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从提问到输出》:上野千鹤子的知识生产术
这是一篇关于《从提问到输出》的思维导图,作者上野千鹤子。本书主要内容是传授的是知识生产术,即发现和掌握事物间错综复杂关系的能力。
编辑于2025-01-20 17:40:28这是一篇关于《从提问到输出》的思维导图,作者上野千鹤子。本书主要内容是传授的是知识生产术,即发现和掌握事物间错综复杂关系的能力。
工作以外的16个小时,不是上班8小时的附庸,下班后也要好好生活。用“具体的当下”去治愈焦虑、内耗、拧巴、拖延、空虚等工作后遗症,获得满足感和身心自由。
《哲学小史》是一部生动的哲学入门书。作者在西方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选取了40个主题,每个主题用3000字左右的故事,介绍了52位哲学家对人类思想的主要贡献,并由此反映出西方哲学发展的脉络与探讨的主要问题。书中没有抽象的哲学概念、难懂的哲学理论,而是充满了哲学家妙趣横生甚至离奇古怪的人生故事,但并没有失去哲学的本质,那就是引导我们像哲学家那样思考、争论、论证和质疑。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从提问到输出》的思维导图,作者上野千鹤子。本书主要内容是传授的是知识生产术,即发现和掌握事物间错综复杂关系的能力。
工作以外的16个小时,不是上班8小时的附庸,下班后也要好好生活。用“具体的当下”去治愈焦虑、内耗、拧巴、拖延、空虚等工作后遗症,获得满足感和身心自由。
《哲学小史》是一部生动的哲学入门书。作者在西方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选取了40个主题,每个主题用3000字左右的故事,介绍了52位哲学家对人类思想的主要贡献,并由此反映出西方哲学发展的脉络与探讨的主要问题。书中没有抽象的哲学概念、难懂的哲学理论,而是充满了哲学家妙趣横生甚至离奇古怪的人生故事,但并没有失去哲学的本质,那就是引导我们像哲学家那样思考、争论、论证和质疑。
《从提问到输出》:上野千鹤子的知识生产术
距离(distance)
信息产生于系统与系统的边界。跨越多个系统或站到系统的边缘,都有助于提高信息生产的效率。
立足点(stance)
笔记来源:《从提问到输出》 笔记作者: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笔记来源:《从提问到输出》 笔记作者: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笔记来源:《从提问到输出》 笔记作者: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笔记来源:《从提问到输出》 笔记作者: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笔记来源:《从提问到输出》 笔记作者:花漾春天 软件:亿图脑图MindMaster
18个步骤,143个具体操作拆解做研究的全流程
第二章 打造海图般的研究计划
第四章 收集并分析资料
第五章 输出
第六章 传达给读者
18堂写作课,学习思考和输出 解决论文写作焦虑,终身学习必备工具书 发现和掌握事物间错综复杂关系的能力 手把手教你提出问题、搜集资料、构建逻辑、输出成文、口头答辩,依次攻破开题报告、研究计划、文献综述、研究论文。
书籍介绍
作者
上野千鹤子
上野千鹤子(1948年7月12日-),日本社会学家。
是日本著名研究女性解放理论的女性主义者
主要作品
《厌女》《始于极限》《一个女人的逆袭》《无薪主妇》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快乐上等》《父权制与资本主义》
批判性回顾既有研究
1
何谓既有研究
既有研究
已经存在的、以文字撰写的研究成果的集合。
回顾既有研究是为了搞清楚自己提的问题已经被解答到了什么地步,哪些还没有得到解答。
了解既有文本的内容就是孕育新信息的条件。
回顾既有研究
光看书是不够的:一个想法需要好几年才能以书籍形式出版。
忌闭门造车:窝在专业领域闭门造车也很容易遗漏既有研究。
克服语言的障碍:某种语言检索的只有某种语言圈的信息。
既有研究特征
谁都能想到的平庸问题,往往存在大量的既有研究。
不太有人想得到的问题,则鲜有前人的研究可供参考。
“既有研究多”意味着“信息量大”。
研究实用建议
跨越学科与领域:选择与研究对象匹配的研究方法。
保持“批判性”:意味着你并不满意既有的解答。
