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近现代史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思维导图资料。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整理,涵盖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提高学习效率。赶紧收藏一起学习吧!
编辑于2025-01-15 21:03:56总结
意识觉醒总结
民族意识的觉醒 朦胧→普遍
思想解放
维新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全面的民族觉醒
五四运动
第一次
五四运动的意义
(空前)抗日战争
第二次
共产党的觉醒
改革开放
革命阶段
初次尝试
组织宣传
口号 精神 灵魂 精髓
新文化运动 口号
民主、科学
五四精神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黄埔精神
爱国、革命
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科学发展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党派壮大
革命
统一战线
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
土地革命: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放战争: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建设
子主题
经验总结
两次论战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关于革命和改良的辩论
立场区分
1. 右翼
自由保守
右倾机会主义
:通常指的是支持自由市场经济、个人自由、传统价值观、国家安全和维护现状的政治立场。右翼政治力量倾向于支持减少政府干预,强调个人责任和自由竞争。
2. 左翼
激进变革
“左”倾
教条主义错误
:通常指的是支持社会平等、社会正义、工人权益、社会福利、环境保护、民主参与和改革的政治立场。左翼政治力量倾向于支持政府在经济和社会问题上的积极作用,包括通过税收和福利政策来减少社会不平等。
社会初级阶段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的变化
近代中国的社会 的主要矛盾 和两大历史任务
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
中共八大
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
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
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
未完待续
“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
现代化农业
现代化工业
现代化国防
现代化科学技术
问题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走什么样的道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简明概括为: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三步走”发展战略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完成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完成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新的“三步走”战略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第一步
到建党一百年周年的时候,即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完成
第二步
到建国一百年周年的时候,即到2049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三步
在前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
第一步,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第二步,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近代史 (1949-1919) 70年
“史”与“论”结合: 原因、经验、历史、教训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鸦片战争~1919五四运动)
进入近代后 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 (侵略与反侵略)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世界
1.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清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由于实行闭关锁国,中国错失了工业革命的机遇,大幅落后于时代。从19世纪中叶开始,清朝统治危机四伏,逐渐走向衰落。
2.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在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人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殖民主义进一步发展成为由少数帝国主义强国主宰的世界体系。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给古老的中国带来了空前严重的灾难,使中华民族面临极其深刻的生存危机。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战争起因
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殖民扩张;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和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尤其是为了保护罪恶的鸦片贸易。英国的鸦片走私不仅造成了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和财政危机,还导致银贵钱贱,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并且直接毒害了中国人的身体和精神。
清政府实行禁鸦片措施,完全是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正义行动。
英国政府针对中国禁烟,发动对华战争。1840年4月,英国议会通过对华战争的决定。
战争过程: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
战争结果
中国战败,1842年8月,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一中英《南京条约》。1843年7月和10月,中英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接着,1844年7月,中美签订《望厦条约》; 1844年10月,中法签订《黄埔条约》。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近代以来中国签订的 部分不平等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8月
割让香港岛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日《马关条约》
1895
割让台湾岛、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
《辛丑条约》
1901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反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后果
①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 如:
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管束,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协定关税,则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等等。
②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封建社会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方式和具体表现
军事侵略 (首先和主要的方式)
具体表现
①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②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③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政治控制
(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具体表现
①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②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③扶植、收买代理人
经济掠夺
(列强除了强迫中国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外,主要是利用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所赋予的特权,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进行掠夺和榨取,逐步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具体表现
①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②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③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④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文化渗透
(目的是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①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②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等)
兴办教育,传播其价值理念。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这是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
1.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人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2.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的原因
①鸦片战争以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并一步一步地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中国已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了。
②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自己的殖民地。但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特别是中国人民顽强、持久的反抗,同时也由于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使得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征服中国,也使得它们不可能共同瓜分中国。这样,它们才没有能够如英国在印度那样,对中国实行直接的殖民统治,而是通过其代理人对中国实行间接统治。近代中国尽管在实际上已经丧失拥有完整主权的独立国的地位,但仍然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由于它与连名义上的独立也没有、而由殖民主义宗主国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尚有区别,因此被称作半殖民地。
3.中国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原因
①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门户,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洋纱、洋布等商品在中国大量倾销,逐渐使中国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
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
另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给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
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成了产业工人的后备军。 一批官僚、买办、地主、商人投资兴办新式工业。
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国已经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了,因此被称作半封建社会。
②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并不容许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它们利用获取的政治、经济特权,在中国倾销商品,经营轻工业和重工业,对中国的民族工业进行直接的经济压迫。
民族资产阶级被压迫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了某些发展,但是并没有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而在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外国资本及依附于它的官僚资本居于主要和支配的地位。
在中国农村中,地主剥削农民的封建生产关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依然占着显然的优势。
这样,中国的经济既不再是完全的封建经济,也不是完全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了。
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①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③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发展进步的严重障碍。
④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⑤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列强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它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而且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地区有所差别。在某些时期,中国的某些地区甚至沦为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
近代中国社会阶级的变动
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不仅旧的阶级发生了变化,还有新的阶级产生。
1.旧阶级的变化
①统治阶级-地主阶级的变化:
有些地主从乡村迁往城市成为城居地主;
一部分地主将土地剥削获得的货币投资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有的附股外资企业,有的入股洋务企业,有的直接创办或参股民营企业,转化为资本家。
②被统治阶级--农民阶级的变化:
不少自耕农失去土地,向贫农或雇农转化;
有些农民装产或失去土地后流人城市,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备军。
2.新阶级的产生
①工人阶级,
它的来源主要是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
早期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不多,却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它身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受削最深,革命性最强,而且它还有组织纪律性强、集中、团结、与广大受压迫农民有着天然联系等优点,因此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②资产阶级。
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
依据来源不同, 中国资产阶级可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官僚买办资本家。
他们是大官僚与大买办的结合,利用政治特权和与外国资本的紧密联系,在剥削劳动人民和挤压民族资本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另一部分是民族资本家。
他们经营的企业由于原始积累不足,大多数规模小、设备落后,并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及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压迫,发展缓慢,始终未能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主要地位。
由于经济上的天生的软弱性,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表现出两面性(革命性、动摇性-这对后来的革命运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既有矛盾、斗争的一面,又有依赖、妥协的一面。
他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者在斗争中保持中立,但是没有革命的彻底性,不可能引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概要
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始终没有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至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 因此,它是先于中国的资产阶级而产生的。
近代中国的社会 的主要矛盾 和两大历史任务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
相互关系。 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的,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一般来说,当资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矛盾特别尖锐,阶级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而当封建主义统治特别残酷时,中国人民把战争的矛头直接指向中国的封建政权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
当国内战争发展到从根本上威胁资本-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时候,外国侵略势力甚至直接出兵,援助中国的反动派,镇压中国人民。 这时,外国侵略者和国内封建统治者完全公开站在一条战线上。
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两大历史任务。 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了, 为了使中国在世界上站起来, 为了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
就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就必须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 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无数的志士仁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正是为此而进行了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
概要
①在两大历史任务中,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必要前提。
②要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它们的侵略、压迫的过程。
1.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①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在广州北郊英勇抗击英国侵略军,道使侵略军撤出广州,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②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后期,太平军曾多次重创英、法侵略军和外国侵略者指挥的洋枪队“罩胜军”"常捷军”。
台湾高山族人民英勇抵抗美国和日本的侵犯。
香港中国造船工人,爱国商人的罢工罢市斗争。
⑤《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反侵略、反割占的斗争。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义和团及部分清军在多地与之展开殊死战斗。
2.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①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1876年3月,左宗棠受命率兵展开收复新疆的军事行动,经过两年的浴血奋战,收复新疆, 一举粉碎了分裂势力, 捍卫了民族利益和民族尊严, 维护了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
历史背景
1865年,浩罕汗国的军官阿古柏在新疆地区建立了一个分裂政权,得到了英国和沙俄的支持,这使得新疆地区的局势变得岌岌可危。英国和沙俄都希望通过支持阿古柏来扩大自己在中亚的影响力,沙俄甚至直接占领了伊犁地区。
中法战争期间,
1884年10月,法舰进犯淡水,被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刘铭传指挥守军击退。
1885年年初,法舰炮轰浙江镇海炮台,也被守军击退。3月,在中越边境镇南关(今友谊关),年近70的老将冯子材身先士卒,率部勇猛冲杀,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
②英勇献身。
在抗击外国侵略的战争中,许多爱国官兵英勇献身。 如中日甲午战争时,致远舰管带(舰长)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等,都以身殉国。
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1.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
①“边疆危机”。19世纪70至80年代, 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 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
英国从印度侵入西藏,又从缅甸入侵云南。
法国则从越南侵犯广西。
俄国从中亚入侵新疆。
日本吞并琉球、侵犯中国台湾。
②瓜分危机。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把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更大大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领土的野心,并激化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俄国认为,日本割取辽东半岛损害了俄国在中国的侵略利益,便联合法国和德国共同干涉还辽,迫使日本放弃了割占辽东半岛的要求。日本则以再向中国勒索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作为补偿。俄、德、法三国又以干涉还辽“有功”为由,要求租借中国港湾作为报酬。由此,德、俄、英、法、日等国于1898年至1899年竞相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1)义和团运动
①义和团运动是在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下发生的,是中国人民反侵略反瓜分斗争的继续。
②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时期,中国人民以其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打击和教训了帝国主义侵略者,使他们不敢为所欲为地瓜分中国
虽然,由于当时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的阶段,义和团运动存在着笼统的排外主义的错误;由于认识不到帝国主义联合中国封建地主阶级以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义和团曾经蒙受封建统治者的欺骗:由于小生产者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中还存在普迷信、落后时倾向。
但是,义和团运动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这一基本的历史事实是不容抹杀的。
(2)帝国主义列强不能实现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原因
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②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是根本的原因。
概要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也是到强未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原因之一。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历次的反侵略战争, 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的。
其原因,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①社会制度的腐败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根本原因。例如中法战争最终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正是腐败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抵抗,这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②经济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民族意识的觉醒 朦胧→普遍
1.民族意识觉醒的原因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
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2.“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 早期的维新思想
朦胧的民族觉醒意识
①睁眼看世界。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41年,他组织翻译了英国人嘉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成《四洲志》一书。林则徐后来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四洲志》书稿交给好友魏源。魏源在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其内容除包括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以外,还有总结鸦片战争经验教训、论述海防战略战术的《筹海篇》,翻译西人论述的《夷情备采》及西洋科技船炮图说等。
②“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这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③早期的维新思想—— 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
19世纪70年代以后,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等人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具有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追求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以及具有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如郑观应在所著《盛世危言》中提出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同西方国家进行“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制度等主张。这些主张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的意义。
3.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
①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还只是少数人有朦胧的民族觉醒意识。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人的刺激极大。《马关条约》签订后接踵而来的瓜分狂潮,更使中华民族的各阶级、各阶层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时,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
拓展与点拨
中日甲午战争是 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
在这场战争爆发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达到高潮;
中国的战败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
②救亡图存和 振兴中华口号的提出。
1895年,严复写了《救亡决论》一文,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在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1898年正式出版)。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严复疾呼,中国如果不能改革自强,就会“弱者先绝”,亡国灭种,失去民族生存的权利。《天演论》对中国人无异于是振聋发聩的警世钟。1898年有人绘制的一幅《时局图》,更是形象地表现了当时中国面临的被瓜分危局。
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孙中山1894年11月在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时就指出:“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由此,他在《兴中会章程》中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不同社会力量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考点tips
随着资本一帝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Θ益加深,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和方案。 农民是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主要的压迫对象和反抗力量。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农民阶级
(1851-1864年) 1.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①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为支付对列强的巨额赔款,同时也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农民的负担更为沉重。
②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鸦片贸易在战后进一步泛滥,导致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的现象更加严重,又额外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1842年至1850年间,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在百次以上。清政府调兵镇压,但群众斗争彼伏此起,反抗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爆发的。
(2)太平天国兴起
①1843年,洪秀全撷取原始基督教教义中反映下层民众要求的平等思想和某些宗教仪式。从农民斗争的需要出发,加以改造,创立了拜上帝教,并利用它发动和组织群众。
上帝的第二个儿子 耶稣的弟弟——洪秀全
②金田起义后,势如破竹,迅速发展。 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
①颁布。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于1853年冬颁布了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内容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②《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 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
按照“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土地按面产高低划分为9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凡16岁以上的男女,每人皆可分得一份数量相同的土地,不满16岁的减半。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施行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一个以解决上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③评价:
第一,进步性。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土地所有制,体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
