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
小学四年级科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很详尽,并附练习题和答案,是孩子学习的好帮手。干货满满,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编辑于2024-11-29 10:21:17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合集。本人精心编制。对每个知识点都做了详尽的梳理和归纳,并且配合大量生动图片,帮助理解知识点。在每个章节附有课时练习及解析,是同学学习的好帮手
本人精心编制,整理汇集了多套讲义。对每个知识点都做了详尽的梳理和归纳,并且配合大量生动图片,帮助理解知识点。在每个章节附有课时练习及解析,是同学学习的好帮手。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所有单元知识点合集。归纳整理得十分完备清晰。并附有各单元练习及期中期末多套测试题(含答案)。是孩子学习的好帮手。
本人精心编制,整理汇集了多套讲义。对每个知识点都做了详尽的梳理和归纳,并且配合大量生动图片,帮助理解知识点。在每个章节附有课时练习及解析,是同学学习的好帮手。
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本人精心编制,整理汇集了多套讲义。对每个知识点都做了详尽的梳理和归纳,并且配合大量生动图片,帮助理解知识点。在每个章节附有课时练习及解析,是同学学习的好帮手。
本人精心编制,整理汇集了多套讲义。对每个知识点都做了详尽的梳理和归纳,并且配合大量生动图片,帮助理解知识点。在每个章节附有课时练习及解析,是同学学习的好帮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合集。本人精心编制。对每个知识点都做了详尽的梳理和归纳,并且配合大量生动图片,帮助理解知识点。在每个章节附有课时练习及解析,是同学学习的好帮手
本人精心编制,整理汇集了多套讲义。对每个知识点都做了详尽的梳理和归纳,并且配合大量生动图片,帮助理解知识点。在每个章节附有课时练习及解析,是同学学习的好帮手。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所有单元知识点合集。归纳整理得十分完备清晰。并附有各单元练习及期中期末多套测试题(含答案)。是孩子学习的好帮手。
本人精心编制,整理汇集了多套讲义。对每个知识点都做了详尽的梳理和归纳,并且配合大量生动图片,帮助理解知识点。在每个章节附有课时练习及解析,是同学学习的好帮手。
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本人精心编制,整理汇集了多套讲义。对每个知识点都做了详尽的梳理和归纳,并且配合大量生动图片,帮助理解知识点。在每个章节附有课时练习及解析,是同学学习的好帮手。
本人精心编制,整理汇集了多套讲义。对每个知识点都做了详尽的梳理和归纳,并且配合大量生动图片,帮助理解知识点。在每个章节附有课时练习及解析,是同学学习的好帮手。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
一、 第一单元 声音
1. 听听声音
1.风声、雨声、雷声等是自然界的声音。
2.歌声、读书声、机器的轰鸣声等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3.狗叫声、猫叫声、马的嘶鸣声等是动物的叫声。
4.乐曲中音符“1“2”“3”按声音由高到低的排序是“3”“2“1”。
5.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6.我们常用高、低、强、弱、悦耳、刺耳来描述声音。例如,雷声比较强,雨声比较弱;小孩的声音比较高,成年人的声音比较低;鸟叫声比较悦耳,机器的轰鸣声比较刺耳。
7.声音有高低强弱的变化
8.《听听声音》练习题
2. 物体怎样发出声音
1.拉伸皮筋、按压皮筋、用手揉搓皮筋,皮筋没有振动,不能发出声音。
2.轻轻弹拨皮筋、横向拉动皮筋,皮筋振动,能发出声音。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4.用手轻轻触摸正在发声的钢尺、鼓面、音又等物体,会感觉到物体在振动。
5.吹竖笛的时候是空气在振动。
6.我们能够发出声音,主要依赖喉咙里的声带。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发声时,我们把手轻轻地放在喉结处,就能感觉到声带的振动。
7.《物体怎样发出声音》练习题
3.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只要鼓声足够大,我们在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会听到,这说明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
3.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玻璃罩内闹钟的声音逐渐减弱,最终听不到了。这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4.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的抓挠桌面的声音更清晰,说明桌面能传播声音。
5.将击打后的音叉浸入水中,我们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说明水能传播声音。
6.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7.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8.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常固体 > 液体 >气体。
9.做“土电话”时,要将线绳绷紧。“土电话”说明线绳可以传播声音。
10.《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练习题
4.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构成。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和鼓膜。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
