,个性鲜明,针砭时弊,推动了各国政治文化的发展。其代表作品有儒家的《论语》《孟子》《荀子》,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以及纵横家的《战国策》,等等。其中以《庄子》的文学性最高,而《荀子》《韩非子》在体式和技巧上则达到了成熟。诸子散文经历了语录体散文、专题性论文、对话论辩体散文几个阶段的发展后,日趋成熟,为中国古代论说文体制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衬托: 又叫“映衬”,是为了突出主体事物,用类似的或相反的、相异的事物做陪衬的一种表现手法。衬托可分为两种:①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②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衬托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衬托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事物和被衬托事物,有主次之分。对比常用于论述,衬托常用于描写。
(3)序:有赠序和书序之分。本文属于赠序。赠序,是文人临别时所写的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言辞恳切而意味深长,相当于议论性散文。如《送孟东野序》是韩愈为孟郊到江南就任溧阳县尉而作的一篇赠序。
(4)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是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曲”“杂曲”或“曲子词”。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与燕乐的盛兴有关(一说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
第三单元
鱼我所欲也
一、文学常识
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 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
二、写作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的王纲解体,礼崩乐坏,辩士奔走,百家争鸣,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文化学术空前发达,产生了九流十家丰高多彩的散文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墨、法四家。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仁”学说,是孔子之后影响最大的儒家大师。
三、主题
本文先以鱼和熊掌设喻,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孟子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身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了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四、写作特点
(1)类比论证。
(2)善用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颇具说服力。
(3)正反论证,层次清晰。
(4)语言流畅,气势充沛。
五、重要词解
我所欲也(喜爱) 二者不可得兼(能)(同时进行几件事或具有几样东西)
所欲有甚于生者(超过)(比) 故不为苟得也(做)(苟且偷生)
死亦我所恶(讨厌,憎恨) 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同“避”躲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假使)(没有)则凡可以得生者(那么)(凡是,一切)
由是则生(通过某种办法)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因此,所以)
非独贤者有是心(只)(这)(思想感情) 贤者能勿丧耳(丧失)(罢了)
一豆羹(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 弗得则死(不)
呼尔而与之(吆喝)(给) 蹴尔而与之(踩踏)(用作后缀)
乞人不屑也(认为值得) 万钟则不辩礼义(优厚的俸禄)(却)(同“辨”,辨别)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益处) 妻妾之奉(侍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激)(同“欤”)乡为身死而不受(同“向”,原先,先前)
是亦不可以已乎(这)(停止) 此之谓失其本心(叫作)(本性,指人的羞恶之心)
六、虚词词解
而
⒈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生而取义 表并列
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表转折
⒊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 表修饰
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表顺承
之
⒈人之所欲/人之所恶/此之谓失其本心 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⒉人皆有之/得之则生/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代词
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的
于
⒈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所欲莫甚于生/所恶莫甚于死 比
⒉万钟于我何加焉 对、对于
为
⒈故不为苟得也/何不为也/为之 做
⒉为宫室之美/乡为身死而不受 为了
⒊以吾为长者 看作、当作
其
此之谓失其本心 代词
七、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凭借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凭借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它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踩踏过给他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 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 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作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八、理解性默写。
(1)哪句话体现了全文的大意: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4)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是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7)不辩礼仪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8)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九、重点问题
(1)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①以生活常理为喻,生动形象,通俗易懂;②引出中心论点; ③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④暗含着大义比生命重要的观点。
(2)文中出现的成语: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舍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慷慨赴难,为国捐躯。
(4)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①句意思相反,第②句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唐雎不辱使命
一、文学常识
选自《战国策·魏策四》,题目是后人加的。《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二、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歼灭各诸侯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迁移之名行灭国之实),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三、主题
这篇文章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文章通过人物对话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四、写作特点
①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情节,刻画入物。②结构严谨,详略得当,重点突出。③运用衬托对比塑造人物形象。
五、重要词解
使人谓安陵君曰(派)(对…说) 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交换)
安陵君其许寡人(表祈使语气)(答应) 大王加惠(施予)(恩惠)
虽然(虽然)(这样) 受地于先王(接受)(从)
秦王不说(同“悦”,高兴) 因使唐雎使于秦(因为)(出使)(到)
且秦灭韩亡魏(况且) 以君为长者(把…当作)
故不错意也(同“措”,放置)(内心) 请广于君(增广、扩充)(给)
而君逆寡人(表转折)(违背) 轻寡人与(轻视)(同“欤”)
唐雎对曰(回答) 非若是也(这样)
虽千里不敢易也(即使) 岂直五百里哉(哪里)(只是)
秦王怫然怒(愤怒) 臣未尝闻也(不曾)
天子之怒(助词,无意。用在主谓之间) 伏尸百万(横尸在地)
亦免冠徒跣(帽子)(裸露)(赤脚) 以头抢地尔(用)(碰、撞)(同“耳”,罢了)
仓鹰击于殿上(同“苍”)(扑)(到) 皆布衣之士(平民)(有胆识有才能的人)
休祲将于天(吉祥)(不祥)(从) 若士必怒(一定)
天下缟素(穿白色丧服) 挺剑而起(拔)(表承接)
秦王色挠(屈服) 长跪而谢之曰(表修饰)(道歉)
寡人谕矣(明白、懂得) 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因为)
六、虚词词解
以
(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以大易小/以十倍之地/以头抢地尔 用
(2)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凭
(3)徒以有先生也 因为
(4)以君为长者 把
其
安陵君其许寡人 表祈使语气
于
(1)受地于先王/休祲降于天 从
(2)请广于君 让
(3)因使唐雎使于秦/仓鹰击于殿上/何至于此 到
因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因为
而
(1)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而君逆寡人者/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表转折
(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挺剑而起 表顺承
(3)与臣而将四矣 连词,不译
(4)长跪而谢之曰 表修饰
之
(1)五百里之地/十倍之地/布衣之士 的
(2)愿终守之/长跪而谢之 代词
(3)天子之怒/布衣之怒/庸夫之怒/非士之怒也/专诸之刺王僚 聂政之刺韩傀/要离之刺庆忌 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不译
七、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就答应我吧!”安陵君说:“大王施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況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
秦王气势汹汹地发怒了,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横尸在地百万,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胆识有才能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剌杀韩傀的时候,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击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有才能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变成四个人了。如果有胆识有才能的人要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站起来。
秦王面露胆怯之色,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八、课文理解
1、如何理解句中加点字词:“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秦王说这话的目的是进行恫吓,从上文“且秦灭韩亡魏”一句来看,已有炫耀武力的意思,那不是不能用武力夺取,只是暂时不打算使用武力,表现秦王的骄横。
2、如何理解“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一句中“轻寡人”?
秦王希望你们看清形势,不要误以为我们不能用武力夺取。这句关键是一个“轻”字,“轻”什么呢?不是轻视秦王的建议,而是轻视他的军事势力。这是秦王故作反问,意思是“谅你们也不敢”,也是骄横的表现。
3、安陵君:“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两人所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从语气和态度上看,有如不同?
唐雎比安陵君更强烈,更坚决。
4、秦王是怎样一个人?
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
5、唐雎是怎样一个人?
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有凛然正气、热爱祖国、不怕牺牲。
6、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史实有什么用意?
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
7、本文最后一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
8、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
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答出要点及过程,意近即可)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
9、开放性题目
(1)你认为唐雎能够永远保住安陵吗?为什么?
