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桃花坞年画在动态插画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桃花坞年画被称为四大民间年画,日本浮世绘风格深受桃花坞年画影响。传统年画传承人、工作室少。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使用动态表达形式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
编辑于2024-11-26 09:50:09桃花坞年画动态插画设计
绪论
(一)研究背景
桃花坞年画被称为四大民间年画,日本浮世绘风格深受桃花坞年画影响。传统年画传承人、工作室少。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使用动态表达形式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分析造型、图案、色彩、典故出处,探讨民间艺术独特性,以数字艺术形式传播交流,以动态插画设计表现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2、研究意义。弘扬中华文化自信,将年画与现代数字艺术相结合,探索艺术特征,为年画在新的领域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分析相关论文、著作、图像资料,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和图片,发掘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为进一步深入提供理论支撑。
2、实地调研法。参观工作室、收藏馆、博物馆,记录拍摄不同时期和不同题材的作品,深入了解造型、色彩、民俗、制作工艺,参观展览,掌握流行风格和趋势。
3、案例分析法。对现有的创新应用以及国内外的优秀案例进行分析,总结设计思路、创作方法、技术手法,探索桃花坞运用到动态插画设计中的设计策略和设计原则。
4、设计实践法。根据探索出的元素造型运用到动态插画设计中的设计策略和原则,制定设计方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研究现状
在 1937 年由 东京美术研究所出版的《支那古版画目录》中序文与收录的《支那版画册概观》展示 的“姑苏版年画”是海外对桃花坞年画较早的研究与提及。吴震在 2015 年的博士学位论 文《古代苏州套色版画研究》中详尽分析“姑苏版”桃花坞年画对于日本浮世绘的产生 起推动作用以及其历史的演变。国内较早提及和讨论桃花坞年画的书籍是 1954 年出版由阿英所著的《中国年 画发展史略》,该著作是中国美术史上第一本中国年画史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和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编著的《桃花坞木刻年画: 作品、技法、文献》一书中记录了不同时期的桃花坞代表性年画,并附有年画的解释 说明以及创作来源;对桃花坞年画的制作工艺、篆刻技法、配色、印刷等均有详细的 说明。国外研究论著均为日本出版。荣获 2017 年“中国最美的书”的 《姑苏繁华录》记录了国内外学者对于桃花坞年画艺术的学术探讨,在书中所展示的 200 余幅经典桃花坞年画,其中有 13 张被收藏于日本和法国。在这些文献中所收录的 大量桃花坞年画对笔者如何将其运用到动态插画设计中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2、动态插画与年画结合相关研究现状。国外对于动态插画的研究出现比较早,1990 年美国学者 Noemi Paz(诺埃米·帕斯) 和 William Leigh(威廉·李)共同发表的《A Technique for Presenting Dynamic Illustrations with Text》(一种用文本呈现动态插画的技术)提出如何使用电脑技术让文本随着插画的展示进行出现以及移动,类似于交互式科普的动态插画呈现。目前国内最早对于动态插画提出研究的是 2009 年,杨博在《当代艺术》发表《插画艺术的动态化表现》,文中提到国外插画师对于插画动态化的贡献以及在中国传统艺术对于动态插画的探索,例如国画、皮影戏根据画面的“静中之动”去传达画面语言、情绪的传播,分析与动态插画的异曲同工,其次“动画的发展和延伸也为插画的动态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2。检索关键词“动态插画非遗”显示全部文献为 7 篇,其中刘均文的《崂山民间故事动态插画创作研究》对于崂山民间故事 类型和发展现状作出分析如何与动态插画合理结合,丰富故事的表现形式;陈文静的 《韩熙载夜宴图动态插画创新设计》对于以《韩熙载夜宴图》为主题结合现代插画表 现手法做了全新的绘画与设计研究;肖家欣的《“四序琼花”——明清时期粤剧场景 的动态插画创新设计应用》对于粤剧场景宣传进行设计转化,利用动态插画承载粤剧 文化和丰富粤剧传播的表现形式;宋莉的《非遗视域下辽南皮影动态插画设计研究》 对于辽南皮影戏剧目《白蛇传》进行改编与设计创新等都是对于中国非遗文化现代化 和技术化的创新研究。
