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部编版7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7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整理,包括全册各单元各课题的文学常识、重点字词、中心思想、文体知识和写作特色等,要点梳理,结构清晰,非常值得学习!
编辑于2024-12-02 08:33:53部编版7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整理
1、邓稼先(传记)
一、文学常识
本文的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重点字词
宰割zǎi 筹划chóu 彷徨páng huáng 仰慕yǎng 殷红yān 萦带yíng 鲜为人知xiǎn 妇孺皆知rú 鞠躬尽瘁cuì 风悲日曛xūn 兽铤亡群tǐng 开拓tuò 难堪kān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锋芒毕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多指悲壮的事迹。
妇孺皆知:孺:小孩。皆:都。妇女和小孩都知道。表示某事物广泛为人所知晓。
家喻户晓 :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三、中心思想
这篇回忆性散文将邓稼先的生平和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来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赞扬了邓稼先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文体知识:
人物传记是对典型人物的生平事迹等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人物传记是人物资料的有效记录形式,对历史和时代的变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写作特色:
(1)选材精当,主题突出,运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
(2)板块结构,小标题巧妙,多角变多侧面展示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
(3)记叙、描写、议论多种表达方式,情感真挚。
(4)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如对比、烘托、想象等。
2、《说和做》(散文)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文学常识
闻一多,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臧克家,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代表诗集《烙印》。他是闻一多的高徒,被誉为“农民诗人”,以一篇《老马》成名。
二、重点字词
赫然hè 迭起 dié 兀兀穷年wù 沥尽心血lì 潜心贯注qián 心会神凝níng 迥乎不同 jiǒng 慷慨淋漓kāng kǎi lín lí 气冲斗牛dǒu 目不窥园kuī 一反既往
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兀兀,穷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
群蚁排衙:文中指整齐的排列着。迥乎不同:很不一样。迥,差的远。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表达时极为畅快的样子。
望闻问切:中医诊病术语,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泛指天空。
一反既往:既,已经。既往,过去。与过去完全不一样。
目不窥园: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眼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
潜心贯注:用心专注而深刻。
中心思想
这篇散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叙了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事迹,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说做统一、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的献身精神。
文体:
叙事散文
写作特色:
(1)夹叙夹议,前后照应。
(2)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且饱含情感。
(3)多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运用短句、对句,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3、回忆鲁迅先生(散文)
一、文学常识
1、本文作者萧红,原名张迺莹,现代小说家,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著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散文集《牛车上》等。
2、鲁迅,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二、生字词
舀yǎo 揩kāi 碟dié 捆kǔn 咳嗽ké sou 调羹tiáo ɡēnɡ 绞肉jiǎo ròu 薪金xīn jīn 校对jiào duì 草率cǎo shuài 洗澡xǐ zǎo 悠然yōu rán 吩咐fēn fù抹杀mǒ 疙瘩ɡē dɑ 深恶痛绝wù 不以为然 阖一阖眼睛hé
深恶痛绝:恶:厌恶;痛:痛恨;绝:极。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不以为然:是,对。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三、中心思想
作者对她所知道的鲁迅先生的一些生活中的小事的描写,借以向世人展现一个与人们眼中的形象不同的,更和蔼,更随和的,更真实的鲁迅。并借此来抒发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文体知识
回忆录,顾名思义,就是回忆过去的事情,并且用文字记录下来;准确地说,回忆录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文献的价值。根据文字记录方式的不同,回忆录可分为亲笔回忆录和口述回忆录。亲笔回忆录即回忆录主人公亲笔撰写的个人回忆录。口述回忆录,即回忆录主人公不是亲笔撰写,而采用自己口述、他人记录整理的方式。
写作特色:
(1)以小见大,通过记叙生活琐事刻画人物形象。
(2)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
4、《孙权劝学》(传记)