不能。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弱小的安陵,最终还是抵挡不住秦的统一战争的步伐。
(2)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不惜生命。请列举出几例。
屈原直言敢谏,流浪之后愤而作《离骚》,抒发志向。最终投江而死,以身殉国。
闻一多在敌人面前拍案而起怒斥敌人的卑鄙罪恶行径,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千古绝唱《最后一次演讲》。
(3)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示例:①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②晏子 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③诸葛亮 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送东阳马生序
一、文学常识
选自《宋濂全集》,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谥文宪,浙江浦江人,明初著名文学家。他生活在元末明初,少时家贫,勤奋好学。从文治方面对明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贡献,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生平著作很多,有《宋学士全集》。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尤其长于传记的写作,在当时影响很大。
二、写作背景
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入朝觐见。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于是宋濂写了这篇序,以自已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三、主题
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太学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
四、写作特点
1.对比手法的运用。2.记叙、描写、议论三者紧密结合。3.采用了寓理于事、以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五、重要词解
余幼时即嗜学(就)(特别爱好) 无从致书以观(得到)(来)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借) 手自笔录(动手)(用笔)(抄写)
砚冰坚(结冰) 弗之怠(懈怠)
录毕(抄写)(完毕) 走送之(跑)
不敢稍逾约(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此)(把)
余因得遍观群书(因为)(能够) 既加冠(已经)(成年)
益慕圣贤之道(更加)(学说)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心)(大)(交游,交往)
尝趋百里外(曾经)(快步走)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
门人弟子填其室(挤满) 未尝稍降辞色(稍微)(言辞)(脸色)
余立侍左右(侍候) 援疑质理(引、提出)(询问)
俯身倾耳以请(相当于“而”)(请教) 或遇其叱咄(有时)(训斥、呵责)
礼愈至(更加)(周到) 不敢出一言以复(来)(辩解)
俟其欣悦(等待) 卒获有所闻(最终)
当余之从师也(跟随) 负箧曳屣(背)(书箱)(拖)
穷冬烈风(极)(穷冬:深冬,隆冬) 足肤皲裂而不知(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至舍(客舍) 媵人持汤沃灌(热水)(浇)
以衾拥覆(用)(被子) 久而乃和(表修饰)(才)(暖)
寓逆旅(寄居)(旅店)(迎) 主人日再食(每天)(两次)(供养,给…吃)
同舍生皆被绮绣(同“披”,穿)(绣花的衣服) 戴朱缨宝饰之帽(用朱缨和宝石)
腰白玉之环(在腰间佩戴) 右备容臭(香气)
烨然若神人(光彩鲜明的样子)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却)(乱麻)(破)
略无慕艳意(完全)(羡慕) 以中有足乐者(以为)(值得)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供给)(比得上) 盖余之勤且艰(大概)
今虽耄老(虽然)(年老) 犹幸预君子之列(尚且,还)(有幸)(参与)
而承天子之宠光(恩宠光耀) 缀公卿之后(跟随)
四海亦谬称其氏名(错误)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何况)(超过)(比)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朝廷)(每天)(粮食)
岁有裘葛之遗(每年)(冬夏的衣服)(给予,赠送)
无冻馁之患(饥饿) 假诸人而后见也(相当于“之于”)
非天质之卑(低下) 岂他人之过哉(哪里)(过失)
流辈甚称其贤(同辈) 生以乡人子谒余(用、凭)(拜见)
撰长书以为贽(初次进见尊者时所持的礼物) 言和而色夷(脸色)(平和)
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诋毁) 其将归见其亲也(父母)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谓余勉乡人以学者(说)
六、虚词词解
以
(1)无从致书以观/不敢出一言以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来
(2)计日以还/俯身倾耳以请 相当于“而”
(3)以是/以中有足乐者 因为
(4)以衾拥覆/生以乡人子谒/谓余勉乡人以学者 用
(5)撰长书以为贽/以书假余 把
之
(1)无鲜肥滋味之享/岂他人之过哉/为学之难/余之志也/无奔走之劳矣/凡所宜有之书/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藏书之家/圣贤之道/乡之先达/戴朱缨宝饰之帽/白玉之环/君子之列/天子之宠光 的
(2弗之怠 走送之 有司业博士之师 与之论辨 以告之 代词
(3)当余之从师也/况才之过于余者/不必若余之手录/天质之卑/际遇之盛/心不若余之专耳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不译
(4)口体之奉/廪稍之供/裘葛之遗/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而
(1)足肤皲裂而不知/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表转折
(2)久而乃和 表修饰 (3)假诸人而后见也 表顺承
(4)而承天子之宠光/言和而色夷/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 表并列
其 门人弟子填其室/或遇其叱咄/俟其欣悦/流辈甚称其贤/其将归见其亲也/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代词
于
(1)假借于藏书之家 向
(2)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比
(3)学于太学/皆集于此/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在
七、译文
我小时就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抄写完毕,就跑着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忧虑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名人交往。曾经快步走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到的声望高,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屋子,他从不把言辞和脸色放温和些。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来向他请教;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多说一句话来辩解 ;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节,刮着猛烈的寒风,大雪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到了客舍,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洗脚,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客舍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上挂着白玉的佩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现在我虽然年老,没有什么成就,犹且有幸参与到君子行列里,而承蒙皇上的恩宠光耀,跟随公卿大人后面,每天在皇帝座位旁边侍奉,准备接受询问,四海之内也错误地称道我的姓名,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现在太学生们在太学里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有皮袍葛衣送来,没有挨饿受冻的忧虑了;坐在高大的屋子里诵读诗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去询问而不告诉、去请教而得不到指导的情况了;凡是应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像我那样亲手抄写,向别人借来才能看到。如果他们的学业还有不精通,品德还有没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东阳县的书生马君则,在太学里读书已经两年了,同辈人十分称赞他的贤能。我到京师朝见皇帝,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来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见面礼,言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议论辩驳,言辞温和,脸色平易。自己述说少年时用心学习很勤奋。这可以说是善于学习的了。他将要回去探望他的父母,我把过去求学的艰苦告诉了他。说我勉励乡人学习,是我的本意啊;诋毁我夸耀自己仕途得意而在同乡面前表示骄傲,难道是理解我吗?