(五)研究的创新点
在 2018 年,故宫博物院将《清明上河图》(图 1-1)这幅传世名画利用 现代数字技术进行活化,通过全息投影、裸眼 3D、8K 超高清数字互动等科技手段呈 现出画中的宋代城市生活。现阶段对于年画艺术在动态表达的创作研究,以地方年画 特征作为载体的动态表达形式较少,大多以整体年画或者年画中某一角色形象出发进 行创作研究,例如有杭州阿优文化科技公司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创的 2022 年北京冬 奥会的年画版宣传片《年画画年》(图 1-2)。与数字艺术进行结合,创新传播形式。
二、桃花坞年画的概述
(一)桃花坞年画的起源与发展
1、桃花坞年画的起源
在清代发展为全盛时期。
2、桃花坞年画的发展
(1)脱离书籍装帧插图时期。明末清初时期 (2)仿泰西笔法的全盛时期。康熙中期 “姑苏版”年画 (3)面向市民农民的流行时期。清末和民初 (4)“新年画”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后,以描绘苏州风土民情和名胜古迹为主。
(二)桃花坞年画的艺术特征
1、鲜明的色彩
(1)低饱和度的近似色
(2)高饱和度的对比色
2、饱满的构图
(1)圆形构图。圆代表着美满团圆,天下同源
(2)满版的对称构图
3、有趣且夸张的造型
3、有趣且夸张的造型
(三)桃花坞年画的研究价值
1、历史价值。体现苏州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歌颂。
2、人文价值。
三、动态插画的概述与桃花坞年画现状分析
(一)动态插画的概述
1、动态插画的特征
“动态插画作为一种 具有动态感和交互性的插画形式,为插画设计带来了新的可能性”8。8俞璐.动态插画对插画设计领域的创新与拓展[J].湖南包 装,2023,38(04):133-136.DOI:10.19686/j.cnki.issn1671-4997.2023.04.031
2、动态插画和静态插画的区别
由于动态插画多元化的表现形式,让原本表现范围有 限的静态插画承载了更多的信息,比传统静态插画有着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9。 9黄丽燕.文旅融合背景下南京明城墙动态插画设计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23.
3、动态插画的功能
具有叙事功能,通过图像和时间线的推动去控制文字的出现和消失,使设计师更好的传达自己的想法,增加插画互动性。
(二)桃花坞年画的传播现状
1、苏州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现状
走访调查完后发现有关于桃花坞年画的痕迹和传播寥寥无几,只有在相邻的 地铁站北寺塔站出口处有桃花坞年画相关的叙述和科普
2、苏州城内桃花坞年画传习所现状
拜访了苏州桃花坞年画新传承人之一的伏祥鹏老师(图 3-11),通过伏老师口 述得知,他于 2008 年入社,师承国家级传承人房志达先生,是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第四 期桃花坞年画研修班的学员。
(三)其他地方年画与动态插画结合现状
在由 央视农业农村频道出品的年画科普纪录片《年画·画年》第二季中的第一集《画别牛年》 的开头中运用到了地方年画元素与动态插画相结合,为稍微严肃和庄重的纪录片增添 了一笔诙谐幽默色彩。由于该集纪录片播放时间在新春,所以开头设计的背景为演播 厅,天津杨柳青门神敬德与陕西凤翔灶王为主持人(图 3-12),背景保持静态,动态 部分为敬德与灶王的嘴部一张一合呈现说话的状态,最后加上双手表现为拜年的手势配以字幕,类似于日常看新闻节目先由主持人问候然后插入新闻导播。同样在《年画·画 年》节目第二季的第三集《年画中的她》开头也有相关动态插画呈现,其中的年画元 素为四川夹江年画中奉承的女将门神秦良玉,动态镜头为通过秦良玉与主角小女孩的 互动说出“通关暗语”一词之后便将大门打开,年画的动态部分为秦良玉的衣袖与凤冠 飘动,表情随着嘴部有微变化(图 3-13),为节目增添了互动感。除了《年画·画年》 节目外,湖南博物院在 2021 年为湖南滩头年画制作了相关科普类动态插画短片《跟着 文物去旅行——民国年画门神》,以门神秦叔宝、尉迟恭形象设计成网络直播的主播 形象,对滩头年画的制作工艺和流程进行介绍和科普,在科普滩头年画中最为有名的 线雕刻版的动态部分为刻版随着门神由上到下进行滑动展示(图 3-14)。
