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魏晋南北朝文学
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阶段,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涵。它的发展为后世文学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编辑于2024-11-29 23:10:19魏晋南北朝文学
概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状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状况: 1.时代基本特点:社会分裂割据,政权频繁更迭,民族矛盾尖锐。 2.士族门阀制度的产生:士族对政治权利的垄断,以致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3.社会思想的自由活跃,继“百家争鸣”的又一个思想解放
文学主题主流
生死主题 游仙主题 隐逸主题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要特点
1.文学自觉和文学批评的兴盛
2.文学题材的新变
3.文学的士族化、家庭化和宫廷化
4.文学样式的丰富多样
鲁迅“文学自觉时代”三个标志
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成为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二、对文学向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的区分尤其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 认识 三、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有了自觉的追求
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历程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历程 1、建安、正始文学 ①.建安风骨的美学特征代表作家:三曹建安七子、女诗人蔡琰 正始之音 代表作家:竹林七贤. 2、两晋文学. 西晋,太康诗坛:白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东晋玄言诗:孙绰、许询、王羲之 晋宋之际的大诗人陶洋渊明及其田国诗 3、南朝文学. 宋初:谢灵运及其山水诗,鲍照的诗歌创作(七言歌行、边塞诗) 齐梁时期:“永明体”的产生沈约、谢眺、王融等 梁陈两代:浮靡轻艳的宫体诗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南朝乐府民歌《西州曲》 4、北朝文学 诗歌: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 散文:郦道元《水经注》 颜之推《颜氏家训》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建安文学
建安时代与建安风骨
曹操与曹丕
曹操
曹操乐府诗概述(诗歌现存22首为乐府诗) 题材内容:记事、述志、游仙、咏史 风格特色:慷慨悲凉,含韵沉雄 开创了四言诗的新境界
曹丕
曹丕在文学上的重要贡献 一、是他的文学组织工作 (邺下文人集团) 二、是他的文学批评称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文学专论,开文学批判风气之先 三、是他的文学创作。 邺下时期保存下来的作品颇多,诗、赋和各种文章均有佳作与曹植各有所长 《燕歌行》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成熟的七言古诗
曹植
前期
主要抒发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和奋发进取的精神 《白马篇》
后期
艺术成就
1.曹植的诗歌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成就,在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人,在学习乐府民歌的基础上,他的诗具有极大的创造性,推动了五言诗的发展。 2.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 雅怨,体被文质,达到了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
诗歌特点
曹植诗歌特点 1.个性突出,感情浓烈,气力遒劲《白马》《赠白马王虎》 2、语言丰富华美,绮丽工致《公宴诗》 3、善于运用比兴《赠白马王》“豺狼”.“苍蝇”比喻当道的小人。 2.曹植对游仙诗也有发展
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 雅怨,体被文质
建安七子与其他作家
建安七子: 孔融 《饮马长城窟行》、 陈琳 、 王粲"七子之冠冕"《七哀诗》 、 徐干《中论》 、 阮瑀 《驾出北郭门行》、 应玚 《正情赋》、 刘桢《赠从弟》 蔡琰《悲愤诗》自传性质的长篇叙述诗
正始文学与晋代文学
辞旨渊永,寄托遥深
正始时期的社会与文学
代表作家竹林七贤: 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崇尚自然
阮籍与嵇康
嵇志清俊阮旨遥深
阮籍
1.诗人内心浓重的忧惧和苦闷 2.揭露政治的黑暗,描绘世道的衰败(批判现实,讽刺事态) 3.感慨生命短暂,思考人生出路 《大人先生传》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 《幽愤诗》 《赠兄秀才入军》
晋代社会状况与文学风貌
总体特征: 一、晋人之文、趋向雅化. 1、士族以玄学纵心适意为口实,尽情享受声乐 2、两晋侈靡豪奢、享乐淫逸之.弥满假朝野 4、两晋时期.尚美近乎病态 5、文学也逐渐弃却建安的刚健.