文献报告格式
1.主题 2.对象 3.方法 4.验证的妥当性/发现/意义和效果
5.方法的局限性和问题点 6.其他评论
何谓定性资料
词、话语、叙事
信息必定被放置在交流的语境下
词即单词:关键词分析”关注的就是词。
话语:话语最狭隘的定义是“大于词的语义单位”。
叙事:叙事是用连词串起的多个话语。
分析定性资料
定性资料由观察笔记、访谈资料、文书记录等语言信息组成。
扎根理论法的“扎根”意为基于经验数据。
KJ法操作指南
操作步骤
制作卡片/分组/范畴化/布置/寻找关联/讲故事/发现与课题
制作规则
一卡一信息/写内容而非主题/简洁明了、平实易懂/字大清晰
所需时间
制作卡片1.5h,200-300个信息单元/卡片处理1.5h
参与人数
1-10人(4-5人为宜)
撰写报告
可由任一参与者撰写集合报告/基本信息分析涉及的自变量
生产信息的方法
信息可通过观察、头脑风暴、小组讨论、访谈等方式获取。
如果选择观察,则需以命题形式将观察所得转化为语言信息
开展头脑风暴或小组讨论时,应指定专人记录。
开展头脑风暴或小组讨论时,应指定专人记录。
撰写目录
语言的主导地位
搞定了资料收集和分析,便能开始输出了。
无论研究者多么博学多才,脑子里有多少绝妙想法,但不传达给别人,就等于不存在。
绘制蓝图
撰写目录就是绘制蓝图的关键环节。
搭建目录的骨架
标题
标题定胜负!标题很重要,必须让读者光看标题就想象出论文写的是什么。
目录
问题设定:问题设定好了,论文就成功了一半。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对既有研究的批判性回顾
设定理论框架
分析与考察(本论)
结论
本研究的意义与局限
第2章&第3章、第4章&第5章可调换,换言之可以采用这样的论述方法:在回顾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的理论框架,据此设定研究对象与方法。
定制目录
各章标题高度浓缩本章内容,能让读者大致想象出论文的内容。
看目录就能知道作者的脑袋里装了什么。
目录可以无限次改写,改几次都行。
口头报告
简报能力很重要
信息生产的输出为语言性产物。 语言性产物有两种媒介:口头和书面文字。
口头输出为口头报告;研究需要书面文字的输出,即论文。
时间是稀缺资源
口头表达的一大变量是时间。对于书面文字,读者可以自行控制时间资源的分配,而口头报告的时间资源由报告者掌控。
口头报告的关键就在于时间管理。时间是有限而稀缺的资源,每人每天就只有二十四小时。
使用计时器控制报告时间。
口头报告可以糊弄
大家有把握用二十分钟呈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吗?
不少口头报告行云流水,真动笔却处处碰壁的学生。
口头报告是一种自我申报,是当众宣布“我做出了这样的成果”,以便将读者引向真正的产物,即著作与论文。
PPT的功过
影像具有强大的传达能力。将语音转成文字、图示本该写在黑板上的模型、将统计数值制成图表、加上视频和音频……如此一来,传达强度比干讲高出好几个等级。
对PPT过度依赖。有了PPT,就得按PPT的顺序讲,PPT里没有的就不太好讲。
而且PPT受制于时间顺序,很难临机应变地调整先后。这就导致演讲者只能按照原本的设想讲PPT。
临场感和面对面
难得演讲者就在现场,却听不到他亲口说话。
第一章 在生产信息之前
第二章 打造海图般的研究计划
第四章 收集并分析资料
第五章 输出
第六章 传达给读者
何谓信息
1
信息与噪声
何谓噪声?
噪声就是别扭、执念、疑问、疙瘩……
有些噪声能催生出有意义的信息,有些无法发展成信息
当你认为一切都理所应当、毫无疑问时,不会产生噪声。
在离自己太远、超出接收范围的领域,噪声同样不会出现。
噪声发生器
噪声出现在不证自明的领域和疏远的外界之间,出现在自身经验边缘的灰色地带。提高信息生产效率,要打造“噪声发生器”。
有意义的信息就源自噪声
不证自明的领域
疏远的外界之间
信息
自己
噪声
噪声
噪声
激活噪声发生器
缩小不证自明的领域。
缩小疏远的领域。
扩大产生信息的领域
让自己置身于“理所当然不再被视作理所当然”的环境
提问
生产信息的重中之重在于提问,而且必须是没人提过的问题。
提问要满足两个条件。提可以回答的问题。提你搞得定的问题。
提问离不开品位与技巧
无论是提问本身,还是提出有品位的问题
经验积累到位就能学会
认清问题的规模
提出能在有限时间内解答的问题
体验从提问到解答的过程
明白“解答问题”是怎么一回事
何谓原创性
原创性的问题
没人提过的问题,就是有原创性的问题。
原创性的问题能孕育出原创性的解答,催生出原创性的研究。
原创性?
