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明1042:一个故事究竟有多少种讲法?
1042年,大宋与西夏的战火已绵延三年,局势岌岌可危。大宋不仅要处理与西夏的战事,还要应付大辽的趁火打劫。大宋会如何应对来自各方的种种压力呢?
编辑于2024-12-18 17:13:111042年,大宋与西夏的战火已绵延三年,局势岌岌可危。大宋不仅要处理与西夏的战事,还要应付大辽的趁火打劫。大宋会如何应对来自各方的种种压力呢?
中国毕昇比德国人古腾堡发明活字印刷术还早了400年,但德国人发明了活字印刷,马上就星火燎原,成为此后西方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而中国人最早发明了活字印刷,却没有马上普及开来。一项明明很伟大的、划时代的发明,为什么偏偏在中国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呢?
这一年,宋朝和西夏的战争爆发了。西夏人口才两三百万,而大宋有接近一亿人口,双方实力这么悬殊,西夏却经常打得大宋损兵折将,还和大宋战略相持将近100年。是因为西夏的军事技术牛,还是因为大宋的战略战术差?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1042年,大宋与西夏的战火已绵延三年,局势岌岌可危。大宋不仅要处理与西夏的战事,还要应付大辽的趁火打劫。大宋会如何应对来自各方的种种压力呢?
中国毕昇比德国人古腾堡发明活字印刷术还早了400年,但德国人发明了活字印刷,马上就星火燎原,成为此后西方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而中国人最早发明了活字印刷,却没有马上普及开来。一项明明很伟大的、划时代的发明,为什么偏偏在中国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呢?
这一年,宋朝和西夏的战争爆发了。西夏人口才两三百万,而大宋有接近一亿人口,双方实力这么悬殊,西夏却经常打得大宋损兵折将,还和大宋战略相持将近100年。是因为西夏的军事技术牛,还是因为大宋的战略战术差?
宋朝其实是摆出决战到底的架势
第一,让宰相与枢密院长官互相兼任
宋朝开国之初就定下的治理结构:分权制衡,皇帝居中决断
让宰相兼任枢密使,基本等于是建立了一个战时决策体制
第二,大宋朝营建“北京”
当时位于今天河北邯郸的大名府
在黄河北岸营建新都城。一旦辽军南下,宋仁宗就可以御驾亲征去北京
快速修建一个大型城池,可以展示国力
辽朝使者来的时候,大宋这假装在这里动工修河堤,等辽朝使者回去时,突然看到一座新城矗立在黄河北岸,“甚骇”
第三,随时准备开决五条大河
在平原地区,也就大江大河和塘泊泥沼能限制骑兵机动能力
大宋准备随时把黄河以北的五条大河的口子掘开,把河北平原淹成一片汪洋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鱼死网破
其他准备工作
选拔官吏、将领,预备粮草、甲胄,从陕西前线往河北调兵
结果仍吃了大亏
实际利益上的损失
辽朝选了第三份誓书:宋朝每年增加20万岁币,附带条件是辽朝让西夏重新臣服于宋朝
辽朝不同意把帮助宋朝制服西夏这一条写进誓书,只同意写在国书
国书的约束力,比誓书要差很多,全凭个人信用
面子上的损失
辽朝要求以后交割岁币,要用“献”字或者“纳”字
富弼一听这个要求就急了:你们就是在这儿把我砍了脑袋,我也不会同意的。
大宋朝廷居然答应了
在当时的通讯条件下,后方的朝廷和前方的谈判使团沟通起来没有那么方便
又不能冒险和大辽开战
富弼外交表现
去辽国的时候,身上带着三封誓书,就是三份具体的条约
非常决绝,路上收到家书,连信封都不拆,直接烧了
无论对方说什么,都是你有来言、我有去语,既坚决,又机智。
“庆历增币”大宋版本
正忙着和西夏打仗,突然被大辽找上门来敲竹杠
宰相吕夷简推荐了富弼来负责外交交涉
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差事:要么搞不定,不能替皇帝分忧,要么搞定了,又会被局外人指责为丧权辱国
忍辱的故事
大宋
整体局势不稳
宋夏战场周边地区赋税多了将近50%,出现遍地流民的情况
定川寨惨败,关中地区恐慌
朝廷调本该回中原的军队去关中,差点引发兵变
“庆历增币”
大辽集结兵力,并且派来使者,要大宋割让土地
经过大半年的交涉,宋辽双方达成新的和平协议
大宋每年给大辽的岁币:从过去的每年30万增加到50万
世界
君士坦丁八世之女佐伊成为拜占庭女王
威廉·铁臂被当选意大利南部诺曼人的领袖
“恢复者”卡西米尔一世重新统一波兰王国
“忏悔者”爱德华成为英格兰国王
宋庆历二年丨辽重熙十一年丨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
内容来源 | 得到APP
主讲人 | 罗振宇
制作 | 絮起
忍辱的故事
《文明之旅》第43期
文明1042:一个故事究竟有多少种讲法?