玄言诗
左思
左思的诗歌继承发扬了“建安风骨”的优良传统,真 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抒发了远大理想和豪迈情怀,激荡着高亢的格调,笔力矫健,气势雄浑
左思风力
《咏史》八首
名为咏史实为咏怀
《三都赋》
陶渊明
平淡自然
陶渊明的生平与思想
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29岁之前:家居读书 第二个时期,29岁到41岁:时仕时隐 第三个时期、41岁到63岁:归隐田园
思想
思想:深刻而复杂,儒道玄佛思想在他身上及诗文中均有体现,但主要是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
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苏轼:其诗质而实, 癯而实腴 (《与苏辙书》) 元好问说他的诗是“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论诗绝句》) 苏轼:(诗)所贵于枯而中高,似平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
陶渊明的田园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 1.田园景物的恬美与悠然自得的心境。 2.歌咏劳动生活,表达躬耕的生活体念。 3.描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的凋敝。
陶渊明的咏怀诗
陶渊明的咏怀诗: 1.咏怀是主要有:《饮酒》围绕出仕与归隐的矛盾,表现壮志未遂的苦闷的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2.他还有一些借咏史而咏怀的作品。《咏荆轲》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陶诗的艺术特色. 1.陶诗的总体艺术风格 :平淡 自然.平淡是指同藻与境界韵味,表现为境界的宁静平淡的美。 2.陶诗风格的另一说 静穆 朱光潜(美学家) 侧重于情感克制 3.刚健豪放.
陶渊明的辞赋与散文
《闲情赋》
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
一.陶渊明是中国土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失意或厌倦官场之时,往往回归到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钟嵘) 二、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陶渊明第一个把田园生活题带进诗中,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表现领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此外,陶渊明的诗歌,为中国文学创造了一种冲淡自然之美
南北朝诗歌
谢灵运与山水诗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完成玄言诗到山水诗的转变。 客观之美,善于经营画境。 有名句,但无名篇,练字用句,鲜丽清新。
《登池上楼》
鲍照与七言诗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险俗” “险急”
南朝第一个大量写作七言诗的诗人
《拟行路难》
谢朓与新体诗
情景交融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庾信
苍冻刚劲 苍凉悲壮,雄健深沉
《哀江南赋》《拟咏怀》(青山望断河--水经注)
集南北文学之大成
其他诗人
江淹 诗歌以善于模拟著称 《杂体诗三十首》拟古诗的开创之作 吴均 性格刚直,诗文轻拔有古气 许多诗以游侠为题材,反映建功立业的理想和边塞的战争生活
宫体诗
宫体诗的艺术特色: 注重词藻对偶与声韵
南北朝乐府民歌
南朝乐府民歌
南朝乐府民歌题材内容: 1.南朝乐府歌辞绝大部分是情歌,主题范围比较狭窄 南朝民歌的风格: 深婉缠绵,清新艳丽 语言特色: 1.清新自然 2.大量运用谐音、双关以隐喻、暗示,不仅使得语言更加活泼,而且在表情达意上也更加含蓄委婉。
北朝乐府民歌
北朝乐府民歌题材内容: 1.反映了北方民族的人文风俗,性格气质(粗犷豪迈的个性和豪侠尚武的精神) 2.反映战争 北朝时代长期处于兵荒马乱,各族混战之中,因而反映战争的民歌也比较多 3.反映羁旅行役和流亡生活的怀土思乡之作 4.爱情与婚姻题材 风格特色:刚健豪放,朴素直率 乐府诗歌的双璧是《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南北朝民歌的双璧是《西洲曲》和《木兰诗》
南北朝辞赋、骈文、散文
南北朝骈文
骈文讲究对偶用典词藻华丽,如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丘迟的《与陈伯之书》,孔稚珪的《北山移文》,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宋元思书》,徐陵的《在北齐与杨仆射书》,庚信的《哀江南赋序》骈文具有独特的文体特,1.讲究对偶,句式以四言、六言为主。2.讲究用典。3.辞藻华丽。4.音韵和谐。
南北朝散文、辞赋
王粲《登楼赋》 吴均《与宋元思书》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江淹《恨赋》《别赋》 郦道元《水经注》 颜之推《颜氏家训》
魏晋南北朝小说
志怪小说
干宝《搜神记》
志人小说
《世说新语》魏晋风流故事集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风气的兴起
《典论-论文》与《文赋》
《文心雕龙》和《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