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理疗总论
这是一篇关于理疗总论的思维导图,理疗:研究和应用天然和人工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生理调节机制达到(保健预防康复的目的)=物理疗法。
编辑于2024-12-08 00:32:05理疗总论
医用电流分类:按生物学效应or治疗作用分类
肉毒素注射不属于理疗方法
康复医学并列:1.预防 2.临床(治疗) 3.保健医学
康复科前身:理疗科
现代医学——中华医学会——分会(物理医学与康复)——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分会 )
权威期刊: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研究范畴:物理因子的1.物理性质2.生物学作用3.治疗作用4治疗技术5在临床康复中的应用
理疗:研究和应用天然和人工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生理调节机制达到(保健预防康复的目的)=物理疗法,
宏观研究=物理因子对机体整体水平的影响
微观研究= 对超微结构功能形态的影响
物理疗法(理疗+运动疗法)=医学康复=现代康复
现代康复=1.医学2.教育3.职业4.社会
起源:
按摩(不需要工具)
针灸
电疗:不同电→不同效果身体反应(电物理因子施加到生物体身上
1.电鳗→关节痛(水中的高压线)2.临床电疗学3.超短波疗法→急性炎症
光疗:墨子→小孔成像
红外线=热射线→红光之外为不可见光(温度高)
紫外线:化学反应(底片感光)
光治病=红绿交通灯的应用→红光兴奋 蓝光抑制 蓝紫光治疗新生儿黄疸(胆红素=脑瘫病)
磁疗(中药1.草药2.虫药3.矿物药)→磁保健品
简史
1958年中华医学会理疗学会筹备委员会
1995中华医学会物理康复学会=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
国外:19世纪末人工光疗20世纪高频电疗(无线电范畴)→现代理疗
人工物理因子治疗=现代理疗学
保健医疗=现代体疗学+运动医学
康复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
中医传统医学=中医理疗(外治疗法)→针刺、温灸、手法、拔罐、运动、中药外治、
天然物理因子:日光、空气浴、森林浴、海水浴、气候、矿泉、洞穴(盐洞矿盐→治疗肺病→下沉肺泡消炎+促进排痰)(现代疗养学)
人工物理因子:运动与机械力(运动、现代手法、牵引、正负压) 电(低频电(0~1000HZ)、中频(1001HZ~100KHZ)、高频或超高频(100KHZ以上)) 光(红外线 、可见光、紫外线、激光) 声(超声波 超雾化吸入 超声药物透入) 磁(静磁场 脉动磁场 低频交变磁场 高频交变磁场 磁处理水 ) 热(石蜡 黏土 温热罨(yan) 泥 砂浴 热气硫) 冷(寒冷 超低温 冷冻) 水(传统水 擦浴 浸浴 淋浴 现代水 其他)
浸浴:冷水浴 不感温水浴 温水浴 热水浴 淡水浴 药物浴 气体浴
淋浴:雨样淋浴 雾样淋浴 针状浴 直喷浴 上行淋浴
其他:水中运动 涡流气泡浴 Hubbard槽浴 步行浴 水中洗肠浴
低频:静电 直流电 离子导入 感应电 间动电 电兴奋 痉挛肌肉电刺激 神经肌肉电刺激 超刺激电 经皮电刺激 直角脉冲脊髓通电 电水浴
中频:等幅正弦中频电(音频电 超音频电) 调制中频电 脉冲中频电 干扰电(静态干扰电 动态干扰电 立体干扰电 音乐电 波动电)
高频或超高频:达松伐电 中波透热 短波透热 超短波 微波(分米波 微波 毫米波)
理疗特点→对比内科
收效快
无创无痛
副作用少(而1.吃药胃消化、肝脏解毒、肾排解2.做手术伤元气)
疗效持久(1.一次治疗试验2.多次叠加和积累作用)
对环境无污染
额外(理疗具有上瘾性)
治疗作用
消炎:1.急性化脓性炎症 2,慢性炎症(增生+代谢产物堆积=痛→加快血循带走炎症)
镇痛:(保护反应)治疗选取顺序:理疗→药物→手术
抗菌:紫外线杀菌
镇静与催眠:顽固性失眠