外耳的作用:收集并传递声波。
中耳的作用:产生并传递振动。
内耳的作用:产生信号并传递给大脑。
2.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波。我们可以用纸喇叭模拟耳郭,用纸喇叭听到的声音会更清晰、响亮。
3.鼓膜的作用是产生振动。它的特点是很薄而且有弹性,我们可以用气球皮模拟鼓膜。
4.我们如何听到声音:物体振动→空气振动→鼓胶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到内耳→听觉神经一→大脑。
5.听诊器上的头可以感受振动;听诊器上的胶管相当于外耳道,可以更好地传递声音。
6.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远离噪声、控制物体发声、阻断噪声的传播。
7.如果将手放在耳后,并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这是增大耳廓,从而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更加清楚。
8.《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练习题
5. 声音的强与弱
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单位:分贝(dB)。
2.要让同一个鼓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可以通过轻轻敲击和用力敲击来改变鼓发出声音的强弱,轻轻敲击鼓面振动幅度小,声音就弱,用力敲击鼓面振动幅度大,声音就强。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把轻重不同的声音称为声音的强弱不同。
4.轻轻拨动钢尺,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反之尺子上下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
5.用不同的力量拨动拉开一样长的橡皮筋。用力越大,橡皮筋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用力越小橡皮筋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6.耳朵离声源越远.鼓膜的振动幅度越小,听到的声音就弱;耳朵离声源越近,鼓膜的振动幅度越大,听到的声音就强。
7.悬挂一个轻小的球靠近音叉,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音叉振动的幅度的变化。小球被弹得越远,说明音叉振动的幅度越大;小球被弹得越近,说明音叉振动的幅度越小。
8.《声音的强与弱》练习题
6. 声音的高与低
1.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2.声音的高低和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单位赫兹(Hz)
3.我们可以用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并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尺的方法来研究声音的高低和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尺子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尺子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4.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5.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得越紧,声音就越高,拉得越松,声音就越低。
6.做实验时,每次实验要重复3次,这样可以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声音的高低和发声体的长度有关。比较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铁钉,铁钉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声音越低;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8.声音的高低和发声体的粗细有关。比较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铁管,铁管越粗,振动越慢,声音越低;铁管越细,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9.我们可以将声音高低的变化音调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高、较高、较低、低。
10,《声音的高与低》 练习题
7. 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1.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乐器有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
2.弦的音高和弦振动部分的长度、弦的松紧程度、弦的粗细有关。
3.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动,改变弦振动部分的长度,弦振动的部分越长,弦发出的声音越低;弦振动的部分越短,弦发出的声音越高。
4.调节一根琴弦的松紧程度,弦越松,发出的声音越低;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5.通常琴弦的粗细是不同的,手指在多根弦上连续移动时,弦越粗,发出的声音越低;弦越细,发出的声音越高。
6.乐器的弦拨动时会发出声音,用手按住就没有声音。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练习题
8. 制作我的小乐器
1.制作我的小乐器,可以从粗细、长度、高矮来调试不同的音
2.像排箫、笛子、小号等乐器是靠空气振动发声的。
