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五章--市场结构理论
这是一篇关于第五章市场结构理论的思维导图,包含完全竞争市场/纯粹竞争市场/自由竞争市场/最完美市场等,欢迎大家学习使用!
编辑于2025-02-01 16:12:44第五章市场结构理论
完全竞争市场/纯粹竞争市场/自由竞争市场/最完美市场
定义
只有竞争没有垄断的市场结构
市场最理想
价格可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能调节整个经济运行
特征
存在大量买者和卖者
市场上的商品完全无差别/完全同质的
各种资源都可以完全自由流动而不受任何限制/不存在任何市场壁垒/厂商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无价格控制权
信息是完全的,厂商进入和退出非常容易
注意⚠️
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只是农产品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
小麦
水稻
优缺点
优点
社会的供给与需求相等,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生产不会有不足/过剩,需求也得到了满足
在长期均衡时达到平均成本最低点,使生产要素的效率得到了最有效的发挥
平均成本最低决定了产品价格最低,对消费者是有利的
缺点
各厂商平均成本最低并不一定是社会成本最低
产品无差别,消费者的多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生产者规模都很小,就没有能力去实现重大科学技术突破,不利于技术发展
在实际中完全竞争的情况是很少的,而且一般必然引起垄断
图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行业需求曲线和厂商需求曲线图
1、完全竞争厂商的价格为P1:由整个行业的供给和需求曲线的交点所决定
2、P1一旦确定,个别厂商和消费者只能接受,而不能影响
3、市场中,对个别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既定市场价格出发的平行线
4、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需求曲线是与横轴平行的线
5、消费者和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并不意味着市场价格固定不变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收益曲线图
1、三大收益
①总收益:TR
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数量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收入
②平均收益:AR
厂商平均每销售一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入
③边际收益:MR
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收入的增量
2、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1、三线合一
厂商的AR
厂商的MR
D/d曲线
2、条件推导
总收益TR=AR×Q=P×Q
平均收益AR=TR÷Q=P
边际收益MR=△TR÷△Q=P
收益=全部收入=P×Q
包括
成本
利润
收益是出售产品所得到的钱,而不是所赚取的钱
3、利润最大化
MR=MC
①MR>MC
厂商有利可图,必然扩大产量
②MR<MC
厂商会亏损,必然减少产量
③MR=MC
维持产量,表明该获取的利润都得以实现
一般情况是生产规模最佳点
也称亏损最小化原则
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一定位于边际成本MC曲线最低点的右边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图
1、定义
当厂商的生产水平保持不变,既不扩大也不缩小时,厂商处于均衡状态
短期,指市场既定,厂商只能通过变动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来调整产量,实现MR=MC的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
2、五大情形
图
(a)均衡点E上厂商获得正常的利润,该点为收益点
(b)均衡点E上厂商既无利润也无亏损,该点为收支相抵点
(c)均衡点E上厂商在用全部收益弥补全部可变成本后还有剩余,以弥补在短期内总是存在的不变成本的一部分,该点为亏损但继续营业点
(d)均衡点E上厂商该点为厂商营业和停止营业的临界点
(e)均衡点E上厂商出现亏损情况下,如果厂商继续生产则全部收益连可变成本都无法全部弥补,该点为停止营业点
3、结论
1.短期内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条件是MR=SMC
2.利润最大化的点一定位于边际成本最低点的右边
3.在均衡点上
①厂商可能盈利
获得最大利润
②厂商可能亏损
获得最小亏损
完全竞争厂商短期供给曲线图
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图
长期内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调整