原创性就是和既有信息集合之间的距离。
与既有学识的集合保持一定的距离,就是你的立足点。
自己
学识=自有知识的集合
原创性即距离
一手资料 & 二手资料
一手资料
是现实中亲眼或亲手获得的信息。
在图书馆之外与线下世界,还有广阔无垠的经验领域。从经验领域亲手获取的就是一手资料。
二手资料
是他人加工过的信息
收藏二手资料的仓库是图书馆。通过报刊、博客等媒体获取的信息均是二手资料。
输入与输出
输入
消费或收集信息的过程叫“输入”。
将输入的信息加工成产物的过程被称为“信息处理”,既是“加工”,也是“过程”。
输出
信息生产的终点是输出信息产物。
要成为信息生产者,就得想方设法将输出传达给对方。
如何获取一手资料
资料分为语言资料和非语言资料
通过观察、经验、沟通、对话、访谈、问卷调查、统计等途径获得,资料必须先转化为语言资料,才能最终输出为语言性产物。
资料收集的机会无处不在
媒体言论、信件、日记、证词和法庭记录等二手资料,也能作为一手资料,成为综合分析[插图]的对象。
提问
1
何谓研究
研究的流程
1.提问
2.回顾既有研究(对象/方法、理论/实证)
3.设定对象
4.选定方法
5.提出理论假设
6.提出工作假设
7.收集资料(一手资料/二手资料)
8.分析资料
9.验证假设(验证/反证)
10.构建模型
11.提出发现与意义
12.认识到局限性和挑战
研讨组课程安排
1.提出问题
2.撰写计划
3.批判性回顾既有研究
4.收集资料:定性调查方法
5.收集资料:定量调查方法
6.构建目录
7.写明问题
8.创建内容
9.撰写初稿
10.修改论文
11.口头报告
12.完成研究论文
2
提问
研究始于提问
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有问题。
提可以回答的问题
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有问题。
信息生产者必须提可以回答的问题。
问题有“老套”与“独特”之分。
独特的问题则是没有人提过的问题。
分解成更小的问题
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有问题。
大问题往往由一系列小问题组成。
选择可以获取资料的研究对象
先用简单的问题练手
撰写研究计划
预告研究
研究计划就像是向第三方声明“我接下来要做这样的研究”。
研究计划则发挥着指南针的作用,指明前进的方向。
研究计划格式
研究主题:妥当表述自己的研究主题尤为重要。
研究内容:在两百字以内对主题加以说明。
理论假设与工作假设:假设,就是“偏见”与“预判”。
研究对象:对象与方法是“成套”的。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成套出现。
既有研究及相关资料:了解可获取的资料在哪里、有多少。
研究设备与研究费用:做研究费时费力又费钱。
研究日程:学的研讨组原则上以一年为期。
本研究的意义
本研究的局限性
明确了局限,同时也意味着你清楚研究的下一项课题是什么。
时期划分
如果时间跨度为十年到数十年,需要进一步细分。
时期划分应当使用划时代的指标。
展望目标
虽说尚在计划阶段,但展望研究成果(目标)必不可少。
最终结果不符合预期也无妨。再不起眼的研究都要放眼未来。
撰写研究计划(当事人研究版)
研究计划
姓名:
主题:如何命名这项研究?
研究动机目标: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想从中获得什么?
立场性:我身为研究者的立足点
问题本就是一种噪声,源于对既有事物的执念和别扭,与你是谁、处于什么立场密不可分。
当事人研究是“我的问题我来解决”的行动研究,深切伴随着的问题是“这是为谁、为何而做的研究”。
为什么想做这项研究(动机)?为了什么而做这项研究(目的或效果)?这些问题也都源于研究者的立足点。
既有研究:朝谁喊话?
理论框架:采用的研究角度是什么?
研究对象:以什么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用什么方法收集资料?
意义:本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
局限性:本研究有什么样的局限性?
研究费用:本研究需要多少费用?
11研究日程:本研究需要多少时间?