第二,空想性。
《天朝田亩制度》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险眼界,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种社会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质。实际上,《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平分土地方案即使在太平军占领地区也并未能付诸实行
《资政新篇》
①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资政新篇》,1859年,从香港来到天京的洪仁玕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洪秀全看到后,十分重视,对其中绝大部分条款表示赞同,并下令镌刻颁布。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施。
②内容。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
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尤其是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对穷人“宜令作工,以受所值”,这就把向西方的学习,从生产力的领域扩展到生产关系的领域,即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了。
在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闻馆以报时事,破除陈规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在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交柱、自由通商,“与番人并雄”,但严禁鸦片输入。对于外国人,强调准其为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
③评价。
《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在中国近代“同西方学习”、追求近代化的进程中,有比较重要的意义。虽然未得到施行,但是它毕竟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救国方案,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突出特点,为以后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3.天京事变(1856年9月)由盛转衰直至失敗(1864年7月)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很基。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上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出来。
《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反映了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在后期试图通过向外国学习来寻求出路的一种努力。因此,太平天国起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也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流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尤其是当中外反动派勾结起来向太平军举起屠刀时,他们毫不犹豫地同英、法军队和由外国军官组织和指挥的“常胜军”“常捷军”进行英勇的斗争,使侵略者“呼救无人”“梦魂屡惊”。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失败的原因
(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主观原因: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这是根本原因)
①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
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
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②太平天国在军事战略上出现了重大失误。
③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教义毕竟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④太平天国也未能正确地对待儒学。
⑤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2.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洋务事业的兴办
地主阶级洋务派
1.洋务派的产生
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在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与捻军起义的过程中兴起。
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②“师夷长技以制夷”。
2.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 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①目的。
首先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
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
②指导思想。
对洋务派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他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
所谓“中学”,特指“中国的文武制度”,也就是封建制度; “西用”特指西方的船坚炮利和其他先进科学技术,主要的是所谓的“长技”。
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③目标。早期的洋务运动以“自强”为目标,后期的洋务运动以“求富”为目标。
3.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归纳起来有三方面:
(1)兴办近代企业
①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这些企业都是官办的。1890年以前,在全国各地共创办了20多个军工局(厂)。其中规模较大的有5个(包括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上海江南制造总局与最大的造船厂福州船政局等),最早创办的是安庆军械所(1861年创办)。
②洋务派还兴办了一些民用企业。这些企业除少数采取官办或官商合办方式外,多数都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其中最重要的官督商办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都是李鸿章筹办或控制的。这些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虽然受官僚的控制.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但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轮船招商局是现代 招商局集团的前身
集团旗下现代 世界500强企业
中国招商银行
平安保险
(2)建立新式海陆军
19世纪60年代,京师和天津、上海、广州、福州等地军队纷纷改用洋枪、洋炮、聘用外国教练。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湘军也是用洋枪装备的军队。
1874年,日本派兵侵犯中国台湾,清政府筹办海防、建设海军之议随之兴起。从19世纪70-90年代,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其中北洋水师是清政府的海军主力。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兴办近代工业、训练新军,要有懂得西方先进技术的专业人才。 为此,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堂,主要有三种:
一为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主要培养翻译人才:
一为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
一为军事学堂,如船政学堂等,培养新式海军人才。
在创办新式学堂的同时, 还先后派遣赴美幼童及官费赴欧留学生200多人。
美国
詹天佑
欧洲
严复
历史作用及失败
1.洋务运动的失败
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前后进行了30多年的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2.失败原因
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失败的决定性原因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企图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 因为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容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桎梏下充分地发展起来的。
②洋务运动对列强具有依赖性。
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官员却一再主张对外“和戎”,其所兴办的企业一切仰赖外国,他们企图依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于与虎谋皮。
③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洋务派所创办的一些新式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基本上仍是封建衙门式的。
3.历史作用
①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国的 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试图“稍分洋商之利”,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但是,洋务派兴办洋务新政,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②开学习西方风气之先,使中国近代教育得以开始,同时,为西学的传播和中国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开阔了眼界。
③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重本抑末”等观念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西方的各种技术和器物不再被当作“奇技淫巧”受到排斥,而是被视为模仿、学习的对象。这一切,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重本抑末”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它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或轻视工商业。
4.启示
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前提下“自强”“求富”,这条道路是走不通的。
戊戌维新运动
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
1.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①变法维新运动的历史条件。
第一,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第二,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
第三,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站在救亡图存和变法维新的前列,他们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不但要求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第四,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人们逐步形成了一个共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迅速传播开来,逐步形成为变法维新的思潮,并发展成一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
②维新派的活动。
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 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采取了下列行动宣传维新主张:
第一,向皇帝上书。如“公车上书”。
第二,著书立说。
如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写了《变法通议》,谭嗣同写了《仁学》,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等。
第三,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如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进呈了《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波兰分灭记》等书。
第四,办学会。著名的有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等。
第五,设学堂。
康有为——广州万木草堂 梁启超——长沙时务学堂
第六,办报纸。影响最大的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
组织革新力量,而重点则放在争取光绪皇帝及其周围的帝党官员的支持上,希望通过他们自上而下地实行变法主张。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①论战的主要问题。 封建守旧派和反对改变封建政治制度的洋务派,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对维新思想发动攻击,于是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 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第一,要不要变法。
守旧派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有的人甚至主张“宁可亡国,不可变法”。洋务派官僚张之洞也在《劝学篇》一书中反复强调封建的纲常伦理不可变。
而维新派则根据西方进化论的观点,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有维新变法,革除积弊,才能挽救中国所面临的危亡局面,以图求存和自强。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守旧派与洋务派认为,“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纪纲不行,大乱四起”。
维新派则运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作了批判。
君是由民共举出来的,民既可以共举君,也可以共废君。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合理性,为实行政治制度变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不过。与此同时,他们又认为,“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即首先要为正在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士绅争取政治地位。
只有君主立宪制度才是当时中国理想的政治方案,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守旧派反对西学,把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斥之为“奇技淫巧”。洋务派虽认为西方的军事和技术可以学习,但坚持封建的政治制度、科举八股,尤其三纲五常绝对不能触动。
而维新派则痛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统治者“牢笼天下”的愚民政策,因此要救中国必须废八股、改科举,办学堂、兴西学。
②论战的实质。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通过论战,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戊戌变法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百日维新
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欲有所作为但又无实权的年轻的光绪皇帝希望通过变法维新来救亡图存,并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手中夺取统治大权。1898年6月11日,他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在此后的103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提倡向皇帝上书言事;准许旗人自谋生计,取消他们享受国家供养的特权。
经济方面: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中央设立农工商总局与铁路矿务总局、各省设立商务局;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注重农业发展,提倡西法垦殖,建立新式农场;广办邮政,修筑铁路;开办商学、商报,设立商会等各类组织;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
军事方面:裁减旧式绿营兵,改练新式陆军;采用西洋兵制,练洋操,习洋枪等。
文化教育方面:创设京师大学堂,各省书院改为高等学堂,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提倡西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派人出国留学;奖励新著,奖励创办报刊,准许自由组织学会。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同时也是之后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的各项政令大多是接受了维新派的建议而制定的,但是,在光绪皇帝发布的新政诏令中,并没有采纳维新派多次提出的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
“戊戌政变”。
戊戌维新所要推行的是一种十分温和的不彻底的改革方案,旨在开放一定程度的言论、出版、结社自由,使资产阶级享受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并未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因此,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但是,即使是温和的不彻底的改革,也遭到了封建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经过密谋策划,守旧势力于1898年9月21日发动政变,慈禧太后以“训政”的名义,重新独揽大权,将光绪皇帝软禁,同时下令搜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戊戌六君子”遭杀害。
1898年的“百日维新”如同昙花一现,只经历了103天就夭折了。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以外,其余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扼杀维新变法的政变,史称“戊戌政变”。戊戌维新运动宣告失败。
意义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维新派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戊戌维新运动虽然未能成功地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其颁布的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若干措施也未能生效,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思想
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从而把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壁垒打开了一个缺口,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以维新运动为起点,资产阶级新文化开始打破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的局面。
在教育方面,维新派主张采用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兴办新式学堂,这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京师大学堂的创设,更成为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
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维新派主张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恶俗陋习,提出“剪辫易服”的主张,倡导讲文明、重卫生等,其移风易俗、开启社会新风的效用不可低估。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失败原因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还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维新派的势力更是非常弱小,很多人自身还保留着封建士大夫的痕迹。他们既没有严密的组织,也不掌握实权和军队,更没有去发动群众。这样,他们就只能把自己实行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
②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它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只是幻想依靠光绪皇帝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实现自上而下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思想上,他们虽然提倡学习西学,却仍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借古代圣贤之名“托古改制”。
二是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虽然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
三是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
(2)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戊戌六君子”流血的教训,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良主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日益发展起来。
拓展与点拨
以上三场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失败的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前提下“自强”“求富”,这条道路是走不通的。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
历史条件
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屡屡碰壁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运动开始走上历史舞台。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和中国人民顽强斗争的必然结果。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①民族危机加深。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它们在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以后,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 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
1903年至1904年,英国派兵侵入中国西藏地区。德国则企图将势力延伸到原属英国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
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竟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清政府却宣称“局外中立”。经过一年多的厮杀,日本战胜俄国,俄国将所攫得的中国东北南部所有一切侵略特权“转让”给日本。
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了。
②社会矛盾激化。
为了对外支付巨额赔款,清政府追加旧税,巧立名目增加新税,各级官吏还要中饱私囊,致使民怨沸腾。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了。正是在中外反动派的严重压迫下。20世纪初,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在一些运动中,资产阶级开始成为主要的角色。这些情况说明,随着晚清政局的演变,人民群众已经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了。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立宪派
①清末“新政”的推行。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经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甘当“洋人的朝廷”;同时也使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国内要求变革的呼声日渐高涨。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此后,陆续推行了一些方面的改革,并下令从1906年起正式废除科举考试。迫于内外压力,清政府又于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并于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制定了一个仿效日本实行君主立宪的方案,但又规定了9年的预备立宪期限。
②清末“新政”的破产。
预备立宪并没有能够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重了危机。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延续其反动统治。1911年5月,在为形势所迫不得不成立的责任内阁里,13名大臣中满族就有9人,其中皇族占7人,被讥为“皇族内阁”。这不仅使立宪派大失所望,也使统治集团内部因满汉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尖锐而分崩离析。
事实表明,清政府已陷入无法照旧统治下去的境地。革命已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
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明显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已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力量。
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这个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与戊戌维新运动及20世纪初清政府兴学堂、派留学生的措施有关。这些青年学生接触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其中不少人在民族危难加深、群众自发斗争高涨形势的推动下,开始摸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这些青年知识分子,成为了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孙中山走上了革命道路。
从根本上说,近代中国的革命是被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流治者逼迫出来的。中国革命的许多先驱者包括孙中山早年也曾尝试采取和平的手段来推进中国的变革与进步,在幻想破灭后走上了革命道路。1894年,孙中山北上京津向李鸿章上书,寄希望于清政府的腐败比他原先了解的要严重得多。这时,他确信“和平方法、无可复施”,决心以革命的方法推翻清朝的统治。
兴中会的建立及其纲领。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建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房,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1895年,他策划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失败后流亡海外,继续从事反清革命活动。
《中国问题的真解决》
高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并选择了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斗争方式。这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工作。 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 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 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S
1903年,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邹容写了《革命军》,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
陈天华写了《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这个“洋人的朝任”。
②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组织工作-成立革命团体。
从1904年开始,出现了十多个革命团体,其中重要的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等。
这些革命团体的成立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及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组织力量。
③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黄兴被任命为执行部庶务,实际主持会内日常工作,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定了革命纲领。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同盟会革命纲领—— 三民主义的提出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二是建立中华民族“独立的国家”。
这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民族革命。
孙中山指出,民族主义不是简单的排满,不是针对一切满人,而是要结束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及其媚外政策。
但是,同盟会纲领中的民族主义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放走了中国人民的最大敌人。当时的革命派对于帝国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害怕帝国主义干涉,甚至幻想以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为条件来换取列强对自己的支持。同时,强调了对满族封建势力的清除而放松了汉族封建势力,结果就是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导致了辛亥革命后封建势力的反扑。
民权主义—— 政治革命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这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政治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民国。
孙中山强调,政治革命应当与民族革命并行。 民族革命是扫除“现在的恶劣政治”,而政治革命则是扫除“恶劣政治的根本”,从而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集国内民族压迫与封建专制统治于一身的清政府。
不过,民权主义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民生主义—— 社会革命
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 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
孙中山主张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
国家还可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
他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的诸多社会问题,其根源在于未能解决土地问题。因此他试图探讨一种一劳永逸的办法,既使中国富强,又避免产生贫富悬殊的现象,避免社会危机。
但是,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并非将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面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关于革命和改良的辩论
1.论战的主要内容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坚持走改良道路,反对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投入这场论战的还有其他十几种报刊。论战的主要内容是;
①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
改良派认为,革命会引起下层社会暴乱,招致外国的干涉、瓜分,使中国“流血成河”“亡国天种”,所以要爱国就不能革命,只能改良、立宪。
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②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改良派认为只能实行君主立宪,才是中国政治的现实出路。
