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招——教育学——教师
这是一篇关于教师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教师劳动的价值,教师职业的特点,义务,权利,教师专业发展/专业素养的内容,教师威信,教师劳动的特点,职业形象,基本类型,职业角色,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地位,概念。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正面管教
马克思主义原理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数据结构
法理学读书笔记
教资:教育目的
教师
概念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苏霍姆林斯基: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书育人 徐特立:经师与 人师→教书育人
地位

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职业角色
教师角色意识形成阶段
角色认识
角色认同
角色信念
最大特点:多样化
教师角色观
家长代理人、朋友、知己
传道者
德育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授业解惑者(知识的传授者)
最首要、最突出、教师职业最显著的标志
示范者/榜样角色
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
教师担当学生的“严格管理者”的角色: 学生集体的领导者 纪律的执行者
班集体的领导者
心理辅导者
心理调节者√ 心理矫治者× 家长代理人√ 知己者√ 共生关系的对话者 √ 服务者 √
研究者
由教书匠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
现代教师角色观/新课改的教师角色观
教师职业直接创造精神财富,间接创造物质财富
基本类型
职业形象
道德形象(奉献)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最基本的形象
文化形象
最核心的形象
人格形象(性格兴趣)
“温柔善良,活泼开朗”
学生亲近或疏远教师的首要因素
教师劳动的特点
(王道俊)教师劳动价值的特点: 滞后性 模糊性(很难明确的量化评价) 隐蔽性(藏在学生身上) (马工程)教师职业的特点“ 价值性(价值观念的引导) 伦理性(热爱教育、热爱学生) 复杂性 教育性 创造性(平坦地、沼泽地)
复杂性(事多)
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劳动对象的差异性(学生)
王道俊:由学生状况的复杂性决定
示范性:贯穿教师劳动始终 原因:学生的向师性
“教师必须非常谨慎,必须对他的所作所为负完全责任”→时刻注意为人师表→示范者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楷模 “物我虽殊理本同,算来身教易为功”
创造性
偶发事件处理方法 降温处理法、变退为进法、移花接木法(A活动→B活动)、幽默处理法
因材施教(教师)
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
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
教师需要教育机智(突发 正确处理 能力)
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队长饮水”
连续性/延续性(时间 课上→课下)
由教育对象相对稳定 确定
广延性(空间 校内→校外 家访)
长期性/迟效性/滞后性
间接性/隐蔽性
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以学生为中介间接实现自己的价值
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教师劳动的综合性
其它特点
教师劳动的最大特点是专门培养人的一种劳动
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是最主要的劳动工具和手段
教师劳动始终围绕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开
教师的劳动价值: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教师职业的特点
价值性
思考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教学
伦理性
师爱
复杂性
教育性
知识增长、品德情感世界观发展
沼泽地、复杂
教师威信
形成条件
师生关系
评价手段
实质:反映良好的师生关系
根本:教师的教育威信来自教师高尚的教育人格
追求信服威信>权力威信
教师专业发展/专业素养的内容
(王道俊)教师顺利进行教育活动的前提,教师胜任工作的基本条件——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师范教育 入职辅导 在职培训 自我教育(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教师的基本素养: 专业知识 专业能力 专业态度(理念 情意 道德)
职业道德/道德素养
“心理能知道”
教师职业素质中最根本最关键的
教师职业素质的核心
“慎独”—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专业知识/知识素养
普通文化知识/通识性知识(广博)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广博>本体>文化
所教学科知识/本体性知识(精深)
地位:基础、核心、从教的前提和根本
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
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
教育理论知识
实践性知识(教育经验)
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决定作用
课堂情境知识:导入、发问、课堂管理、沟通表达、结课
教学风格
教育机智
专业能力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
设计能力、表达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反思能力、研究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表达能力
专业情意/心理素养
专业理想(理性):关于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世界观和方法论
地位:教师专业的理性支点和精神内核
专业情操(感性)
地位: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
专业性向(人格、性格)(教学风格)
“老师应该具备同理心,从自身出发,真正关心学生“
专业道德和专业情意统称专业态度
权利
教育教学权(最基本)
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科学研究权/学术交流权(参加专业的学术团队)
指导评价权
与教师主导地位相适应的权利
获取报酬权
民主管理权(教职工大会)
进修培训权
义务
遵守法律
完成教学任务(动词)
对学生进行爱国法制教育
关爱学术
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
提高业务水平
教师劳动的价值
分类
社会价值
教师劳动价值的主要属性
个人价值
特点
模糊性
滞后性
时间
隐蔽性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师范教育
入职培训/新教师的入职辅导
在职培训
理论取向
反思教学经验
实践—反思取向
自我教育
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开展微格教学/微课
终身学习
同伴互助
生态取向
师徒结对
专业引领
脱产进修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二阶段论
福勒的教师成长四阶段论
教学前关注
关注生存
关注情境
教学任务本身、回归教学活动
关注学生
学习、社会、情感需要走入学生内心、因材施教
钟祖荣四阶段论
准备期
新人教师
适应期
合格教师
发展期
骨干教师
创造期
专家教师
教学水平三阶段
记忆水平
理解水平
重教不重学,不重视学生独立思考探索
探索水平
叶澜“自我更新”取向
非关注阶段
读大学之前
无意识中以非教师职业定向形成稳固的教育信念,直觉式前科学式能力
虚拟关注
大学
生存关注
关键期
特点:骤变与适应
“教学任务之外”
任务关注
“教学任务本身”
内容是否充分得到、如何呈现教学信息、掌握教学时间
c尝试变更教学方法、重视发展知识、教学态度稳定、从心理上接纳了教学工作
自我更新关注
特点:自信与从容
有意识谋求最大程度发展
司德菲的教师生涯
阶段2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专业理想的建立
教师专业行为的理性支点和专业自我的精神内核
专业自我的形成(自我同一性)
教师自我对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
专业知识的扩展
专业能力的发展
综合素质最突出的表现,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
教师的专业人格
城市正直、善良从容
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
理论/理智取向
间接经验
直接经验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