兴奋神经-肌肉(瘫痪+肌肉废用必电疗):肌力训练(1.中枢瘫 2.周围瘫 3.废用性肌萎缩 4.尿潴留与尿失禁 5,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盆腔器官:子宫 膀胱 直肠 阴道
缓解痉挛:热解痉挛 (1.单纯性肌肉紧张性=局部肌肉痉挛 2.上运动神经元性痉挛)
软化瘢痕、消散粘连 粘连(1.炎症引起 2.痉挛=长期短缩状态
加速伤口愈合=光疗(临床创面问题) 闭合性:肿胀 2.开放性:感染、化脓
加速骨痂形成 促进新生:大剂量 新生已出:小剂量 拓展:延迟愈合不愈合→紫外线
调节免疫功能 太弱:免疫力地下 太强:过敏\变态反应
脱敏 器官移植=排异反应
抗癌:(微创手术范畴=外科范畴,理疗:低中强度) 任何一种物理因子强度足够大时都有破坏作用
作用机制 人体物理性能:机械、生物电、磁场、物理场、振荡(粒子运动)、光声 流体动力学(1.血流动力学 2.尿流动力学)
生理学基础=生物物理学特性
适应和协调
刺激和兴奋
神经调节机制: (主导)
方式:神经调节过程称为反射 五环节=反射弧(闭环) 拓展:芳香疗法
感受器 外感受器:皮肤粘膜 内感受器:肌肉血管内脏
反射活动: 非条件反射:生来具有 条件反射:后天获得
理疗基本属于非条件反射 局部反射(轴索反射)(局部反应) 阶段反射 全身反射:刺激强
神经调节特点:1.作用高效 2.时间短 3.范围局限 4.起主导作用 5.准确
体液调节机制: 特点:缓慢 广泛 持久(疗效)
方式1.血液循环(激素) 2.组织间液 (生物活性物质) 内源性药物=阿片 外源性=鸦片
理疗理论假说
闸门控制学说(镇痛) 传痛途径:1.脊髓后角的胶质细胞区(SG)2.脊髓后角中第一级中枢传递细胞(T) 3.经脊后索纤维入脑
间生态学说:局部兴奋灶发展→组织丧失兴奋性和传导性=间生态
理疗特性:(牢牢掌握各种理疗技术的特异性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条件)
性质+输出形式
输出剂量 紫外线:小剂量:伤口愈合 大剂量:破坏作用
作用部位 微波1,肾上腺区:增加皮质醇类激素(交感系统) 2,甲状腺区:降低糖皮质激素活性
机体状态
拓展:脉冲式:急性 连续式:亚急性慢性
影响因素:(机体应答反应=机体对物理因子的反应性)
外界:
刺激种类和性质(方法优选)
刺激强度与时间(剂量合理)
刺激环境和条件(疗程适当) 交感与阳气昼夜节律相同 副交感与阴气相同
内在:
因人施治
机体状态
疾病情况
个体差异
剂量合理=刺激部位
原则
救死扶伤(理疗不存在危机生命的问题多是功能障碍的问题)
明确诊断
注重心理因素
整体观念
综合治疗
常把俩种以上的理疗或药物治疗综合应用
理疗与药物配合使用1.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 2.超声药物透入疗法
方法优选 回顾:瘫:电 创面:光
因子优选
时机优选 →6~12交感N⬆ 12~16交感N⬇ 16~6副交感N⬆
人体生命功能周期性变化
生命节律谱带
长波谱带→年月日为时限(与环境有关)
短波谱带→小时分秒为时限(与内环境有关反应自主神经的功能状态=生物钟=机体的内在节律)
拓展回顾:自主神经=植物神经=内脏神经(自发工作)
交感
副交感
病理变化:功能性变化(在前) 器质性变化(在后)=亚健康=功能失调 功能节律失常(在前) 代谢障碍(灾后)
参数优选
共振优选:振荡性能周期性振荡是所有生物运动形式的基础
共振(谐振)=吸收能量=振荡同步
共振频率≈组织固有频率→曾强组织对激光的吸收(本质:外界振荡频率≈体内固有的某一振荡频率→可最大限度吸收外界振荡固有因子的能量→振幅增大→不断振荡的现象)
因人施治
正确选择治疗部位
剂量合理:中等偏小(理疗科) (肿瘤科高等强度)
物理因子剂量规律:1.大剂量抑制+破坏 2.小剂量兴奋+强化
疾病性质+发展阶段
个体差异
组织器官的特异性
血管少的地方=物理因子无法散出→热作用无法散出=破坏组织
疗程适当:规律:1.急性疗程短(3~8次) 2.慢性(12~20次) 3.累积作用强=疗程短 ,累积作用弱=疗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