楔子:1042
在表面的事实后面,还有无数的隐而不显的事实;在浅层的因果下面,还有无数未能呈现的因果。
辽兴宗的难言之隐
皇位一直就被自己的亲生母亲和弟弟威胁着。
他急需要证明一次自己的能力,才能巩固权力的。
历史当事人都置身于自己的处境中,他们做决策的因素,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辽兴宗的真实算盘
东亚舞台上,现在有三股力量,大辽,宋朝和西夏。
西夏早就不怎么听话了,三天两头的在我大辽西边搞事,抢我部落,威胁我跟西域、吐蕃的贸易往来。
如果我要颠覆现在共存鼎立的局面,我应该向谁先下手?当然是西夏
为什么现在下手?
表面上是应宋朝的要求动的手,一方面有岁币可以收
另一方面,宋朝不会和西夏联手,让我腹背受敌、两面作战
等我拿下西夏之后,再以泰山压顶新胜之势面对宋朝
辽兴宗的版本
辽兴宗的战略主动权
宋朝那么大的体量,居然打不过西夏,决定去敲大宋一笔
宋朝派使者来了,给了大辽一个机会显示力量
大宋损兵折将都打不过西夏,而我大辽写去二指宽的条子,元昊就听我的。
等搞定西夏之后,20万岁币?再加!加多少我说了算。
如果不答应,我和西夏一起打你
最符合利益的行动策略
一边支持西夏给大宋捣乱放血,一边假装和事佬,同时找机会继续向大宋敲诈利益。
结果
像是一个傻乎乎的黑老大,搞不清自己的真实利益,只因为看见小弟不听招呼,就恼羞成怒、大打出手
大喜过望
大宋这边本来指望的,只是大辽对西夏的元昊施压
没想到,大辽不仅对西夏施压,而且两年之后,大辽竟然对西夏出兵,打起来了
范仲淹分析了五种情况
第一,辽朝打赢了之后,跑来邀功,再伸手找我们要钱,比如让我们把军费出了,这可咋办?
第二,跟西夏的谈判,本来谈得差不多了。现在和西夏还谈不谈?如果不谈了,那岂不成了我们看辽朝的脸色行事?
第三,如果我们现在就停止和西夏谈判,但是万一元昊向大辽服软,那我们岂不是里外不是人?
第四,大辽反过头来又逼宋朝与元昊讲和,是不是还得听他的?那岂不是我们被大辽指挥得团团转?
第五,那个时候,如果再和元昊谈判,已失信于元昊了,而且他也没有大辽这个后顾之忧了,元昊还不漫天要价啊?
大辽打西夏,居然打输了,这不正好吗?
大辽败了,老老实实拿着我给你增加的岁币回去养伤吧。北方的威胁,解除!
西夏虽然赢了,但也不可能和我大宋长期抗衡,还是得向我低头。西边的麻烦,解除!
局面演化到这,庆历增币就变成了两个故事
一个故事:大辽趁人之危,大宋很屈辱地增加岁币的故事。
另一个故事:大宋以夷制夷,妙计安天下。
得意洋洋的成功叙事
借兵大辽的共识
在这个阶段,大宋的舆论对“岁币”没有那么反感
它既不同于上对下的岁赐,也不同于下对上的岁贡,就是算笔账而已。
范仲淹:越州每年的收入就是30万。用大宋一个州的收入,免掉外部的重大威胁,真是划算。
内容来源 | 得到APP
主讲人 | 罗振宇
制作 | 絮起
隐藏的故事
《文明之旅》第43期
文明1042:一个故事究竟有多少种讲法?
得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