革命派指出,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③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改良派反对土地国有,反对平均地权。
革命派强调,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地主强权”“地权失平”的现象,必须通过平均地权以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的出现。
2.论战的重大意义
通过这场论战,划请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但论战中也暴露了革命派 在思想理论方面的某些弱点。
比如,他们主张推翻清政府,但对“革命是否会招致帝国主义干涉”的问题不敢作出理直气壮的正面回答,只是希望通过“有秩序的革命”来避免动乱和帝国主义的干涉。
他们所说的“国民”,主要还是指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的劳动群众。
他们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否应该改革的问题也是语焉不详,并且反对贫苦农民“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些理论和认识的局限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
辛亥革命的爆发与清王朝的覆灭
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先后发动过多次武装起义。
1906年12月,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同盟会发动的这些起义虽然相继失败,但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11年4月27日举行的广州起义(史称“黄花岗起义”)。
②保路风潮。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与四国银行团订立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同时借此“劫夺”商股。这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其中以四川为最烈。立宪派本来主张把保路运动限制在“文明争路”的范围之内,但署理四川总督赵尔丰竞下令军警向手无寸铁的请愿群众开枪,造成“成都血案”。广大群众忍无可忍,在同盟会会员的参与下,掀起了全川的武装暴动。
③武昌首义。由于革命形势已经成熟,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武昌,取得首义的胜利。革命军在3天之内就光复了武汉三镇,成立了湖北军政府。
④各地响应。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腐朽的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终于覆灭。
革命内部和外部潜伏着的深刻危机。
在武昌起义和各省政权更迭的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既表现出了革命性和勇敢精神,又暴露出了软弱性和妥协态度。在一些地方,开始是由革命派发动新军或会党举行武装起义、宣布“独立”的。可是当反动势力反扑时,他们不敢发动群众保卫已经夺得的政权,致使政权落到了立宪派或旧官僚、旧军官的手里。有的地方虽是革命党人掌权,但这些人很快蜕变为新军阀、新官僚。这就意味着,革命是很快地发展了,但它的基础并不牢固,在它的内部和外部都潜伏着深刻的危机。
拓展与点拨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终于覆灭。
但是,封建土地制度并没有被消灭,封建主义的统治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才结束。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911年年底,孙中山从海外回到上海。“独立”各省的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南京政权的性质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 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这表现在:
①从政权的人员组成看,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的地位。
②从制定的政策看,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
局限性表现在:
试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清政府所欠的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
《告友邦书》
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去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下简称《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它规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体、政府组织机构以及人民享有的各项民主权利。
《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而“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称国务员,输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法院行使司法权。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参议员由各省选派。参议院有权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
《临时约法》还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出版、言论等自由,享有请愿、陈诉、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民主权利。
这样,作为革命的产物的《临时约法》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临时约法》带有鲜明的革命性、民主性和进步意义。
概要
不要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袁世凯炮制的《中华民国约法》混为一谈。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座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政治
在这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正因为如此,当袁世凯、张勋先后复辟帝制时,均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和人民群众的坚决反抗。
第三,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
思想、社会 、经济
辛亥革命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禁锢思想进步的闸门。
第四,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促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社会风气,也有助于人们的精神解放。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国际
扩展与点拨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开了序幕。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探索。辛亥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湖流的闸门,撼动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制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习近平)
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第二天,袁世凯致电临时政府,宣布“共和为最良国体”。同日,孙中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客文。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正式卸去临时大总统职务,随后,临时参议院议决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南京临时政府只存在了3个月便天折了,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以及附从革命的旧官僚、立宪派的共同支持下,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2.北洋军间的专制统治
袁世凯以“拥护共和”的高调骗取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信任和妥协,搜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暴实,打着中华民国的招牌,以北京为首都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
有政治上,北洋政府 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包括撕毁《临时约法》,炮制《中华民国约法》《总统选举法》,使大总统不仅可以无限期连任,而且可以推荐继承人,投靠帝国主义,与列强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用盐税作抵押,
1915年5月,竟然基本接受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要求。
复辟封建帝制,袁世凯做了83天的“中华帝国”皇帝(1916年1月1日到3月23日)。
1917年6月,前清官僚张勋率“辫子军”北上,拥废帝溥仪复辟(前后12天):
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总之,北洋政府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中国重新落人了黑暗的深渊,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梦想破灭了。
北洋军阀是在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封建的,买办的反动政治武装集团。他们以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作为自己的主要社会支柱,以外国帝国主义作为自己的主要靠山。
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在形式工是统一的。从1912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到1928年奉系军阀垮台,北洋军阀统治中国达16年之久。袁世凯死后,中国陷人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政治最黑暗的时期之一。
军阀
1. 直系军阀
代表人物:冯国璋、曹锟、吴佩孚等。
2. 皖系军阀
代表人物:段祺瑞。
3. 奉系军阀
代表人物:张作霖、张学良。
4. 滇系军阀
代表人物:唐继尧。
5. 桂系军阀
代表人物:陆荣廷、李宗仁、白崇禧。
6. 晋系军阀
代表人物:阎锡山。
7. 西北军阀
代表人物:冯玉祥。
8. 湘系军阀
代表人物:谭延闿、赵恒惕。
9. 川系军阀
代表人物:刘湘、刘文辉。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挽款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
“二次革命”。
孙中由一度受到袁世凯的欺骗,表示“十年不预政治”,以修铁路、发展实业为己任。1913年宋教仁被刺,看清袁世凯的真面目,毅然发动反袁的“二次革命命”。由于北洋军阀在军事上古绝对优势,而国民党(?)方面缺乏兵力和财力,内部意见又不一致,即果只坚持了两个月就失败了。
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坚持反袁武装斗争。由于中华革命党提不出能多动员群众的革命纲领,入党者又必须宣誓绝对服从孙中山个人,带有强烈的宗派性,严重脱离群众,因而参加的人数很少,社会影响不大。
护国运动。
1915年12月25日,即袁世凯准备“登基”前一周,蔡得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宣布“独立”,很快形成席卷半个中国的护国运动,次年3月,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反对声中被迫取消帝制,不久忧惧而死。
护法运动。
皖系军阀头子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后,变本加厉地推行独裁卖国的反动统治,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在这种局面下,孙中山举起了“护法”的旗帜,但“护法”的口号在群众中缺少号召力。
由于孙中山既没有足够的实力,也不掌握军队,遂不得不依享与院系军阀有矛盾的西南军阀。而西南军阀则企图利用孙中山的声望对抗北洋军阀,扩大自己的势力。1917年9月,在广州成立以孙中山为大元帅的护法军政府,并出师北伐。不久,西南军阀与直系军阀勾结,擅自实行停战,并且排挤孙中山,改组军政府。
1918年5月21日,孙中山镇然离开广州去上海。护法运动的失败,使他认识到“南与北如一丘之貉”,想依靠南方军阀来反对北部军阀,是行不通的。
孙中山具有顽强的革命精神。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不断摸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并始终坚持奋斗,在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斗争中建立了历史功勋: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是20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主要代表。
但是,孙中山并没有找到中国的真正出路。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人绝境,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了。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失败的原因
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决不容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系了这场革命。
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 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主要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甚至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承认和支持。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并没有认识到必须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致使一些汉族旧官僚、旧军官也混入革命的营垒。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群众。正因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没有被动员起来,这个革命的根基就显得相当单薄。
第二,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同盟会内部的组织比较松懈,派系纷杂,缺少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
(2)教训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正因为如此,辛亥革命仅仅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有能够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拓展与点拨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由于没有找到解决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正确道路和领导力量,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辛亥革命之后,在这场革命中接受洗礼的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继续探寻救国救民道路。辛亥革命之后十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并把它推进到了新的阶段。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兴起的背景。
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苦闷和彷徨之中。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以往少数先觉者的救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根源在于中国国民之蒙昧。
因此,“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他们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即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 这个运动后来被称为新文化运动.
开始的标志。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1917年1月,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聘请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也随之迁至北京。
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加入编辑部并成为主要撰稿人。《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基本内容与基本口号.
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
大旗
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
进化论观点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实行文学革命。
两面旗帜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提倡民主和科学。
概要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拥护“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即提倡民主和科学。
民主,既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制度,也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科学,则有二义:“狭义的是指自然科学”,“广义是指社会科学”。
新文化运动在民主与科学的大旗下,向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发起前成未有的猛烈攻击,提出了“破除迷信”的口号。他们认为要提倡民主和科学,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思想障碍,就必须对孔学进行批判。他们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面旗积。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 的性质与评价
(1)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2)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 的重大历史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提倡民主和科学是切中时弊的。当封建主义还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支配地位的时候,对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提倡,在客观上仍然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批判孔学,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股潮流冲决了禁锢人们思想的闸门。而这个闸门一被打开,各种新思潮的涌流就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是无法遏止了。正因为如此,在那时,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
正是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和影响下,中国涌现了一批青年革命民主主义者。其中的先进分子接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准备了思想的和文化的条件。
(3)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①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有效的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②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
但是,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本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
③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 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他们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坏就是绝对的坏,好就是绝对的好。这种形式主义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运动后来的发展。
事实上,在当时的先进分子中,有的人在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就已开始对它有所怀疑和保留了。后来,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分成了两个潮流。
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
十月革命推动了中国先进分子选择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端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新文化运动左翼人士,开始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怀疑,这推动着他们去探索挽救危亡的新的途径,为他们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合宜的土壤。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目光转向社会主义 的原因:
①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已走向解放之路。
十月革命发生在其国情与中国相同(封建压迫严重)或近似(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因而对中国的先进分子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②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1919年苏维埃俄国第一次对华宣言声明放弃沙俄在中国攫取的一切特权,引起人们很大的震动。
③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这样,在十月革命后、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思想界,就产生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中国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第一人 ——李大钊
李大钊是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他的代表作有:
1918年7月发表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向中国人民第一次正确地阐述了十月革命的性质;
1918年11月、12月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和《Bolshevism的胜利》;
1919年9月、11月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称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并且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斗争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
五四运动后
拓展与点拨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在宣传十月革命过程中,他的思想认识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进而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1919年五四运动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现代史与中国共产党 (1919至今) 100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五四运动~1949新中国成立)
一、 大革命时期 ——第一次国共合作
I.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1)五四运动爆发的 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这个运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首先,是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在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也进一步成长起来。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已经达到200万人左右。这样,五四运动就获得了比以往的革命斗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
其次,是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受其影响的年轻一代知识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最后,是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2)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919年年初,中国作为协约国的成员之一,派代表出席在巴黎召开的“和会”。 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华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华驻军等七项希望和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遭到拒绝。会议竟规定德国应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北洋政府居然准备在这样的和约上签字。
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北京十几所学校的学生三千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随后举行示威游行。他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动遭到北洋政府的严厉镇压。
(3)五四运动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5月4日到6月5日,以学生为主,中心在北京。
第二阶段:正当学生的爱国运动面临夭折的危险时,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从6月5日起,上海六七万工人为声援学生先后举行罢工。工人罢工推动了商人罢市、学生罢课。随后,这场反帝爱国运动扩展到了20多个省区、100多个城市。
五四运动突破了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革命运动。 斗争的主力由学生转向了工人,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了上海。
(4)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了实现
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并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6月28日,中国政府代表也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
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了实现。
2.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历史特点。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以磅礴之力鼓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志向和信心。
五四运动的意义
第一,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它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 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因此,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二,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五四运动中,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大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X
第三,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它改变了以往只育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素的第一次全面觉醒。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越来越多的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
第四,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搏击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五四运动“也标志者中国青年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急先锋”。
II.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活动
1.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五四运动以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马克思主义开始在知识界广泛传播。
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 主要有三种类型:
① 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如李大钊、陈独秀。在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中,李大到起着主要作用。
② 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主要代表为毛泽东等。
③ 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其代表为董必武等。
2.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
①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这说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
概要
第二国际是1889年在巴黎成立的国际社会主义组织, 它是在恩格斯的指导和促进下成立的。
第二国际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国际工人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组织工人进行经济和政治斗争。它在国际工人运动历史上起到了重大作用,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使社会主义运动由西欧、北美扩展到东欧、拉美和东亚。第二国际在广泛传播社会主义、预先地、初步地、极简单地组织社会主义力量方面做了非常重要的工作。
然而,由于对改良主义派批判不力,这种思潮在第二国际中日益滋长,导致第二国际大多数政党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倒向本国帝国主义政府一边,支持帝国主义战争,从而使第二国际蜕化变质,陷于瓦解。
第三国际,也称为共产国际, 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第二国际陷于分裂的背景下, 由布尔什维克于1919年在莫斯科发起成立的。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土地革命都有共产国际的身影。
第三国际的成立旨在团结世界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剥削制度。它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最高权力机关是代表大会,各国共产党都是它的支部。第三国际在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第三国际在1943年宣布解散,以适应各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行动路线的需要。第三国际对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各国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事业,对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斗争,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②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已在实际上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应当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想。
?
