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读书笔记《四大圣哲》
四大圣哲是“轴心时代”的核心人物,也是奠定世界主要文明精神底蕴的伟大思想者。一书主要讲述了苏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稣这四位在人类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哲学家的生平、人格、主要观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全书围绕着“真正的阅读是自主阅读”这一核心理念展开,剖析了家长关于阅读应用的 4 个重要认知,提供了系统且易用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孩子从小养成阅读习惯、掌握高效的阅读技巧、享受阅读乐趣,同时也解答了令很多家长困扰的问题——不同年龄段孩子阅读的注意事项、如何选书、男孩女孩阅读的区别、什么时候开始读名著等。
通过阅读和学习本书,每一个人都可以掌握这种超凡的领导力。以本书为基础的理论课程,已经帮助了成千上万名企业领导者以及各界人士实现了他们的梦想。相信此书对管理者、员工、伴侣、家长等终身成长者大有裨益。
陈存仁从一个市民的生活视角出发,以银元流通为线索,串起老上海的经济变迁;通过有趣的掌故,细致刻画了民国的人事风物,呈现一个时代的悲欢离合;此外,作为一位儒医,作者更在书中记叙了传统教育浸润下的处世哲学、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理财方法,对今日年轻的读者不失为一种亲切的启发与鼓励。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四大圣哲》
苏格拉底
生平(前469-前399)
父亲是石匠,母亲是助产士
曾参与过伯罗奔尼撒战争,因其表现英勇,获得大家尊重
公元前406年,担任雅典议会主席
70岁时,被控以“不敬神”的罪名,并被判处死刑
基本思想
热衷于与人交谈,通过谈话追寻真理、探讨哲学
生命基底是“敬”: • 相信真理会显示给那些不断质疑的人 • 信仰雅典诸神以及城邦之神圣性 • 深信自己所听到的精灵之声
影响
苏格拉底的思想影响了后世哲学,催生了各种学派,如麦加拉学派、犬儒学派
“若无苏格拉底的存在,今日一切哲学思想皆不可能”
佛陀
生平(约前560-前480)
原名乔达摩·悉达多,父亲是迦毗罗卫国的国王
29岁离家修行,6年后在菩提树下证悟,并决定向民众传法
约80岁时在娑罗林中圆寂
众生皆苦,生命的意义在于离苦得乐
真知即解脱,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解脱之道的法门
以四圣谛阐释我们存在的状态,向往非存在、非空无的涅槃境界
否认自我的存在,认为众生的存在都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聚合而成
佛教后来逐渐传播、演变,与亚洲各国的文化结合,并沿传至今
孔子
生平(前551-前479)
生于鲁国,3岁丧父,19岁娶妻
32岁受聘教贵族子弟
52岁担任鲁国大司寇
56-68岁周游列国
68岁返鲁,删诗书、定礼乐,教授生徒
教育理念: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用礼乐教化民众,倡导君子不器,要全方位发展
“无可无不可”的精神,认为出仕与隐退都是可以接受的
仁者爱人,并且强调社会秩序和伦理
强调必须正名,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我们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努力做调整,而不是怨天尤人
中国儒学三千年的文化
耶稣
生平(约前4-29)
耶稣与母亲玛利亚、四个兄弟、几个姐妹常年居住在加利利的拿撒勒
幼时听过经师讲授《旧约》,成年后接受洗礼,大约30岁时在会堂中讲道,被尊为拉比,并招收门徒,宣讲世界末日与天国来临
耶稣在耶路撒冷宣教时,身边形成了一股群众势力
当时的统治者认为他有政治野心,以“企图夺取王位”的罪名判处他死刑
认为世界末日迫在眉睫
相信天国必将来临,爱是天国来临的标记,上帝的爱引发人与人之间的爱,不爱的话,就会被上帝拒绝
相信福音,要有信心,信心是进入天国的必经之路
相信人借着信仰,可以变得真正自由
今天,全世界相信耶稣的基督徒接近25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