八、默写
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4.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5.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6.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7.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8.《送东阳马生序》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词四首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
一、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范仲淹(90-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词风格明健,善写塞上风光,著有《范文正公集》。
【主题】描写了塞外特有的景色,表达了词人慨叹功业未立和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
二、理解性默写
1.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2.运用典故,抒发强烈的思乡忧国的情怀的诗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4.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的诗句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5.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
一、文学常识
苏轼(1037-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词人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是北宋词坛的革新大家,文学上造诣非凡,在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文艺理论等各个领域都有极高的成就。与父苏淘,弟苏辙合称“三苏”。诗文有《东坡七集》。
【主题】《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描写一次出猎时的壮观场面,抒发了词人渴望亲临战场、卫国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二、理解性默写
1.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两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
2.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
一、文学常识
辛弃疾(11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主要成就是词。一生力主抗金,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等。
【主题】追忆了当年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词入渴望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也表现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
二、理解性默写
1. 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有异曲同工之妙: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
3.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满江红》(秋瑾)
一、文学常识
秋瑾(1875-1907),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主题】反映了词人从封建婚姻家庭和旧日礼教的束续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复杂心情和投身革命的雄心壮志。
二、理解性默写
1.运用典故,表明自己对冲破家庭樊笼的渴望的: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2.“ 为篱下黄花开遍 ”是化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和怨幽之情。
第四单元
一、字词梳理
1.字音字形
颦pín 契qì合怡yí情要诀jué劝诫jiè 诘难jié 聪颖yǐng真挚zhì 赋予fù意蕴yùn 蛾眉é 练达liàn笼统tǒng苟gǒu安旷kuàng远 藻饰zǎo shì狡黠jiǎo xiá滞碍zhì ài 寂寥jì liáo拘泥jū nì 铢两悉称zhū liǎng xī chèn味同嚼jiáo 蜡吹毛求疵 cī
惆怅 统筹 涉猎 意境 歌谣 海啸萌生 驱遣 含蓄渲染 谚语 浮光掠影 目不忍睹 信手拈来 狂妄自大 寻章摘句 高谈阔论 诸如此类 开卷有益 不求甚解 孜孜不倦 全神贯注 富丽堂皇 金碧辉煌 栩栩如生 身临其境 胸有成竹 朝朝暮暮 心旷神怡 轻描淡写 瞬息万变 缥缈无踪 尽善尽美 闲情逸致 惟妙惟肖
2.成语解释
(1)文采藻饰:修饰文辞,使之富有文采。
(2)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的片段词句。指读书时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3)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4)吹毛求疵: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5)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6)狂妄自大:指及其放肆,自高自大,目中无人。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
(7)开卷有益:读书总有好处。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
(8)诸如此类:指像这类有不少,也表示其他以此类推。
(9)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失。
(含贬义,易和“走马观花”相混,后者指观察事物或了解情况不深入细致。)
(10)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环境。临,到,来。
(易和“设身处地”相混,后者指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中。)
(11)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12)朝朝暮暮: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指短暂的时间。
(13)铢两悉称: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铢两,比喻微小之处。
(14)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15)轻描淡写:用浅浅的颜色轻轻描绘,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16)目不忍睹:形容景象十分凄惨,使人不忍心看。
(17)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18)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只能用来修饰描摹、雕刻的人或 物的情态)(近义词区别: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所见;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19)不求甚解:现指对待学习和工作马虎,不认真,不做深入理解。(多含贬义)
(20)语不惊人死不休:意思是作诗和写文章不搜寻到惊人的妙语不肯罢休,形容写作时在语言上下苦功夫。
二、文学常识及课文知识梳理
13.短文两篇
1.文学常识:《短文两篇》选自《玫瑰树》。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著有《随笔》《新工具论》。
2.主题:《谈读书》这篇随笔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和排比,论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正确方法及重要作用,引导人们通过认真读书完善自我。
《不求甚解》这篇杂文全面闻释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依据,对“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了否定。在批驳过程中阐述了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才能理解其精神实质的观点。运用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3.许多名家都曾翻译过《谈读书》这篇文章,各有特色,与课文比较一下,体会不同译本的语言特色。
要点:这些译文都文笔流畅,语言规范,句式错落有致,均能较好地传达原作要表达的意思。水天同的译本用白话翻译,高健的译本纯用文言,曹明伦译本则文白夹杂。相比之下,课文所选王佐良译本用语雅致,文辞流畅,句式整齐,韵律和谐,形成一种简洁、庄重、优雅的文风,读来更为朗朗上口。
4.《不求甚解》7、8两节能否删去?
要点:不能,这是补充论证。补充论证了强调不求甚解,并不是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的内容。突出论证了“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的观点,使论证更全面、严谨、准确。
5.链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要点:作者先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分别论述各类学科的价值,极有气势,增强了论辩的力度;然后做出总结归纳,突出“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戛然而止,引人深思,有余音袅袅之效。
6.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
要点:运用类比、比喻论证,将读书使人才智顺畅比作相宜的运动解除相应的疾病,突出“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的观点;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论证,生动有趣,增强议论的说服力。
14.山水画的意境
1.文学常识:选自《李可染论文集》。李可染,画家,以山水画的成就为最高。
2.主题:作者结合自已的创作经验,提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的观点。然后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探讨山水画的意境,并指出获得意境的方法。
3.写作特点:①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说服力强。②层层论述,思路清晰。③举例典型,说理透彻。④语言平实,文风质朴。
第五单元
一、字词
咆哮páo xiào 诡谲guǐ jué 瘦削xuē 鞠躬jū gōng 收揽lǎn 非难 睥睨pì nì 犀xī利 景仰 雷霆tíng 虐nüè待 国殇shāng 靳jìn尚 伫zhù立 稽qǐ首 鼎盛 幌子huǎng 侦缉zhēn jī 怯懦qiè nuò 忌讳jì huì 拾掇shí duo 捣蛋 凄惨 行头xíng 馋chán 囫囵hú lún 蓦mò然 凝视níng shì 踌躇chóu chú
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镗镗鞳鞳:原是钟鼓象声词,这里形容波涛声。
雕梁画栋: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赫赫扬扬:显赫的样子。
咬牙跺脚:一般是用来形容人生气的样子或是表情比较无可奈何。
另请高明: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
骂骂咧咧: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喃喃自语: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无可奈何: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二、戏剧的文学常识
1.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
2.戏剧的几大要素:
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戏剧语言包括台词(即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①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等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②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等等。
③幕和场: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场,即拉开舞台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
④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3.戏剧分类:
①按表现形式分: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哑剧等;
②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独幕剧、多幕剧(如《雷雨》);
③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
④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
⑤按演出场合分: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三、文学常识及课文梳理:
《屈原》
1.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一生著述颇丰。1921 年8月,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集 《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他的主要作品还有历史剧《屈原》《虎符》《蔡文姬》《武则天》等。
2.写作背景:本文节选自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屈原》创作于1942年,时值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该剧是抗战时期郭沫若历史剧的代表作。
3.主题思想:本文讲述屈原受到楚国当权者的谋害,在东皇太一庙发出歌颂风雷电、怒斥神祗的独白。文章塑造了伟大诗人屈原的光辉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4.课文分析
(1)人物形象
靳尚--高高在上、阴险、恶毒
郑詹尹一一阴险、胆怯、狡诈
屈原--物我同化、光明磊落、坚贞高傲、愤慨激情
(2)话剧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有时也会安排大段独白表达入物的心理和情感。课文节选的这一场,靳尚和郑詹尹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人的对话与屈原的独白有什么联系?
