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新传专业大学历史
这是一个关于新传专业大学历史的思维导图,一图看懂全章节内容,知识点系统全面,无需死记硬背,框架式结构清晰明了,轻松掌握知识点。
编辑于2025-02-27 15:58:33历史
第一章 进入近代后中华民族的磨难与抗争
一、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世界二、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三、反抗外国武装侵略的斗争四、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1.鸦片战争的影响
①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②革命对象发生变化、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开始③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
2.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关系: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为实现中国梦创造必要前提 (这两个任务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其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3.中国免于瓜分之祸的原因
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②根本在于中华民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4.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与教训。
根本原因 ①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清朝统治阶级妄自尊大,昏庸愚昧,不懂御敌之策 ②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 ③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 ④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 教训 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第二章 不同社会力量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起落二、洋务运动的兴衰三、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重点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意义 ①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 高峰 ②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 统治的衰落和崩溃 ③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阻滞了中国半民地化的 进程 ④太平天国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 斗争意志 ⑤太平天国革命也是当时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 一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失败原因和教训。
失败原因 主观上 ①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农民阶级带有阶级局限性 ②领导集团自身的腐败,也无法保证领导集 团的团结,从而削弱了其向心力和战斗力 军事上的重大错误: 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没有正确的政治纲领 客观上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联合镇压
教训: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3.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意义 ①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 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名族的觉醒 ②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在政 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③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原因和教训。
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 ①维新派势力弱小而守旧势力强大 主观原因 ②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③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④惧怕人民群众
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独立,民主,富强,必须通过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5.《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①《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 天国的建国纲领.(②革命性: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 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 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 斗争的思想结晶,极大地调动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 (③空想性:首先绝对平均分配土地无法实现。
三、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二、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三、北洋军阀统治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内容及意义。
内容: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争论焦点)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3、要不要社会革命。
意义:1、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民清楚认识到革命的必要性,加入革命的行列 2、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②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 ③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促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④辛亥革命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与启示
原因:①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②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③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核心 ④根源在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启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并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第四章 中国共产覚成立和中国革命新局面
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三、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内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新文运动还提倡白话文、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旧文学,主张文学革命。
历史意义: (1)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以磅礴的气势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 (2)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悟,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3)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五四运动的社会历史条件与意义
条件:1、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等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2、新文化运动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3、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4、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意义:①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推进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②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③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改革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④总之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精神的内容,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
内容: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
内涵: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灵魂;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动力;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特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底色
为什么说中共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①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②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可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保证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 ③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有了马列主义科学的指导思想,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④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前途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二、中国革命在曲折中前进
1.三次党内左倾错误反复出现的原因。
(1)党内没有从思想根源上彻底清算“左”的错误。一是没有注意使干部从思想上彻底解决问题;二是注重了个别同志的责任。 (2)党处在幼年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水平不高,对真假马列主义分辨不清楚,特别是对王明“左”倾机会主义,披着马列主义的外衣,打着共产国际的招牌,容易蒙蔽党内的一部分同志。 (3)中国是小资产阶级极其广大的国家,小资产阶级思想容易在党内反映出来,小资产阶级在思想方法上表现为主观片面,在政治倾向上容易左右摇摆,在统战时期易右,在统战破裂时期容易发生“左”的偏
2.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内容 ①批判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中央在军事领导上的“左”倾错误 ②改组了党中央领导机构,推选毛泽东为政治 局常委 ③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意义 ①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③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长征胜利的意义,长征精神的内容
意义 ①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 革命转危为安 ②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 ③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胜 利 ④通过长征确立了毛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确立了毛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 ⑤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使抗 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
内容:①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②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③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④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⑤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日本发动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二、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三、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四、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五、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1.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意义: ①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 ②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③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④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原因: 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关键) ②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是分不开的。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基本经验:①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③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一个国家首先只有自强,才能真正在世界上自立。 ④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绝不惧怕战争。 ⑤弱国打败强国的关键,在于有正确领导
2.为什么说中共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
①以毛泽东同志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对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和战略指导作用②共产党始终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击退国民党的反共摩擦,巩固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战场执行的抗战路线和敌后抗日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
地位作用:是相持阶段的主战场,主要是配合正面战场的抗战
4.抗战期间的两个战场和两条抗战路线。
战场: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
路线:1、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进行抗战。 2、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动员和依靠全民族一切力量进行抗战。
第七章 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一、从争取和平民主到击退国民党的军事进攻二、全国解放战争的发展和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三、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四、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1.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意义和基本经验
原因:①:随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了基本的胜利。 ②:中国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 ③: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中国人民走上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伟大道路。 ④: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 ⑤: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各少数民族爱国的知识分子和华侨等都在这场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⑥: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意义:①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遭受的剥削历史,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民族解放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扫清了障碍,为实现民族复兴开阔了道路③是继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世界历史中最重大的事件④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取得的,创造性……
基本经验: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 3共产党自身的建设②必须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③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陷入全民包围并迅速走向崩溃的原因。
①国民党政府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官员们贪污腐化,大发国难财,在抗战后期就严重丧失人心。抗战胜利之际,国民党政府所派官员把沦干陷区的接受变成了“劫收”,大发胜利财,使人心进一步丧失。②国民党政府在抗战胜利后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向人民征收各种捐税,无限地发行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把全国人民置于了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 (③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政府在抗战胜利后,拒绝全国人民要和平、要民主、要自由的愿望,仍然继续并加强独裁统治。因此,国民党政府把自己置于了人民的对立面,丧失了人心,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从而陷入了全国的包围之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④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坚决进行反对封建制度、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原因:①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②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③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 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客观真理
七届二中全会会议的主要内容
①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方针; ②提出全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③要使新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新中国成立后将存在两种基本矛盾,即国内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以及中国和帝国主义的矛盾,因此,要巩固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⑤在外交上,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特权。愿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⑥提出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的规定;⑦提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