一、文学常识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字君实,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二、中心思想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点明学习对健全人格的作用。
《孙权劝学》
孙权
现身说法
教导有方
善于劝说
吕蒙
努力学习
肯接受他人指点
鲁肃
有礼貌
5、黄河颂(现代诗)
一、文学常识
光未然,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原名张光年。谱曲者冼星海,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音乐家。
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二、重点字词
气魄(pò) 山巅(diān) 澎湃(péng)(pài) 浩荡(dàng) 浊流(zhuó) 哺育(bǔ) 扮演(bàn) 屏(píng)障(zhàng) 屏息(bǐng) 狂澜(lán) 宛转(wǎn) 劈成(pī) 九曲连环(qū) 哺育(bǔ) 一泻万丈(xiè)
三、中心思想
诗人借歌颂黄河来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名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顽强奋斗,一往无前。
6、《老山界》(记叙文)
一、文学常识
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作品有《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
本文选自《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
二、重点字词
惊惶(huáng) 苛捐杂税(kē) 缴租(jiǎo) 攀谈(pān) 酣然入梦(hān) 蜷(quán) 呜咽(yè) 咀嚼(jué)不可捉摸(bù) (kě) (zhuō) (mō) 欺侮(qī) (wǔ) 峭壁(qiào) (bì) 骨碌(gū) (lu)
惊惶:惊慌,恐惧。
攀谈:本文是找些话题与他人交谈的意思。
酣然入梦:甜美、畅快地入睡。
蜷:弯曲。
呜咽:本文中形容凄切的水声。
苛捐杂税:指当时反动政府强迫老百姓上缴的各种税费。
三、中心思想
《老山界》本文具体叙述了长征途中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表现我国工农红军克服困难英勇顽强的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7、土地的誓言(散文)
文学常识
《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曹汉文,曹京平,是东北作家群的杰出代表。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本文是“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二、生字词
碾(niǎn) 嗥鸣(háo) 山涧(jiàn) 斑斓(lán) 亘古(gèn) 田垄(lǒng) 锲而不舍(qiè) 默契(qì) 镐头(gǎo) 丰饶(ráo) 污秽(huì) 炽痛( chì) 挚痛(zhì) 谰语(lán) 怪诞(dàn) 白桦林(huà) 蚱蜢 (zhà měng )
三、中心思想
作者以倾诉式的语言,抒发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情;对美好家园,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的关东原野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8、《木兰诗》(乐府民歌)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本文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二、中心思想
本诗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征战沙场,辞官还乡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勤劳勇敢、坚毅质朴、不贪功名、热爱家乡的巾帼英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9、阿长与《山海经》(散文)
一、文学常识: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唯一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二、重点字词
搁置(gē zhì)投掷(zhì) 肚脐(dù qí) 憎恶(zēng wù) 菩萨(pú sà) 竹竿(zhú gān) 烦琐(fán suǒ)土匪(fěi) 辫子(biàn zi) 胸脯(xiōng pú) 疮疤(chuāng bā) 诘问( jié) 哀悼(āi dào)茉莉花(mò lì) 书斋(zhāi) 霹雳(pī lì)震悚 (zhèn sǒng) 粗拙(cū zhuō) 守寡(shǒu guǎ ) 孤孀(gū shuāng)惧惮(dàn)渴慕(mù) 掳lǔ 灸jiǔ 絮说(xù) 惶急(huáng)郝懿行(hǎo yì xíng) 陆玑(jī)
面如土灰: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
深不可测:深得无法测量。形容极深。也形容不易捉摸。
情有可原:按照情理,对出现的某种情况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三、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阿长和鲁迅童年时生活中的几件事,生动地刻画了长妈妈的形象,赞颂了劳动人民淳朴、宽厚、善良、热情的品质,表现了童年时鲁迅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对长妈妈深深的怀念之情 。
10、老王(散文)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杨绛散文》。杨绛,原名杨季康,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将饮茶》,长篇散文《我们仨》,小说《洗澡》等,译著《堂吉诃德》等。
2、钱钟书,作家、学者,代表作有小说《围城》,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二、生字词
蹬(dēng) 田螺(luó) 肿胀(zhàng) 荒僻(pì) 塌败(tā) 取缔(dì) 降格(jiàng) 凑合(he) 直僵僵(jiāng) 镶嵌(xiāng qiàn) 伛(yǔ) 翳 (yì) 骷髅(kū lóu) 绷(bēng) 包裹(guǒ) 攥(zuàn) 滞笨(zhì) 琢磨(zuó mo) 侮辱 (wǔ rǔ) 愧怍 (kuì zuò)
失群落伍:形容失去队伍、组织,孤单。
三、中心思想
文章主要记叙了“我”与靠蹬三轮维持生活的老王之间相处的几件小事,赞扬了像老王那样不被人重视、生活艰难的人的善良与真诚,表达了“我”对老王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愧疚之情,呼吁人们关怀不幸者。
11、台阶(小说)
一、文学常识
作者李森祥,当代作家,小说家。文章选自短篇小说集《台阶》。