③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五四运动后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这主要是指:
①中国先进分子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并没有抛弃而是继承了五四运动的民主和科学的精神,并赋予它们新的含义,使它们在更高层次上得到了发扬。
民主不再指狭盛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指多数人的民主、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民主。
科学,除自然科学外,就对社会的研究来说,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
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没有中断或取消五四运动以前开始的反封建的思想启蒙工作,而是克服了以往启蒙者的弱点,有力推动了反封建的启蒙运动。
中国的先进分子以唯物史观为武器,从反对封建思想入手,进而提出必须反对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制度;把反封建思想的斗争的立足点,从争取个人的个性解放,扩展到争取人民群众的社会解放的高度;把反封建的斗争方式,从少数人进行的思想批判,逐步发展为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
III.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随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逐步传播,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
最早酝酿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南陈北李)。他们逐步认识到,要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就必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使其充当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920年2月,“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同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是中国最早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也为建党作了重要准备。4月,俄共(布)远东局派维经斯基来华。他先后在北京、上海会见李大钊、陈独秀等,这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是在中国工人阶级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建立的。1920年8月,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新青年》编辑部成立,陈独秀任书记。11月,共产党早期组织拟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在上海成立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织,是各地共产主义者进行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1920年10月,李大钊等在北京成立共产党北京支部,李大钊任书记。从1920年秋至1921年春,武汉、长沙、济南、广州都成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在日本、法国留学的中国先进分子,也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
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实际问题。
他们在《新青年》杂志(1920年9月成了上海党的早期组织的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经验。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公开出版。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建党的思想理论准备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真理的味道非常甜”)。为了扩大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员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进行了斗争,例如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与张东荪、梁启超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与黄凌霜、区声白等无政府主义者进行的论战。
②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1920年11月,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公-上海机器工会宣告成立。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的工人也相继成立工会。工会开始发动工人开展罢工斗争。
③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各地的共产主义者对建党的有关问题展开了讨论。在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下,1920年8月,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随后,北京、广州、长沙,武昌等地也成立了团组织。各地团组织通过引导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参加实际斗争,为党造就了一批后备力量。
共产党早期组织进行的这些活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中国创建共产党的条件基本具备了。
IV.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应运面生。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教亡图存斗争中成强求索的必然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产物。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其间由于会场受到暗探注意和法租界理巡捕房收查,最后一天的会议改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参加大会的有13名代表,他们来自7个地方,代表50多名党员。出席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明确“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
“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
“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以及联合第三国际。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坚持用革命的手段实现这个目标。大会在讨论实际工作计划时,决定首先集中精力组织工人。
中共一大决定设立中央局作为中央的临时领导机构,选举产生了以陈独秀为书记的中央局。
拓展与点拨
“红船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
一方面,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破产之后,它所接受的,是具有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好)。
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强的革命性(阶级基础好)。
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具有伟大而深远的意义。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力量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局面。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人民由此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的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征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正是对这一精神的坚守与践行、光大与发扬,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激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创造了人间奇迹。
拓展与点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
V.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和工农运动的发动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 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 这表现在:
(1) 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
中共二大
民主革命
分请敌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1922年7月召开的中共二大,通过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党在现阶段的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大会指出,为实现反帝反军阀的革命目标,必须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 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
(2) 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中国共产党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以往的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未能充分地发动群众。共产党成立后,很快就开展工人运动,农民运动等等。
2.工农运动的发动
①第一个工人运动高潮。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的工作重点在发展工人运动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推动下,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
海员
在13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发生了包括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开滦五矿工人罢工等在内的大小罢工100余次,参加者在30万人以上。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
矿工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斗争,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坚定的革命性和坚强的战斗力,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政治影响。孙中山正是从这个斗争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支新兴的、生机勃勃的革命力量,因而下决心同共产党进行合作的。
②农民运动。
在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1921年9月,浙江萧山县衙前村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1922年6月,彭湃来到家乡广东海丰县赤山约,经过艰苦的工作,成立了农会。
这种新式的农民运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是不曾有的。
3.青年运动和妇女运动的开展
1922年5月5日至10日,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宣告成立。
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帮助在上海颇有影响的中华女界联合会进行改组,作为党的临时中央妇女机构。
VI. 国共合作和大革命行动
1.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从实践中认识到 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势力又卷土重来,国内各派军阀之间的纷争也进一步扩大,社会矛盾日益加深,人民生活更趋恶化,“打倒列强,除军阀”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概要
为实现反帝反军阀的革命目标,1922年7月,中共二大提出了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的主张。对于合作的方式,中共二大提出,先行邀请国民党召开代表会议,经协商后,在全国各城市集合各革新团体,组织民主主义大同盟,即实行“党外合作”。1922年8月,中共中央一些领导人在杭州开会,讨论国共合作问题。1923年1月,共产国际执委会作出《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对国共合作起了推动作用。
②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罢工遭到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造成二七惨案。此后,中国的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了低潮。中国共产党从中看到,这时的中国革命力量远不如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强大。所以二七惨案后,中国共产党决定采取更为积极的步骤,联合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
③1923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正确估计了孙中山的革命立场和国民党进行改革的可能性, 就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作出了正式的决定:
中共三大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党内合作)。
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中共三大后,国共合作步伐大大加快。 国民党改组很快进入实行阶段。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孙中山主持下在广州举行。
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 ,即“新三民主义”。
其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股平民所共有”;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有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国民党一大确认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原则,事实上确认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2. 大革命的准备与进行
国共合作实现后,以广州为中心,汇集全国革命力量,很快开创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
国共合作的形成, 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
1924年,工人运动开始复兴,农民运动也逐步发展。
国共合作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为未来的革命战争准备了革命武装的骨干力量。
黄埔精神:“爱国、革命”
设立政治部是黄埔军校的首创之举, 创立了独居特色的政治部制度。
掀起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
1925年5月,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 同年6月开始的省港大罢工,前后坚持了16个月之久,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政治大罢工。
在革命蓬勃发展的有利形势下,国共两党合作进行了讨伐广东境内军阀买办势力的广东战争,统一并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州建立。随后,将黄埔军校校军和驻广东的粤军、湘军、滇军先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③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
1926年7月,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开始。国民革命军在工农群众的支援下,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基本摧毁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
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中国形成了历史上空前广大的人民解放运动。以湖南为中心,广大农村掀起了大革命的风暴。工人运动迅速走向高涨;国民政府进行了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的斗争;上海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受到严重的打击。
1924年至1927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比以往任何一次革命,包括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群众的动员程度更为广泛,斗争的规模更加宏伟,革命的社会内涵更为深刻,因此被称作大革命。
3. 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是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进行的,没有国共合作,不会在短时间内掀起这样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共产党起着独特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没有中国共产党,不会有这场大革命。这是因为:
①大革命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口号下进行的。而提出这个口号的,正是中国共产党。
②大革命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而中国共产党正是国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
③大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而中国共产党正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经过共产党人的深入细致的工作,一向被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的力量逐步地组织起来、凝聚起来。这就为国民革命的发展、广东战争和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
④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革命战争。共产党人不仅帮助和推动了国民革命军的建立,而且在军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积极提高国民革命军的素质,增强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共产党员在战斗中更是身先士卒,起着先锋作用和表率作用。共产党人还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
VII.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1.大革命的失败
在大革命初期和中期,中国共产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党员群众和党的干部积极性非常高,因此获得巨大胜利。北洋军阀势力的迅速崩溃,使帝国主义列强感到震惊。它们在中国集结兵力、制造事端,企图以武力相威胁,阻挡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同时开始拉拢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蒋介石。
1927年3月国民革命军占领南京后,游弋在长江江面的英、美军舰借口保护侨民,猛烈炮表南京,使中国军民遭到重大伤亡。南京事件加速了蒋介石同帝国主义势力勾结的步伐。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共政变,以“清党”为名,在东南各省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同年7月15日,时任武汉国民政府主席的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并在其辖区内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搜捕和屠杀。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
2.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1)失败的原因
①客观原因:
反革命力量强大; 资产阶级发生严重动摇; 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叛变革命。
②主观原因:
由于这时的中国共产党还处在幼年时期,缺乏应对复杂环境的政治经验,缺乏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深刻认识,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由于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思想发展为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并在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党和人民不能组织有效抵抗,致使大革命在强大的敌人突然袭击下遭到惨重失败。
③国际因素: 大革命后期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
由于并不真正了解中国的情况,共产国际出了一些错误的主意。幼年的中国共产党还难以摆脱共产国际那些错误的指导思思,这对大革命后期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中占据统治地位有直接影响。
(2)经验教训
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①中国共产党能否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对中国革命至关重要。
②中国共产党不但要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而且要始终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实行“又团结又斗争”的方针,争取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
③根据中国当时的国情,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坚持武装斗争,组建由党直接统率和指挥的军队。
④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以充分发动农民参加革命,扩大革命力量。
《井冈山土地法》
⑤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既要发展党的组织和注重党员数量,更要巩固党的组织和注重党员质量。
3.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历史意义仍然是不可磨灭的。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工作,领导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荣的一页,同时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初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并从大革命的失败中汲取深刻历史教训,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正是由于经历了这场大革命,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所有这些,为把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土地革命战争阶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二、 土地革命时期 ——国共十年内战
工农红军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及其性质
①宁、汉合流:1928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改组,武汉国民政府不复存在。其后,国民党政府的军队继续北伐。奉系首领张作霖在退回关外途中,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其子张学良于同年12月29日从东北发出通告,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北洋军阔不再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继续存在。这样,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
②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
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已经不再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而是变成了一个由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其所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本质的区别。 国民党所实行的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1.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
在国民党的统治下,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没有改变。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组织的革命力量。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中国革命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在严峻的考验面前,中国共产党人表现了坚定的革命立场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时,对怎样坚持革命进行了艰苦的探索。
2.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①在革命的危急关头,1927年7月中旬, 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委会决定了三件大事:
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准备起义;
组织湘、鄂、赣、粤四省的农民发动秋收起义;
召集中央紧急会议,讨论和决定大革命失败后的新方针。
②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这是一个正确的方针,是党在付出血的代价后换得的正确结论。出席这次会议的毛泽东在发言中突出地强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会议还提出了“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
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 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③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共产党掌握和影响的军队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建军节
红军也应运而生
④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 毛泽东等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 起义军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在攻打长沙受挫后,毛泽东果断改变计划,决定向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农村转移。
9月29日,毛泽东领导起义军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三湾改编是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10月7日,起义部队抵达江西省宁冈县茅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中国人民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⑤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11日,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等领导了广州起义,对国民党的屠杀政策发动了又一次英勇的反击。
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得了惨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或称十年内战时期。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
1.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1)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 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
为了坚持中国革命,在当时的条件下,必须进行武装斗争。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究竟应当指向城市,还是指向农村?