课文节选的这一场中,靳尚先出杨,郑詹尹随后,二人展开对话,主要是商议如何处置屈原。靳尚策划恶毒的主意,郑詹尹尚有一丝疑虑,但郑詹尹并不是不忍心杀屈原,而是觉得屈原无足轻重,然而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屈原随后出场,用独白的形式对风、雷、电进行了 一番热烈的颂歌。屈原在独白中展示出的光明、磊落、冲破黑暗的胆识和勇气,与前面靳、郑二人的猥琐、阴踣、奸诈形成鲜明的对比。二人的密谋、对话,把他们和屈原的矛盾冲突推到顶点,既引出屈原的出场,也为后续情节的展开奠下基础。
(3)课文的主体是屈原的独白。反复朗诵这段独白,体会“风”“雷”“电”等形象的象征意义,说说独白表达了屈原怎样的思想情感。
“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4)阅读剧本,要注意舞台说明,这样有助于把握戏剧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心理、性格等。说说舞台说明文字的不同作用。
第一,提示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道具、布景,有铺陈、渲染之效,既能推动剧情发展,又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第二,提示人物的上下场信息。第三,通过对人物在道白,演唱过程中的动作、情态的说明,来推进剧情发展,刻面人物性格,同时,也为演员提供了动作表演的依据。
《天下第一楼》
1.文学常识:作者何冀平,生于1951年,剧作家、编剧。毕业于中美戏剧艺术剧院编辑。所创话剧《天下第一楼》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作品。
2.写作背景:1985年何冀平读了一篇外国人记述全聚德的文章,作者竟然称赞烤鸭技师“不亚于演奏巴赫乐曲的音乐家和山水画家”,这引起她的很大兴趣,此后便萌发了要写烤鸭故事的想法,为此她专门到烤鸭店体验生活,并得到了曹禺等前辈大师的提携。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成功,轰动京城。
3.主题思想:选文讲述在福聚德鼎盛时期,大掌柜卢孟实面对少东家排挤、罗大头撂杆、侦缉队敲诈等内忧外患的情况,竭力支撑,却仍难免福聚德显露衰落之相。歌颂了凭勤劳智慧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批判了游手好闲的败家子习气和黑暗腐朽的社会势力。
4.写作特色:
①人物鲜明,富有个性。剧本塑造了卢孟实、常贵、罗大头、克五等一群传神而鲜活的人物。如卢孟实的心高气傲、精明强干:常贵的笑脸赔人、兢兢业业,罗大头的居功自傲、 心胸狭窄等,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②情节起伏,矛盾尖锐。节选部分写福聚德鼎盛时期的故事,从“大爷”唐茂昌要钱开始,克五索鸭不成出言威胁,小伙计因看“落子”被赶出,罗大头因徒弟动自己的烤杆而撂杆,“二爷”唐茂盛要钱又要人,矛盾冲突一个接一个,扣人心弦3.语言精练,京味浓郁。本文语言具有浓郁的“京味”,大量使用北京口语。最直观的便是儿化音的大量运用,如“对过儿”“样儿”“得空儿”等、其次还熟练地运用北京方言,增添了些许乡土味与市井味,如“拾掇”打镲”“横插一杠子”等,这些词句极富表现力,展现了北京风俗趣味和地方色调,使作品显得更加亲切活泼。
5、课文分析
(1)从卢孟实一系列的行为,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卢孟实这个人物,是个挣扎奋斗在底层的悲壮英雄的形象。出身,但生性聪慧,有理想和抱负。他的志向,是旧时代底层人民的朴素的愿望:让人们瞧得起“五子行”的人,盖起大楼,坐上轿子,过上体面的生活。他精明实干,精通经营之道,善用各种计谋,比如改良菜式、巧用金戒指作手彩、用黄土蒙混要账众人、设计让罗大头激怒大掌柜等,体现出他的精明善谋。对待伙计,他恩威并施。他善待手下,及时送去资金补贴其家用;他主动留下竞争对手的伙计;他更是不计前嫌保下罗大头:这些都体现出他仗义侠义的一面。同时,他也有威严的一面,比如面对犯了店规的小伙计,他不顾情面进行处罚,王子西因疏忽造成了店铺的损失,也要给予赔偿。卢孟实又是个悲剧人物,他一辈子追求获得尊严,活得体面,但在当时的社会文化中,无论他怎样努力,也改变不了他的出身,他的地位和财富如过眼云烟,都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裳,最终落得黯然回乡的结果。
(2)简要概括其他人物的特点。
王子西:油滑、世故、自私。
常贵:察言观色、善解人意却又虚荣、懦弱。
罗大头:一方面他技艺精湛、个性耿直,敢做敢当,讲究江湖义气,是条硬汉子,另一方面他居功自傲、心胸狭窄、脾气暴躁、蛮横无理、尖酸刻薄、动不动就摞挑子不干,还有抽大烟的恶习。
克五:贫婪、无赖。
(3)试简要分析修鼎新“架不住,一个人干,八个人拆”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点明福聚德走向哀落的原因,也暗示了福聚德的未来,即无论卢孟实为福聚德多用心,,终究这不是他自己的饭庄,顶不住两个败家的少东家的拆台,点明文章的中心。
(4)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对福聚德衰落根本原因的认识。
福聚德衰落根本原因是社会。侦缉队的刁难以及根植于人们头脑中的社会地位,在那种社会制度下,以卢孟实的个人力量,是无法拯救福聚德的。
《枣儿》
1.文学常识:《枣儿》是一个独幕话剧小品。独幕剧是戏剧的一种,是剧情在一幕内完成的型戏剧,与多幕剧对应。
2.主题思想:本文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问的一段亲切交往,巧妙地串起现实与回忆,思念与盼望,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可以看出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关落以及人们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3.写作特色:本文场景只有一-幕,便是在“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背景音乐是“带西北了口音的的童谣”,出场人物只有老人和男孩,由二人的对话,再引出老人的儿子和孩子的父亲,人物关系比较简单,全剧运用象征手法之以“枣儿”为线索,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4.课文分析:
(1)剧本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谣但出现的方式不同。结合童谣两次出现时的情境,说一说:童谣在剧中起什么作用?两次出现时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课文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谣。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课文以这种富有民间特色的童谣形式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并将人们带入具有民族传统风情、充满乡土气息的特定情境。结尾也用了这首童谣,但情境有所变化,由幕后换为前台,由哼唱变成呼喊,由没人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的声音”,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内涵。
(2)阅读课文,想一想:“枣儿”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想要借“枣儿”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事情发生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开场的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男孩因“捡枣”而与老人邂逅;老人请男孩吃“枣儿”;算命先生给老人的儿子起名,以及儿子小时候尿尿的事情,都离不开“枣儿”;老人给男孩讲“枣树”的来历,以及“一颗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闹灾荒时爷儿俩靠“仅剩的八十一颗枣儿”活命的故事,也都离不开“枣儿”;男孩要把“枣儿”带回家,留给父亲吃;结尾以“枣儿甜,枣儿香…”的童谣,与开场相呼应。在剧中,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全剧的结构与内容都与“枣儿”密切相关。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但更主要的是传统生活的象征,是精神家园的象征。全剧以枣儿为象征,借枣儿来写亲情又借亲情来反映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作者在剧本中既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的固守、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也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3)结合文中的台词和舞台说明,体会老人和男人这两个人物各自的特点。选择感兴趣的片段,与同学合作进行表演,注意人物表情、说话语气的差异,尽量表现出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全剧只有两位人物出场:老人和男孩。剧中的老人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年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老人的形象又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长者的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念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男孩则是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他的父亲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他爱吃巧克力并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则表现出男孩成长环境的鲜明时代特征。
第六单元知识梳理
一、重点字音
辙(zhé) 轼(shì) 靡(mǐ) 佣(yōnɡ) 辍(chuò) 蕲(Qí) 徇(xún) 柘(zhè) 谯(qiáo) 冢(zhǒng) 嗟乎(jiē) 昳丽(yì) 期年(jī) 间进(jiàn) 玉帛(bó) 阳夏(jiǎ) 怅恨(chànɡ) 鸿鹄(hú) 適戍(shù) 篝火(gōu) 召令(zhào) 袒右(tǎn) 都尉(dū) 社稷(jì) 崩殂(cú) 陟罚(zhì) 臧否(pǐ) 夙夜(sù) 驽钝(nú) 攘除(rǎnɡ) 咨诹(zōu) 舂谷(chōng) 狗窦(dòu)
二、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孰视之(同“熟”,仔细)
发闾左適戍渔阳(同“谪”)
为天下唱(同“倡”,倡导、发起)
卜者知其指意(同“旨”)
固以怪之矣(同“已”,已经)
将军身被坚执锐(同“披”,穿着)
不知饴阿谁(同“贻”,送给)
2.古今异义
齐师伐我(古义:攻打/今义:砍伐)
又何间焉(古义:参与/今义:空隙;嫌隙,隔阂)
肉食者鄙(古义: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粗俗,低下;轻视,看不起)
小大之狱(古义:诉讼事件/今义:监狱)
牺牲玉帛(古义: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可以一战(古义:两个词,可以凭借。可,可以;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今义:方位词,左和右;表示概数)
明日徐公来(古义:次日,第二天/今义:今天的下一天,用于将来时态)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古义:偏爱/今义:自私)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古义:指责/今义: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古义:编次/今义:次序;品质差等)
会天大雨(古义:适逢,恰巧遇到/今义:集会,见面等)
比至陈(古义:等到/今义:比较,比方)
诚宜开张圣听(古义:扩大/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端憎恨或悔恨)
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临表涕零(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将军角弓不得控[古义:拉开(弓弦)/今义:掌握,操控]
山河表里潼关路(古义:专指黄河/今义:泛指河流)
3.一词多义
故
公问其故(名词,原因,缘故)
故逐之(连词,所以)
从
民弗从也(动词,听从)
战则请从(动词,跟随)
以
何以战(介词,凭、靠)
必以分人(介词,把)
必以信(介词,按照,根据)
之
肉食者谋之(代词,指这件事)
小大之狱(助词,的)
公与之乘(代词,他,指曹刿)
上
受上赏(形容词,上等的)
上书谏寡人者(动词,呈上)
下
受下赏(形容词,下等的)
乃下令(动词,颁布,发布)
于
欲有求于我也(介词,对,向)
皆以美于徐公(介词,比)
能谤讥于市朝(介词,在)
孰
我与徐公孰美(代词,哪一个)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
等