1.长期均衡点是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均衡点
2.厂商对长期生产中能对全部生产要素调整
①最优生产规模的组合
②进入/退出一个行业的决策
厂商通过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
3.结论
厂商经济利润为0,只能得到正常利润
平均成本最低,产品价格最低,社会福利最大,供求相等,资源配置最优
厂商进入或退出行业
1.概念:厂商在长期进入/退出一个行业,生产要素在各行业间流动调整,使长期均衡利润为0
2.表达式
MR(=AR=P)=LMC=LAC
3.注意:市场长期供给曲线不是厂商长期供给曲线简单加总
均衡综合
完全垄断市场:弊>利
定义
完全垄断市场指在市场上只存在一个供给者和众多需求者的市场结构
是一种极端的市场类型
特征
市场只有唯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此产品/只有一个卖家
该厂商生产的商品没有任何接近的替代品,是唯一产品
其他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是市场价格的决定者/制定者
要点⚠️
完全垄断市场上,垄断者能获得超额利润主要原因
由于实行了卖方垄断
举例
自来水
烟草
电力
主要原因
自然
资源控制/专利权
代表行业
造纸
渔业
矿公司
方式
一些企业控制住了某些特殊自然资源及其矿藏,从而使其资源生产的产品实行完全垄断
规模经济/自然垄断
代表行业
航空制造
钢铁
汽车行业
方式
集中大量的资金
立法/行政
特许经营
代表行业
烟草
邮政
方式
政府特许完成垄断
许可证制度
代表行业
出租车
医疗
方式
经营者向主管机关申请,经批准才能申请
专利制度
代表行业
芯片制造
可口可乐
操作系统
方式
对生产某些产品的特殊技术或专利权进行控制
政权控制/日常最多
代表行业
电力
石油
铁路
民航
电信
方式
政府借助政权对某一行业进行完全垄断/对私人企业进行完全垄断
策略
定价策略
两个定价
单一定价
概念
同种商品收相同价格
策略
缺乏弹性
高价
富有弹性
低价
歧视定价/价格歧视/区别定价
概念
不同价格出售相同商品
策略
垄断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一种理性策略
价格歧视
概念
同一时间,不同价格,不同购买者,销售同种产品
要点⚠️
产品必须是同质的
价格歧视就是价格差别❌
假设
消费者的异质性
市场的可分离性
基本原则
不同市场的边际收益相等,并且等于边际成本
必须具备的条件
各个市场对同种产品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
市场存在不完善或可分割性/市场不存在竞争
企业有定价的权力
垄断
区分不同偏好
不同消费者/市场隔离开来
类型
一级/完全价格歧视
较为少见
垄断企业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以榨取全部消费者的剩余定价方法
垄断厂商完全占有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为0=愿意支付-实际支付
结论
厂商对每单位产品制定不同的价格,并且这些价格都等于消费者价格
即使一个人买两单位产品,价格也是不同的
举例
拍卖市场
私人医生
服装经营者不明码标价
讨价还价
二手市场
二级
垄断企业根据不同购买量/消费量而实行不同的价格,使得可以榨取相当一部分的消费者剩余/批量作价
垄断厂商侵蚀一部分消费者剩余,得到更多的利润
结论
相同数量价格相同,不同数量段价格不同
不同数量段的价格通常随着数量的增加而递减
举例
商场五送一
麦当劳优惠劵
批发市场价格低
自来水费和电费的阶梯定价/阶梯电价/水费
超市商品促销
第一件原价,第二件半价
三级
垄断企业对同一产品在不同市场上收取不同的价格/最普遍
通常按性别,年龄,身份来划分群体
结论
对价格变化比较敏感群体制定较低价格
对价格变化不敏感群体制定较高价格
一般来说
市场需求价格弹性越大,价格越低
市场需求价格弹性越小,价格越高
A市场弹性>B市场弹性➡️A价格<B价格
同一市场/同一群体
价格相同
不同市场/群体
价格不同
偏好
偏好⬆️
缺乏弹性
高价
偏好⬇️
富有弹性
低价
举例
工业和居民用电
夜间通话费低于白天
公园对60岁老人免费,对其他人收取费用
学生票🆚成人票
天然气工业用和居民用收取不同的价格
优缺点
优点
形成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增加社会福利
利润丰厚,具有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的实力与动力,从而促使技术进步,推动社会发展
缺点
实行价格歧视,减少消费者剩余,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加剧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及贫富两极化
扼杀竞争,凭借优势地位采用减少产量,提高价格比提高生产效率方法更易获利,造成社会生产效率损失
均衡
长期均衡
短期均衡
图
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图
1.概念:就是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关系:厂商可以改变销售量与价格的联系
垄断企业的收益曲线图
1.需求曲线D=价格线P=平均收益AR,向右下方倾斜