3.水瓶琴的制作:选择七个相同的瓶子,装入不同高度的水,便制成了一个水瓶琴。
4.敲击水瓶琴时,发声的是瓶子和里面的水,瓶子都是相同的,所以音高的差别主要由水决定,水越多,发出的声音越低;水越少,发出的声音越高。
5.吹水瓶琴时,发声的是瓶子里面的空气柱,所以水越多,空气柱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水越少,空气柱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6.像鼓、锣等乐器是靠乐器本身的振动发声的。
7.小常识:
(1)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2)振动的物体有松有紧,(如:橡皮筋)紧的声音高,松的声音低。
(3)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时,用力拨声音就强,轻轻拨声音就弱。
(4)振动的物体有粗有细,(如:琴弦)细的声音高,粗的声音低。
(5)振动的物体有长有短,(如:钉子)短的声音高,长的声音低。
(6)振动的物体有大有小,(如:碗)小的声音高,大的声音低。
8.《制作我的小乐器》练习题
二、 第二单元 呼吸与消化
1. 感受我们的呼吸
1.参与呼吸的器官有鼻腔(或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2.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吸气:鼻腔或口腔→气管→支气管一肺。
3.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呼气:肺→支气管一气管鼻腔或口腔。
4.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呼吸,不间断的呼吸成为我们的重要活动。
5.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6.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7.《感受我们的呼吸》 练习题
2. 呼吸与健康生活
1.我们体内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气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
2.人的呼吸实际上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3.我们的呼吸平静时一般为每分钟20次左右,人在睡觉中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是最少的。
4.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比较3.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比较
(1)一般情况下,人体呼出来的气体和吸进去的气体相比较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加了。
(2)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气体就是空气,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约占0.03%。
(3)一般情况下,无论是人体呼出来的气体还是人体吸进去的气体,其中占比最多的都是氮气。
5.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6.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这就是在锻炼时,我们的呼吸更加急促的原因。
7.《呼吸与健康生活》练习题
3. 测量肺活量
1.人体尽力吸气后,尽力呼出气体的量是肺活量。
2.深吸一口气,吹响同一个哨子。肺活量大的人,吹响哨子的时间会长一些。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小学四年级男生的肺活量在1100——2600毫升;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在900——2000毫升。
4.可以用排水法测量肺活量:肺活量越大的同学会使塑料瓶里排出的水量越多。
5.用肺活量测量袋测量肺活量,肺活量越大的同学会使塑料里的气体越多,塑料袋越大
6.肺活量测量袋的使用方法。
(1)展开测量袋。
(2)深吸一口气,然后将气从通气管呼入测量袋。
(3)肺部气体全部呼出后,收紧通气管,避免空气跑出。
(4)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单位为毫升,这是测量得出的肺活量。
7.通常肺活量越大的人,运动后恢复正常呼吸需要的时间越短。
8.通常肺活量越大,说明我们的身体越健康。我们可以用加强体育锻炼的方法提升肺活量。
9.《测量肺活量》练习题
4. 一天的食物
1.我们可以按生食和熟食来区分食物,苹果、香蕉、凉拌黄瓜等属于生食;烤肉片、馒头、肉丸子等属于熟食。
2.有些食物既适合生吃,也适合煮熟了再吃。比如糖拌西红柿属于生食,西红柿鸡蛋汤属于熟食。
3.我们也可以按食物的来源来分,通常植物类食物被称为素食,如青椒、菠菜、面条、苹果等;动物类食物被称为荤食,如烤肉片、牛肉、牛奶、鸡蛋等。
4.记录我们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时,将蛋炒饭记为鸡蛋和米饭两种食物比较好。
5.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同一种食物分到不同的种类里。
6.《一天的食物》练习题
5. 食物中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2.淀粉是糖类的重要成员之一,它是我们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3.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4.维生素和无机盐具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它们的种类非常多,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
