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考历史必知必会
这是一篇关于中考历史必知必会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结语,12. 经济全球化双刃剑,11. 中西方启蒙思想差异,10.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内涵,9. 改革开放关键决策时间点,8. 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特征,7. 戊戌变法失败原因,6. 工业革命的社会影响,5. 抗日战争重大事件时间线,4.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对比,3. 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2. 百家争鸣。
这是一篇关于打破中国式父母的死循环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结语,打破循环需要重构代际对话的基础,年轻一代开始意识到,5.现代性冲击下的认知失调,4.生命意义的代际转存,3.发展焦虑的具象化投射,2.集体主义下的责任转移机制,1.儒家传统的时间观,导语。
这是一篇关于2025年中高考作文题预测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建议,素材积累,表达革新,思维升级,战略锚点,命题逻辑与备考建议,2025年中考作文预测命题(10道),2025年高考作文预测命题(10道),导语,2025年中高考作文题预测。
这是一篇关于高手行事模式的深度剖析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总结,跃迁力,迭代力,复盘力,三、反思力:持续进化的永动机,战斗力,极致重复,专注力,时间管理,二、行动力:碾压平庸的核武器,战略定力,决策力,预见力,学习力,信息搜集力,一、方向感:掌控时局的终极武器,高手行事模式的深度剖析。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中考历史必知必会
1. 中国朝代更替时间轴(夏-清)
核心时间节点
记忆口诀
夏商周秦汉三国,晋隋唐宋元明清
2. 百家争鸣主要学派思想
历史影响
奠定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儒家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思想。
3. 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三大影响
地理大发现
证明地圆说,世界连为整体
殖民扩张
欧洲列强掠夺美洲/非洲资源(三角贸易)
物种交换
马铃薯传入欧洲,人口增长(哥伦布大交换)
数据 :1500-1650年,美洲白银产量占全球84%,引发欧洲价格革命。
4.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对比
共同点
推翻封建/殖民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5. 抗日战争重大事件时间线
1931.9.18
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开始)
1937.7.7
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
1937.12
南京大屠杀(30万人遇难)
1940.8
百团大战(八路军最大规模战役)
1945.8.15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历史地位
中国战场牵制日军60%以上兵力,东方主战场。
6. 工业革命的社会影响
双重影响
积极
① 生产力飞跃(英国棉布产量增长50倍)
② 城市化加速(伦敦人口1800年100万→1900年650万)
消极
① 贫富分化(曼彻斯特工人平均寿命仅17岁)
② 环境污染(伦敦"雾都"称号)
辩证认知
既是技术革命,也是社会关系重构。
7. 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多维分析
根本原因
封建势力强大(慈禧掌控实权)
阶级局限
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皇帝,脱离群众
策略失误
急于求成(103天颁300余诏令)
外部压力
列强默许保守派镇压
教训
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社会行不通。
8. 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特征
1. 五大特征
阵营对立
北约vs华约
军备竞赛
核武器库存达7万枚(1986年峰值)
代理人战争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科技竞争
太空竞赛(苏联发射首颗卫星)
意识形态对抗
资本主义vs社会主义
2. 典型事件
柏林墙修建(1961)
古巴导弹危机(1962)
9. 改革开放关键决策时间点
1978.12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起点)
1980
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1984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
1992
南方谈话(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01
加入WTO(深度参与全球化)
数据
中国GDP从1978年的3679亿元增至2020年的101.6万亿元。
10.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内涵
核心主张
以人为本
反对神权至上,肯定人的价值
追求现世
享受生活,反对禁欲主义
理性批判
质疑教会权威,倡导科学探索
代表作品
但丁《神曲》→揭露教会腐败
达芬奇《蒙娜丽莎》→展现人性光辉
历史定位
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近代科学革命奠基。
11. 中西方启蒙思想差异
关键差异
西方启蒙与制度变革结合,中国停留思想层面。
12. 经济全球化双刃剑
1. 积极影响
资源优化配置(iPhone全球30国生产)
技术扩散加速(中国高铁技术出口)
文化交融加深(好莱坞电影全球放映)
2. 负面效应
贫富差距扩大(全球1%人口拥有45%财富)
生态环境危机(亚马逊雨林年损1万平方公里)
文化同质化(200种语言濒临灭绝)
3. 中国应对
倡导"一带一路"新型全球化
推动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结语
学习工具建议
使用"历史年表轴"APP动态查看朝代更替
制作"思想学派对比卡片"随身记忆
观看《大国崛起》纪录片理解革命影响
建立"历史事件因果链"笔记(如工业革命→殖民扩张→全球化)
参与模拟联合国活动深化对国际关系理解
通过系统掌握这12项核心能力,结合《初中历史思维导图》复习,
可在学期内构建完整历史认知体系,培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