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读书笔记《善意的魔力》
英国心理学讲师克劳迪娅· 哈蒙德借鉴了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以及她与苏塞克斯大学和BBC合作的工作,围绕善良的七个关键展开,我们将学会用善意去感知世界,用善意去塑造生活,让善良成为生活的底色。
编辑于2025-03-03 15:21:29全书围绕着“真正的阅读是自主阅读”这一核心理念展开,剖析了家长关于阅读应用的 4 个重要认知,提供了系统且易用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孩子从小养成阅读习惯、掌握高效的阅读技巧、享受阅读乐趣,同时也解答了令很多家长困扰的问题——不同年龄段孩子阅读的注意事项、如何选书、男孩女孩阅读的区别、什么时候开始读名著等。
通过阅读和学习本书,每一个人都可以掌握这种超凡的领导力。以本书为基础的理论课程,已经帮助了成千上万名企业领导者以及各界人士实现了他们的梦想。相信此书对管理者、员工、伴侣、家长等终身成长者大有裨益。
陈存仁从一个市民的生活视角出发,以银元流通为线索,串起老上海的经济变迁;通过有趣的掌故,细致刻画了民国的人事风物,呈现一个时代的悲欢离合;此外,作为一位儒医,作者更在书中记叙了传统教育浸润下的处世哲学、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理财方法,对今日年轻的读者不失为一种亲切的启发与鼓励。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全书围绕着“真正的阅读是自主阅读”这一核心理念展开,剖析了家长关于阅读应用的 4 个重要认知,提供了系统且易用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孩子从小养成阅读习惯、掌握高效的阅读技巧、享受阅读乐趣,同时也解答了令很多家长困扰的问题——不同年龄段孩子阅读的注意事项、如何选书、男孩女孩阅读的区别、什么时候开始读名著等。
通过阅读和学习本书,每一个人都可以掌握这种超凡的领导力。以本书为基础的理论课程,已经帮助了成千上万名企业领导者以及各界人士实现了他们的梦想。相信此书对管理者、员工、伴侣、家长等终身成长者大有裨益。
陈存仁从一个市民的生活视角出发,以银元流通为线索,串起老上海的经济变迁;通过有趣的掌故,细致刻画了民国的人事风物,呈现一个时代的悲欢离合;此外,作为一位儒医,作者更在书中记叙了传统教育浸润下的处世哲学、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理财方法,对今日年轻的读者不失为一种亲切的启发与鼓励。
《善意的魔力》
善良的七个关键
这世界比你想象的善良
越长大,越善良 • 学步期儿童原本就具备善良的天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善良的理解逐渐成熟 • 青少年大脑仍在发育,要较长时间才能理解他人,但青少年还是会主动关心他人 • 老年人愿意为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也更能从善举中感受到强烈的温情效应
善良具有传染性 • 被善待的人更容易善待他人,从而在人与人之间形成“善意链”
成为善举观察者 • 每天记录三件让自己快乐的事,你的身心健康和自我满意度都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行善会让人感到幸福
经常接受善举的人会有较高的幸福感,而施与善举的人通常会有更高的幸福感
志愿活动能让人与他人接触,使参与者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找回自我价值感
切莫过于纠结动机
善良不需要纯粹,混合动机驱动的互惠利他行为也值得肯定,且行善动机越多,人越有可能采取行动。
小心过度行善,要考虑受助者的感受,以免让对方不自在,使得帮助效果打折扣
社交媒体充满善意
人们认为社交媒体是最缺乏善意的地方之一,但实际上,可能是我们过多关注负面信息,而忽视了正面、积极的东西。
如果想改善网络上的传播环境,我们可以放大好的信息,杜绝坏的信息,用“善良刷屏”来抵制“阴暗刷屏”
善良的人会成为人生赢家
善良的人更容易成为各行各业的人生赢家
领导需要明确善良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复宣扬
理解他人也是善良
移情很重要 • 认知移情:试图理解他人的思维方式,从而了解他们的想法 • 情感移情:更加发自内心地理解他人的感受,见证他人的情感痛苦或喜悦,在某种程度上感同身受
只有换位思考还不够 • 移情不光是换位思考这么简单,简单的换位思考有时候会适得其反,让你更加固执己见,甚至讨厌跟自己观点不同的人 • 积极尝试理解他人,理解他们用来解释自己观点的论据,从而理解他人的思维模式,这可能是更可取的方法
任何人都能成为英雄
心理学家津巴多的英雄主义研究 • 每个人都有能力做出英雄行为,英雄主义肯定不是少数人的专利 • 英雄主义的主人公通常会在事后对自己表现出的英勇精神轻描淡写,坚持认为他们只是出于本能,换做任何人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抵制旁观者效应 • 如果人群中发生了不好的事情,我们就会在某种程度上想当然地认为会有其他人挺身而出。目睹犯罪或紧急情况的人越多,人们越不可能介入或提供帮助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警惕旁观者效应,当他人需要帮助时,我们可以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第一时间挺身而出
记得善待自己
自我关怀不等同于自我放纵和自我迷恋,适当的自我关怀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幸福感,促使我们帮助他人
虚拟人像和虚拟现实是比较前沿的治疗技术,人可以通过这项技术与童年时期的自己对话,得到一种自我同情的直观体验
角色扮演也是一种治疗途径。参与者分别代表愤怒的自己和富有同情心的自己抒发感概,通过这种方式在两个自我——人格的两面——之间进行对话
善良的诀窍
成为“善举观察者”,记录生活中的美好
不要以为孩子既没有思想又自私
不要被新闻影响心情,谨慎阴暗刷屏
享受因善待他人而产生的温情效应
追求实现论幸福和快乐论幸福
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增强与他人的联系
谨记善良的人会成为人生赢家
尽量让每一种情况比开始好一些
唤醒内心深处的“阿蒂克斯”,学会换位思考
积极提高同理心水平,进行“同情心训练”
不要让善举变成一项待办事项,现在就做
阅读时,认真阅读
倾听时,认真倾听
主动与陌生人交谈
怀着敬畏之心散步
发帖前请三思,避免冲动行事
按善良准则关注和取关社交媒体账号
制定计划,成为英雄,训练自己的应急能力
善待自己,适当进行自我关爱
行善时应忠于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