二、生字词
凹凼(dàng) 尴尬(gān gà) 烦躁 晌午(shǎng) 涎水(xián) 啃(kěn) 撬(qiào) 磕(kē) 门槛(kǎn) 头颅(lú) 蹦(bèng) 筹划(chóu) 淌(tǎng) 硌(gè) 舀(yǎo)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伎俩:不正当的手段。 低眉顺眼:低着眉头,眼中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的样子
三、中心思想
本文写父亲历尽千辛万苦,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表现了劳动人民提高地位、赢得尊重的心愿。讴歌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同时也侧面反映了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极端困苦的现状。
12、卖油翁(寓言)
一、文学常识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shì)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归田录》。
二、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写陈尧咨与卖油翁的问答故事,告诉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并告诫人们即使有长处也不能骄傲自满。
《卖油翁》重点问题
字词解释
久而不去 离开
但手熟尔 只
尝射于家圃 曾经
康肃笑而遣之 打发
尔安敢轻吾射(轻视)
徐以杓酌油沥之(慢慢地)
公亦以此自矜 自夸
陈康肃公善射 善:擅长
但微颔之 颔:点头
释担而立 放下
徐以杓酌油沥之 杓:同“勺”
以我酌油知之 以:凭,靠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发:射
尔安敢轻吾射 安:怎么
康肃忿然曰 忿然:气愤的样子
因曰 于是
启示
千万不要因为有一点成绩,有一些人夸奖你,你就以为自己当世无双了。人要时刻虚心求教,不能目中无人。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时刻记住只有不断努力才会战胜别人。
“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写作手法
刻画人物的方法
通过人物语言、神态来正面刻画人物形象。甲文通过康肃公“尔安敢轻吾射?”和卖油翁“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的对话,康肃公“忿然”“笑”,卖油翁“睨之”“微颔之”的神态描写,表现了康肃公狂妄自大,卖油翁从容自信的形象。
借事说理
既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又告诉我们即使有本领也不能自傲。
道理
卖油翁因为手熟而能够把油从钱口注入葫芦,钱却不湿(陈康肃因为手熟而善射),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练习。
卖油翁
不卑不亢、勤劳朴实、心胸开阔、谦虚
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射技纯熟;傲慢无礼;贪图享乐。
“笑”
对卖油翁这有的高超技巧的佩服,在事实面前无话可说的尴尬(不好意思),知道自己的不足,以及对之前自己太过自傲的自嘲。
重点句子翻译
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 于是说:“我没有其他特别的,只是因为手熟练了而已。”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我也没有什么奥妙(技巧),只不过是手熟、技巧熟练罢了。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无他,但手熟尔。 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于是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陈康肃公(陈尧咨)曾经在家圃中射箭,有一个卖油翁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看他射箭, 很久不离开。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一、文学常识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
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张中行,河北人,学者,散文家。
代表作:随笔集《负暄琐话》。
二、重点字词
丁卯mǎo 修润rùn 生疏shū 商酌zhuó 恳切kěn 譬如pì 朦胧méng lóng 累赘léi zhui 别扭biè niu 拖沓tà 妥帖tuǒ tiē
不耻下问 :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
颠沛diān pèi 流离 :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以身作则 :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诲huì人不倦 :教导别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三、中心思想
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述,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平行,同时也阐述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叶圣陶先生逝世, 我心里罩上了双层悲伤。
总领:叶老是躬行君子,是人之师表
叶老待人厚
为他人文章描标点, 共同修润课本
日常交往, 亲自送别客人
写信给我, 表示悲伤
叶老律己严
写文章, 严格要求写话风
写文章, 特别重视简洁
写文章, 零碎处一样严格要求
总结:呼应开头,先生往矣, 常常想到他的业绩和主张, 极其深重,苦心
14、驿路梨花
一、文学常识
彭荆风,出生于1929年,当代作家。他的小说、散文和电影剧本,多以边防军民的生活和斗争为题材。作品有电影剧本《边塞烽火》《芦笙恋歌》,长篇小说《鹿衔草》等。
二、重点字词
着(zháo)急 露(lù)宿 喷(pèn)香 菌(jùn)子 麂( jǐ)子 撵(niǎn)走 修葺(qì) 花丛(cóng)晶莹(yíng) 避(bì)风 驿(yì)路 立即(jí)竹篾(miè) 火塘(táng) 打扰 (rǎo) 香气四溢(yì)
香气四溢:指香气浓郁,向四面飘散。
三、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哀牢山顶密林深处一座小茅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雷锋精神在祖国边疆生根,开花的动人情景,歌颂了人民群众助人为乐的精神。
15、最苦与最乐(议论文)
一、文学常识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广东新会人。著有《饮冰室合集》。
二、重点字词