喊话对象
题之所以成为问题,正是因为有人不满足于现状,主张“那是问题”。因此问题必然指向“对象”。
这个对象可以是没有把该现象视为“问题”的既有研究,也可以是造成“问题”的制度、社会或特定群体。
第三章 理论和方法任你取用
何谓方法论
理论是工具
理论是用来解释现实的工具,由一系列逻辑整合的概念组成。
概念,就是为描述某种现象而创造的术语,是解释现实的装置。
从没有破绽的精密概念装置中构建出的理论,称之为理论体系。
提出假设
假如你提出的问题是“孤独死的人数为何增长”,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孤独死的人数在增长”。
但这个命题是否正确呢?我们必须用数据说话。
孤独死没有固定的定义,一般指在无人照看的情况下死于家中,死后超过二十四小时才被发现,且不属于刑事案件。
先定义何谓孤独死
一人户增加
孤独死的增加是一人户增加所致。至于一人户的数量是否增加,看人口动态统计中的家庭结构即可。
一人户增加本身并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变成一人户之后便与原先的家人断了联系,或者与本地社区缺乏往来。“
家庭个人化假设
家庭个人化这个假设要如何证明呢?
从理论假设到工作假设
要将其转化为可验证的经验命题就是工作假设。
“孤独死的人数为何增长”可以分解为“什么样的人会孤独死”“怎样的社会条件会导致孤独死”“怎样的地区容易发生孤独死”等小问题。
采用的理论、研究对象和方法视问题的问法而定。
各种调查方法
收集到一定数量的案例后,便可以回答“哪些社会条件会导致孤独死”,这个环节会用到比较的方法。我们无法用控制变量的实验室手法来分析社会和历史现象。
选择对象与方法
民族志
研究对象的数量为一个到有限个不等。
针对群体而非个人的案例研究被称为民族志。
通过参与观察描述异民族的生活志
直接观察某个对象的活动,对话式民族志或对话式建构主义
对话式民族志
如果研究对象不是一群人,而是一个人呢?
案例研究
研究对象不是一群人,也可以是只有一个对象的研究
如果研究对象是自己呢?
最了解自己的莫过于自己,没有比自己更厉害的专家
自我民族志与当事人研究
研究对象不止一个,便能使用比较的方法。
收集资料
定量资料/定性资料
分析资料
如何开展访谈
半结构化访谈
非结构化访谈类似“请随意聊聊你自己”。
结构化访谈有事先敲定的问题,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
半结构化访谈介于这两个极端之间。
开展半结构化访谈,应巧妙引导,让受访者掌握谈话主动权
对象抽样
开展访谈前,需要对目标人群进行抽样。
问谁?问什么?
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必须明确抽样标准,如性别、年龄、职业、学历、收入、地区、家庭结构、生活史等。
信任和调查伦理
田野调查与访谈的成功,建立在调查者与调查对象之间的信任上
信息提供者是研究成果的第一位读者。
不背叛调查者与调查对象间的融洽关系是调查伦理的核心。
访谈的诀窍
准备工作
在面见调查对象之前,请大家先通过电子邮件或信件提出访谈申请,说明自己的身份、调查目的、打算如何使用获取的资料,并告知对方引用时会提前征求同意。
访谈当天
为防止遗漏,访谈往往需要录音,但开始录音前同样要征得对方同意。访谈后的收尾工作也不能马虎。感谢信应尽快寄送。
如何分析定性资料
分析与整合
分析重在“分”,整合重在“合”。
研究者须逐一探讨某个信息单元与另一个信息单元是否相同。
答案只有两个值,不是YES就是NO。
判断异同凭直觉即可,不要想太多。千万不能用关键词分组。
分析与整合所有信息单元,逐一判断异同,便能得到若干个信息单元的集合。
分类后的信息单元组数以二十到三十为宜,这大概也是我们能够处理的物理极限。
照片投影法
应用于非语言的定性资料,需将整合出来的类别转化为语言。
收集来的视觉信息也要进行分析整合,方法与语言信息相同,只需在视觉层面依次判断彼此是否相同即可
人类行为学
运用人类行为学的方法,对非语言信息开展定性分析。
范畴化
把凭直觉分类的共同点转化成语言,即范畴化。
定位
分析这二十到三十个元信息,判断它们彼此的异同。
制作图表
图表也称作“因素关联图”。这一步的关键,就是找出话语集合之间的逻辑关系。
讲故事
