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艺术观念
这是一个关于艺术观念的思维导图,艺术观念是艺术家对于艺术本质、目的和价值的总体看法与认知。它涵盖了艺术家对艺术创作过程、表现形式、审美标准以及艺术与社会、文化、历史等诸多方面关系的思考。
这是一个关于习思想的思维导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这是一个关于艺术功能的思维导图,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准备参加考试的学生,这张脑图都将是你不可或缺的学习助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艺术观念
艺术观念的演变
儒家
礼乐合一与美善统一
礼乐合一
是儒家的政治理想
是儒家基本的美学思想与艺术观念
美善统一,文质彬彬,尽美尽善《论语·八佾》.
是真善美统一即形式与内容相结合的艺术批评原则
以中和为美
中庸
是孔子的政治理想
是儒家对美的理想形态的规定
文道关系
文道合一
韩愈文以贯道
柳宗元文者以明道
周敦颐文以载道
朱熹文便是道
礼乐合一是儒家政治理想的集中体现,主张美善统一,文质彬彬
成于乐,游于艺
诗礼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必要条件
人类心智发育的一般规律
道德仁义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必需要素
朱熹的理解"艺是合有之物",反驳"艺者所以养吾德性"
艺术与道德之间的张力
在礼乐合一的基础上,儒家将艺术看作是完善人格的重要手段
情志说
中国古典艺术处于抒情传统的脉络里
诗言志《尚书·尧典》
儒家艺术观的重要内容
孔子
诗可以怨《论语·阳货》
司马迁
发奋著书《报任安书》
发愤说《史记》
《毛诗序》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诗乐舞
三位一体
艺术分类方式
诗歌舞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中庸理想
感情表现有节制
过犹不及
道家
将自然视为最高的美,一切人之艺术遵从自然
自然无为
道的根本特性
美的基本性质
真
美的必要条件
《庄子·知北游》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老子《道德经》
无为而无不为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自然无为的本质是自由,自由是人生和艺术的最高境界
庄子《逍遥游》
游的境界是自由
诗缘情
陆机《文赋》
自由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艺术体验
袁宏道性灵说
汤显祖情至说
李贽童心说
虚静 物化 心斋 坐忘,艺术美学心理问题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
禅宗
直观与妙悟
禅宗通过直观与妙悟的方式来得道
顿悟妙悟领悟,与艺术创作中直觉灵感现象相通
直接把握,直觉思维,目击道存
严羽
“妙悟说”
《沧浪诗话》
言有尽而意无穷
韵味与境界
神趣韵味取代了道气理法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
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王国维
《人间词话》
“境界说”
藉境观心
境界是人在参禅时所达到的阶段和状态的描述
西方艺术观念
模仿论
观点
艺术是对外部自然和社会现实的模仿描摹再现
艺术发生论
艺术价值论
代表人物
柏拉图
艺术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
理念说
艺术不具有真实性
黑格尔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美学》
艺术类型分为 象征型艺术 古典型艺术 浪漫型艺术
亚里士多德
肯定的模仿
艺术可能比现实或历史更真实
文艺复兴时期
镜子说
艺术像镜子一样忠实地复现社会现实
绘画
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文学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性格悲剧《奥赛罗》《仲夏夜之梦》戏剧
阿尔伯蒂
丢勒
18-19世纪,现实主义艺术理论
卢卡奇
内在总体性
现实主义
倾向再现现实生活
表现论
艺术的本质是人的情感,内心世界,主观精神的表现
直至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情感表现被接受为艺术准则
朗基努斯
将激情与崇高联系一起
华兹华斯
《抒情歌谣集·序言》浪漫主义诗歌运动宣言
概要
柯勒律治
英国湖畔派诗人
克罗齐
《美学原理》
美就是直觉,直觉就是表现,表现就是艺术
直觉(审美情感)即表现
克罗齐的表现论美学视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理论基础或理论总结
形式论
艺术体制论
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念
汤显祖
《牡丹亭》
戏曲,传奇,昆曲
戏剧艺术分为戏曲艺术和话剧艺术
主要角色
杜丽娘
柳梦梅
唱词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划时代意义的浪漫主义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