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下图讲述了新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第二十六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有需要的朋友收藏下图吧!
语言学概论第七章,语言演变与分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外部的社会和人际交流因素以及语言内部的相互作用。总结全面细致,适合做为复习资料。
现代汉语(王一川版)——文学体裁,先秦时期新兴文学样式的不断出现催生了体裁及其分类意识的萌芽,带动相应的理论探讨。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 注:本思维导图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疑问与勘误,请友善评论,作者会及时修改订正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一届政协)
时间
1949年9月21日
内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意义
新中国的建国纲领
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首都
国旗
五星红旗
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
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意义
1949年10月1日
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
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追和剩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当家作主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中华民族开始以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人民政权的巩固
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与剿匪镇反
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为工业化扫除障碍
1950年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2年底
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
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
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恢复国民经济
背景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趁机抢购物资,國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加剧物价飞速上涨
措施
党和政府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结果
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1952年底,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收回关税自主权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独立的专门的海关税法,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
抗美授朝,保家卫国,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进行武装干涉,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经过
1950年10月
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3年7月
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评价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涌现出许多英雄模范和功臣
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鼓舞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方针与原则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二战后出现美苏为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美苏对新中国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
新中国政权现固和经济建设需要国际援助
政策
一边倒
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另起炉灶
不承认国民政府所建立的旧的届得的外交关系,同各国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特权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1954年
周恩来在访问印度和缅甸时重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重大活动成就
第一次建交高潮
参加日内瓦会议
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显示了新中国在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参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求同存异”方针
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
会议意义
对中国
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中国与更多的欧亚非国家建交或建立了代办级外交
对世界
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经济制度
过渡时期(1953开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之初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仍是落后的农业国;国民经济恢复完成,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
对象
农业
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1956年底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初步建立起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我国成功开辟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五计划(1953~1957)
基本任务
优先发展重工业
提前完成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届人大
1954年9月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确立时间
1949年
主要职能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方针(1956年提出)
长期共存
相互监督
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