等死,死国可乎(同样)
公等遇雨(用在名词或代词后,表示复数)
数
扶苏以数谏故(读shuò,副词,屡次)
卒数万人(读shù,数词,表示不确定的数目)
故
扶苏以数谏故(名词,缘故,原因)
广故数言欲亡(副词,故意)
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动词,编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动词,军队驻扎)
以
以塞忠谏之路也(连词,以致)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连词,来)
先帝不以臣卑鄙(介词,因为)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介词,把)
遗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读wèi,动词,给予)
深追先帝遗诏(读yí,遗留下来的)
4.词类活用
神弗福也(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一鼓作气(名词作动词,击鼓)
下视其辙(名词作状语,向下)
朝服衣冠(名词作动词,穿戴)
吾妻之美我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形容词作动词,偏爱)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作状语,当面)
闻寡人之耳者(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法皆斩(名词作状语,按法律)
大楚兴,陈胜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天下苦秦久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
尉果笞广(名词作动词,用鞭、杖或竹板打)
皆指目陈胜(名词作动词,手指目视)
夜篝火(名词作状语,在夜间)
恢弘志士之气(形容词作动词,发扬,扩展)
亲贤臣,远小人(均为形容词作动词,亲近、疏远)
优劣得所(形容词作名词,德才高的人和德才低的人)
此皆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忠良诚实的人)
攘除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顽的人)
以光先帝遗德(名词作动词,发扬光大)
出门东向看(名词作状语,向东)
散入珠帘湿罗幕(形容词作动词,打湿)
去时雪满天山路(形容词作动词,铺满)
5.文言句式
(1)省略句
①乃入见[省略主语和宾语,应为“(曹刿)乃入见(鲁庄公)”]
②可以一战[省略介词的宾语,应为“可以(之)一战”]
③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省略谓语,应为“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④朝服衣冠[省略主语,应为“(邹忌)朝服衣冠”]
⑤上使外将兵。[省略宾语,应为“上使(之)外将兵”]
⑥守丞死,乃入据陈。[省略主语,应为“守丞死,(起义军)乃入据陈”]
(2)判断句
①夫战,勇气也(“……也”表判断)
②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者,……也”表判断)
③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前一分句用“……也”表判断;后一分句用“非……也”表否定判断)
④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者也”表判断)
⑤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者,……也”表判断)
⑥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
⑦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表判断)
⑧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也”表判断)
(3)倒装句
①何以战(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以何战”)
②战于长勺(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长勺战”)
③弗之怠(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弗怠之”)
④忌不自信(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忌不信自”)
⑤能谤讥于市朝(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能于市朝谤讥”)
⑥祭以尉首。(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以尉首祭”)
⑦不求闻达于诸侯(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不求于诸侯闻达”)
⑧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故临崩以大事寄臣也”)
⑨受任于败军之际(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败军之际受任”)
⑩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草庐之中三顾臣”)
(4)固定句式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文言固定句式,译为“与……相比怎么样”)
三、文学常识
1.作者
(1)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早年隐居隆中,刘备三顾茅庐始出。辅助刘备取得荆州、益州,建立蜀汉,被拜为丞相。刘备死后,他尽心辅佐后主刘禅,数次北伐,最后因病卒于军中。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后世称诸葛武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还曾发明孔明灯、运输工具“木牛流马”。
(2)岑参(约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人,盛唐边塞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之一,世称岑嘉州。其诗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长于七言歌行。由于从军西域多年,对边塞生活有深刻的体验,善于描写异域风光和战争景象。其诗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
(3)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4)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5)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文学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2.文体知识
(1)表: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由此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常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
(2)乐府:诗体名。本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也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乐府。
(3)律诗: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不得换韵。每句各字及句与句、联与联之间平仄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亦偶有六律。其有每首十句以上者,则为排律。
第六单元
曹刿论战
一、文学常识
选自《左转·庄公十年》,题目是编者加的。曹刿,春秋时鲁国人。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二、主题思想
《曹刿论战》记述的是公元前684年的齐鲁长勺之战,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是写战前曹刿对备战条件的评论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表现出他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以及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精神。(曹刿形象)
三、人物形象
鲁庄公 礼贤下士 广开言路 知人善用 任人唯贤 虚怀若谷 谦虚好学
四、写作特色
(1)详略得当,重点突出(2)对比映衬,形象鲜明;
五、重要词解
齐师伐我(军队)(攻打) 曹刿请见(请求)(接见)
其乡人曰(同乡) 肉食者鄙(当权者)(目光短浅)
衣食所安(安身) 弗敢专也(独自享有)
对曰(回答) 小惠未遍(遍及,普遍)
民弗从也(不)(听从) 牺牲玉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丝织品)
弗敢加也(虚夸,夸大) 必以信(实情)
小信未孚(使信服) 神弗福也(保佑)
小大之狱(诉讼事件) 虽不能察 (虽然)(明察)
必以情(根据)(诚心) 忠之属也(尽力做好份内的事)(这)(类)
战则请从(请允许我做某事)(跟随) 公将鼓之(击鼓进军)(补足音节的作用)
齐师败绩(大败)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代词,齐军)
下视其辙(向下)(车轮碾出的痕迹) 登轼而望之(车前横木)
遂逐齐师(追击) 既克(已经)(战胜)
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夫战(句首发语词)
一鼓作气(击鼓进军)(鼓起,振作) 再而衰,三而竭(第二次)(表承接)
彼竭我盈(他们)(穷尽)(充满,指士气正旺盛)难测也(推测,估计)
惧有伏焉(埋伏)(相当于“于之”,在那里) 望其旗靡(倒下)
六、虚词归类
以
(1)何以战/可以一战 凭、靠
(2)必以分人 把
(3)必以信 用,把
(4)必以情 根据
之
(1)肉食者谋之/公与之乘/公将驰之/登轼而望之/故克之/故逐之 代词
(2)小大之狱 的
(3)忠之属也 这
(4)公将鼓之 音节助词、不译
其 其乡人曰/下视其辙/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公问其故 代词
而 登轼而望之/再而衰/三而竭 表顺承
于 战于长勺 在
七、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作战?”庄公说:“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诚心处理。”曹刿说:“这才是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向下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曹刿答道:“作战,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士气已经穷尽了。敌方的士气已经穷尽而我方的士气正盛,所以战胜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八、默写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彼竭我盈,故克之。
6.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7.《曹刿论战》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能体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交战过程中利于反攻的时机是彼竭我盈之时,利于追击的时机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之时。
8.《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理由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9.《曹刿论战》中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0.《曹刿论战》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吾视其辄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曹刿论战》中体现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语句是:公将战,曹刿请见。
12.《曹刿论战》中体现齐鲁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的语句是:十年春,齐师伐我。
13.《曹刿论战》中曹刿阐述勇气在战争中的作用的语句是: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4.《曹刿论战》中体现曹刿注意细节的语句是:下视其辄,登轼而望之。
15.《曹刿论战》中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九、问题探究
