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七章 电路(下)
沪教版老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学期,内容丰富,要点梳理,结构清晰,非常值得学习!让你事半功倍,学习更高效!
沪教版老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学期,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整理,涵盖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提高学习效率。赶紧收藏一起学习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第七章 电路(下)
串联电路
定义:电路元件逐个首尾顺次连接的电路
电流流向图略
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
开关的作用:控制整个电路
实例:彩灯,开关与用电器
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电压:U=U1+U2
总电压等于串联电阻两端电压之和
电阻:R=R1+R2
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等效替代)
推导略
分压作用
U1/U2=I1R1/(I2R2)=R1/R2
所分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串联电路的动态分析
电路种类
若串联——电压表测量对象
判断滑动变阻器的有效端
根据移动情况判断单个电表
Vx(UP)/I(Down) Rx变大
V1(down)/I(down)=U1/I=R1不变
△U2/△I=△U1/△I=(U1-U1')/(I-I')=(IR1-I'R1)/(I-I')=(I-I')R1/(I-I')=R1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实验原理:R=U/I
实验器材略
实验电路图
改变电源电压
操作不便
安全问题
改变R2规格
考试常考的
作用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电阻值最大处,起到保护电路元件的作用
作用2:在实验过程,中移动滑片,可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从而实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重要语句
器材齐全且完好(无故障)
正确连接电路
实验步骤正确
连接时,开关断开
闭合开关前,R滑最大
串联故障
图啊什么的自己看去,不画不写了
单故障情况分析
电流表判断短路短路
短路时所有用电器均不工作
电压表示数只有0或电源电压且一增一减
当电压表与电流表出现反向变化趋势时,电压表所测用电器故障
当电压表与电流表出现同向变化趋势时,非电压表所测用电器故障
并联电路
概念:电路元器件并列连接在电路中的电路
特点:电路中有两条或多条分支,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开关的作用
干路:控制整个电路
支路:控制本支路的用电器
实例: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路灯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压特点:U=U1+U2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与电源电压相等
电流特点:I=I1+I2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阻特点:1/R=1/R1+1/R2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推导略(等效替代法)
导体电阻的影响因素:增加横截面积
分流特点:I1/I2=(U/R1)/(U/R2)=R2/R1
各支路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并联电路的动态
滑片向右移Rx阻值变大
电流表Ax示数变小
电流表A1示数不变
电流表A示数变小
求Rx变化范围只需R2min
I安
Ax量程
A量程
并联电路的开关动态
S由断开(初始状态(干路闭合))到闭合,电流表A1示数不变 电流表A示数变大 电压表v示数不变
并联电路故障(绝不可能短路!!!)
想看什么,没图,自己画自己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