党对这个问题的 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
革命工作应当以城市为中心,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个时期内全党的共同认识。然而,党在各地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都失败了。这些起义失败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大都经过摸索,逐步转移到了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农村区域,在那里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和创建工农政权。
事实证明,在当时的客现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党迫切需要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大革命失败后,集中体现中国革命正确方向的是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2)毛泽东在实践上,理论上为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新道路 作出的重大贡献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正确道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沿着这条独特的道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并逐步赢得胜利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在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中开辟出来的。在中国革命新道路开辟过程中,毛泽东作出了卓越贡献,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武装斗争的立是点放在农村,领导开创井冈山根据地,创造性地解决了为坚持和发展农村根据地所必须解决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而且从理论上逐步对中国革命道路问题作出明确说明。
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深刻论证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并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进一步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重要思想,表现了毛泽东开辟新道路、创造新理论的革命首创精神。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的提出, 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是对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坚决斗争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拓展与点拨
1929年12月下旬,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大会根据中央九月来信精神,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的决议案,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阐述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指明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表现、来源及纠正办法;规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绝对服从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全心全意为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而奋斗,必须担负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的任务,必须加强政治工作。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古田会议
古田会议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古田会议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建军原则,创造性地解决了在农村环境中、在党组织和军队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条件下,如何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建设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大问题。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和坚持具有重要意义。
2.反“围剿”战争与土地革命
四次 反“围剿”战争
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到1930年夏,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建立了大小十几块农村根据地。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从1930年10月到1931年7月,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等指挥下,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1933年3月,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鄂豫皖、湘鄂西等根据地的反“围剿”战争也取得重大胜利。
土地革命
红军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是同土地革命的开展密切相关的。
开展土地革命,就是要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私有制,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得到翻身,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实践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1928年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由于缺乏经验,这个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等,这些规定,并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 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制定第二个土地法(《兴国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但《兴国土地法》仍规定没收的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农民对所分得的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1931年2月,毛泽东总结根据地土地革命的经验,要求各地各级工农民主政府发布公告,明确规定农民已经分得的田归农民个人私有,可以自主租借买卖,别人不得侵犯。毛泽东还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在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极其严重的条件下,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得以坚持和发展,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紧紧地依靠农民,领导农民进行了土地制度的革命。
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 红军长征
1.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及土地法令、劳动法等;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 是中国共产党在局部地区执政的重要尝试,扩大了党和红色政权的影响, 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处于被分割状态的各根据地的中枢指挥作用, 推动了各根据地的政权、经济、文化教育和党的自身建设,开创了土地革命战争新局面。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各级苏维埃政府广泛吸收工农群众代表参加政权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苏维埃政府注重廉政建设,严惩腐败分子,成为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真正廉洁的政府。在领导根据地建设中,党的建设也得到加强。
概要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阶段 建立了不同性质的革命政权: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的苏维埃政权的性质——工农民主专政。
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政权的性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解放战争时期建立的政权的性质——各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政权的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
①三次“左”倾错误,中国革命的复兴和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错误先后三次在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取得了统治地位,尤其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
王明的在土地革命上“左”倾错误
政治上的错误
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超越民主革命一举夺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否认九一八事变后国内政治的重大变化,把所有中间势力都当成“最危险的敌人”; 推行“城市中心论”,组织城市武装暴动,命令红军夺取中心城市,企图实现一省数省首先胜利而形成全国的胜利
军事上的错误
:先是推行冒险主义,后又转为拼命主义和逃跑主义,反对游击战的战略战术
组织上的错误
:实行宗派主义,对不同意其错误路线的人,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②土地革命战争的严重挫折。王明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这次错误使红军和根据地损失了90%,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力量几乎损失了100%。其最大的恶果,就是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遭到失败,不得不退出南方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期中国共产党内 屡次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的原因
首先,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清理。
其次,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
最后,也是主要的原因,在于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缺乏实践经验,对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甚了解,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遵义会议实现伟大历史转折
遵义会议
1.遵义会议的背景 ——长征初期
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又称红一方面军)8.6万余人撤离根据地,开始长征。长征初期,原来推行“左”倾错误路线的中央领导人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在强渡湘江后,中央红军锐减到3万多人。严酷的事实教育了广大的共产党员和红军指战员,促使他们对“左”倾错误领导产生了怀疑和不满。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此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的内容
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遵义会议支指挥上的帮助者,后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作出的.
拓展与点拨
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没有解决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问题。政治路线问题是在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上开始解决的,思想路线问题是在延安整风运动中解决的。
3.遵义会议的意义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拓展与点拨
遵义会议的鲜明特点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
红军长征的胜利及其意义
1.长征的胜利
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等的领导下,中央红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又同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11月初同红十五军团会合,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有了新的落脚点和战略基地。至此,中央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1936年10月,红四、红二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隆德将台堡(今属宁夏)会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
2.长征胜利的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 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 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 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
第一,长征的胜利,极大地促进了党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成熟。
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
第二,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毛泽东曾形象地指出:“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第三,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第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概要
长征精神(5个“就是”) 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民族抗日战争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毛泽东、中共中央用很大的精力, 去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共产党自身的思想理论建设。
1935年12月,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系统说明了党的政治策略上的诸问题;
联合民族资产阶级
1936年12月,他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争论,系统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1937年夏,他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授《实践论》《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评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深人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这些理论建设的丰硕成果,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为即将到来的全民族抗日战争从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 抗日战争时期 ——第二次国共合作
八路军
I. 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
日本是亚洲的帝国主义强国, 它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制造九一八事变。日本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侵略战争由此开始。中国前后14年的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1932年2月,中国东北全境沦陷。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以后,随即开始人侵中国华北地区。
1935年,日方策动华北五省(河北、察哈尔、绥远、山西、山东)两市(北平、天津)”防共自治运动”,制造傀儡政权。这就是华北事变。
2.卢沟桥事变与 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
①1937年7月7日发生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动员几乎全部军事力量,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向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发起战略进攻。日军占领了北平(今北京)、天津、太原、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一大批城市。
②推行“以华制华”和 “以战养战”策略。
由于遭到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日军在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以后,被迫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在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针下,日本调整侵华政策,实施“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策略,
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在占领区加紧扶持傀儡政权,建立和发展汉奸组织;
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
1944年4月至1945年1月,日本发动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占领2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这是日军在中国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
3.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统治
①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残害中国人民。如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死者达30万人以上。
②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
③强制推行奴化教育,肆意摧残中国文化。
II. 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1.世界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
中国人民在九一八事变后开始的局部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中国在东方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
2.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九一八事变后,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即发表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的目的是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中共中央发布一系列文告,号召全国工农武装起来,进行民族自卫战争。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中国共产党不仅积极参加和推动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而且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
国民党军队中的部分爱国官兵自发进行了抗战,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同他们合作抗日。
III.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一二·九运动
在中国共产党关于救亡图存、全民抗战的号召和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
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
八一宣言(1935年8月1日)。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于1935年8月1日草拟《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不久公开发表。宣言主张停止内战,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对日作战。
瓦富堡会议(1935年12月)。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即将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主动权。
瓦窑堡会议
《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1936年5月,毛泽东、朱德联名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放弃反蒋口号。9月1日,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逼蒋抗目”。 这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阶级关系变化的实际状况作出的一个重大政策调整。
3.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经过。
1936年12月初,蒋介石到达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剿共”。
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杨虎城在向蒋介石要求抗日遭拒后,毅然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这就是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以中华民族团结抗日大局为重,独立自主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并派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张、杨同南京方面代表宋美龄、宋子文的和平谈判,终于迫使蒋介石作出“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的承诺。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初步实现。
为了促进国共两党的合作,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五项要求。如果国民党将这五项要求定为国策,共产党愿意实行包括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在内的四项保证。上述主张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也得到国民党内抗日派的赞同。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表示同意国共两党进行谈判,并在会议文件上第一次写上了“抗日”的字样。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五项要求
四项保证
4.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①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当地中国驻军奋起抵抗,中国由此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并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②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接受改编。
1937年8月,国共两党达成协议,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陕甘宁根据地改称陕甘宁边区,仍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接着,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新四军)。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上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
IV. 战略防御阶段与战略相持阶段 的正面战场
国民党主导
1.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抗战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的作用
在战略防御阶段,日本侵略者以国民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忻口会战是国共两党军队合作抗日、配合最好的一次战役。
1938年3月,李宗仁等部实施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歼灭日军1万余人。国民党军队的爱国将士表现了空前的民族义愤和抗战热情。这一时期,国民党政府对日作战比较努力,其政策重点放在抗日上。
国民党正面战场失利的原因
国民党正面战场除了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外,其他战役几乎都是以退却、失败而结束的。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
客观原因是日军在力量对比上占很大优势。
主观原因是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
第一,蒋介石集团实行的是片面抗战的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将希望单纯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
第二,在战略战术上,国民党军事当局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
2.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国民党在重申坚持持久抗战的同时,其对内对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把对付共产党作为重要议题,确定“防共”“限共”“溶共”的方针。会后,国民党当局陆续制定和秘密颁发《防制异党活动办法》等一系列反共文件。蒋介石还将“抗战到底”解释为“恢复到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这标志着国民党政府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配合英、美打击日军
1941年12月,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美、英对日宣战,中国政府也正式对日宣战。不久,由美国方面提议设立中国战区。
为了配合英、美打击日军,国民政府命令各战区发起攻击。
豫湘桂战役溃败后陷入全面危机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抗日敌后战场开始局部反攻的有利条件下,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却日益下降。
豫湘桂大溃败成为大后方人心变动的重要转折点。
V. 全面抗战路线和 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
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
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不同,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存在,是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为此,必须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必须改革政治机构,给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并适当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会议强调,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
洛川会议
全民族抗战的内外条件 统一
全民族抗战与争取人民民主、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
反对外敌侵略与推进社会进步统一起来
正确处理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
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
《论持久战》
①持久抗战的总方针。抗日战争是一场弱国对强国的战争。战争的基本走势究竟怎样?应当坚持什么样的战略方针?1938年5月至6月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的讲演,总结全民族抗战10个月来的经验,批驳了“亡国论”“速胜论”等错误观点,系统地阐明了持久战方针。
持久战的根据。
一方面,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国弱国的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
另一方面,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
中国已经有了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在政治上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人民军队。因此,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
③毛泽东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战胜日本的侵略,必须进行人民战争。
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
毛泽东科学预见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 能否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
只要坚持持久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将在这个阶段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
毛泽东还写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特别强调了抗日战争全过程中游击战争的重要战略地位。
VI. 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
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决策。
①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平型关战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②发动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
1937年11月太原失守后,八路军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发动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先后开辟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山东和大青山等抗日根据地。
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上升到主要地位。新四军则挺进长江南北,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
③创建抗日根据地,发展抗日武装。
中国抗日战争逐渐形成战略上互相配合的两个战场,一个是主要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一个是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主担负的敌后战场。
到1940年年底,人民抗日武装部队发展到50万人,在华北、华中、华南创建了16块根据地。
1944年春季,敌后战场人民军队转入攻势作战。中国共产党把工作重点放在敌后农村,就是在新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条件下,继续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在全民族抗战中,游击战被提到战略的地位,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①在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但是,游击战对阻止日军的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②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人民军队在有利条件下也进行过运动战,如1940年8月至翌年1月的百团大战:
③游击战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VII.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伊始,中共中央就提出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为此共产党必须做到:
第一,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第二,坚持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
第三,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使自己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这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 反对妥协、分裂、倒退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以后,由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开始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团结抗战的局面逐步发生严重危机,出现了中途妥协和内部分裂两大危险。
针对这种情况,1939年7月,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三大口号,坚决揭露打击汪精卫集团的叛国投降活动,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合作抗日。
1939年冬至1943年春,国民党顽固派共策划、发动了三次反共高潮。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对于国民党当局的倒行逆施,中国共产党以抗日大局为重,在军事上严守自卫,在政治上坚决反击,赢得了国内外舆论的同情和支持。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①策略总方针。
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党外)。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战争的主要依靠力量。
中间势力主要是指 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
争取中间势力需要一定的条件:
一是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
二是尊重他们的利益;
三是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
?