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结合课文简要分析。
1. 政治上取信于民:鲁庄公和曹别的战前对话说明曹刿的军事思想是以民心向背为基础的。
2.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时机。曹刿根据齐军来势凶猛、人数占优的实际情况,采取坚守不出、挫其锐气的策略。通过双方勇力的此消彼长,很快就扭转了双方力量对比的优劣关系,结果一举溃敌。取胜之后,曹别并不追击,深知兵不厌诈之道,唯恐中了齐国诱敌伏击的圈套,表明他在极善用计的同时,也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防备对方运用计谋。曹刿在战争中可谓是知己知彼,运筹帷幄。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文学常识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题目是后加的。《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时期各种史料的汇编,原作者不详,西汉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土的言论和谋略,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二、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邹忌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弊,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开言路,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
三、人物形象
邹忌 有自知之明 善于思考 勇于进速的贤士
齐王 知错能改 从谏如流 贤明善纳
四、写作特点
(1)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结构完整。
(2)人物形象刻画生动。
(3)叙事简洁,剪裁巧妙。
五、重要词解
邹忌修八尺有余(长,这里指身高)
形貌昳丽(光艳美丽)
朝服衣冠(穿戴)
窥镜(照)
谓其妻曰(对…说)
孰与城北徐公美(与…相比怎么样)(孰:谁,哪一个)
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
忌不自信(相信)
复问其妾(又)
徐公不若君之美(如,比得上)
明日(第二天)
孰视之(同“熟”,仔细)
自以为不如(认为)(比得上)
吾妻之美我者(用在主谓之间)(以…为美,认为…美)
私我也(偏爱)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实在)
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近侍)(没有谁)
王之蔽甚矣(主谓之间)(受蒙蔽)
面刺寡人之过(当面)(指责)(过失)
上书谏寡人者(劝谏)
谤讥于市朝(指责)(讥讽)(在)(公共场合)
闻寡人之耳(使…听到)
门庭若市(集市)
时时而间进(常常,不时)(表修饰)(间或)
期年之后(满)
虽欲言(即使)(想要)
皆朝于齐(朝见)
朝而往(早晨)
入朝见威王(朝廷)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说)
六、虚词归类
而
(1)而形貌昳丽 表并列
(2)而复问其妾曰 表顺承
(3)窥镜而自视/暮寝而思之/时时而间进 表修饰
之
(1)齐国之美丽者也/臣之妻/朝廷之臣/四境之内/寡人之过者/闻寡人之耳者 的
(2)孰视之/暮寝而思之/由此观之/闻之 代词
(3)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吾妻之美我者、王之蔽甚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于
(1)欲有求于我也有求于王 对
(2)皆以美于徐公 比
(3)能谤讥于市朝/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在
(4)皆朝于齐 到
以
自以为不如/皆以美于徐公 认为
七、译文
邹忌身高有八尺多,并且容貌昳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又问他:“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侍从,没有谁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取得胜利。
八、默写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4.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5.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6.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7.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8.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9.《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有“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的好局面。
10.《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满一年之后,表明齐国政治日益清明,从而达到“战胜于朝廷”的目的句子是:虽欲言,无可进者。
1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在会见徐公后,经过冷静的思考悟出了客人谬赞自己的原因是: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入朝讽谏齐威王,认为齐威王被大臣和国内的人蒙蔽得很厉害的句子是: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1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直接描写邹忌相貌的句子是: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齐王受邹忌启发,用悬赏的方法广泛征求臣民意见,并提出受下赏的情况的句子是: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1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经过思索,找出妻子认为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的句子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九、问题探究
1.具体分析邹忌是怎样说服齐王的,其劝谏艺术有哪些高妙之处。
邹忌并未直接讽谏齐王,而是以小见大讲述自己与徐公“比美”的经历,并把自己“三思”的结果告诉齐王,通过类比,让齐王自己去领悟“王之弊甚矣”和应该采取的指施,以切身体验切入讽喻正题,自然亲切,入情入理,又委婉含蓄,易于为齐王所接受。
2.除了高超的语言艺术,邹忌劝谏成功还有哪些重要因素?说说你的看法。
这与邹忌于善于思考、分析的个性和他的担当、责任意识相关。邹忌关心国家大事,一心想寻找恰当时机劝谏齐王。他在生活中经历了“比美”经历,能够深入思考、分析,体察各人的情状心理,并敏锐地由个人体验联系到国家大事,想到齐王所受之弊,于是果断地进行劝速。这也离不开齐王广开言路的胸襟和果断行事的理政智慧。齐王听了邹忌的劝诫,马上“下令”,并且分上、中、下三种不同层面的赏赐,立刻实施,表现出一位封建贤明君王的特点。
陈涉世家
一、文化常识
选自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这部书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的三千多年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鲁迅先生曾称赞这部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主题思想
记叙了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浩大的声势,歌颂了农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表现了陈胜的伟大抱负和远见卓识以及在关键时刻所显示“非凡”的谋略和领导才干。
三、特点
运用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来组织全文。
(1)苟富贵,无相忘。(不甘于安贫守命的叛逆性格和与伙伴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非凡的个性和远大的抱负。)
(3)天下苦秦久矣(远见卓识)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远见卓识、非凡谋略)
(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伟大的抱负和反抗精神)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反抗精神)
四、重要词解
陈涉少时(年轻)
尝与人佣耕(被雇佣)
辍耕之垄上(停止)(去、往)(田埂)
怅恨久之(惆怅,极度不满)(调节音节)
苟富贵(如果)
若为佣耕(你)(是)
陈涉太息曰(长叹)
发闾左適戍渔阳(贫苦人民)(闾:居民聚居处)(同“谪”)
九百人屯大泽乡(停驻)
皆次当行(编次)(在征发之列)
为屯长(做、担任)
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下雨)
度已失期(推测、估计)(误期)
法皆斩(按照法律)(被杀头)
今亡亦死(逃跑)
举大计亦死(发动)
等死,死国可乎(同样)(为…而死)
天下苦秦久矣(苦于)
不当立(立为国君)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
扶苏以数谏故(因为)(屡次)(缘故)
上使外将兵(皇上)(在外面)(带领、率领)
或以为死(有人)(认为)
楚人怜之(哀怜、怜悯)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如果)(把)(假装)
为天下唱(同“倡”,倡导、发起)
宜多应者(应该)(响应)
吴广以为然(对、正确,表示赞同)
卜者知其指意(意图)(指同“旨”)
念鬼(考虑、思索)
此教我先威众耳(震慑)
乃丹书帛曰(朱砂)(写)
陈胜王(称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放)(用网捕)
固以怪之(本来)(同“已”,已经)(以…为怪)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私下)(军队驻扎)
夜篝火(笼)
狐鸣呼曰(像狐狸)
卒中往往语(到处)(谈论)
皆指目陈胜(手指目视)
吴广素爱人(一向,向来)
广故数言欲亡(故意)(屡次)(逃跑)
忿恚尉(使…恼怒)
令辱之(责辱)
足下事皆成(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
尉果笞广(用鞭、杖或竹板打)
尉剑挺(拔)
夺而杀尉(表承接)
并杀两尉(一齐)
藉第令勿斩(即使、假若)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表转折)(本来)
死即举大名耳(就要)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难道)
从民欲也(依从)(愿望)
为坛而盟(筑)(发誓、起誓)
祭以尉首(用)
蕲下(攻下、攻克)
将兵徇蕲以东(带领)(招抚)
比至陈(等到)
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只)(建有瞭望楼的城门)
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掌管教化的乡官)(当地有势力有地位的人)(集会)(商议)
将军身被坚执锐(亲自)(同“披”,穿)(铠甲)(紧握着)(武器)
复立楚国之社稷(国家)(社:土地神;稷:谷神)
功宜为王(论功劳)
刑其长吏(惩处)
杀之以应陈涉(来)(响应)
五、虚词归类
1.之
①辍耕之垄上/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去,往
②怅恨久之 音节助词,不译
③二世杀之/楚人怜之/然足下卜之鬼乎/固以怪之矣/令辱之/陈胜佐之/皆下之/杀之以应陈涉 代词
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复立楚国之社稷 的
2.而
①佣者笑而应曰 表修饰
②夺而杀尉/为坛而盟/收而攻蕲 表顺承
③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表转折
3.为
①为屯长/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为坛而盟/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 担任、做
②项燕为楚将号为张楚 是
③士卒多为用者 被
④为天下唱 给、替
4.乃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是
②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胜、吴广乃谋曰/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乃入据陈/陈涉乃立为王 于是、就
5.以
①扶苏以数谏故 因为
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祭以尉首 把、用