5.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瘦肉、太豆、牛奶、鸡蛋等。
6.富含脂肪的食物有肥肉、鱼油、花生、核桃、芝麻、巧克力等。
7.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物有蔬菜、水果等。
8.检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方法: 滴碘酒—淀粉 在纸上涂抹一脂肪 烧烤法——蛋白质
(1)我们可以用滴碘酒的方法检验食物中是否有淀粉。在食物上滴一滴碘酒,如果滴碘酒的地方变为蓝色,就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淀粉。
(2)我们可以用在纸上涂抹的方法来检验食物中是否有脂肪。用食物在纸上涂抹,如果留下不会消失的油迹,就说明这种食物中可能含有丰富的脂肪。
(3)我们可以用烧烤法来检验食物中是否有蛋白质。如果烧食物显时有烧焦的羽毛气味,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9.寻找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实验。
实验名称:食物中的营养
实验器材:面包、植物油、肉、花生
实验步骤:
(1)在面包上滴两滴碘酒。
(2)将植物油在纸 上划一道痕迹。接着用肉和花生在纸上划出痕迹。
面包变成了蓝色。
实验现象:植物油、肉、花生都在纸上划出了半透明油迹。
实验结论:面包里含有淀粉,肉和花生中含有脂肪。
10.含有淀粉的食物:土豆、面包、馒头、大米、玉米、山药等。
11.含有脂肪的食物:花生、大豆核桃、肉、瓜子、奶油制品。
12.《食物中的营养》练习题
6. 营养要均衡
1.“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顶层是盐和油,底层是水和谷薯类。“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下一层食物的食用量要大于上一层的食用量。
2.不桃食、不偏食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这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果营养获取不均衡,会影响身体健康。
3.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我们可以采用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等方法获取更均衡的营养。
4.如果运动量比较大,需要多吃糖类的食物,补充足够的能量。
5.出于长身体的需要,儿童需要多摄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6.手指脱皮、口腔溃疡时,需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7.谷物类、油脂类食物分别含有糖类和脂肪,可以给我们提供能量。
8.奶制品、豆类、鱼虾类和蛋类等含有蛋白质,可以支持我们的生长发育。
9.蔬菜和水果类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能让我们保持健康。
10. 膳食营养的原则。
(1)荤素搭配。
(2)粗细粮搭配。
(3)每日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4)运动量大时,需要多吃含糖类食物,补充能量。
(5)手指脱皮、口腔溃疡时,需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11.《营养要均衡》练习题
7.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1.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消化。
2.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咀嚼后的馒头会变碎、变软、变潮湿。
3.舌的作用:传送和搅拌食物。
4.唾液的作用:润滑食物,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5.牙齿的作用:咬碎食物。
6.牙齿可以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3种,门齿用来切割食物,臼齿用来咀嚼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我们说的大牙是牙齿最后面的可以咀嚼的牙齿-臼齿
子主题
名称 颗数 门齿 8 用来切割食物 犬齿 4 用来撕碎食物 臼齿 20 用来咀嚼食物
7.馒头在被咀嚼过程中会被唾液浸湿变软。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种促进食物 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口腔是食物消化的第一站。把一块馒头或一些米饭放在口中不停地嚼,别咽下,过一会儿口中觉得有点甜,因为馒头、米饭中的淀粉被唾液分解成为糖类,所以感觉有点甜。
8.分角色扮演“馒头”“牙齿”和“舌”,用硬纸板模仿门齿和犬齿的外形,用大塑料口袋装满空气模仿臼齿。
9.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道化工具,正确刷牙可以预防蛀牙。
10.《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练习题
8. 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
1.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
2.消化器官的作用
(1)口腔:搅拌、咀嚼、磨碎食物。
(2)食道:把食物运输到胃里。
(3)胃:通过蠕动把食物变成糊状。吸收一些营养
(4)小肠:完成消化、吸收食物中的大部分营养。
(5)大肠:从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中吸收水分。储存难以消化的食物残渣,生成粪便
3.我们可以用干净柔软的透明塑料管模拟食道的工作。准备一小块馒头,放入“食道”,用手指挤压馒头上面的塑料管,模拟食道的蠕动。
4.我们可以用塑料袋模拟胃的工作。在塑料袋里装上水和一些食物,反复揉挤这个袋子,里面的食物会变成糊状(食糜)。