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
对顽固派贯彻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在同顽固派作斗争时,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VIII.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
①加强政权建设是 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首要的、根本的任务。
根据地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和中间派各占1/3。
共产党员代表工人和农民, 党外进步人士代表小资产阶级, 中间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
这样做,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
概要
①在政权主张上,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后,经历了从“工农共和国”到“人民共和国”再到“民主共和国”的变化过程。
②不要把“三三制”民主政权中的中间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中争取的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混为一谈。
②抗日民主政权普遍采取民主集中制,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机构的领导人都经过人民选举产生。抗日民主政权努力发扬政治民主,保障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③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国情出发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创造。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抗日的基本政策,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试行民族区域自治。
④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给出了中国共产党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那就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减租减息,发展生产
全民族统一战线背景下 的土地政策
减租减息政策。
抗日民主政权十分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以减轻农民所受的封建剥削,提高他们的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
同时实行交租交息,以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大生产运动。
为了克服根据地面临的严重困难局面,毛泽东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194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抗日民主政权还厉行精兵简政,以减轻人民负担。
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
根据地的文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马列学院等一批干部学校和专门学校。
1940年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育与研究的专门机构。
IX. 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 和进步文化工作
1.抗日民主运动的开展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大后方”)开展了促进团结抗日等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民族抗战开始后,各界人士要求国民党实行抗战民主。1939年10月,国民参政会中一些党派的代表发起宪政座谈会,批评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宪政运动在国民党统治区普遍开展起来。
1944年9月,中共参政员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正式提出立即结束国民党一党统治、建立各抗日党派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得到各界热烈响应。
2.抗战文化工作的开展
全民族抗战开始后,文化界各抗敌协会相继成立,成为文化界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的《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及时宣传党的主张,鼓舞和激励群众的抗战热情。
X. 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1938年9月至11月,在后来被毛泽东称之为“决定中国之命运”的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他向全党提出了普遍地、深入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并给予批判的总结,以及调查研究当前运动的特点及其规律性的任务。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 全会基本纠正了王明的右倾错误, 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和步调, 推动了各项工作迅速发展。
王明的在抗日统一战线上的右倾错误
政治上的错误:王明过分强调统一战线中的联合,影响了中共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的贯彻。他否认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主张“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放弃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军事上的错误:王明对党领导的游击战争的作用认识不足,不重视开展敌后根据地的斗争。他相信国民党超过相信共产党和人民群众,轻视人民群众、人民军队、游击队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作用。 组织上的错误:王明不尊重、不服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在组织上,他实行宗派主义,不尊重中共中央的决定和政治局会议上其他领导人提出的正确意见。
1943年,针对国民党借共产国际宣告解散而鼓吹“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要求解散中国共产党等论调,中共中央进行有力批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华民族“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使马克思列宁主义“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
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前期,为了将丰富的中国革命实际经验马克思主义化,以便更好地指导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毛泽东撰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一批重要的理论著作。
①毛泽东揭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特征,明确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国革命发生及发展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他阐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
而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民主革命,已经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它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②毛泽东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政治、经济、文化
③毛泽东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它的提出和系统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趋于成熟。
整风运动和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整风运动的开展及其必要性
1941年5月,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整风运动首先在党的高级干部中进行。1942年2月,毛泽东先后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讲演,整风运动在全党范围普遍展开。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全党范围内 开展了一场整风运动,是因为:
(1) 广大新党员有很强的抗日精神和革命斗志,但是绝大多数出身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在他们身上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2) 老党员要适应新形势,也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
(3) 曾经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危害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还没有来得及从思想上进行认真清理。
(2)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是: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其中,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主观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内反复出现“左”、右倾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
要克服主观主义,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在整风运动中,党中央于1942年5月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在讲话中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指引下,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大批反映现实生活的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在深入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1944年5月21日至1945年4月20日,中共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在延安召开。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党以后特别是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党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对党的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结论。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致,增强了全党团结,为党的七大胜利召开创造了充分条件,有力促进了中国革命事业发展。至此,整风运动胜利结束。
3)整风运动的深远意义
整风运动是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方向,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确立起来
概要
不要把思想路线与政治路线、军事路线、组织路线相混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其两种表现形式)属于思想路线,是以理论和实际相脱离为基本特征的。
XI. 中共七大和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中共七大
中共七大的召开
中共七大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中共七大制定了新民主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纲领,提出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宏伟任务,并在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上首次明确提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中共七大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自我批评的作风。
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 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七大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并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中共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中共七大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标志着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走向成熟
中共七大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制定了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形成了一支高举毛泽东旗帜的久经考验的政治家集团。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党的史册,并为党后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开辟了正确道路。
拓展与点拨
延安是 中国革命的圣地、 新中国的摇篮。
从1935年到1948年,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年,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扭转了中国前途命运。
在延安时期形成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难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下去。
(1)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4) 自力更生难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XII.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上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阶段。5月上旬,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德国法西斯投降。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8月9日,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同中国军民一道对日作战。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发布《终战诏书》,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侵华日军128万人向中国投降。至此,中国人民的14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根据《波茨坦公告》,被日本占领50年之久的台湾以及澎湖列岛,重归中国主权管辖。
这是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XIII.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第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展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第二,中国坚持持久抗战,抗击和牵制着日本陆军主力,并为同盟国军队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的援助
苏联是最早为中国抗战提供援助的国家。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美国采取了支持中国、联合中国共同抗日的政策。英、法等国也向中国提供了经济援助或开展军事合作。
XIV.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的 四条原因
第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目战争胜利的关键。
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我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历史作用。
七七事变后,党实行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领导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英勇作战,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直到取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后胜利。
第三,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以弱胜强的雄浑史诗,显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条件)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 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这一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第一,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
第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现无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第三,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人民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势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第四,坚定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意志,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历史新征程,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继续奋斗,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 解放战争时期
人民解放军
战后政治形势和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
1.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
战后的政治形势,总的来说,对中国人民实现建设新中国的目标是有利的。但通向新中国的道路仍然是崎岖、曲折的。
①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根本目标是 使战后的中国维持蒋介石的独裁统治, 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
以武力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是蒋介石集团的既定方针。
由于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和平、反对内战, 而国民党的军队大部分远在西南、西北后方,要把它们运往内战前线、完成内战部署需要相当的时间, 加上国际上苏联、美国等都表示希望中国能够实行和平建国, 所以,蒋介石在积极准备内战的同时,又表示愿意与中共进行和平谈判。其目的,
一是以此敷衍国内外舆论,掩盖其正在进行的内战准备;
二是诱使中共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以期不战而控制全中国;
三是如果谈判不成,即放手发动内战,转嫁战争责任给中共。
②美国采取扶蒋反共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依仗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积极向外扩张,企图建立自己在世界上的统治地位。
控制中国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中国所追求的长远目标是推动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政府;而短期目标,首先是“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
争取和平发展的新阶段。
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这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中国共产党曾经希望通过和平的途径对中国进行政治社会的改革,进行经济建设,逐步向新中国这个目标迈进。这在当时,既有必要,也有可能。
第一,中国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战争之后,有和平建国的强烈要求,中国共产党应当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这种愿望。
第二,由于人民力量强大,加上其他条件,中国共产党估计,造成国共两党合作(加上民主同盟等)、和平发展新阶段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党应当努力争取中国出现这种局面。
“和平、民主、团结”口号的提出。
基于对和平的真诚愿望和对局势的清醒认识,中共中央认为,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是必要的;即使是暂时的和平局面,也应该积极争取。
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
重庆谈判
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于1945年8月28日偕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 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下达停战令。同一天,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出席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共38人。会议达成了包括政府组织案.国民大会案、和平建国纲领、军事问题案、宪法草案案五项协议。
政协达成的协议较多地吸收了中间人士的意见,虽然还不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但它有利于冲破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和实行民主政治,有利于和平建国,因而在相当程度上是有利于人民的。
维护和破坏政协协议的较量
①中国共产党准备严格履行政协协议。
政协闭幕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就发出党内指示,要求全党准备为坚决实现政协协议而奋斗。 同时提出,必须提高警惕,做好进行自卫战争的准备,而“练兵、减租与生产是目前解放区三件中心工作”。
②国民党统治集团从来没有准备去履行政协协议。
国民党政权所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其统治的社会基础极其狭隘,这决定了它既不能容忍、也经受不住任何的民主改革。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方针是,先接收关内,控制华东、华北。而后进兵关外,以便独占东北。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努力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尽管最终未能阻止全面内战的爆发, 但是,它使得各界群众增进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懂得了什么人应当对这场战争承担责任。这在政治上是一个重大的胜利。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和 解放区军民的坚决反击
全面内战爆发
①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面内战。次年3月,国民党当局限期令中共驻南京、上海、重庆三地代表及工作人员全部撤退。至此,一切和平谈判之门都被国民党关闭,国共关系彻底破裂。
中国共产党面临严峻的形势。
全面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在兵力、装备、控制的人口和地区等方面都占据优势, 且得到了美国的大量援助,而共产党在物质上得不到任何外援。
以革命战争 反对反革命战争
中国共产党清醒地估计了国内外形势,坚决认定,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蒋介石。
①必须打败蒋介石。
毛泽东指出,这是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是一个在美帝国主义指挥之下的反对中国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反革命的战争。
②能够打败蒋介石。
毛泽东又指出,这是因为蒋介石的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而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人民解放军的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
以自卫战争 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①政治军事双管齐下。 为了打退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军事进攻,中共中央指出,
在政治上,必须和人民群众亲密合作,必须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在党的领导下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在军事上,必须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
②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的一年时间里, 人民军队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战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
其中,1946年6月至9月,国民党军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到1946年10月,被迫改为对陕北、山东两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从1947年3月至6月,解放军努力打退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并在东北、热河、冀东、豫南等地开始局部反攻。
战局的发展,从根本上粉碎了国民党统治集团的速战速决计划,并使他们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难以逃脱遭遇灭顶之灾的命运。
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①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 战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1947年7月,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由430万人下降为373万人,其中正规军由200万人下降为150万人。
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则由127万增加到195万,其中正规军近100万人,部队的武器装备也得到很大的改善。
中共中央当机立断,决定不等完全粉碎敌人的战略进攻,不等解放军在数量上占有优势,立刻转入全国性反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
②三路大军的挺进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和部署,1947年6月底,三路大军打到外线去:
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
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挺进苏鲁豫皖地区;
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西路,挺进豫西。
三路大军相互策应,机动歼敌。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
仍在内线作战的人民解放军,也在同时加紧发起攻击,渐次转入反攻。各个战场上的攻势作战,构成了人民解放军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总形势。
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同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会议,制定了夺取全国胜利的行动纲领。
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100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拓展与点拨
人民解放战争经历的三个阶段是: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
这与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不同。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 农民的广泛发动
从“五四指示”到 《中国土地法大纲》
“五四指示”。
在全面内战爆发的前夕,鉴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的中心工作的变化,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五四指示”表明,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这是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重要改变。
《中国土地法大纲》。
在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之后,为推动解放区土改运动进一步发展,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一个彻底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它指引着在封建制度压迫下的亿万农民群众,将自己的力量汇入民主革命的洪流。
土地改革运动的热潮
到1948年秋,1亿人口的解放区消灭了封建生产关系。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它为打数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拓展与点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 土地政策总体上是两种:
一种是消灭封建的土地制度,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政策;
一种是削弱封建的土地制度,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改也是实行消灭封建的土地制度的政策)
国民党统治区 第二条战线 的形成和发展
国民党统治区的 政治经济危机
①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迅速地发展起来,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②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
第一,国民党政府由于它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抗战后期在大后方便已严重丧失人心。
第二,国民党之所以迅速失去民心,主要是由于它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第三,由于横征暴敛、滥发纸币,恶性通货膨胀导致国民党统治区陷入严重经济危机。全国各阶层人民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不得不团结起来,同蒋介石反动政府作你死我活的斗争。
学生运动的高涨
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
学生运动的高涨 不可避免地要促进 整个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
在全面内战爆发前,1946年6月23日,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下关惨案。
1947年间,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中,先后有120万工人举行罢工。在农村,农民不断掀起反抗国民党当局抓丁、征粮、征税的浪潮。
这些事实表明,不仅在军事战线上,而且在政治战线上,国民党政府都打了败仗。这个政府已经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中国各民主党派少数成立于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多数成立于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民主党派的性质。
中国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
它们所联系和代表的是这些阶级、阶层的人们在反帝爱国和争取民主的共同要求基础上的联合,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在它们的成员和领导骨干中,还有一定数量的革命知识分子和少数共产党人。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1.中国各民主党派都是 主张爱国、民主的政党
中国各民主党派的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这些方面,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政纲基本上一致。因此,它们大多从成立时起,就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斗争实践中逐步发展了这种关系。
2.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采取了积极的争取和团结的政策。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建立这个时期,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奋斗,并在实践中不断进步,是各民主党派在这个时期表现的主要方面。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对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第三条道路的主张
抗日战争胜利后, 某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曾经鼓吹“中间路线”。 即: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 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但不容官僚买办资本横行。而实行的方法,则是走和平改良的道路。
新兴资产阶级
他们所提倡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他们所主张的,实质上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
国民党当局对民主党派的迫害
国民党当局不仅极度仇视中国共产党,而且对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也充满敌意,并不断以暴力对他们施行迫害。
1947年10月,国民党当局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明令对该组织及其成员的一切活动“严加取缔”。同年11月6日,民盟总部被迫在上海发表公告宣布解散。
4.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民主党派明确表示了 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
战后中国面临的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尖锐斗争的客观形势,决定了中国没有走中间路线的余地。尤其是内战重起,使持有中间路线想法的人们只能在靠近共产党或靠近国民党中选择道路,而不能有其他道路。经过实践的教育,民主党派明确表示了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五一口号。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中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这个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同各党派,各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协商建国的序幕,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
《对时局的意见》。
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著名的无党派民主人士55人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一致认定中共提出的关于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符合于全国人民大众的要求”,恳切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以期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
这个政治声明表明,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公开自愿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1949年春,毛泽东在同有关人士谈话时提出, 民主党派应“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
民主党派参加新政协并将在新中国参政,标志着民主党派地位的根本变化。它们不再是旧中国反动政权下的在野党,而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担负起管理国家和建设新中国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格局,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