2.一家厂商就是整个行业,厂商的需求曲线就是整个市场的需求曲线
3.d=AR=P:是厂商的需求曲线=市场的需求曲线
4.TR:是总收益曲线是一条抛物线
5.推导公式
6.垄断厂商的D曲线和AR曲线二线合一,都向右下方倾斜
7.TR曲线呈倒U形,MR曲线在AR曲线的左下方
垄断厂商边际收益与需求弹性的关系图
垄断厂商短期均衡图
1.三大情形
盈利
亏损
盈亏平衡
2.结论
在短期内,厂商在既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产量和价格的调整以实现MR=SMC
垄断厂商长期均衡图
1.三大情形
垄断厂商在短期内是亏损的,在长期内,它通过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摆脱了亏损的状况,甚至获得利润
垄断厂商在短期内是亏损的,在长期内,它通过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摆脱了亏损的状况,甚至获得利润
垄断厂商在短期内利用既定的生产规模获得了利润,在长期中,它通过对生产规模的调整,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润
2.结论
d曲线和MR曲线分别表示垄断厂商所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
LAC曲线和LMC曲线分别为垄断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
垄断厂商通过对生产规模的调整,能进一步增大利润;按照MR=LMC的长期均衡原则,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点为EL,长期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分别为Q2和P2,垄断厂商所选择的相应的最优生产规模由SAC2曲线和SMC2曲线所代表
因此,垄断厂商获得了比短期更大的利润,其利润量相当于图中较大的阴影部分面积IP2FG
垄断厂商之所以能在长期内获得更大的利润
原因:长期内企业的生产规模是可调整的和市场对新加入厂商是完全关闭的
在垄断厂商MR=LMC的长期均衡产量上,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LAC曲线相切于G,相应的SMC曲线、LMC曲线和MR曲线相交于EL点
因此,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MR=LMC=SMC
垄断厂商
短期亏损
长期获得零利润/正利润
短期盈利
长期获得更多利润
如果长期内发生亏损都会退出市场
由于产量和价格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所以垄断市场中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供给曲线
垄断竞争市场:利>弊
概念
许多厂商生产相近,不同质量的商品市场,是介于完全竞争和垄断的两个极端市场结构的中间状态
与完全竞争市场比较相近
特征
企业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同种产品,彼此之间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
市场上有较多的企业/大量的厂商
厂商数量很多
企业进入或退出是比较容易的
产品有差别,“同类”
厂商对价格有些许控制权/影响力
策略
非价格竞争
通过改进产品品质,精心设计商标和包装,改善售后服务以及广告宣传手段,来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销售份额
产品变异
广告
信息性广告
劝说性广告
优缺点
优点
产品有差别,可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偏好和多样化需求
有利于促进创新,厂商间竞争激烈,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缺点
在长期均衡点上,长期平均成本LAC未达到最低点,资源利用相比于完全竞争市场要低,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
图
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图
垄断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图
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图
垄断厂商长期均衡图
寡头垄断市场
概念
介于完全垄断和垄断竞争之间的一种市场模式
某种产品的绝大部分由少数几家大企业控制的市场
每个大企业在相应的市场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对市场影响举足轻重
特征
厂商数量很少
各寡头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进出困难
产品同质/异质
企业间的相互依赖
寡头市场最重要的特点
一家企业很大程度上会改变整个市场的状况
少数几家大企业控制着全部/大部分生产和销售
无差别/有差别
厂商对价格控制权相当大
厂商之间联系最紧密
存在价格操纵
成因
某些产品必须建立在相当大的规模上运行才能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
规律经济