5.消化器官是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的,过冷、过热、不洁净、没有经过充分咀嚼的食检都会影响它们的工作和健康。
6.食物在我们体内经过的旅程长约9米,历时约24小时。
7.《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练习题
三、 运动和力
1. 让小车运动起来
1. 物体有时是静止的,有时是运动的。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运动的物体静止,改变运动的快慢等都需要力。
2.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几千年前,人类就发明了车。车的类型和动力
4. 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体拉向地面。有关重力的例子:
树上的苹果掉下来
向空中的皮球总要落回地面
小孩人滑梯上滑下
水往低处流
5. 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有什么关系?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越慢。
6. 运动员是怎样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的?(快或慢,启动或停止)运动员用力就可以改变足球运动快或慢,使足球启动或停止。
7. 学生活动手册
我发现:在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中,挂的垫圈数量越少,产生的拉力越( 小 ),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越( 长 ),小车运动的速度越( 慢 )。挂的垫圈数量越多,产生的拉力越( 大 ),小车从起点到终点的时间越( 短 ),小车运动的速度越( 快 )。
8. 《让小车运动起来》练习题
2. 用气球驱动小车
1.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2. 把气球吹足气再松开口部,气球喷气方向和运动方向正好相反。因为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
3. 充气后的气球具有能量,喷气时可以产生动力。
4. 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5. 怎样改进可以使小车行驶得更远?
方法一:可以利用更大的气球,把气球里的气打得更足一些,这样产生的动力更大一些。
方法二:可以利用细一些的喷管,使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来的气流更强大。
方法三:可以使用两个气球同时喷气,这样产生的动力更大。
6. 我们还知道哪些反冲力的例子?
子弹炮弹出膛,由于反冲会产生后座力。
游泳、滑冰等一些运动,也是利用反冲力。
一种俗称“钻天猴”的烟花,点火后飞到空中,然后爆炸,飞到空中的过程就是利用反冲力。
7. 气球运动方向与气体喷出方向关系记录表
实验结论:把气球吹足气再松开口部,气球喷气方向和运动方向正好相反。
8. 《用气球驱动小车》练习题
3. 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1. 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2. 当橡皮筋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消失。
3. 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4. 把橡皮筋圈连接起来,一端固定在车架上。转动车轮,将橡皮筋的一端缠绕在车轴上,松开转动车轮的手,车轮就会转动。
5. 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橡皮筋的弹力,而且小车行驶的方向和橡皮筋缠绕的方向相反。
6. 小车运动方向与橡皮筋在小车车轴上缠绕方向有关。
7. 橡皮筋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大,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越长,行驶速度越快,小车行驶距离越远;缠绕的圈数越少,产生的弹力越小,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越短,行驶速度越慢,小车行驶距离越近。
8. 用力越大,橡皮筋被拉伸的越长。
9. 弹力产生的原因。
(1)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
(2)弹力是物体恢复形状的一一种力。
10.《用气球驱动小车》习题
4. 弹簧测力计
1. 研究运动和力时,往往需要知道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一种工具。
2. 弹簧测力计示意图弹簧测力计是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等五部分组成的。
子主题
提环——便于用手握住测力计
弹簧——测出力的大小
指针——指向力的大小的刻度
刻度板——表示出刻度
挂钩——挂住被测量的物体
3. 用力慢慢拉挂钩,发现弹簧会变长,指针会随着弹簧的变长而指向不同的刻度。
4.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要注意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刻度,弄清每一大格是多大的力,一小格是多大的力,最大能测量多大的力。
5.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示数也越大。这一点跟橡皮筋的特点很像。
6.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它是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1牛≈100克的力)
7.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8. 弹簧测力计的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在受到重物的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样就产生了弹力。
