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宏观经济学第七章国际收支(花店版)
这一章主要讲述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以及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有各种图形移动详解,还有相关练习题。期末复习的宝子可以针对性复习,干货满满喔~
编辑于2025-01-17 10:25:15国际关联
国际收支与汇率
国际收支及其构成
定义
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交易记录
构成
经常账户(经常账户记录两国商品、服务贸易和转移支付)
商品(记录商品交易)
服务(运费、专利使用费、存款利息、净投资收益)
转移支付(汇款、礼物和赠予)
资本账户(记录股票、债券、土地等资产的买卖交易)
一个简单的国际收支记账规则
国际收支账户必须平衡
经常账户盈余(赤字)+资本账户赤字(盈余)=0(1)
保持平衡的前提:私人的账户(私人决策决定买卖各个国家的股票等资产)还有官方储备
当经常账户盈余时,私人部门会将多余的外汇收入用于支付之前的贷款或者购买国外资产,或者将其出售给中央银行,增加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相反,如果经常账户为赤字,则必须通过出售国外资产、向国外借款、或者向中央银行购买外汇等方式为赤字融资。
官方储备增加=经常账户盈余+净私人账户流入(2)
官方储备增加,国际收支顺差
如果经常账户和私人资本账户均为赤字,则综合国际收支为赤字,这个是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减少
固定汇率
汇率的变化会影响进出口的需求 国际收支→外汇市场供需→汇率
定义
中央银行通过买入或卖出本国货币以维持本币与外币交换比率固定在某一水平不变
干预
为保证汇率维持在既定水平上,中央银行必须保有一定的外汇或外币储备,以便在市场上与本币进行兑换(固定汇率下外汇市场平衡机制)。如果一个国家持续经历国际收支赤字,中央银行将会最终消耗掉所有的外汇储备,此时没有能力继续干预外汇市场,中央银行不得不对本币进行法定贬值
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弹性(浮动)汇率
定义
浮动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允许汇率调整已实现外汇供需均衡(浮动汇率下外汇市场平衡机制)
清洁浮动和肮脏浮动
清洁浮动
中央银行完全不干预外汇市场,任其自由浮动,官方储备交易为零
肮脏浮动
中央银行通过买卖外汇对汇率施加一定程度的影响,官方储备交易不为零
长期汇率
购买力平价(PPP)(purchasing power party)
定义
当一单位本币在国内和国外都可以购买一个相同篮子的商品时,两国货币兑换比率处于购买力平价的水平上
举例
一美元在美国买和一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在中国买 都能买到一样的商品,就是货币等值,即购买力平价
意义
实际汇率R
定义
用同种货币表示的国内外商品价格比(或经两国一般物价水平调整过的汇率,实际汇率=名义汇率/购买力平价)
名义汇率(exchange rate)
表达
直接:1外币=?本币↑(外币升值)
外汇升值,本币贬值e↑
间接:1本币=?外币↓(外币升值)
含义
实际汇率显示了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1)R>1,本国出口优势,e>PPP→出口带动e↓(外国买的贵)→外汇供给↑外汇价格下跌,外汇贬值,e↓
2)R<1,本国出口劣势,e<PPP→进口带动e↑(本国卖的贵)→外汇需求↑外汇价格上升,外汇升值,e↑
3),无贸易发生,e=PPP
结论
资本账户不变,长期,名义汇率趋近于PPP
一个国家一般物价水平上升,本币贬值
名义汇率缓慢趋近于PP的原因(不是重点)
各国篮子里的商品不同
各国之间商品贸易的障碍(关税、运费)
不可贸易品(土地、房屋)
名义汇率变化对贸易影响(不是重点)
e↑,本币贬值→R↑→净出口增加
e↓,本币升值→R↓→净出口减少
商品贸易、市场均衡和贸易余额
净出口函数
本币贬值(e↑)将增加本国贸易余额,增加AD
其他因素不变,国外收入增加将改善本国的贸易余额,增加AD
其他因素不变,本国收入增加将恶化本国贸易余额,减少AD
修正的IS曲线
自主性开支A增加将导致IS曲线右移
开放条件下的IS曲线比封闭条件下更陡峭
本币贬值(e↑)导致IS曲线右移
外国收入增加导致IS曲线右移
资本流动
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以获取最高收益。如果没有汇率变动、税收差异以及政治风险等障碍,世界各个资本市场的资产收益都应当严格相等,这是因为资本可以从收益低的国家借出来,并借贷到收益高的国家去(小国经济)
资本完全流动
i>if
i↓资本往国内流
i<if
if↓资本往国外流
含义
i=if(世界平均利率)
任何国家的利率水平都不可能偏离世界平均水平太远
国际收支函数与BP曲线
净资本流入函数(CF)
国际收支盈余,本币升值,国际收支赤字,本币贬值,本币价值的变化会影响NX(进出口),进而影响国民收入
资本账户完全自由流动,δ趋向∞,资本流动不起来,δ就很小
国际收支函数(BP:balance of payments)
若BP=0,则国际收支平衡
BP曲线
定义:当国际收支平衡时,所有产出和利率的组合曲线
BP曲线方程
斜率:γ/δ
移动:e和NX的变化
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δ→∞,BP水平,i=if
偏离BP曲线的点
政策两难:内部与外部平衡
扩张性货币政策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的固定汇率制度
货币扩张
传导机制
结论
内生货币存量
财政扩张
传导机制
结论:
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的浮动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含义
国际收支顺差,外汇供给大于需求,本币升值,中央银行不干预,要想恢复,靠市场恢复慢,经常账户中进出口受实际汇率影响,本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NX贸易余额下降,出口减少会使外汇供给减少,进口增加导致外汇需求上升,会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关键一点是允许本币升值:浮动汇率
货币政策引起的调整
传导机制
货币扩张引起LM曲线右移,均衡利率下降
利率下降导致资本流出,造成国际收支恶化
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净出口改善
IS曲线向右移动直至国际收支再度平衡
结论: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的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充分有效,中央银行可以控制货币存量
政策效果:本币贬值,NX净出口增加,资本流出
财政政策引起的调整
传导机制
财政扩张引起IS曲线右上方移动,产出增加
收入增加导致货币需求增加,带动均衡利率上升
利率上升引起资本流入,造成国际收支顺差
本币升值,出口减少,总需求减少直至回到最初水平,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直至回到最初水平
政策效果:最后的点比最初的点本币升值了,NX净出口减少了,资本也流入了
结论: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的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变动时,本币升值或贬值的变化降低时经济回到最初的均衡
以邻为壑的政策与竞争性贬值
以邻为壑的政策
本币贬值带动净出口增加,从而本国产出和就业增加,但是这些改善是以牺牲别国产出和就业为代价
竞争性贬值
如果所有国家都努力贬值本币来吸引别国需求,这只是造成需求在不同国家之间转移,而不是创造需求
浮动主题
国际支出>国际收人
外汇需求>外汇供给
中央银行要增加外汇供给,就抛售外汇
增大A中的政府购买项(G),扩张性财政政策,αɢ△G,乘数从1/1-c变为1/1-c+γ
本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外汇供给(需求)
经常账户→出口(进口)形成外汇供给
经常账户与进出口关系紧密
资本账户→资本流入(流出)形成外汇供给
(出口-进口)+(流入-流出)>0→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外汇贬值,本币升值
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带来的国际收支的顺差
购买外汇,抛售本币(若供给小于需求:提供外汇,中央银行拿出官方储备抛售外汇,资本外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