访谈获取的一手资料按时间顺序排列。将这些信息拆分并转化为话语单位,就是排除时间这个变量、进行去脉络化的过程。
为话语组成的信息单元添加逻辑关系,则相当于重新引入时间变量,编织故事。这就是讲故事,又称再脉络化。
超越KJ法
矩阵分析
这种方法有机结合了案例分析和编码分析,将资料分别放置在案例和比较的语境下开展分析。
编码指调查项目,+为“有回答”,-为“无回答”。
矩阵分析的优势
有别于演绎法,归纳法能帮助我们了解既有的事物,却不能了解不存在的事物。
将案例分析与编码结合起来,便能找出特定案例中存在而其他案例没有的编码(矩阵表中的空白)。
对资料敲骨吸髓
首先做案例分析。不可随机描述,要贴合自己提出的研究问题。
围绕自己想解释的东西对案例进行分类,按类型(如积极组/消极组、成功案例/失败案例)描述。
再以编码为单位,进行编码分析。
矩阵分析的输出
以滚雪球抽样法抽取了十名届数各异的毕业生,在充分考虑性别平衡的前提下开展调研。
开展半结构化访谈,访谈时长为一至一个半小时
写在KJ卡上,收集好卡片便能着手分析。
将生成的资料转化成单元
KJ卡是二十张为一联。
应用KJ法
但矩阵分析的后半部分略有差异。
先进行案例分析
在半结构化访谈中按“入学前”“在校期间”“毕业后”三个阶段开展询问,分别编码。
编码分析
分析各编码下的一手资料同样用KJ法。
案例分析
每个案例配一句能够高度概括其面貌的“广告词”,相当于根据访谈获取的一手资料得出元元信息。
每一条一手资料都要在纵轴和横轴、案例分析和编码分析这两个维度用上两次,做到物尽其用。
完成案例分析和编码分析后,要开一场元元信息讨论会,进一步俯瞰前面两项工作的成果,得出结论。
结论报告会
分析各编码下的一手资料同样用KJ法。
撰写报告
将上述资料分析的结果转化为文章,便成了一份共有五十页A5纸的报告。
撰写论文
论文的规矩
非结构化访谈类似“请随意社科领域的文章不追求共鸣与感动,而只为说服。
写论文的重中之重,在于让读者看明白你的问题和假设、证据和发现以及结论。
撰写样章
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与读者分享这个问题的意义,鼓励他们继续往下看。
敲定目录以后就该撰写样章了。再漂亮的蓝图也无法保证立柱刷墙就能一帆风顺。
从能写的章节写起
任何章节都能用作样章,选自己能写的、好写的即可。
积累信息
正文要阐述的内容,包括收集的资料、分析过程中产生的笔记、回顾既有研究时做的摘录、统计和图表等等,都是在研究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
排列信息
论文就是将信息按时间这一变量妥当排列。
实际动笔时,就是按时间顺序排列信息并开展论述。
段落之间存在信息缺失或不足的情况,需要适时补充。
结论先行
逻辑性文章讲究结论先行,即先陈述命题,再进行论证。
不要投机取巧
写作有不少秘技和高阶技巧,但初学者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正规战都不会打,又怎么打得好游击战呢。
不用都写出来
总想把自己知道的都写出来,是初学者很容易犯的错。
不要省略信息
不要省略自以为不言自明的信息。
人难免会把熟知的东西排除在信息的范畴之外。某件事对你来说也许显而易见,对读者来说就不一定了。
要先定义
使用概念与术语前要先定义
决定要用某个特定概念或术语,要从头用到尾,做到前后统一。
不能为了修饰润色、避免枯燥而改用其他说法,或采用多样、多义的表达。
区分正文和引文
写论文时要明确区分正文和引文,换言之就是要区分别人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体现出两者的差异。
如何创建引文库
阅读必要的书籍时,作者总是边看边画线。
画过两道线的地方贴上标签做记号。
一本书的标签从几个到二三十个不等,不会很多。
引文要用在刀刃上,最好只用一次。
不得剽窃抄袭
学术界的成果是公共财产,因此区分论文中的哪些部分属于他人、哪些部分是自己的原创尤其重要。
格式要求
格式、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的写法都要遵循学术论文的惯例。
使用统一的字体字号,表述简明易懂
通过论文表达观点的是你,对论文内容负责的也只有你一个,所以人称还是用“我”(第一人称单数)为好。“
