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妇产科—产前检查和孕期保健
产前检查和孕期保健
围产期
妊娠28周(胎儿体重≥1000g或身长≥35cm)~产后1周
孕妇监护
产前检查的时间
第1次产检——从确诊早孕开始
系列产检——从妊娠20周起
妊娠20~36周——每4周检查一次
妊娠36周起至分娩发动——每周检查一次
产检次数
20,24,28,32,36,37,38,39,40(9~11次)——高危孕妇酌情增加产检次数
产检内容(了解)
病史
年龄
职业
本次妊娠经过
推算预产期
预产期(月份)=末次月经(月份)-3(或+9)
预产期(日期)=末次月经(日期)+7
实际预产期与推算可相差1~2周
若妇女忘记末次月经,或哺乳期尚未月经来潮而受孕者→推算
早孕反应—6周
B超—胎囊大小(GS),头臂长度(CRL),胎头双顶径(BPD),股骨长度(FL)
宫底高度—对应孕周
胎动—20周
月经史及既往月经史
家族史
丈夫健康状况
体格检查
产科检查
腹部检查
视
腹形及大小、有无手术瘢痕、妊娠纹、水肿
触
四步触诊
双手触诊宫底高度
双手触诊宫体、听胎心
右手触诊胎先露
双手触诊头盆关系、胎方位
听:胎心
骨盆测量
骨盆内测量(11/10/9)
对角径
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前缘中点
正常:12.5~13cm
检查方法
检查者将一手的示指、中指伸入阴道
中指触到骶岬上缘中点
示指触到耻骨联合下缘,并用另一手示指固定标记此接触点
抽出阴道内的手指,测量中指尖到此接触点距离
坐骨棘间径
两坐骨棘间距离
正常:10cm
测量方法:一手示指、中指放入阴道内,分别触及两侧坐骨棘
坐骨切迹宽度(骶棘韧带宽度)
坐骨棘与骶骨下部间的距离
正常:阴道内示指置于韧带上移动,可容纳3横指
异常:中骨盆狭窄
出口后矢状径
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长度
正常:8~9cm
测量方法
示指伸入孕妇肛门向骶骨方向
拇指置于体外骶尾部
两指共同找到骶骨尖端
将骨盆出口测量器一端放在坐骨结节间径中点,另一端放在骶骨尖端处,读数
骨盆外测量
髂脊间径(25~28cm)
髂棘间径(23~26cm)
骶耻外径(18~20cm)
坐骨结节间径/出口横径
正常:8.5~9.5cm
骨盆出口狭窄明显:出口后矢状径+坐骨结节间径≤15cm
测量方法
孕妇仰卧位,双手抱双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距离
耻骨弓角度
正常:90度
异常:<80度
测量方法
左右拇指指尖斜对拢,放置在耻骨联合下缘
左右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测量,两拇指间角度
阴道检查
复诊产前检查
询问前次产前检查之后有无异常情况
无头痛、眼花、浮肿、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异常、胎动变化
检查孕妇
测量血压、体重
复查有无尿蛋白
检查有无水肿及其他异常
检查胎儿
胎儿大小(包括生长速度)、胎心率、胎动、胎位、羊水量
胎儿监护
胎儿宫内状况的监护
胎动计数—最简单
提示胎儿可能缺氧:<10次/2h、减少50%以上
彩超(胎儿血流动力学监测)
提示胎盘血流阻力大,胎儿可能缺氧:S/D<3
胎儿电子监护
胎心率变化—胎心率曲线
记录胎心率变化
胎心率基线(BFHR)
指在无胎动和无宫缩影响时10min胎心率的平均值
心搏次数:110~160次/min
心动过缓→胎儿窘迫
心动过速→胎儿窘迫
基线变异:6~25次/min
胎心率基线摆动,有小的周期性波动
变异减少→胎儿储备力降低
变异过度→胎儿储备力降低
一过性胎心率变化
受胎动、宫缩等刺激,胎心率发生暂时性加快或减慢,随后又能恢复基线水平
加速—胎儿良好
减速
包括
早期减速→不能诊断胎儿窘迫
宫缩时胎头受压,见于第一产程
波形特点—早、短、快、小
变异减速
宫缩时脐带受压,兴奋迷走神经
波形特点—波形变、起始变、快、大
晚期减速→确诊胎儿窘迫
胎儿缺氧
波形特点—晚、长、慢、小
治疗
病因治疗→终止妊娠
记录宫缩与胎动
胎动小波
胎盘功能检查(异常:胎盘功能减退)
胎动
异常:胎动<10次/2h
孕妇尿中雌三醇
24h尿定量测定:<10mg/24h
随机尿:雌激素/肌酐(E/C)<10
孕妇游离血清雌三醇
<40mmol/L
孕妇血清胎盘催乳素(HPL)
<4mg/L,或突然降低50%
缩宫素激惹试验(OCT)
OCT阳性→晚期减速
孕期用药
孕周对胎儿的影响
受精~2周内(孕卵着床前后)—药物对胚胎影响:全/无
受精后3周~8周—致畸高度敏感期
致畸期—孕早期
受精—受精9周
末次月经—妊娠12周
8周后—致畸性减弱(生殖系统、神经系统)
分娩期用药
产程中镇痛—用哌替啶,不用吗啡
哌替啶
镇痛作用
时间:让胎儿在用药后1~4h内娩出
目的:出生后新生儿体内的药物处于低水平
镇静作用
时间:第一产程潜伏期
基本原则
用药必须有明确的指征
对胎儿相对安全药物
单独用药,避免联合用药
用老药(结论比较肯定的药物)
最小有效量,注意及时停药
尽量推迟到妊娠中、晚期再用药
抗生素类
禁用—氨基糖苷、喹诺酮
首选—青霉、头孢
厌氧感染—甲硝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