历史经验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意愿。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战略决胜阶段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在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军委的领导和指挥下,在人民群众的热烈支援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
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
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企图借“和平谈判”之机争取喘息时间,布置长江防线,以便卷土重来。 1月14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主席的名义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严正指出,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的痛苦,中国共产党愿意在惩办战争罪犯、废除伪宪法和伪法统、改编一切反动军队等八项条件的基础上,同南京国民党政府及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军事集团进行和平谈判。
谈判从4月1日开始。由于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了22年之久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随后,解放军分别以战斗方式或和平方式,迅速解决残余敌人,解放广大国土。国民党蒋介石集团逃往中国台湾省。
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1.为新中国绘制蓝图
①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建立新中国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在1948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论述了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和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 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据此,他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年3月23日, 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
临行前,毛泽东把进北平比作“进京赶考”,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3月25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与中央机关、人民解放军总部进驻北平香山,标志着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论人民民主专政》。
《论人民民主专政》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 向全国人民公开阐明党在建立新中国问题上的主张, 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
毛泽东明确指出,人民民主专政需要工人阶级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进行中国的人民革命和发展中国的经济,需要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但是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者,也不应当在国家政权中占主要的地位。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构成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基础。
拓展与点拨
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的半年时间里,香山是我们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要标志。在这里,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吹响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角,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向全国各地胜利大进军,彻底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中共中央同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共同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通过了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了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制定了一系列基本政策,描绘了建立建设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
政协一次会议
完成创建新中国的任务,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来承担的、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会议代表全国各族人民意志,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3个被认为是为新中国奠基的历史性文件,
作出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国旗、国歌、纪年4个重要决议,
选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共同纲领》在当时是中国人民的大宪章, 在一个时期内起着新中国临时宪法的作用。
它规定了国家的国体、政体、经济政策、民族政策和外交政策等。
拓展与点拨
我国人民政协的性质 有一个变化过程:
1949年9月到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期间,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权,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后,人民政协虽然不是国家机构,但它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1954年9月以后至今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染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中国革命胜利的 原因、意义和基本经验
1.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第一,中国革命的发生和胜利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随着斗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也逐步向共产党靠拢,这种现象曾经被人称作“开万国未有之奇”。
第二,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依据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
第三,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2.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第一,中国革命的胜利,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华民族遭受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各族人民遭受资本-帝国主义同封建统治阶级联合压迫与剥削的历史,结束了国家战乱频仍、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第二,中国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扫清了主要障碍,创造了政治前提;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道路。
第三,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继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世界历史中最重大的事件。它在一个人口占全人类近1/4的大国里,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和支持。
第四,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取得的。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它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找到了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这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3.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①近代中国的历史经验表明,没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革命引向胜利,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必须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正是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找到了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②“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中国共产党正是遵循毛泽东建党学说,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把自己锻炼成了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成为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成为全国各族人民拥戴的领导核心。
③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毛泽东在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历史道路时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
新中国时期 (1949至今)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社会 (1949~1956“三大改造”完成)
考点 tips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经过28年浴血奋斗,党领导人民, 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积极合作下, 于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对中国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
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对世界
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大胜利,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胜利,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这个胜利,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中国人民中获得很高的威信,被接受为人民共和国各项事业的指导思想,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了影响。
捍卫巩固新政权的伟大斗争
1.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考验
①能不能保卫住革命胜利成果,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当时,解放全中国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在广大的新解放区尚未完成土地改革。
②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新中国从旧中国接收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许多工厂倒闭,大批工人失业,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人民生活遇到极大的困难。
③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企图通过实行强硬的对华政策,即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的政策,从根本上搞垮新中国。
④能不能经受住全国执政的新考验,继续保持优良传统和作风。
2.捍卫巩固新政权的伟大斗争
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种种困难和严峻考验,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积极稳健的政策措施,有条不紊地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捍卫巩固新政权、建设新中国的伟大斗争。
(1)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在追剿残余敌人、基本完成祖国大陆统一任务的基础上,摧毁旧政权,普遍召开地方各级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继续进行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封建婚姻制度,使广大妇女获得婚姻自由的权利;
开展大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基本肃清了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反动势力。
在土改中,对富农的政策,由解放战争时期的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这次土改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也是历次土改运动中进行得最好的一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巩固民族独立, 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新中国废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依据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有的一切特权; 收回了外国列强在中国的兵营,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一切外国军队被迫撤走; 收回了海关治权,中国人民重新掌握了国门的钥匙。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新中国同苏联订立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有关协定,建立了平等互助的新型中苏同盟关系。
中国政府还在美国侵略军把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的时候,毅然作出抗美援朝的决策。中朝两国人民及其军队经过近3年的艰苦作战以及谈判斗争,终于迫使美国代表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经此一战,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中国人民真正扬眉吐气了,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极大促进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有力推动了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
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有力地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
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恢复国民经济, 为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
①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的国家所有,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之一, 也是《共同纲领》规定的一项历史任务。
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对大中城市的接管,没收官僚资本的工作已经开始。新中国成立后,这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没收官僚资本,在企业内部开展民主政革和生产改革,确立起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使人民政权拥有了相当重要的经济基础。
同时,开展了稳定物价的斗争和统一全国财政经济的工作,结束了人民过了几十年的因物价飞涨而带来的痛苦生活,初步建立起集中统一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以利于统一调度全国的财力、物力,集中力量办大事。到1952年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
②新中国在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已经开始对它进行适当限制,并把其中的大部分引上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道路。
③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土改后的农村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一方面广大农民在分得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后,努力发展生产,经济地位普遍有所上升,很大一部分原来的贫农、雇农上升为新中农。
另一方面农村阶层中新的分化开始出现,有重新导致两级分化的危险。
鉴于此,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在农村开展各种形式的互助合作,推进农村生产力进一步发展。1952年,全国已有40%的农户参加了互助组,少数农户还参加了半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实践表明,这一时期国营经济的建立、对私营经济的改造以及农村互助合作组织的发展,都为后来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4)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除旧布新
(5)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1950年和1951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开展整风、整党运动,批判居功自做等错误思想,进行共产党员必备的八项条件教育。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批新党员。
1951年年底到1952年,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处决了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晋。
随即又在1952年上半年发起打击不法资本家的“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经济情报)运动。
这些举措对于在执政的条件下继续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党的团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拓展与点拨
要注意区分民主革命遗留任务 与开始实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
土地改革是民主革命性质。
没收官僚资本,确立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举措。
党提出过渡时期 的总路线
1.对向社会主义过渡步骤的认识过程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过渡时期总路线 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是党依据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政治条件的新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党的总路线、总任务及发展战略上的重大转变,是符合新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和规律的。
①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首要条件。
实现国家现代化,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的必由之路。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时,中国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43.1%,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要改变落后面貌,巩固国家政权,就必须通过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工业化。
②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③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土地改革以后,农业生产摆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一个时期有过较大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又受到土地私有基础上的个体经营限制。只有引导个体农民组织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农业生产力才能得到发展,农村也才能够为工业化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工业品市场和积累工业发展的资金等条件。
④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当时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的国家同情中国,只有苏联能够援助中国。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一化三改
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 ——“一五”计划
制定
我国从1951年着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5年7月召开的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这个计划: “一五”计划确定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
突出了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的核心要点,
同时要求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等等。
实施
从1953年开始,经济建设工作有计划地在全国展开。工业建设战线喜报频传。以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为中心的工业建设,使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前进了一大步。
这一时期工业生产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新中国迅速从废墟上站起,为我国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个体农业 和手工业
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把个体经济改造成集体经济,它是通过合作化实现的。
农业合作化
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际上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前就已启动。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就印发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之后,1953年12月,党中央通过《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导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稳步前进。
②《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总结互助合作运动的经验,概括提出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 这种由具有社会主义萌芽到具有更多社会主义因素到完全的社会主义的合作化的发展道路,就是中国共产党所指出的对农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第一步是互助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第二步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
第三步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
③在农业合作化运动过程中,党和政府按照农民自愿的原则,采取说服、示范和国家援助的方法使农民自愿联合起来。
在1955年7月后,农业合作化形成高潮。到1956年年底,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 中国农村完成了从几千年的分散个体劳动向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历史性转变:
手工业合作化
①方针:积极引导、稳步前进。
②组织形式:
由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概要
关于手工业合作化三步中的第一步,本课程中的提法(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提法(手工业供销小组)略有不同。对于这两个提法都需要了解。
第一步是办手工业供销小组;
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
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社会主义的性质)。
③步骤:从供销入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生产改造。
到1956年年底,手工业的合作化也基本完成了。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对资本主义工商企业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含义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要把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并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
采取这样的政策,既可以在一定时期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积极作用, 又有利于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减少他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
经过国家资本主义 走向社会主义
用和平的方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方式上就是经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
①国家资本主义的含义。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与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
②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 它有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的区别。
以加工订货、经销代销为主的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国家与私人工商业的外部联系与合作。国家通过各种合同,在原料供应、产品的生产计划、销售及价格上控制资本主义工商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企业的性质不变,企业内部的劳资矛盾依然存在,但在企业利润分配上实行“四马分肥”,即所得税占30%,工人福利占15%,企业公积金占30%,资方股息红利占25%,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有所减轻。
其形式,
在工业中有收购、加工、订货、统购、包销;
在商业中有经销、代销、代购代销、公私联营等。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公私合营。开始时,主要是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在企业内部的联系与合作,利润分配仍实行“四马分肥”的原则,企业收益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资本家所得不足1/4。这种企业已经具有不同程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1955年,北京、上海、天津的一些行业先后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这时,国家对资本家原有的生产资料进行清理估价,以核实私股股额;在合营期间,每年发给资本家5%的股息,这就叫定股定息。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这些企业基本上已经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除资本家领取定息外,同国营企业已经没有原则上的区别。
和平赎买政策的实现,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1956年年底,全国私营工业户的99%、私营商业户的82.2%,都走上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道路。在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时候,国家为资本家安排了工作,许多人担任了一定的领导职务。这既有利于发挥他们在经营管理方面的特长,又可以为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创造条件。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对资产阶级实行赎买的设想付诸实施并取得成功,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独创性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56年至今)
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确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从此建立。这成为新中国人民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大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以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
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相应的经济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政治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最主要的标志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以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体制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起来,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最主要的标志。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人民民主政权获得了自己的牢固的经济基础。这是人民民主政权得以长期坚持、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伟大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第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为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
第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政治保障。
第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这个占世界1/4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此后,党面临的根本任务,就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而奋斗。
提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1.历史提出的新课题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可循,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进行了艰辛探索,
2.苏联模式难以为继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上只得学习甚至照搬苏联的做法。经过执行“一五”计划的实践,我们积累了初步的建设经验,也发现苏联的经验不完全适合中国,这就给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可能。1956年2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大进一步暴露了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决心以苏为鉴,探索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次结合”命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1956年4月初,毛泽东明确提出:“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毛泽东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
《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论十大关系》
毛泽东先后在1956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
①报告提出一个基本方针,即“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成为同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的指导思想。
②围绕这个方针, 报告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经验, 并借鉴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 论述了十个问题即十大关系。
前五条主要讨论经济问题,从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来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前三条讲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报告强调今后要更多地注意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尽量降低军政费用的比重,多搞经济建设。这里涉及的实际上是开辟一条与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第四、第五条讲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并开始涉及经济体制的改革,提出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权力。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后五条主要讨论政治关系,讲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这些都属于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中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问题。 报告提出,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确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要继续存在、发挥作用。在中国和外国的关系上,要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但也要抵制和批判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党和非党的关系
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是非关系
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③《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后来,毛泽东回顾说,前几年照抄外国的经验,“从一九五六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
拓展与点拨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知识分子“向现代科学进军”。周恩来在会上指出,知识分子中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一支伟大的力量。
与此同时,党中央确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
1954年9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上首次提出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是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国防。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中共八大
(1)中共八大的召开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成果。
