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检察听证
检察公开听证是人民检察院依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相关诉讼法等法律和法律解释的规定,对于符合条件的案件,就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和案件处理等问题听取听证员和其他参加人意见的案件审查活动。检察听证是检察机关审查案件的一种重要方式,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促化解,将检察权置于阳光之下,通过听证员和其他参加人的参与,提升检察公信力,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促进化解社会矛盾、修复社会关系,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政和。
这是一篇关于司法救助的思维导图,司法救助是法治的一项基本原则。如果没有司法救助,人们就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不能行使自己的权利,不能对歧视提出异议或不能追究决策者的责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马克思主义原理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检察听证
适用范围
1. 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
2. 拟不起诉案件
3. 刑事申诉案件
4. 行政诉讼监督案件
5. 民事诉讼监督案件
6. 公益诉讼案件
7. 审查逮捕案件(需评估社会危险性、社会帮教条件)
8. 事实、法律、处理争议较大或者重大社会影响 需当面听取当事人、其他人员意见的
除审查逮捕案件、羁押必要性案件及当事人是未成年的,其余听证会一般公开举行
国家秘密 个人隐私 商业秘密 不举行
参加人
1. 听证员
不得担任的情况
(1) 23周岁以下中国公民
(2) 受过刑事处罚
(3) 开除公职
(4) 吊销律师、公证员职业证书的
(5) 其他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可能影响司法公正的
3-7人
2.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第三人
3. 相关办案人员
4. 证人、鉴定人及其他相关人员
5. 人民监督员(按检答网可兼任听证员)
羁押必要性审查
不服检察机关处理决定的申诉
不起诉
重大影响的审查逮捕案件
行政诉讼监督案件
程序
1. 启动
(1) 自行决定
(2)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可申请 不同意应说明理由
2. 准备工作
(1) 制定方案、确定参加人
(2) 听证3日前告知参加人案由、时间、地点
(3) 告知当事人主持听证的检察官及听证员姓名、身份
(4) 公开听证的,发布公告
(5) 听证员确定的应介绍案情、听证的问题及相关法律规定
3. 地点
(1) 检察听证室
(2) 特殊情况,检察长批准可在其他场合
4. 主持
(1) 一般承办案件的检察官或者办案组的主办检察官主持
(2) 检察长或者业务部门负责人承办的,应当主持
5. 流程
(1) 承办案件的检察官介绍案情及需要听证的问题
(2) 当事人及其他参加人就听证的问题做出说明
(3) 听证员提问
(4) 主持人宣布休会,听证员评议
(5) 主持人宣布复会,听证员或者代表发表听证意见
(6) 当事人作最后陈述
(7) 主持人总结
6. 听证员意见
(1) 是重要参考
(2) 不采纳多数意见的,应当向检察长报告并获同意后做出决定 不能先作决定再获得同意
7. 决定
(1) 可当场的,应当由主持人当场宣布并说明理由
(2) 不能当场的,应当在会后作出,向当事人宣告、送达并将决定和理由告知听证员
8. 公开听证的,公民可申请旁听,可邀请媒体参加,检察长批准可通过检察听证网和其他媒体进行直播或者录播
全程制作笔录,并录音录像,听证笔录全体人员签名或盖章,归入卷宗,计入办案期限
均检察长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