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稻盛和夫《活法叁》读书笔记 1-7章
精读稻盛和夫《活法叁 寻找你自己的人生王道》3遍后整理的精华内容,想要获得人生的幸福成功,从读稻盛和夫开始。
编辑于2024-12-20 09:26:09活法叁 寻找你自己的人生王道
1. 序言
1.1. 为了提升人的品格
1.1.1. 心灵的不断荒芜,正式日本人品格日趋恶化的体现
1.1.2. 国家的兴衰与国民心态是一致的
1.2. 作为人间正道的普遍性真理
2. 第一章 无私
2.1. 领导者应舍私利、断私欲、行正道
2.1.1. 所谓组织
2.1.1.1. 原本并非活物
2.1.1.2. 只有把经营者的意志、观念注入其中,才宛如活物般生气勃勃起来
2.1.1.3. 向组织中注入生命正是位于领导地位的社长的本分
2.1.2. 领导者的本分
2.1.2.1. 即使牺牲自我,也要将精力集中于公司
2.1.3. 作为领导者
2.1.3.1. 基本上应摆脱个人的立场
2.1.3.2. 不允许挟丝毫私心
2.1.3.3. 当领导者的私心暴露时,组织机构就岌岌可危矣
2.1.4. 绝不将职位传于自己的血亲,且尽力不让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进入公司的经营层
2.2. 成功后骄傲自大——当今经营者之通病
2.2.1. 现在,亟需拥有杰出人格、出众品行之人,就是为社会、为世人尽力,即使付出牺牲也在所不惜、“无私”的领导者
2.2.2. 这是超越时代、超越组织规模的普遍的真理
2.3. 任用人才的关键在于相信人的成长
2.3.1. 功者有禄,德者任官
2.3.2. 有必要引进优秀人才,但也请厚待同甘共苦之人
2.3.3. 只有留下这些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老员工,公司才能变得更加强大
2.3.4. 西乡正是参透了真理,参晓玲人心之妙,才能领悟这一认识安排的玄机
3. 第二章 考验
3.1. 克服困难,树大志
3.1.1. 接近悟道
3.1.1.1. 承受屈辱并忍耐之,对人而言这是至为困难之事
3.1.1.2. 即便如此,如果能坚持忍耐,人便能接近悟道
3.1.2. 千金难买少年苦
3.1.3. 逆境其实是重新审视自身、以备再次起步的绝佳时机
3.2. 后方坐镇不如前线战斗
3.2.1. 领导者必须率先垂范
3.2.2. 以亲身背影做示范,教育员工
3.2.3. 自己一定要亲力亲为,冲锋在前
3.2.4. 如此往来于前线与后方,实行指挥,这才是杰出的领导者
3.2.5. 不空谈理论,而是在实际的工作现场获得员工的信任,确立领导风范
3.3. 成功也是考验,一时的成功不能保证一世的成功
3.3.1. 考验并不是单指苦难
3.3.2. 成功也是上天给与的考验
3.3.3. 即便凭借一时的运气获得成功,也绝不能忘乎所以
3.3.4. 不失谦逊之心,努力不懈,这点至关重要
3.4. 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
3.4.1. 对自己有信心
3.4.2. 在自信的心态上还需退后一步,保持谦虚
3.4.3. 向包括部下在内的各色人等请教,完善自己的想法
3.4.4. 这点甚为重要
3.5. 杰出的经营者游刃于两极之间
3.5.1. 有时,领导者必须具备对部下的强硬指挥力
3.5.1.1. 一旦下了决策,就要以洞穿岩石般坚强的意志力贯彻执行
3.5.1.2. 所以,某些情形下,企业经营也需要近乎独断的亲、强力领导
3.5.2. 然而,持有强硬领导力的同时,另一方面,也须兼备将前者予以否定的谦虚精神
3.5.3. 亦即,“独断与协商”、“强与弱”、“无情与宽容”,身为领导者的社长必须能够游刃于这些自相矛盾的极端之间
3.5.4. 只有强硬的领导力
3.5.4.1. 会倾向专横,陷于独裁境地
3.5.5. 只知谦虚
3.5.5.1. 则缺乏将企业引向蓬勃发展的魄力
3.5.6. 过于强势
3.5.6.1. 有可能为员工所反感
3.5.7. 过于谦逊
3.5.7.1. 则会为员工所不屑
3.5.8. 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
3.5.8.1. 兼具这些矛盾的两个极端,有理性之光的照耀,有至真至情的关爱
3.5.8.1.1. “情”
3.5.8.1.1.1. 有让人动容的
3.5.8.1.2. “理”
3.5.8.1.2.1. 有探究的合理且极为严密的事物之
3.5.8.1.3. 慈善
3.5.8.1.3.1. 有时是充满仁爱之心的
3.5.8.1.4. 果断严厉
3.5.8.1.4.1. 有时是挥泪斩马谡的
3.5.9. 把自相矛盾的极端性格融为一体,游刃有余,毫无矛盾,具备这种能力的人也就是具备了最高的智慧
3.5.10. 经商的目的虽是追求利益,但仍然尽力做到“让对方也获利”,这才是从商的原点,是奥义之所在
3.5.10.1. 则会为员工所不屑
3.5.11. 佛教典籍中有“自利利他”一语。