你的论文要写给谁看?写论文时,请大家务必把论文的“收件人”放在心上。
培养评论能力
自己露一手
阅读并评论别人论文的能力还是很有必要培养的,因为了解别人论文里的问题,就能明白自己论文里的问题。
成为评论者
评论他人的论文,也是自己撰写论文的基础。
如何评论
基本中的基本,勿强求于人!评论不是吹毛求疵,而是:
启发作者,帮助作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
指出论点的缺陷或论述中的问题;
预测可能出现的批判,为作者贡献应对的智慧。
区分内部评论和外部评论
内部评论:沿着作者的论点和主张,在接受以上前提的基础上,就论点的不一致、不彻底及其扩展和应用的可能性给出建议。
外部评论:是“少了这个、缺了那个、没看到××”。说白了就是强人所难,鸡蛋里挑骨头。
外部评论也不是一无是处,因为它能指出作者没有意识到的局限和缺陷。作者往往局限于自己的构图,难以从大局上相对地审视自己的观点。
如何做内部评论
先评论问题的原创性和论点的清晰度,再俯瞰整体结构和目录的合理性。
有用的评论与无用的评论
评论不只有有用和无用之分,还有采纳后会产生负面影响的评论。从被评论者的角度来看,分辨评论的优劣也很重要。
召开评论会
学生提交样章后必须举办评论会。
提升防御力
内部评论则需要用心回答,如有必要反驳,就堂堂正正地反驳。
如果对方的批评含糊其词,缺乏具体细节,那就可以追问“请您具体解释一下刚才那部分的问题出在哪里”。
学习论文的写法——在东大和上野千鹤子学写论文(节选)
1
“希望你们志存高远。”——设定主题
一篇论文(或者说一组文章)若想被读者视作连贯的、有意义的整体,主题必不可少。
2
“这不算论文。”——论文的形式
论文有必须遵循的形式,否则就成了寻常的读物。不按论文的形式写,就会得到这样的评语:“这不是论文,而是随笔。”
“如何用一句话陈述你的主张?”
“这项研究的假设是什么?”
3
“写你能写的,而不是你想写的。”——名为“现实”的制约
没有“想写的”,自然就不会有“能写的”,可要是不顾限制条件,一味追求“想写的”,到头来也是两手空空。
4
“想说的没表达出来,作者应负全责。”——表达技巧
框架搭得再好,要是文笔表达不够成熟,预期的内容也无法传达给读者。
5
“学问不为真理服务。”——名为“学问”的政治
学问与论文都不可能做到政治层面的中立。能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到这一点,是我们最终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6
结语
论文需要的是冷静的考察与分析,需要的是冷静辨别哪些妥当、哪些不妥当的能力。
在聆听前人的意见之后,我们应当做批判者而非“信徒”。
传达讯息
如何传达?
许多人以为,只要提出问题,收集并分析资料,明确了自己的发现和今后的课题,撰写论文……研究就大功告成了。
其实不然,还有最后一项重要工作等待着我们,就是传达讯息。
传达什么?向谁传达?用什么方法和媒介传达?
要是无法传达给读者,创造再多的内容都没有意义
出版独著
对年轻研究者而言,名下有没有独著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但愿意出版人文社科学术书籍的出版社正在迅速减少。
对年轻研究者而言,名下有没有独著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但愿意出版人文社科学术书籍的出版社正在迅速减少。
向普通读者传达
学位论文直接出版成单行本是极其幸运的事情。没几家出版社愿意做六百张四百字稿纸(换算成普通书籍就是四百多页)的大体量独著。
因此许多出版社会要求作者改写。而书的理念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生巨变。
书的目标受众是普通读者,但我们绝对不能因此小看读者。
写作过程要时刻抱着写给自己的理想读者的心态。
写给不和自己共享前提的外行读者,更考验作者的写作技巧。
让他人看你写的书,就是在占用他人的时间。因此一定要努力以简明易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成为制作人
印刷媒体还是电子媒体?