③固以怪之矣 同“已”
④以激怒其众/杀之以应陈涉 来
*以为,认为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吴广以为然
6.所
①处所、地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7.乎
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表疑问/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②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六、译文
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县人,表字叫叔。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边高地(休息),怅然叹息了好长时间以后,对同伴们说:“有朝一日有谁富贵了,可别忘记咱穷哥儿们。”同伴们笑着回答他:“你给人家耕地当牛马,哪里谈得上富贵啊?”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凌云壮志啊!”
秦二世皇帝元年7月,征召穷苦的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临时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进这支队伍,并担任小队长。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都要杀头。陈胜、吴广在一起商量,说:“如今逃跑(抓了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同样都是死,倒不如为国事而死,这样好吧?”陈胜说:“全国人民苦于秦朝的统治很久了。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该立为国君,该立的是长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谏劝始皇的缘故,始皇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的人听说,(扶苏)并没有什么罪名,二世就将他杀害。老百姓大多听说他很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担任楚国将领的时候,(曾)多次立功,又爱护土卒,楚国人很爱戴他。有人认为他战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走了。如今假使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二人)于是去算卦。那占卜的人知道他俩的意图,说:“你们的事都能办成,能建功立业。不过你们还是去问问鬼神吧!”陈胜、吴广很高兴,(又)考虑卜鬼的事,终于悟出:“这是教我们先威服众人啊。”于是用朱砂在丝帛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再把丝帛塞进人家网起来的一条鱼的肚子里,士兵买鱼回来烹食,发现了鱼肚子里的丝帛,本来已经觉得奇怪了。(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潜藏在驻地附近丛林里的神庙当中,天黑以后用笼罩着火(装鬼火),作狐狸嗥叫的凄厉声音,向(士兵们)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土兵们一整夜既惊且怕。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以目示意地看着陈胜。
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听他差遣。(那天)两个)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再三地提出要逃走,使军官恼怒,让军官责辱他,来激怒士兵。那军官果然用鞭打吴广。(众士兵愤馈不平,)军官(刚)将剑拔出鞘,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来杀死了他。陈胜协助吴广,一同杀了两个军官。陈胜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说:“你们诸位(在这里)遇到大雨,都超过了规定到达渔阳的期限。过期就要杀头。即使能免于斩刑,而戌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况且大丈夫不死就罢了,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众戍卒都说:“一定听从您的号令。”于是冒充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为的是依从百姓的愿望。大家露出右臂(作为义军的标志),号称大楚。又筑了一座高台,并在台上盟誓,用那两个军官的头祭天。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起义军(首先)进攻大泽乡,占领该乡后接着进攻薪县。攻克蕲县后,就派符离人葛婴带兵攻占蕲县以东的地方。(陈胜自率主力)攻打铚、鄭、苦、柘、谯等县,都拿下来了。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等到到了陈县,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马一千多匹,士卒几万人。进攻陈县时,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带兵在谯门中应战。起义军(一时)不能战胜,(不久)守丞被人杀死,大军才进入陈县。几天后,陈胜召集当地的乡官和有声望的人一起来集会议事。这些人异口同声地说:“将军您身穿着战甲,拿着武器,讨伐无道的秦国,诛灭暴秦,恢复楚国的社稷,论功应当称王。”陈胜就自立为王,对外宣称要张大楚国。在这时候,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纷纷起事,都惩罚当地郡县长官,杀掉他们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出师表
一、文学常识
文章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表,臣写给君主的奏章。文章体裁是奏章,内容是陈述意见,提出政治主张,所以以议论为主。
二、与《出师表》有关的名句和成语:
成语典故:妄自菲薄、作奸犯科、计日而待、三顾茅庐、引喻失义、优劣得所、危急存亡、临危授命、开张圣听、亲贤远佞
相关诸葛亮的故事:三顾茅庐 三气周瑜 病死五丈原 六出祁山 七擒孟获 借东风 空城计 舌战群儒 草船借需 摆设八阵图
有关诸葛亮名言:
整以修身,俭以养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一诸葛亮《诚子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诸葛亮《后出师表》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期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族泪满襟。——杜甫《蜀相》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一陆游《书愤》
三、主题思想
全文以十分恳切的言辞,反复规劝刘禅要继丞先帝遗志,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先主感恩图报的一片深情。
四、重要词解
中道崩殂(帝王之死)
益州疲弊(凋敝)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果真,实在)(的)(时候)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懈怠)(在)(指朝廷)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的)(指疆场)
盖追先帝之殊遇(是因为)(追念)(特殊的)(礼遇)
诚宜开张圣听(确实)(应该)(扩大)
以光先帝遗德(来)(发扬光大)
恢弘志士之气(发扬,扩展)
不宜妄自菲薄(随意)(轻视)
引喻失义(称引,譬喻)(不合道理)
以塞忠谏之路(以致)(堵塞)
陟罚臧否(提拔、晋升)(赞扬)(批评)
若有作奸犯科(做)(奸邪的事)(触犯)(科条)
及为忠善者(以及)(做)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交给)(判定)(罚)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来)(显示)(清明)
不宜偏私(偏爱)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因此)(选)(给予)
愚以为宫中之事(我)(认为)
悉以咨之(都)(来,拿来)(询问)
必能裨补阙漏(弥补)(同“缺”缺失)(疏漏)
有所广益(扩大)(增加)
性行淑均(善)(公正、公平)
晓畅军事(通晓)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举荐)(担任,做)
必能使行阵和睦(行伍,部队)
优劣得所(德才高的人)(德才低的人)(处所、地方)
先帝称之曰能(称赞)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的原因)(衰败)
每与臣论此事(每次)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曾经)(痛心)(遗憾)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都)(为…而死)(节操)
臣本布衣(平民)
躬耕于南阳(亲自)(在)
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保全)(在)
不求闻达于诸侯(有名望、扬名)(显贵)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猥自枉屈(辱。谦辞)(屈尊就卑)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到)
咨臣以当世之事(询问)(拿)
由是感激(因此)(感奋激发)
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相当于“而”)(奔走效劳)
后值倾覆(遇到)(覆灭、颠覆)
受任于败军之际(在)(时候)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自那时以来)(同“又”)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临近,靠近)(托付)(把)
夙夜忧叹(早晨)(晚上)(忧愁)(叹息)
恐托付不效(功效)
以伤先帝之明(以致)(损害)(英明)
深入不毛(生长草木)
兵甲已足(武器)(盔甲)
当奖率三军(鼓励)(率领)
庶竭驽钝(期望)(竭尽)(比喻才能平庸)
攘除奸凶(排除,铲除)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用来)
至于斟酌损益(考虑可否)(损害)(益处)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功效)
以告先帝之灵(用来)(祭告)
若无兴德之言(发扬)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怠慢,疏忽)
察纳雅言(正确合理的言论)
以彰其咎(来)(揭示、表明)(过失)
以咨诹善道(来)(询问)
臣不胜受恩感激(禁得住)(感动)
临表涕零(面对)(眼泪)(落)
五、虚词归类
而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表转折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表并列
③可计日而待也 表修饰
之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恢弘志士之气/愚以为宫中之事/以塞忠谏之路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则汉室之隆/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以伤先帝之明/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的
②欲报之于陛下/悉以咨之/先帝称之曰能/愿陛下亲之信之 代词
于
①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试用于昔日/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在
②欲报之于陛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对,向 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还于旧都 到
以
①以光先帝遗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以告先帝之灵/以彰其咎/以咨诹善道 来
②以塞忠谏之路也/以伤先帝之明 以致
③悉以咨之/遂许先帝以驱驰/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用,把,拿
④是以先帝简拔/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先帝不以臣卑鄙 因为
⑤愚以为宫营中之事 以为,认为
则 ①则治臣之罪/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就 ②则汉室之隆 那么
为 ①俱为一体 是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做
