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主观题知识点
高中政治思维导图,涵盖了知识点和做题技巧。会背即会写。直击重点,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编辑于2025-01-27 05:40:16必修三
必修三大题在高考中主要就是考察三个线索。
1. 万能通用句
材料词:为啥、原因(不看主体) 得分点: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材料词:考虑人民的意见、不同主体讨论、为了人民好 得分点:我国的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材料词:有党、有法 得分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材料词:作用意义题 得分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 不同的政治主体
关于党
材料词:党员、某个先锋模范、党组织 得分点: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材料词:党、党委、中共中央、书记 得分点: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材料词:党做的事,材料涉及人民、村民、居民、老百姓、群众 得分点:中国共产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进材料里的这件事情,有利于让人民群众更有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涉及到的是保障人民的相应的权利, 答:积极推进材料里这件事情,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监督权、参与权、知情权和表达权。链接到国家性质
材料词:党在做事的时候,遵循法律,听取专家、人民意见 得分点: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材料词:党内部纠错、反腐等 得分点: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材料词:党带领其他主体 得分点: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不断去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关于人大
材料词:人大、人大代表 得分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地位 全国人大: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方人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人常:人大常委会是人大的常设机关 3、人大职权:人大实行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材料词:人大和政府、法院、检察院;人大代表听取人民,为了人民 得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情况1:人大代表为了人民好,听取人民意见,去干了一些事情 答:要进一步健全人大代表联络机制。各级人大代表都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人民的意见和要求。 情况2:人民去监督人大代表的工作。 答:人大代表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材料词:人大代表 得分点:人大代表的地位和职权: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依法行使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和质询权
关于政协
必答:政协的性质、地位和职能 性质: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地位: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的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能:人民政协围绕着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材料词:涉及政协的意义 得分点: 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有利于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有利于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
材料词:新疆、西藏、宁夏、内蒙古、广西等民族自治区、少数民族 得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材料词: 党(材料没党也可以写) 得分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少数民族取得成就进步的根本保证。把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结合起来。
材料词:扶持少数民族、对口支援、和谐相处、文化经济交流 得分点: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切实保障xxx族的人民合法权益。
材料词:一些有利于少数民族的政策 得分点:结合材料+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材料词:少数民族自主决定自己的事务 得分点: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依法行使自治权,依法管理本地区的事务,有利于切实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材料词:民族问题往往会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 得分点: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关于基层治理
是什么:基层治理是指在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的日常公共事务应对过程中,基层党组织、政府、社会组织、个人等主体,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以协同合作的方式有效调处公共事务、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关键支撑,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 1、涉及居委会、村委会 2、多元主体参与,协同合作 3、是国家治理的一部分
材料词:村委会、居委会、社区、居民、村民(自治) 得分点: 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发展基层民主,保障基层群众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生动实践,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3、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材料词:涉及到党、党组织、党员 得分点: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材料词:涉及党建 得分点:把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不断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材料词:多元主体一起去参与-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社会协同,它会出现很多个主体 得分点: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机制,实现社会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形成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大合力
材料词:涉及纠纷解决 得分点: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开展人民调解
材料词:涉及到四治 得分点: 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 法治:弘扬法治精神,提高群众法治素养,提高基层法治化水平。 德治:互帮互助,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治理。 智治:科技赋能,通过高效平台提升治理效能,探索多元解决纠纷治理机制。
材料词:涉及听取村居民、人民、群众的意见,有事大家一起商量 得分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群众路线,积极推进协商民主,拓展基层治理的渠道,保障村民、居民、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
关于全面依法治国
常考点: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基本原则考察方向:给一段关于某部法律的制定或者修改完善的相关材料,让大家去解读在这个立法的过程中坚持了哪些原则,或者体现了什么知识点。
材料词:党 得分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立法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
材料词:道德 得分点:立法结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内容,贯彻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
材料词:广泛征求意见 得分点: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以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法解民忧,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法律反映民意,民主立法
材料词:某种情况,、现实导致要立法或修改法律 得分点:根据实际需要……,修改法律、立法,做到了从中国实际出发
基本要求考察方向: 1、给一个关于某部法律制定或修改完善的材料。在这个材料里还会涉及不同主体的做法。 2、可以是给一个不同的主体一起去解决某种问题的材料,要求结合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
材料词:党 得分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立法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
材料词:人大、立法 得分点: 做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然后XX人大行使立法权,加强科学立法,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做到民主立法。通过确立完善某种法律,为XX的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意义:有利于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有利于实现良法善治,保障人民的各合法权益。
材料词:政府 得分点: 做法:坚持严格执法,全面履行政府的职能。严格规范执法,拓宽执法监督渠道,增强执法透明度,提升政府的服务,提高XX的法制化水平 意义:有利于建立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政府
材料词:法院、检察院 得分点:推进公正司法,加强司法服务,保障XX的合法权益。为XX提供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 意义: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材料词:人民、群众、老百姓 得分点: 做法:推动全民守法,增强法制观念,强化规则意识,依法行使权利。 意义:有利于营造尊重XX的法治氛围,激发XX的活力 考察意义通用术语: 1、三统一:有利于实现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 2、法治和治理: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于法治政府
考察方向: 1、单独考“法治政府”,比较少 2、结合“全面依法治国”进行考察 法治政府的含义:法治政府指的就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政府。
材料词:措施类 得分点: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
材料词:职能科学:政府的相关职能——市场监管、宏观调控、文化建设 得分点:全面依法履行政府的职能,政府履行XXX职能,严格执行……,保护XXX的合法权益。
材料词:权责法定:涉及政府的权利清单,政府依法办事 得分点: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坚持依法行政,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把政府的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的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保证行政权力在法治框架内运行,有利于建设权责法定的政府。
材料词:执法严明:执行法律 得分点: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依法开展监管和执法的同时,要彰显执法的温度,有利于打造执法严明、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
材料词:智能高效:大数据、互联网、减少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时间、优化办事程序 得分点:优化服务,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注意替换),打造政务服务的新模式,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有利于打造智能高效、便民利民的政府。
材料词:公共公开:对政府的监督、政务公开 得分点:完善行政监督体系,依法接受各方的监督,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利于建设公开公正的政府,促进行政权力规范合法运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治理水平。也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材料词:廉洁诚信 得分点:政府必须清廉,不得利用公权力谋求私人或团体利益。政府也要做到诚实守信,不能朝令夕改、言而无信。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贪腐以及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建立廉洁诚信的政府。
材料词:人民满意 得分点:从人民的角度出发考虑人民的利益,有利于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关于法治社会
考察方向: 1、单独考察,较少 2、与“全面依法治国”一起综合考
措施类
材料词:涉及法治宣传、法治文化活动、法治意识的养成 得分点: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
材料词:涉及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的内涵: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大部分时候,社会治理基层治理) 得分点: 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水平,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材料词:司法救助:给人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帮助群众法律问题或者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得分点: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
材料词:纠纷解决、矛盾化解方面 得分点: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意义类
材料词:法治氛围、法治观念 得分点:全社会更好的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
材料词:化解矛盾 得分点:更好地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法治国家要点:
法治国家具体表现: 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2、坚持良法之治 3、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4、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建设法治国家的具体措施: 1、推进宪法实施 2、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3、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 通过建设法治国家,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
3. 综合大题
做法: 1、找“主体”、制度、法 2、找“材料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