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庸》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中庸》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修炼心诀,复归一理(第33章),散为万物(第2-32章),始言一理(第1章)。
心是精髓摩波”五智慧文中,苦、相互指向所得无的。通过諦”,波罗蜜无力量一切不经卷般若部,波罗。经空一切成就。
这是一篇关于《了凡四训》积善之方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积善十方 行善之事,行善八辨 行善之理,善事十则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中庸》
始言一理(第1章)
第一部分 宗旨篇(第1章)
性\道\教
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
慎独
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
君子慎其独
中和
喜怒袁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
体立而后用有以行,推而致之
全书纲要,定义了[性道教]、提出[致中和] (后来阳明【致良知】说,比[致中和]多了本体的意味。)
散为万物(第2-32章)
第二部分 明道篇(第2-11章)
第2章:君子而时中(与第3章总起本篇)
第3章
民鲜能久
第4章:道之不明: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
第5章:感叹[道其不行]
第7章: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
第9章:知仁勇难而易、中庸难而易
中庸基至
第6章:大舜: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第8章:颜回:得一善,则拳拳服店而弗失之
第10章:子路: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
第11章:唯圣者能之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
舜\知也、颜回\也、子路\美也,三达德为入道之门
君子时中,民鲜能久。 本篇引用孔子之言,从正反两方面阐明中庸之道
第三部分 行道篇(第12-20章 )
君子之道费而隐,本篇杂引孔子之言加以阐述
第12章
君子之道,费而隐
费:用之广也。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
隐:体之微也。君子语小,天下莫能破
费:庸行之常,推之以极其至
第13章:道不远人
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尽己之心为忠、推已及人为恕
言行:谨之至则言顾行,行之力则行顾言
第14章:素其位而行
富贵\盆贱\夷狄\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
居易以俟命。反求诸其身
第15章:君子之道(两层意思)
路径: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境界:妻子好合、兄弟和乐、父母安顺
兼费隐、包大小
第16章:微之显,诚之不可掩
第17章:大舜:大德者必受命
第18章-19章文王\武王\周公
第18章:祀礼: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
第19章: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
第20章:哀公问政
文武之政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仁者\亲亲为大。义者\尊贤为大。礼,节文二者
修身、事亲、知人、知天
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
三达德:知,仁,勇
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
平天下九经
修身
目标:道立
内容:齐明盛服,非礼不动
尊贤
目标:不惑
内容:去谗远色,贱货妻德
亲亲
目标:不怨
内容:尊位重禄,同其好恶
敬大臣
目标:不眩(不迷于事
内容:官属众盛、足任使令
体群臣
目标:士之报礼重
内容:忠信重禄
子庶民
目标:百姓劝
目标:时使薄效
来百工
目标:财用足
内容:日省月试,既原称事:通功易事、农末相资
柔远人
目标:四方归之
内容:送往迎来,嘉善、矜不能
怀渚侯
目标:天下畏之
内容:继绝举度、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薄来
道前定则不穷--诚
天道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
人道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
弗措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其中,哀公问政。 第20章语诚始详, 而所谓诚者,是全书枢纽, 也承接下文
第四部分 成道篇(第21-32章)
第21章: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天道:所性而有者
第22章: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尽人之性
尽物之性
赞天地之化育
与天地参
第24章: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国家兴亡:祯祥\妖孽
祸福将至:善与不善
第26章:维天之命,於穆不已
博厚:载物、配地
高明:覆物、配天
悠久:成物、无疆
第30章: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历史视角: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天地视角:天覆地载、万物并育
第31章:至圣之德。小德之川流
圣人的内涵
聪明睿知,足以有临
宽裕温柔,足以有容
发强刚毅,足以有执
齐庄中正,足以有敬
文理密察,足以有别
溥博渊泉
时出
如天
如渊
凡有血气,莫不尊亲
见而民莫不敬
言而民莫不信
行而民莫不说
声名洋溢乎中国
第32章:至诚之道。大德之款化
大经:五品之人伦
大本:所性之全体
知天地之化育:极诚无麦
肫肫基仁!渊渊基渊!浩浩基天
人道:由教而人者
第23章: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曲
诚
形
著
明
动
变
化
第25章: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
成己,仁也
成物,知也
合外内之道
第27章:圣人之道
发育万物,峻极于天
苟不至德,至道不凝
尊德性而道问学
致广大而尽精微
极高明而道中庸
温故而知新
敦厚以崇礼
居上不骄,为下不倍
第28章:议礼、制度、考文
生今反古
有位无德
有德无位
第29章:麻几夙夜,以永终書
王天下三重
本诸身,征诸庶民
远之有望,近之不厌
自诚明谓之性,此天道也。 自明诚谓之教,此人道也。 本篇全是子思之言, 分天人两道阐述中庸
复归一理(第33章)
第五部分 境界篇(第33章)
第一层 周然而日章
淡而不厌
简而文
温而理
知远之近
第二层 内省不疚,无恶于志
第三层 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第四层 不赏民劝,不怒民威
第五层 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第六层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杂引《诗经》赞叹中庸之境,可分为六段,分六层意思
修炼心诀
尧舜16字诀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执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