如何应对信息技术的变化,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媒介,已成当今作者的一大挑战。
除了传统的印刷媒体,还有新兴的电子媒体可选,后者大大降低了传递和接收讯息的门槛。
除了传统的印刷媒体,还有新兴的电子媒体可选,后者大大降低了传递和接收讯息的门槛。
私有财产、俱乐部财产与公共财产
财产分为私有财产、俱乐部财产和公共财产,知识财产也一样。
通常情况下,财产会在转让或分割后缩水,唯独知识财产例外。
知识财产可以无限复制,其原始价值不受影响,有时甚至因分享范围越广,价值就越高。
从某种角度看,书籍也算会员制的俱乐部财产,只有支付费用才能翻阅。
俱乐部财产介于私有财产和公共财产之间,是只有特定范围的人才有权接触的公共财产。
没有传达给读者、没有被消费的信息是没有价值的。
为了让信息成为俱乐部财产,需要有一定数量的人为这些信息支付代价。
选择合适的媒体
印刷媒体的选择多种多样,包括自费出版的爱好者杂志、有同行评审制度的学术期刊、不设评审环节的投稿期刊、研究会志、小团体杂志等等。
媒体都有相应的投稿门槛、条件、质量要求、篇幅和格式限制。
不同媒体对应的读者属性也各不相同,有专业读者、普通读者、业内人士之分,合适的文体和写作风格当然也不尽相同。
选择写作风格
每种媒体都有不同的特质和读者群体,要求的水准也不一样,选择怎样的写作风格就成了个大问题。
风格一成不变反而会限制思考。单一风格可以思考和表达的东西终究是有限的,还是多掌握几种为好。
作者和读者都期待此类信息更快、更浅、更易懂。过于习惯面向普通大众的浅显风格,就很难写出缜密而复杂的内容。
才华横溢的年轻作者容易接到新书的邀约,但新书的性质已然更偏向流动信息,而非库存信息。
作者和读者都期待此类信息更快、更浅、更易懂。
一旦用惯这种新书风格,就很难再写出必须细细推敲每一个概念、搭建缜密逻辑的学术论文。
同侪团体
写书的门槛很高,而且离不开导师、同侪和编辑的指点与陪伴。
通过研究计划、资料收集、资料分析、撰写目录样章和评论会等结构化的课程环节,打造一个由同侪组成的研究社群。
同侪在积累评论经验的过程中提高评论能力,逐步成长为优秀的读者。
名为“出版”的权力
即使媒体升级换代,打造优质内容的制作人角色也不会消失。
想将讯息传达给更多读者,却又希望讯息的发布能带来报酬,想两全其美只怕是越来越难。
印刷媒体的制作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在印刷媒体上发布信息仍是许多人难以企及的梦想。
作者姓名(或笔名)和简介
本书的主旨和目标读者
书名和目录
最多不超过一张A4纸,如果对方看后感兴趣,自会阅读样章。
样章
样章读下来也不错,就会想读其他章节。样章要选择最接近核心、最有意思的部分。
“本书的主旨”和“目标读者”缺一不可。“
读者研究将读者分为两类:正统读者和非正统读者。
前者位于目标受众的正中心,后者则是碰巧“偷听”到这本书的读者,并非直接收件人。
无论正统读者有多小众,针对的读者越是明确,非正统读者就越是容易被打动。
编辑就是制作人
编辑的介入是出版的重要环节。大众读物的读者与学术专著的读者性质迥异。
商业出版社的编辑就是协调作者和广大读者的第一读者,发挥着中间人(媒介)的角色。
好编辑对作者的培养绝不亚于好老师。
传达给读者
既然出了书,就得想方设法把书送到读者手里。
有些作者认为自己的责任终于书籍出版的那一刻,其实不然。
出书”就是向出版市场投放一款商品,学术专著也不例外。
告诫机灵的年轻作者:出版的机会越多,你的才华就越是容易成为用完即弃的消费品。
打造内容
媒体需要内容,内容也离不开媒体。
优秀内容背后必然有出色的制作人,编辑就相当于书的制作人。
印刷媒体的地位在网络的冲击下有所降低,但人们对可靠的信息内容的需求并未消失。
培养信息生产者
学术界已经建立起专门培养作为工匠的信息生产者的系统性知识技巧。
只要学习掌握,就算做不出杰作,也能产出标准的产物。学术知识的制度性再生产(即大学)就建立在这套机制的基础之上。
所谓信息生产者,就是将未见天日的内容带到世上的人,就是盼着将这些内容转化成公共财产的人。
要成为信息生产者,就必须具备想象此时此地尚未存在之物的造梦能力。这下就首尾呼应了——其实这就是提出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