9. 怎样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第一步: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
第二步:在挂钩上挂上所测的重物,看一看指针所指的刻度。
第三步:读取指针所指的刻度,这个数字就是力的大小。
10. 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弹力?撑杆跳和海绵垫、健身球、跳板、蹦蹦床、弹簧、射箭、拍皮球、打羽毛球、打篮球、弹吉他、二胡等乐器、橡皮筋、松紧带、弹力袜、弹力棉、拉力器、弹弓等。
11.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拉力的大小记录表
12. 《弹簧测力计》习题
5. 运动与摩擦力
1.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有滚动和滑动两种方式。
2.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3. 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4.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物体的重量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
5. 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运动时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6. 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利的,有时是有害的。当人们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增大它,当人们不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减小它。
7. 我们走路、汽车行驶时摩擦力太小了要打滑,这时摩擦力是有利的;机器运转部件相互摩擦而磨损,这里的摩擦力是有害的。玩滑板车,滑板车前进时,滑板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有害的,阻碍滑板车前进,而鞋子与车板之间的摩擦力是有利的,能使人稳稳地站在滑板车上。
8. 自行车上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做成花纹。需要减小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
9. 生活中增大摩擦力的有:鞋底花纹、汽车轮胎花纹、台阶上的条纹、雨雪天气铺地毯、把滚动摩擦变成滑动摩擦等。
10. 生活中减小摩擦力的有:滑冰鞋、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子、悬浮列车、把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等。
11.《运动与摩擦力》习题
6. 运动的小车
1. 通过敲击实验和撞击实验来找能量。
实验结论:坡度越大,释放小车时的位置就越高,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速度就越( 快 ),撞击后木块滑行的距离就越( 远 )。这说明,小车速度越大,它的能量就越( 大 )。
2. 快速敲击音叉振动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
3. 坡度越大,小车滑下后的速度越快,力量越大。
4. 坡度越小,小车滑下后的速度越慢,力量越小。
5. 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6. 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用各种形式的能量运动的小车,发光的灯泡、燃烧的蜡烛、拉长的橡皮筋. . . . 都具有能量。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些化学物质中。
7.《运动的小车》习题
7. 设计制作小车(一)
1. 设计制作的一般流程。
(1)明确问题:明确设计什么,用途是什么,具体要求是什么。
(2)制定方案:头脑风暴,研究会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制订最优方案。
(3)实施方案:团队协作,根据方案加工制作,汇报展示。
(4)评估与改进:根据标准评估、打分、反思方案、制作以及整个过程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改进。
2. 制作小车的要求。
(1)车身长度不超过25厘米。
(2)用橡皮筋或气球作动力。
(3)只能利用提供的材料。
3. 制作小车的材料:硬纸盒、剪刀、橡皮筋、轮子、连接轴、胶水吸管、胶带、气球。
4. 制订方案时注意事项。
(1)绘制设计图时从多个角度画出小车,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它的结构。标注主要部分的尺寸。
(2)充分考虑小车的动力方式、各部分所用材料、每种材料的加工方式和使用工具、各部分的连接方式。
5.《设计制作小车(一)》习题
8. 设计制作小车(二)
1. 根据设计图制作小车的步骤。
(1)确定组装步骤。
(2)选择材料和工具。
(3)加工材料。
(4)组装。
(5)调试。
2. 汇报、测试的内容。
(1)汇报设计思路。
(2)展示设计图。
(3)介绍组装流程。
(4)测试小车。
3. 设计小车用橡皮筋或气球做动力,行驶路程足够长。
4. 增大小赛车的动力和运动时间的方法。
(1)可以增加橡皮筋的长度和缠绕圈数。
(2)用大气球、长气球等。
5. 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为了克服轮子打滑,轮子可以粗糙一点,车子稍重点。
6. 如果气球小车没有打滑问题,车身越轻越好,可以用泡沫塑料当车板。
7。测试并改进小车
8.《设计制作小车(二)》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