3.5.11.1. 其义为,若想利己,必先利他
4. 第三章 利他
4.1. 利他是现代社会的“灵丹妙药”
4.1.1. 只要人人舍弃过度的欲望,则万事皆可顺畅
4.1.2. 舍欲,至诚,利他
4.1.2.1. 这才是根治现代社会弊病的良方
4.1.2.2. 同时,也是正确做人的哲学,是真正的道德
4.2. 以意志力除贪、嗔、痴
4.2.1. 抑制自己的欲望而利他
4.2.2. 若想依循敬天爱人之道行事
4.2.2.1. 则自己必须修性养心
4.2.2.1.1. 而修性养心的关键在于克己
4.2.3. 所谓克己
4.2.3.1. 即以自身意志力消除心中常现的烦恼
4.2.3.1.1. 尤其是“三毒”
4.2.4. 与欲望缠身的自己斗争
4.2.4.1. 能否“克己”方为成败的关键
4.3. 如日中天的企业家面前亦有陷阱
4.3.1. “凡人皆以克己成,以纵己败”
4.4. 成功难,保持成功则难上加难
4.4.1. 成而不骄,谦虚律己,生命不息,克己不止,方才为人杰
4.4.2. 需积以时日,不断在平时就训努力克制自己,抑制自身的欲望
4.5. 要将事业做大,不仅要用“君子”,更要用好“小人”
4.5.1. 即便不想任用缺乏修养之人,但若不用这样的人,难成大业
4.5.2. 看透小人不成大器的缺点,然后考虑如何在企业内发挥他的长处、能力,这是领导者的要务
4.6. 具美德而不露锋芒者居高位
4.6.1. 评选社长人选的标准
4.6.1.1. 具备作为领导者所需要的“德”
4.6.1.2. 得到公司员工们的信赖,很有声望
4.6.2. 功者赏禄,方惜才也
4.6.2.1. 有功之臣赏以俸禄,亦即以金钱而非职位相回报
4.6.3. 选拔人才时
4.6.3.1. 不能仅仅任用君子
4.6.3.2. 也需充分利用小人的能力与才干
4.6.3.3. 企业的经营才能顺利进行
4.6.4. 寻觅德高望重、品行端正之人
4.6.4.1. 将这种人放在真正重要的职位上,这是非常必要的
4.7. 爱己绝非善行
4.7.1. 难成大事也可归因于爱己
4.7.2. 爱人如爱己
4.7.3. 不与人对,与天对
4.7.3.1. 这意思就是应当以真心、以真诚、秉持正道去处事
4.7.4. 面对失败,应当反省自身的不是,反省自己诚意不足
5. 第四章 大义
5.1. 京瓷的社训——敬天爱人
5.1.1. 敬天爱人
5.1.1.1. 敬畏上天,关爱众人
5.1.2. 敬天
5.1.2.1. 坚持正确的做人之道
5.1.3. 爱人
5.1.3.1. 摒弃一己私欲,体恤他人,持“利他”之心
5.2. 确立经营理念
5.2.1. 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
5.3. 以策略取胜的成功难持久
5.4. 常扪心自问“动机善否,私心有无”
5.4.1. 纯粹、美好之心,坦率、真挚的想法,这之中其实蕴藏着惊人的力量
5.4.2. 信念坚定则无坚不摧,此言千真万确
5.4.3. 舍弃私心,净化心志,命运女神才会垂青
5.4.4. 决定事业成败的分水岭
5.4.4.1. 就是毫无杂念的“纯粹之心”
6. 第五章 大计
6.1. 未经深思熟虑的施政危国殃民
6.2. 提出明确的方针
6.2.1. 西乡认为国政之根本为
6.2.1.1. “文“
6.2.1.2. ”武“
6.2.1.2.1. 振武--兴德
6.2.1.3. ”农“
6.2.2. 提倡将这三者置于最优先的地位
6.3. 领导者应展示国家之大计
6.3.1. 日本应当利用已经相当雄厚的经济实力
6.3.2. 对别的国家以“德”相报
6.3.3. 换言之,就是以“富国有德”为国家目标
7. 第六章 觉悟
7.1. “不惜命、不图名、亦不为官位、钱财之人
7.1.1. 困于对也
7.2. 舍弃私心,远离私欲,即大公无私
7.2.1. 对执国政者、及其他位于人上的领导者而言,乃是绝对条件
7.3. 掠夺创造财富的国民,实乃本末倒置
7.3.1. 会计者,量入为出,别无他法
7.3.2. 薄租税以裕民,即养国力也
7.3.3. 国家财富指我们国民所拥有的财富
7.4. 国家公务员是国民党公仆
7.4.1.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7.4.2. 衣食出于百姓,此则人力已奉于上,而上恩未被于下,令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
7.4.3.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8. 第七章 王道
8.1. 依循正道、鼓足勇气进行外交往来
8.1.1. 国家的内政外交,其根本为依循正道
8.1.2. 国家外交也不例外,态度依然坚决,不卑不亢,行正道
8.1.2.1. 才能构筑真正的信任关系
8.1.3. 什么是正道
8.1.3.1. 作为人,什么是正确的,是对天无愧对正确的道路
9. 第八章
10. 第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