恩惠(huì) 如释重负(shì) 契约(qì) 悲天悯人(mǐn)卸却(xiè) 监督(dū) 揽(lǎn)
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无入而不自得: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悲天悯人: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作的得合理,心理很坦然。
任重而道远:肩负沉重的使命,要跋涉遥远的路途。
三、中心思想
本文运用举例、对比、引用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述了人在面对责任时是逃避还是承担的问题,表明了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启迪我们:直面人生,勇担责任。
16、短文两篇
陋室铭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刘禹锡集》。
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世称:刘宾客。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形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二、中心思想
这篇骈文通过对自己居住的房屋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要保持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爱莲说
一、文学常识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北宋哲学家,世称濂溪先生。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于“论辩类”。作者在文中既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叙事、抒情,用以表明见解或说明寄寓的道理。
二、中心思想
本文作者以具有高洁品格的“莲”自比,含蓄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不趋炎附势,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志在坚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的情怀。
17、紫藤萝瀑布(散文)
一、文学常识
宗璞,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成名作为1957年的短篇小说《红豆》。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二、重点字词
穗(suì) 凑(còu) 绽开(zhàn) 酒酿(niàng) 迸溅(bèng jiàn) 挑逗(dòu) 伫立(zhù) 凝望(níng) 伶仃(líng dīng) 笼罩(zhào) 琼浆(qióng)忍俊不禁(jīn) 盘虬卧龙(qiú) 遗憾(hàn) 嚷嚷(rāng ) 枯槐(huái)沉淀(chén diàn) 浮想联翩(piān)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仙露琼浆:仙人饮用的美酒,比喻美酒。 形容传说中的美酒。
蜂围蝶阵 :这里形容蝴蝶蜜蜂成群飞舞。
盘虬卧龙:比喻枝干盘曲嶙峋。盘绕横卧着的虬龙。形容树木枝干盘旋的样子,弯弯曲曲。虬,传说中的一种龙。 回旋的盘绕像卧着的龙。
察言观色: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意。
浮想联翩:浮想:飘浮不定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 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三、中心思想
这篇状物抒情的散文写作者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情不自禁的停住脚步。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使作者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化为宁静和喜悦,并由此领悟了花和人虽各有各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无止境这一永恒的哲理,促使作者不由加快了生活的脚步。文章赞美了生命的永恒与美好,鼓励人们要热爱、珍爱生命。
18、一棵小桃树(散文)
一、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贾平凹,原名贾平娃,中国当代青年作家。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高老庄》、《废都》、《怀念狼》、《秦腔》,《贾平凹文集》(14卷);中短篇集《制造声音》,纪实文学《我是农民》等。《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满月儿》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腊月·正月》获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爱的踪迹》获1989年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二、重点字词
褪(tuì) 忏悔(chàn huǐ) 哆嗦(duō suō) 矜(jīn)持 执着(zhízhuó) 服侍(fú shì) 猥琐(wěi suǒ) 渺(miǎo)小 魂魄(hún pò) 幼稚(yòu zhì) 颤抖(chàn dǒu) 赤裸(chì luǒ) 伫zhù立 纤纤(xiān) 马嵬(wéi)坡
血(xuè)气方刚(gāng):(年轻人)精力正旺盛,冲劲儿大。
轰轰烈烈(hōnghōnglièliè):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祸不单行(huòbùdānxíng):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矜(jīn)持:庄重;严肃。
垂垂暮老:形容渐衰老的状态。
三、中心思想
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了一个生活哲理:不屈不挠地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19、外国诗二首
一、文学常识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普希金,俄国诗人,小说家,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未选择的路》,作者弗罗斯特,美国诗人。
二、重点字词
忧郁yōu yù 瞬息shùn xī 涉足shè zú 萋萋qī qī 幽寂yōu jì
三、中心思想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设想生活中遭遇了挫折,以一个长者劝慰的角度,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挫折,要镇静,要坚信未来是光明美好。