(2)中共八大路线的主要内容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提出新形势下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八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我们还必须为解放台湾、为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最后消灭剥削制度和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而斗争,但是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同时,
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在政治建设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
在执政党建设上,强调要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八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制定的第一部党章。
在大会发言中,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这是在理论上突破苏联计划经济模式,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尝试。
(3)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拓展与点拨
1957年7月,毛泽东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一文中提出,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通称“六又”政治局面)。这是对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约新成果。
《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1959-1961)
大跃进”和初步纠正“左”的错误
①“大跃进”。
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其基本特点被概括为“一大二公”。“大”,就是规模大;所谓“公”,就是公有化程度高,主要财产归人民公社所有,收人在全社范内统一核算和分配。它 产重地脱离了农村的生产力水平,致使“一平二调”之风泛滥,损害了广大社员和小集体的利益,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初步纠正 " 左 "倾错误的努力。
国民经济调整和 “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
国民经济调整
1961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国民经济八字方针: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
现代化农业
现代化工业
现代化国防
现代化科学技术
10年“文革”内乱 (1966-1976)
中共九、十、十一大
领导者错误发动
对阶级形式和政治状况 完全错误估计。
反革命集团
利用
林彪
江青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就
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成就
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兴修水利、推广良种
文化教育医疗体育和 科学技术事业的普遍发展。
1964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
成功发射导弹核武器。
1967
氢弹成功爆炸。
1970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形成历久弥新的时代精神。
国际地位提高与国际环境改善。
1972
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子主题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西方国家开始对华建交的热潮。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977年2月7日,“两报一刊”社论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两个凡是”在理论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实践上给坚持真理、修正错误造成了障碍。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提出社会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文章发表后产生强烈反响,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邓小平和许多老一辈革命家支持了这场讨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迅速在全党全社会展开。这场深刻而广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中,党内外思想日益活跃,开始出现酝酿对外开放和对各方面体制进行改革的新局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中央工作会议
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个讲话是解放思想、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为全会实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转折奠定了重要基础。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
①会议解决的问题。
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决定从1979年1月起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任务。全会强调要充分发扬民主,提出要实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
②全会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
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 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 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 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
从这次全会开始,改革开放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幕拉开,邓小平理论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一个伟大转折点而载人光辉史册。
拨乱反正任务的基本完成
1.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和调整社会关系
2.阐明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引起注意和警觉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阐明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这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邓小平还提出一个重要思想:“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3.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和明确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从1979年11月起,在邓小平主持下,中共中央着手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邓小平对《决议》的起草提出三条指导原则: 第一,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第二,对建国30年来历史上的大事,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包括一些负责同志的功过是非,要作出公正的评价; 第三,这个总结宜粗不宜细,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这一《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作了概括,强调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决议》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作出了基本结论。
关于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决议》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决议》强调: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今后,除了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决不能再离开这个重点。党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决议》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作了十个方面的概括,实质上初步提出了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决议》正确解决了既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又根据新的实际和发展要求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道路。这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历史课题,充分体现出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远见卓识和政治上的成熟。党制定《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起步
国民经济的调整
针对1977年至1978年出现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情况,1979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2. 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农村存在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和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等弊端,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比较缓慢。1978年,全国还有2.5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而解决当时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人民公社体制问题和农民温饱问题必须从生产关系的调整入手。
(1) 确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 废除人民公社。1982年,新宪法作出改变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设立乡政府作为基层政权,普遍成立村民委员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等规定。到1984年底,全国基本完成政社分开,实行了20多年的人民公社制度不复存在。这是农村经济和政治体制的重大改革。
农村改革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和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当时农村经济发展困境决定的。
3.逐步转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在借鉴农村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在全国推开。
4.对外开放和兴办经济特区
在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对外开放逐步展开,并取得重大突破。1980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8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五次会议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经济特区不辱使命,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
5.政治体制改革的启动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党中央认真总结和汲取以往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经验教训,以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为主要内容的政治体制改革开始起步。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的提出
中共十二大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共十二大在北京召开。中共十二大的主要内容有:
①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回答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一全党和全国人民最为关心的重大问题,成为指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②制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宏伟纲领。
2.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对城市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①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决定》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决定》突破了把全民所有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混为一谈的传统现念,提出“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这是党中央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取得的新认识:
②经济体制改革以城市为重点全面展开,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活力,其中一项措施是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 和形成新絡局要
①经济特区。
1983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海南岛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给予较多的自主权,以加速海南岛的开发,并于1988年4月建立海南省,将全海南岛辟为经济特区。
②沿海开放城市。
1984年5月,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年2月,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此后又相继开放沿长江城市、内陆省会城市和内陆边界城市。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逐步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沿海经济开放区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
中共十三大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共十三大在北京举行。中共十三大的主要内容有:
①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②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③制定了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
2.“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详见第二部分第六章考点20,本书第135页)
国防战略的转变, “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和 外交方针政策的调整
国防战略的转变
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判断,军事战略方针由“积极防御、诱敌深入”改为“积极防御”。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重大转变,即把军队工作从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准备状态真正转入和平时期建设轨道。
“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
②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1980年1月,邓小平提出80年代要做三件事:在国际事务中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加紧经济建设。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就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问题提出九条方针。
1982年1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此后他在1983年6月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六条方针,进一步充实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一国两制”构想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问题。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 中共中央对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实行两个重大转变。
第一个转变是改变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的观点,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新的科学判断。1985年3月,邓小平明确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重要论断,为新时期党和国家制定对外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二个转变是改变过去联美抗苏的“一条线”战略,
战略背景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尤其是1969年中苏边境珍宝岛事件后,中国感受到来自苏联的严重军事威胁
苏联试图通过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来形成对中国的战略性包围
美苏争霸中,苏联呈现出攻势,美国则相对处于守势,中国认为主要威胁来自苏联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郑重中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并提出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处理党际关系。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 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谈话。 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有:
①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②提出加快改革开放和判断改革开放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①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④提出关键在人,强调加强党的建设。邓小平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
⑤提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⑥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前途,提出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不仅对之后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的确立
中共十四大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共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
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二是确定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是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
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由此打开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
中共十五大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共十五大在北京召开。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大会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②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③大会明确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并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提出了新的论断。
④大会在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即将实现之际,对如何实现第三步目标作出进一步规划,提出了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中共十五大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明确回答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向前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
中共十六大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共十六大在北京召开。中共十六大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②大会从十个方面总结概括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③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党的十六大是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等重大问题。从此,中国人民路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部署和改革开放的深化要
中共十七大
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中共十七大在北京召开。中共十七大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并作了概括。大会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②对科学发展观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一致同意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科学发展观写人党章。
③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特别是根据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实际,调整了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到2020年力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经济增长目标,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更高要求。
④科学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了概括,阐明了“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
16、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阶段,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共十八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习近平同志 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的确立
1.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联动、相互促进,有力推动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步伐,引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3.确立习近平同志 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
@十八届六中全会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前,党内外已形成一种普遍共识和强烈呼声,这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领航掌舵,有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指引。
经过充分酝酿,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并郑重写入全会文件,正式明确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把“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写入党章。确立习近平的核心地位,是实践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是全党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坚决维护习近平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十八大后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宝贵经验,是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形成的共同意志,符合党、国家、军队、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于更好地凝聚党和人民的力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民族复兴大业,具有决定性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中共十九大
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中共十九大的主要贡献有:
①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是党的十九大的一个重大历史贡献。(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
②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重大政治论断。
③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战略部署和安排。
④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明确党的建设总体布局。
⑤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现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 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①党的十九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一重大政治原则写人党章,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的第一条。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最重要的认识成果、最根本的经验总结,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完法总纲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强化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
②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是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党跳出治乱兴囊历史周期率、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的成功秘诀。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党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全面从严治党,打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形成了一整套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
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
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
2018年2月,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同意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2018年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
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的主题是 “坚持和定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
党中央决定用一次全会就这个重大问题进行研究部署, 是从政治上、全局上、战略上全面考量,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
第一,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备;
第二,这是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
第三,这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
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既有理论上的新概括又有实践上的新要求,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
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宏伟目标。
面对美国反华势力的霸凌挑衅,中方开展有理有利有节斗争,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维护国际关系准则和国际公平正义,坚定维护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同时,中方保持对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以坚定和冷静态度,建设性处理和管控分歧,努力维护国际体系的战略稳定。
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形成了伟大抗疫精神。党中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在全球率先复苏,成为当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世界主要经济体。
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1.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作出了关键性贡献;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增添了自立自强的信心勇气;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如期实现
2021年7月1日,中共中央在天安门广场隆重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夙愿;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实现了从大幅落后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的新跨越;是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的首要任务: 推动高质量发展
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1.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2.举办系列庆祝活动
3.隆重召开庆祝大会
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 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于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
总结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的必要性、意义
《决议》的序言部分指出,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是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需要;
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内容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及成就
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 (1921-1949)
①主要任务。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
②主要成就。
经过28年浴血奋斗,党领导人民,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积极合作下,于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 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也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1949-1978)
①主要任务。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②主要成就。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③理论成果。
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走出一条的方针,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等,这些独创性理论成果至今有重要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978-2012)
①主要任务.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②主要成就。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理论成果。
党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现在)
①主要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②主要成就。
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13个方面)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理论成果。
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100年来,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第一,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第二,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第三,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第四,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第五,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十个坚持”)
《决议》系统全面地概括了党的百年奋斗所积累的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
这十条历史经验是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 揭示了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 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 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 揭示了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
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
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从伟大胜利中激发奋进力量,从弯路挫折中吸取历史教训,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决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二十大的召开和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共二十大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大会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大会强调,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大会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大会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党的二十大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两个结合”,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六个坚持”,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和重大意义,详见本书第三部分导论和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