其 ①他的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彰其咎
六、译文
臣诸葛亮上表进言: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但是,朝廷上侍奉守卫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殆;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土舍身忘死地作战,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报答给陛下的缘故。陛下确实应该广开言路,听取群臣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绝不应随意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从而堵了忠诚进谏的道路。皇宫和丞相府中,本都是一个整体,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如有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负责专职的官员,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来显示陛下公平清明的治理,切不应私心偏袒,使宫内和丞相府的赏罚标准不同。待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这些都是忠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忠诚纯正,因此先帝才选留下来辅佐陛下。我认为宫内的事情,事无论大小,都拿来询问他们,然后去施行。这样一定能够弥补缺失疏漏,有启发和帮助。将军向宠,性情德行善良公正,了解通晓军事,当年试用,先帝称赞他能干,因此经众人评议荐举任命为中部督。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都拿来询问他们,就一定能够使军伍团结和睦,德才高低的人各有合适的安排。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评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时代,没有不叹息痛心遗憾的。侍中郭攸之、费祎,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忠正贤明,能以死报国的节义臣子,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亲自耕种,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先帝不因为我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感奋激发,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后来正遇危亡关头,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自那时以来已有二十一年了。先帝深知我做事谨慎,所以临去世时把国家大事嘱托给我了。接受遗命以来,日夜担忧兴叹,只恐先帝的托付没有效果,从而损害先帝的英明。所以我五月率兵南渡泸水,深人荒芜之境。如今南方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应当鼓励和统率全军,北伐平定中原地区,我希望竭尽自己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势力,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日国都。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斟酌利弊,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袆、董允的责任了。希望陛下责成我去讨伐奸贼、兴复汉室并取得功效,如果不取得功效,那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祭告先帝的神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言论,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询问治国的好办法,明察和接受正确合理的言论,远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我受恩、感激不尽。如今正当离朝远征,流着泪写了这篇表文,不知该说些什么话。
七、默写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3.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5.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8.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9.《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0.《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显示刘禅公正严明的治理要“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一致。
1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的心态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2.《出师表》中诸葛亮给刘禅关于用人的建议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13.《出师表》中写诸葛亮在艰难时期承当重任的句子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4.《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国内有利的主观条件是:“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15.《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刘禅如果能跟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商量宫中大小事情,然后实施,可以达到的效果是:“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16.《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毫不懈怠,奋不顾身的原因是:“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17.《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刘禅如果跟将军向宠商讨军队中的事情,就会有“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的稳定局面。
18.《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南方平定,兵员装备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恢复汉朝基业,回到旧都。
19.《出师表》中诸葛亮希望刘禅能自行谋划,“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切追念先主临终留下的教诲。
诗词曲五首
《十五从军征》
一、写作背景
此诗晋时已谱入乐府,当可视之为汉魏战乱之际的作品。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
二、主题
《十五从军征》描绘了一个在外征战多年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的怨恨与同情。
三、写作特点:
(1)谋篇结构,巧妙自然。
(2)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
四、理解性默写
1.揭露汉代兵役不合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
2.更加深刻的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
3.“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两句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写作背景:天宝十三载(754),岑参任安四北定节度信封常清的判官。这是他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武判官归京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
二、主题:以“雪”为线索,生动地描绘了西北边塞冰天雪地的交丽风光,抒发了作者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写作特点:(1)大开大阖,意境壮阔。(2)不枝不蔓,章法严谨。
四、理解性默写
1.突出边塞气候异常,风狂雪早的两句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3.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4.色彩鲜明,红白映衬表现天气奇寒的细节: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5.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或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由咏雪转入送别、由写景转入抒情)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一、写作背景: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三月,辛弃疾任镇江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概。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二、主题: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蕴含着对苟且愉安、毫无作为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三、写作特点: (1)写景和抒情、议论密切结合。(2)层次分明。(3)化用典故。
四、理解性默写
1.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的句子是: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2.历代诗人常常喜欢登临古迹,借以抒情言志。杜牧曾发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感慨,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也有物是人非的嗟叹。
《过零丁洋》
一、写作背景:宋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军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崖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国。至崖山后,元军首领张弘范通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二、主题:作者通过追忆抗元的艰难经历,表现了自己的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含生取义的豪情壮志。
三、写作特点:巧用谐音,借景抒情。
四、理解性默写
1.作者以死明志的决心且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危急和个人命运坎坷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3.巧借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孤苦的句子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一、写作背景: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他隐居后,决意不再涉仕途。元天历二年(1329),关中发生旱灾,为了赈济陕西饥民,他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为陕西行台中丞。本曲便写于应召赴任关中的途中。
二、主题:借凭潼关古迹,抚今追昔,联想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三、写作特点:写景和抒情、议论有机结合。
四、理解性默写
1.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同情且点明该曲主旨的句子是: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揭示历史不断发展变化,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灭亡: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