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明1039:口音天南海北,大臣们怎么交流?
欧阳修落榜,只因押错韵,押韵比文采更重要吗?古人写诗作赋需要押韵,宋朝花了五年时间,官方主持编订了一部叫《集韵》的书,用来参考。按理说,只要会说话,就应该知道每个字怎么念,什么字押这个韵。怎么还需要专门编一部书供人查阅呢?
公元1038年,西夏李元昊正式称帝,作为大宋和大辽之间的第三方,李元昊本可以左右逢缘,他一旦称帝,就同时得罪了大宋和大辽。他为什么冒着这么大的风险,也要称帝?
历史上,经常会出现党争,比如大宋朝著名的“景祐党争”。一派的领袖是这几期节目里我们偶尔都会提到的吕夷简,另一派则是大名鼎鼎的范仲淹。这一年,我们就来看看这两派人争的到底是什么?又为什么一定要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苏轼
苏轼可是一个四川娃,19岁之前都没离开过家乡,他去开封赶考,中了进士,上了朝堂,怎么跟皇上对答?怎么跟同僚辩论?后来去当地方官,又怎么主持政务,怎么结交当地人呢?
苏轼走遍大宋,说的不是京城里老百姓的话,什么开封话、河南话,而是全天下读书人通用的话。
语音是件国家大事
为什么大宋朝这个时候一定要编一部权威的韵书了。这部大书往这里一放,是非对错就以它为标准了。这是科举考场上的定海神针啊。
科举考试重视韵
写词在宋代,是士大夫的闲情雅趣,可自由用韵
但写诗和作赋,是非常严肃的事,尤其是在科举的考场上
写诗作赋用韵对不对就变成了成绩问题、名次问题
两个故事
宰相李迪
是1005年状元
考试里,李迪犯规了,他的赋,押韵没押对
参知政事王旦力挽狂澜,替李迪说话才入围殿试
欧阳修
1023年,加科举考试,州一级的解试,就落榜了,原因一样,也是因为落韵
在这个阶段,出现了所谓“锁院”、“弥封”、“誊录”等等考试黑科技,所有这些措施都指向一个目标——要公平。
如果你是当时的主考官,你把住这类红线,才能够让落榜的人心服口服。
需要《集韵》的两种情况
一种是韵用得非常险,也就是这个韵部里的常用字特别少,那就费劲了。
连苏东坡把“严”跟“盐”弄混了
才情一般的人作诗,需要一本书,把所有能押韵的字儿都摊在桌面上,一点点儿地去凑
还有一种是一个字儿的读音,古今不一样、各地也不一样。你觉得不在一个韵部的,未必不是。
“东”和“冬”我们读着好像押韵,但是在《集韵》里,这是两个韵部
一东、二冬,到唐代的时候就已经不大区分得开了,他们也得生背
古人为什么需要一部韵书?作诗的时候,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嘛。尤其是《集韵》的大型韵书,里面收了3万多个字。
《类篇》
也叫“字书”,类似的还有《说文解字》《玉篇》等等
用法:你遇见一个字,既不知道怎么念,也不知道什么意思,那就去查字书
类似于今天的《新华字典》
《集韵》
把读音按韵分成了206个小类
是给古人写诗作赋用的
押韵是件严肃的事
大宋
《集韵》修完
配套的字书《类篇》直到1066年由司马光完结
世界
西夏设立蕃学,教授西夏文儒家经典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康拉德二世去世,亨利三世登基
交子面额改为十贯与五贯两种
苏辙出生
大宋宝元二年,大辽重熙八年,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二年
内容来源 | 得到APP
主讲人 | 罗振宇
制作 | 絮起
《文明之旅》第40期
文明1039:口音天南海北,大臣们怎么交流?
楔子:1039
精神共同体
中国的士大夫们,虽然出生在各自的本乡本土,但他们只要上学读书,他们就会隐隐然地结成一个语言共同体;只要他们考上科举当上官,他们就会区别于家乡的所有人,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更进一步地,他们还会结成一个精神共同体。
这个精神共同体具有很强的超越性,超越乡土,超越家族,甚至超越时空、超越现实。
范仲淹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这样的句子,超越了任何具体的乡土,它的尺度是“天下”;也超越了任何具体的人,他的胸怀里既有庙堂,又有江湖。而这个句子本身也在超越时空,直到今天,还能在我们的心里回响。
读书人精神共同体
“异地当官”的制度
如果让官员在自己的家乡当官,很容易导致官民勾结、地方势力固化。要当官到别的地方去当
有大量落榜的读书人,他们也受过一定的官话训练。很多人就成了扎根本乡本土,配合官员工作的“吏”
好处
第一,就是让受过教育的人,变成了天下的精英,而不是地方的精英。
第二,当地老百姓比较容易相信,你能秉持公心。
第三,那些吏虽然熟悉当地情况,也容易勾结豪强
他们的影响力毕竟只是在当地,他们的手里毕竟没有很大的权力。说到底,他们还是要听官员的。
这么一个能够形成制衡关系的一个权力结构,它的底层基础设施之一,其实就是官话,或者诗赋音韵之学。
实现语同音的巨大阻力
自然进程
大家分散在各地,交流得少了,所以语言文字渐渐就不统一
地方精英的天然的离心主义倾向
人群中就是有一帮能干,而且不甘于人下的家伙。他们是一定要做一番大事的。如果不能成为全国性的精英,他就必然成为地方上的精英。
中国文化的强大粘合效应
一个中央集权的、多元一体的、超级疆域的大国,居然在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就出现了
中间虽然也有分分合合,但就是没散摊子。这是整个人类文明史上的独一份。简直就是个奇迹。
这是在农耕时代的技术条件下做到的
农耕时代最大的社会现实,就是人口分散,有无数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村落。
这种村子,和外界的人员、物质、信息的交换都很少。
在这个社会基础上建设一个统一的大国,也太难了吧?
这是怎么做到呢?
北大法学院苏力教授的这本《大国宪制》:这可不是什么天然的因素导致的,这就是中国人祖祖辈辈持续努力的结果。
彼得·德鲁克说的,“预测未来的唯一方式,就是创造它。”
如何统一语音
疆域如此辽阔、地形如此复杂的古代中国,要实现语同音,太难了
主要就是三招:韵书、科举诗赋,学堂诵读。
第一招,就是制定语音标准,标准就是韵书
国家花这么大力气编韵书,可不光是规定了什么字跟什么字能押韵,而且每个字都给出了官方审定的读音。
第二招,就是推广,最好的推广方式,就是考试
全天下的读书人,只要你想参加科举,就自动统一在同一个语音系统里了。
科举考试不都是答卷子吗?不用出声啊,怎么就统一口音了?这离不开第三招:学堂诵读。
正是靠着四散在中国乡村、城镇的学堂,不管是官办的太学,还是民间的私塾,靠着学堂里琅琅读书声,中国的读书人,学会了一种可以让他们可以出门做官、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共同语。这种话,在历史上被叫做“官话”。
读书人的话,是一种什么话呢?
《集韵》这本字典给每个字标的音,是一种有复古色彩的读书音。《集韵》标的,就是当时读书人的口音。
《集韵》的前身是《广韵》,广韵的前身是隋唐时期的《切韵》,而《切韵》,有学者就认为,代表了南北朝晚期的洛阳和金陵的士族所使用的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