《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诗。诗中抓住“林中岔路”这一意向,一语双关,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描述了一个面临选择的人选择时与选择后的心态。意在告诉人们:人生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只能选择一条,所以我们不要随波逐流,而应独立思考,慎重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
四、背诵默写题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_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__;相信吧,_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____
2、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21、伟大的悲剧(人物传记散文)
一、文学常识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文学家。茨威格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传记文学代表作有《三位大师》《罗曼罗兰》《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精神疗法》茨威格一身正气,怀着良知,为人世间的苦难,写下了无数充满同情、动人心魄的壮丽篇章。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他一生追求的理想是人道主义和精神自由。出于人道主义的立场,赞美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仁爱和宽恕,厌恶资产阶级的尔虞我诈、虚伪和冷酷。
二、重点字词
拽(zhuài) 癫狂(diān) 吞噬(shì) 毛骨悚然(sǒng) 怏怏不乐(yàng) 毋宁(wù) 羸弱(léi) 告罄(qìng) 遗孀(shuāng)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
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三、中心思想
文章通过英国探险家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们在南极探险归途悲壮覆没的描写,歌颂了他们是英国乃至全人类的英雄,颂扬了人类勇于探险的精神,为事业献身的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22、太空一日(人物传记散文)
一、文学常识
这篇课文选自杨利伟的《天地九重》,属于自传,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讲述了作者对于进入太空的所经、所历、所见、所感,杨利伟不遗余力地作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和详尽的描述。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读到,他乘坐太空飞船时奇妙的身体感受,他在太空飞行14圈,经历了地球上14个昼夜看见了怎样的太空奇景,他在太空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危险与痛苦,经历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时刻。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是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载人太空船“神州五号”成功发射,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
二、重点字词
弧( hú ) 炽热(chì) 轮廓( kuò ) 俯瞰( fǔ kàn )模拟( mó ) 遨游( áo) 严谨( jǐn ) 稠密( chóu ) 概率( gài lǜ ) 烧灼( zhuó) 五脏六腑( fǔ) 千钧重负( jūn ) 耐人寻味( nài ) 屏息凝神( bǐng )
五脏六腑: 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千钧重负:比喻很重大的责任。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屏息凝神: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
三、中心思想
文章通过叙述作者乘神五到太空遨游一日的观察与体验,表现了他对航天事业的钟爱,可贵的探险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严谨的科学态度。
23、带上她的眼睛(科幻小说)
一、文学常识
本文是小说,作者刘慈欣,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
二、重点字词
覆盖fù 点缀zhuì 漫步màn 迟钝duù 蒙眬lóng 笼罩zhào 忙碌lù 草籽zǐ 寂寞jì mò 闲暇xiá 凸现tū 拍摄shè 砸zá 蔚蓝wèi合拢 lǒng 吟唱yín 孤零零 瞬间shùn 硅酸盐gūn 铁镍niè 波束shù 耗尽hào
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期:约定日期。至:到来。
心有灵犀:指彼此心意相通。
天涯海角:指极远的地方或形容彼此之间相隔极远。
三、中心思想
这篇小说讲述了“我”带着一位被困地心的女地航员的眼睛旅行的故事,女孩的纯真、善良、乐观感染并改变了开始不明真相的“我”,后来“我”得知真相后,被女孩的事迹强烈震撼并深深怀念她。故事呼唤人们关注生活,时刻让眼睛探索到这个世界的美好,珍视生命,真爱自己拥有的一切,表达出对人类整体命运的深切思考。
24、河中石兽(小说)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是纪昀,字晓岚,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二、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寻找沉在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事不能主观进行判断,实践出真知。
25、活板
文学常识
人物介绍
沈括
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在天文学方面、物理学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誉之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他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幼时嗜好医学,33岁中进士。政治上比较进步,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助手之一。后退居江苏润州(今镇江市)附近,建梦溪园,写成《梦溪笔谈》一书,享年65岁。