行业中几家企业对生产所需的基本生产资源的供给控制
资源控制
政府扶植和支持/政府特许
类型
纯粹
无差别
彼此依存程度高
举例
石油
钢铁
尼龙
水泥
垄断性更强
差别
有差别
彼此依存程度低
举例
汽车
重型机械
石油产品
香烟
各厂商之间存在竞争
在市场上的价格决定
存在勾结
卡特尔形式/卡特尔模型
寡头厂商之间用公开和正式的方式进行勾结的一种形式
与市场活动厂商往往签订关于价格产量和销售区域的明确协议
公开串谋协议➡️整体利益最大化原则➡️确定产量,制定价格➡️及其不稳定➡️瓦解
产量低,价格高
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
不存在勾结
价格领先制
类型
支配型价格领袖
是本行业中最大的,具有支配地位的企业
晴雨表型价格领袖
不一定是规模最大,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
在掌握市场行情变化/其他信息方面明显优于其他企业
效率型价格领袖
是本行业中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企业
成本加成法
最常用的定价方法
核定成本基础上,加上一定的百分比预期利润来确定价格,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事先确定利润目标的定价
为市场所接受
原因
垄断组织控制生产和市场销售的最大定额
模型
寡头竞争博弈/非合作博弈均衡
纳什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的术语
概念
如果任意一位参与者在其他所有参与者的策略确定的情况下,其选择的策略都是最优的
决策
占优策略
无论对方的策略选择如何,当事人一方都会选择某个确定的策略
古诺模型/双寡模型/双头模型/不合作的寡头模型
概念
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单的模型
产量竞争,价格竞争
著名的“囚徒困境”现象
导致
厂商制定的价格低于使得他们联合利润最大化价格水平
假设条件
两个厂商,生产产品相同,非勾结,产量竞争
面对线性需求曲线同时进行产量决策
信息对称
每一个厂商消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产量
生产成本为0
每一方都根据对方的行动来做出自己的决策,并都通过调整产量来实现最大的利润
无差别产品,同质
面临同一条市场需求曲线
假定对方产量不变情况下分析
其他企业的产量或价格不随寡头企业改变而改变
推导过程
推广公式
优缺点
优点
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缺点
容易相互勾结,抬高价格,损害消费者利益和社会经济福利
市场的划分标准
厂商数量
完全竞争市场
很多/众多
垄断竞争市场
较多/很多
寡头垄断市场
很少,只有几个/几个/大于等于2个
完全垄断市场
只有一个/一个
产品差别程度
完全竞争市场
几乎没有/无差别
垄断竞争市场
又很少的差异/有差别,可替代
寡头垄断市场
有差异/无差别
完全垄断市场
只有一种产品,无替代品/唯一无替代品
个别厂商控制价格程度
完全竞争市场
被动接受价格
垄断竞争市场
很小影响力
寡头垄断市场
较大影响力
完全垄断市场
受控制,但会被管制
厂商进行行业的难易程度
完全竞争市场
很容易
垄断竞争市场
较容易/比较容易
寡头垄断市场
困难/比较困难
完全垄断市场
不可能/几乎不可能
现实接近的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
农产品
垄断竞争市场
零售业,轻工产品,服装,餐饮
寡头垄断市场
汽车,钢铁,石油,电信
完全垄断市场
自来水,电力,水电供应,公用事业
市场结构
概念
物品买卖双方相互作用以解决其交易价格和数量的一种组织形式或制度安排
商品和劳务买卖的场所
任何一种交易商品都是一个市场✅
行业是为同一个市场生产和提供商品所有厂商总体,市场和行业的类型是一致的✅
根据交易
市场分为
产品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
划分标准
市场结构变量
要素
买卖
任何一个市场都离不开买者和卖者
没有买者就没有市场
商品:都是经济的产出
商品
劳动
资本
产出
联系
市场将买者与卖者联系起来的纽带
进出市场的难易程度
进出市场的壁垒
形成的条件
市场参与者/市场主体
他们是参与商品交换的一群买者和卖者
市场介质/市场活动的客体
是市场经济的社会经济联系的物质因素
商品
货币
交易中产生有关信息的市场信号
数量
质量
价格
市场关系/市场主体与市场介质结合在一起
产生商品交换关系
因素
市场上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数量/市场集中度
数量越多,竞争性越强
数量越少,垄断性越强
产品的差异程度
物质差异
售后服务差异
形象差异
消费者心目中认定的差异
进入或退出的难易程度/该行业壁垒的强弱
规模经济
产品差异优势
资金需求
转换成本
销售渠道
经验曲线效应
绝对成本优势
政府行为因素
市场信息的通畅程度
越是了如指掌,竞争程度高
越是无从下手,竞争程度低
分类
竞争程度强弱分
完全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
市场内容分
生产要素市场
产品/商品市场
市场中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度分
完全竞争市场
不完全竞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