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5年新版7年级生物学人教版上册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生物学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整理,涵盖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提高学习效率。赶紧收藏一起学习吧!
编辑于2025-01-11 14:07:462025年新版7年级生物学人教版上册知识点
生物
生物的基本特征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绝大多数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生物能够生长,发育和繁殖
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生物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分类
界门纲目科属种
双名法
属名+种加词+命名者的姓名等(可省略)
分类方法
植物分类
被子植物往往以花、果实和种子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根据是否能产生种子,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
动物常见分类
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生殖方式等
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分为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
微生物的分类
病毒根据感染的细胞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
真菌可分为单细胞真菌(酵母菌)和多细胞真菌
细菌根据外部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细胞
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
细胞的发现历史
细胞学说的内容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质
线粒体
将储存在有机物内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使用;呼吸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
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
含有细胞液,内部包含多种色素和味道
细胞核
23对染色体
蛋白质
遗传物质
DNA
细胞的分裂与生长
生长
细胞体积变大
分裂
分裂前染色体自我复制增多,分裂后内部的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植物细胞
细胞核一分为二,细胞质分成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的细胞;在原来的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
动物细胞
细胞核一分为二,细胞质分成两片,分别进入两个新的细胞;细胞膜向中间缢裂,分成两个新的细胞
分化
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变,形成了组织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组织
组织的定义
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组织的类型
上皮组织
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和分泌等功能
结缔组织
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肌肉组织
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能够使机体产生运动
神经组织
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感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在体内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器官
器官的定义
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
植物器官,绿色开花植物
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根,茎,叶(营养器官)
系统
系统的定义
人体的主要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生殖系统
运动系统
多种多样的生物
植物
孢子植物(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藻类
代表
水绵,海带,裙带菜,紫菜等
生活环境
主要分布在水中
形态结构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全身都能吸收水和无机盐;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大气中大部分氧气都是藻类释放的;可用于制药或食用
苔藓
代表
葫芦藓,地钱
生活环境
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
形态结构
一般都很矮小,没有输导组织,有类似茎,叶,有假根,只起固定作用
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苔藓植物的遗体堆积,形成泥炭
蕨类
代表
贯众,卷柏(可供药用)满江红(优良的绿肥和饲料)铁线蕨,桫椤(观赏)
生活环境
陆地上的阴湿环境
形态结构
叶常呈羽状,背面有褐色的斑块隆起,是孢子囊群;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
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蕨类植物的遗体堆积形成煤
种子植物(生殖发育可离开水)
裸子植物(水杉,银杏,红豆杉)
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
被子植物(猕猴桃,荔枝,水稻)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动物
无脊椎动物
刺胞动物
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水螅, 水母,珊瑚虫,海蜇
扁形动物
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血吸虫,绦虫,华枝睾吸虫,涡虫
线虫动物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蛔虫,蛲虫,钩虫,秀丽隐杆线虫
环节动物
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沙蚕,蛭,蚯蚓
节肢动物(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蝗虫,蜘蛛,虾,蜈蚣,蚂蚁等
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从蛭的唾液中提取的蛭素可以用于生产抗血栓的药物,蚯蚓可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大多具有贝壳
鲍,蜗牛,枪乌贼,河蚌等
棘皮动物
体表有棘
海星等
脊椎动物
鱼
主要特征
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腮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鱼适合生活在水中的特点
①,用鳃呼吸,鳃中的鳃丝含有大量毛细血管,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②,身体呈流线型,体表有鳞片,可以分泌粘液,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③,尾部和躯干部摆动,产生动力,在鳍的协调作用下游泳
④,靠游动来获取食物和躲避敌害
代表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海马,泥鳅,黄鳝
两栖动物
主要特征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代表
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青蛙
后肢发达,趾尖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爬行动物
主要特征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这些特征都有利于其在陆地上生活,四肢短小,跳跃困难,但可以紧贴地面迅速爬行,头部后有颈,可以使头部的运动更加灵活
代表
蛇蜥,蜥蜴,龟,鳖,鳄鱼等
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鸟
主要特征
体温恒定,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呼吸
鸟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
①,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②,体表覆羽,前肢变为翼
③,骨骼轻薄,可以减轻体重;具有发达的龙骨突,可附着发达的胸肌的附着面积
④,胸肌发达,一端附着在龙骨突上,另一端附着在前肢上牵动两翼为飞行提供动力
⑤,视觉发达,有些鸟能在疾飞中看清并捕食猎物
⑥,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不储存粪便
⑦,呼吸: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鸟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气囊不进行气体交换;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
⑧,心脏占身体的比重大,心跳频率快,能提供充足能量
哺乳动物
主要特征
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等的分化
哺乳动物还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灵敏的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
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
微生物的分布
菌落
由一个或多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细菌的菌落较小,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颜色可呈白,黄,红等多种颜色
真菌的菌落较大,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白红绿黄褐黑等颜色
观察微生物的方法
配置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
细菌真菌生存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
细菌(原核生物)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每个细菌都是独立生活的,利用高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基本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DNA集中区域(无成形的细胞核)
特殊结构
菌毛:粘附作用,使细菌粘附在灰尘上,随风飘动
鞭毛:有助于细菌在液体中游动
荚膜:保护作用,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营养方式
异养: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与人类的关系
乳酸菌可用于制作酸奶、泡菜,醋酸菌可用于制醋,棒状杆菌可用于制作味精,大肠杆菌可用于制作胰岛素,有些细菌寄生在人的肠道内,可以合成维生素;甲烷菌可以生成清洁能源——甲烷;可使食物变质,引起传染性疾病
真菌(真核生物)
种类:单细胞真菌(酵母菌)多细胞真菌(青霉,毛霉)大型真菌(蘑菇,木耳,灵芝等)
基本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营养方式
异养
生殖方式
主要是孢子生殖(酵母菌主要进行出芽生殖,环境恶劣时进行孢子生殖)
与人类的关系
寄生生活的真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酵母菌可用于制作馒头,面包,酿酒,霉菌可用于制作酱和酱油,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真菌还可以产生抗生素,用来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病毒(无细胞结构)
病毒的体积用纳米来计算,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结构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或RNA)组成
营养方式
寄生不能独立生活,只能生活在活细胞内,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病毒颗粒,一旦再次进入活细胞,就会恢复
结构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或RNA)组成
与人类的关系
噬菌体可以治疗超级细菌引起的感染,基因工程上的应用,防治有害生物,使人或动植物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