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工程法理学(第二版)第十五章 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
这是一篇关于第十五章 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五节 建设法治中国,第四节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第三节 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与重要任务,第二节 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第一节 法治的一般原理。
编辑于2024-12-08 11:45:23这是一篇关于第十五章 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五节 建设法治中国,第四节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第三节 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与重要任务,第二节 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第一节 法治的一般原理。
这是一篇关于第十四章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实施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六节法律实施的监督,第五节法律实施的正当程序,第四节法律遵守,第三节法律适用,第二节法律执行,第一节法律实施的意义。
这是一篇关于第十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立法和法律体系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五节 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第三节 中国的立法程序,第二节 中国的立法体制,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立法的指导原则。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第十五章 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五节 建设法治中国,第四节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第三节 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与重要任务,第二节 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第一节 法治的一般原理。
这是一篇关于第十四章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实施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六节法律实施的监督,第五节法律实施的正当程序,第四节法律遵守,第三节法律适用,第二节法律执行,第一节法律实施的意义。
这是一篇关于第十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立法和法律体系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五节 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第三节 中国的立法程序,第二节 中国的立法体制,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立法的指导原则。
第十五章 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
第一节 法治的一般原理
一、法治与人治
作为与法治相对的概念,人治是一种依靠领导人或统治者的意志和能力来管理国家和社会、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治国方式
它与法治之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
第一,领导人或统治者的地位不同
第二,法律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第三,政治和观念基础不同
二、法治与法制
法治与法制的主要区别如下
第一,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不同
第二,产生和存在的时代不同
第三,二者与民主、自由和人权等现代价值观念的关系不同
三、法治与德治
德治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所指的主要是治国方式,其含义基 本有两重
一是指充分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并通过道德的教化与规范作用进行社会管理和国家治理的治国方式
二是指充分重视统治者道德的典范意义,并通过这种典范作用来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治国方式
法治与德治的区别
首先,行为的基本准则不同
法治社会中的基本准则是法律规范,德治的基本准则是道德规范
其次,冲突的解决方式不同
当法律与道德之间产生冲突时,在法治社会,法律通常具有优先性;在德治社会,道德更容易具有优先性
最后,与人治的关系不同
法治与人治是根本对立的,而德治与人治则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和一致性
四、法治与治理
治理是或公或私的个人和机构经营管理相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以下几点基本的认知
第一,法治为社会力量参与治理提供制度基础
第二,法治为政府的治理行为提供基本规范
第三,法治为治理行政与行为提供程序保障
第四,法治为治理的良性推进提供救济路径
第五,法治保证治理的服务本质
第二节 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
一、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宪法的根本要求,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根本体现,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以人民为中心”主要体现为三条基本原则
一是以人民权利为本位,以保护和保障人权和公民权利为目的
二是以公平正义为法治的生命线,把公平正义作为融贯法治实践的核心价值
三是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民生改善作为法治工作的着力点,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回应群众诉求,抓住民生领域实际问题做好法治应对和权利保障
三、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
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凝练为“三个核心要义”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遵循一系列重要原则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执政
第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第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
第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第五,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推动法治理论创新
第三节 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与重要任务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指一国所有的法律规范,能够良好地反映人民意志,满足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作为一个整体其各个部分有机衔接、彼此协调,具有良好的逻辑结构,体系完整、结构科学、内容完善的理想状态
首先,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对立法内容的要求
其次,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对表现形式的要求
再次,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对调整范围的要求
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法治实施体系包括法治现实运作的全过程,包括法律的适用和遵守两大方面,包括执法、司法、守法三大环节或者三大子体系
从执法上讲,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意味着要有严格的行政执法、依法行政,实现了政府的法治化,构建了政府的法治实施体系
从司法上讲,必须要有能够实现公平正义的司法机关和司法机制,确保每一个案件的裁判都能体现出公平正义
从守法上讲,必须要有全社会的普遍守法体系
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监督是约束公权力所必须,是确保法律实施的必须,是法治所必须。法治监督体系,是法治必不可少的保障,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良好法治的保证,也是重要的标志
首先,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指监督的机构设置是严密的
其次,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指监督的运行机制是严密的
最后,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指监督机构的实际效果是严密的
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法治的必要保证,是确保法治有效运行的外在体制机制的总体
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二、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都是法治的要求,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依法治国必须着眼全局、全面部署,努力确保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与之齐头并进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相互联系、内在统一,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三个主要方面,缺少任何一个方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都不完整,也就无法实现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依法治国基本任务
全面依法治国,科学立法是基础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是法律实施的重要主体,必须担负法律实施的法定职责,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坚决整治以权谋私、以权压法、徇私枉法问题,严禁侵犯群众合法权益
司法是维护社会么可勺议的最后一道防线
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全民守法
三、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
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首先要加强涉外法律工作
积极推进国际法治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事业
第四节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
一、全面依法治国的组织保障
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伟大的事业,需要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群众共同奋斗,为此就必须有坚强的组织保障
第一,充分发挥党的组织机构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领导作用
第二,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保证党确定全面依法治国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工作机制和程序
第三,各个政权机关的党组织和党员要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
第四,政法委员会是党委领导政法工作的组织形式,必须长期坚持
二、全面依法治国的人才队伍保障
建设高素质专门法治队伍
法治专门队伍是法治建设的主力军
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在法律服务队伍中律师队伍是最为重要的力量
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发展法学教育,大规模培养法治人才
三、发挥”关键少数“的保障作用
抓住“关键少数”,就是要让各级领导干部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发挥关键作用
第一,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精准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做法治建设和法治改革的促进派,真正做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强化监督,发挥好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依法治国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第二
领导干部“谋划工作要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要运用法治方式”,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间题、作决策、办事情”
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善于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
第三,领导干部要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遵纪守法、捍卫法治,厉行法治、依法办事,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第四,领导干部不仅要自己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还应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和权威,积极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四、、全面依法治国的科技支撑
在当今立法调研中,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收集民意,听取群众意见,发扬和扩大立法民主,进而提高立法质董,体现立法的科学性,已经成为立法工作的重要方式
第五节 建设法治中国
一、法治中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伟大目标
1997 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和法治发展目标
建设法治中国,其要义是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二、法治中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法治中国建设是依法治国在中国国家治理上的具体实践,它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怎样的基本关系,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探究。在总体上,它们之间有着以下几点基本的关系
第一,法治中国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必须将二者协调起来,统筹推进
第二,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国家治理法治化,法治中国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依赖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建设是整个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三、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征程
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