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八上历史思维导图(第四单元)
八上历史思维导图第四单元,主要内容有: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三部分内容。
八下物理思维导图(第九章:力与运动),分享了二力平衡、牛顿第一定律、力与运动的关系知识,有用的话同学们留个赞再走吧!
八下物理思维导图(第八章:力),分享了力 弹力、重力 力的示意图、摩擦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识,有用的的话同学们留个赞再走吧。
八下历史时间轴(7-9课),如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凡是毛主席 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 渝的遵循”的方针。 一个免费的牛逼的时间轴,有用的留个三连再走呗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八上历史思维导图(第4单元)
新文化运动
标志
1915 陈独秀 《青年杂志》
阵地
《新青年》 北京大学
人物
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蔡元培
口号
民主与科学
内容
抨击旧道德,旧文化
提倡民主和科学
提倡新文学,发起文学革命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爆发
导火线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爆发
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取消21条
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扩大
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取得初步胜利,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有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必考
性质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世界上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特点
五四运动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
意义
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地位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五四精神
爱国主义,民主和科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追求真理,反帝反封建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背景
1917年,俄国10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传播
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做了比较系统的介绍
发展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开始走向工人群众,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成立的条件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组织基础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1920年8月,在中国共产国际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最早的共产党组织)
共产国际的帮助
成立时间及标志: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1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地点: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参加代表: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会议内容: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1个党纲。党章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奋斗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中心任务: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