(四)动态插画对桃花坞年画的传播优势
1、提高桃花坞年画的商业价值。使年画人物、场景元素活起来,以科普或互动形式为线下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通过多种媒介推广和投入,提高知名度和认可。根据插画的延伸开发出更多符合现代审美的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吸引年轻人消费,提高其商业价值,推动传承和发展。
2、有效传递桃花坞年画的文化价值。动态插画的传播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递。动态插画通过运用逐帧动画、补间动画等技术手段,将桃花坞年画从静态转化为动态, 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四、桃花坞年画在动态插画设计策略
(一)桃花坞年画动态插画设计原则
1、桃花坞年画的趣味性
例如在 2019 年的清华大学举办的年画日新创作营成果展中, 桃花坞年画创新设计以“桃花风物”品牌形象设计呈现,作品以“福禄寿”为主题,“福 禄寿”象征着幸福、吉利、长寿;作品的主色调使用了桃花坞年画中的经典的桃红色、 绿色和紫色形成对比,年画元素的呈现以数码绘画的形式表达出传统年画木版印刷的 质感,并对年画中的辅助装饰图案进行重新提炼和编排(图 4-1)。 保留传统艺术中的趣味性,使作品达到传统和创新相统一。
2、插画设计的装饰性
通过元素延伸辅助图案突出主题,以及构图、点线面的结合进行装饰,以及色彩运用上,例如插画师李耀辉的 虎年新春主题插画将老虎进行细致的刻画和装饰使得老虎的形象更立体和生动(图 4-2)
3、动态插画的技术性
通过绘图软件和图像处理软件,还通过动画原理中的逐帧动画、定格动画等连续播放一系列静态图像 创作出动态效果。涉及到剪辑以及音效的搭配,通过剪辑中的画面衔接、镜头转换、放大缩小等使动态插画视觉冲击力更强烈,音效的搭配和辅助可以增强作品的氛围和感染力,以达到视听统一的效果。
(二)桃花坞年画动态插画设计的动态表现技法
1、拟物动效法
是一种模拟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动态,物体和自然事物运动规律的动态形式呈现。可以通过设计软件 Adobe After Effects 对物体或元素进行定点移动,定点操控等方式实现,拟物动效的动态表现技法可以提高动态插画的真实性,使整个画面更生动自然。可以展示画面中的人物的动作和辅助物体的动态,使画面具有趣味性。
2、图像交替法
是指一个图像随着另一个图像的出现而消失、滑动、 切换等进行更替。可以通过设计软件 Adobe After Effects 对时间线定点中的透明度进行控制,或者通过 Adobe Photoshop 建立和制作多个静态图层创建时间轴按顺序添加和调整单个静态图层实现。利用其动态表现技法对于桃花坞年画中的图案或元素的含义或故事来源进行文字解释说明,达到图文统一的科普效果。
(三)桃花坞年画动态插画设计的传播载体
通过抖音、微博、小红书、微信视 频号、哔哩哔哩网站等社交平台和视频平台进行投放和发布
五、桃花坞年画在动态插画设计实践—《坞里有画》
(一)插画设计思路
1、插画元素选取
代表着“福”、“禄”、 “寿”、“喜”、“财”的经典作品和传统图案进行选择和提取,福:元素选取花开富贵、蝙蝠、福灯;释义五福临门,花开富贵。禄:五子夺魁、辰龙;望子成龙,高官厚禄。寿:燃灯道人、麻姑献寿;平安健康,寿比南山。喜:麒麟送子;喜结良缘,早生贵子。财:赵公明、刘海戏金蟾;财源滚滚,日进斗金。
2、插画构图形式
(1)对称式构图。画面为中轴线一般为两个或多个 人物以左右或上下相对形成相对和谐统一的画面(图 5-1),达到视觉上的平衡,有利 于观众更好理解画面内容和主题。
(2)四角式构图。四角型构图的画面 一般将次要的元素或文字信息以主图作为画面圆心向四周进行扩散排在四周(图 5-3), 形成聚拢型四角版面就能让观众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页面中心10。10 黄丽燕.文旅融合背景下南京明城墙动态插画设计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23.