毕昇
毕昇(?—约1051),北宋工匠、发明家。宋初为书肆刻工。宋庆历年间(1041-1048),他根据实践经验,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技术,即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这一技术未及推广,毕昇就去世了。他的字印为沈括家人收藏,事迹见于沈括的《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介绍
《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 全书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共30卷,计609篇,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医药、历史、文学、艺术、人事、军事、法律等诸多领域,其中以自然科学为主。 它以大量篇幅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详细地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卓越贡献,赞扬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创造,也阐述了自己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见解,是我国和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对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印刷术
在《辞海》中,“印刷术”是这样介绍的: 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称“刻板印刷术”。刻板印刷在我国唐代已开始盛行,并先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影响到非洲和欧洲。 宋代庆历年间,毕昇首创泥活字板,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之后,又陆续出现用木、锡、铜和铅等金属制成活字板印刷书籍。1450年左右,德国人谷登堡用铅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为现代金属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可见,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开创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
原文 翻译 注释
原文
板印书籍(jí),唐人尚未盛(shèng)为之。自冯瀛(yíng)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shēng),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báo)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zhī)、蜡和(huò)纸灰之类冒(mào)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yáng)之,药稍熔(róng),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dǐ)。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gēng)互用之,瞬(shùn)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 重 复 者。不 用,则 以 纸 帖 (tiè)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zhù)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fán)土,用 讫 (qì)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宝藏(cáng)。
译文
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从冯瀛王的时候才(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的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便在铁框子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个铁框子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已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字印,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字印,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来标记活字,(按字的韵部分类)每一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把它们贮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功。不用木料制作字模的原因,是因为木料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会和药物沾在一起,(拆板时)拿不下来。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掸,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根本不会被药物弄脏。 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到今天还珍贵地收藏着。
注释
第一段
板印:指雕版印刷
盛为之:指大规模地做这件事
五经:指儒家的五部经典<<诗>><<书>><<礼>><<易>><<春秋>>
已后:即"以后","已"同"以"
第二段
一
庆历:宋仁宗赵祯年号(1041----1048)
布衣:平民||古代平民不能穿锦绣,故称。
胶泥:黏土
钱唇:铜钱的边缘
一印:一个字模
二
火:名词做状语,表方式,意思是"用火"
和huò:混合
冒:覆盖
范:模mú子
炀yáng:烘烤
三
药:指上文说的松脂,蜡等混合物
镕:通 熔,用高温使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
砥:磨刀石
若...则...:如果...那么...
自:另外
四
更互:交替
就:完成
印:字印
重复者:重复的字,指一块版内重复出现的字
帖:标签,此处用作动词
五
韵:指韵部,韵书中把同韵的字归在一起成为一部
奇字:生僻字
素:平时,一向
者:与"不以木为之"组成名词性词组,表原因。
木理:木头的纹理
六
兼:又
燔:烧
讫:完毕
拂:擦拭,掸去
殊:根本
第三段
群从:指堂兄弟及诸子侄
为...所...:表示被动的固定句式
宝藏(cang):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