3、插画设计风格
中国香港插画师倪传婧是福布斯艺术榜榜单中最年轻的得主之一,她的现代插画风格完美地把东西方文化和艺术传统融会在一起, 其作品展 现了浓郁的东方韵味和西式表现技艺的绚烂冲击力, 被喻为“用东方的色彩展现了西 方的哲学”12。12张警月.当代插画师倪传婧插画赏析[J].艺术科技,2016,29(06):205.例如她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绘制的《中国月亮》插画海报中的构图吸取了西方绘画中注重空间近大远小,营造出画面的空间纵深感,物体保留东方绘画注重 表达线的特点,通过点线面的排列组合增强画面的美感,前面的物体刻画细致,后面 的物体进行相对简化以表达主次关系(图 5-5)。
(二)桃花坞年画造型的提取与再设计
1、“福”元素造型提取与再设计
《花开富贵》将画中牡丹、石榴、寿桃进行提取与转化加以同样代表着福气象征的蝙蝠、福灯结合。
2、“禄”元素造型提取与再设计
《五子夺魁》是五个童子争夺头盔的画面,因为“盔”与“魁”谐音,象征着夺取头盔 即能高中状元,寄托了人们对于子孙后代在学业和事业都能取得进步和高就的美好夙愿。
3、“寿”元素造型提取与再设计
《燃灯道人》的形象为跨仙鹿,右手持棍,赤脸白须,左手持如意,腰挂葫芦以 驱邪保平安长寿。 桃花坞年画中的《麻姑献寿》的特点为 手持拂尘,肩挑长寿草。例如武强年画中的《麻姑献寿》的特点为脚踏祥云手捧大寿桃(图 5-6)。
4、“喜”元素造型提取与再设计
《麒麟送子》的图案为童子手持如意与百草骑在麒麟上,麒麟以龙头,麋身,牛 尾呈现,民间认为麒麟为仁义之兽,是吉祥的象征,求拜麒麟可生子。
5、“财”元素造型提取与再设计
《赵公明》的形象为头戴铁冠,黑面浓须,跨虎持鞭,惩恶扬善,赐金银财宝。 商铺中常张贴的《刘海戏金蟾》又被称为刘海撒钱,金蟾为三足青蛙,古时候认为得到金蟾者即可致富,所以《刘海戏金蟾》寓意着财源广进,深受商家和生意人的喜爱。
(三)桃花坞年画的色彩提取与转化
以传统墨色、黄色、红色、绿色为主色调,加入蓝色、紫色、粉色等为辅助色
(四)《坞里有画》动态插画设计
1、静态插画绘制
2、动态插画制作
通过运用 拟物动效法对于画中的年画元素进行位移、旋转、定点操控、不透明度的控制等实现 动效,
3、动态效果展示
动态插画设计系列作品的制作依赖新媒体技术,在呈现方式上通过扫描以电子显示屏、手机的方式呈现(图 5-32)。
4、文创设计应用
静态插画部分延伸设计出了红包、小 对联、丝巾、手机气囊支架、贴纸、日历、台灯等文创设计(图 5-33 至图 5-39),有 利于《坞里有画》作品进一步的传播和推广。
结论
参考文献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