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读书笔记《银元时代生活史》
陈存仁从一个市民的生活视角出发,以银元流通为线索,串起老上海的经济变迁;通过有趣的掌故,细致刻画了民国的人事风物,呈现一个时代的悲欢离合;此外,作为一位儒医,作者更在书中记叙了传统教育浸润下的处世哲学、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理财方法,对今日年轻的读者不失为一种亲切的启发与鼓励。
全书围绕着“真正的阅读是自主阅读”这一核心理念展开,剖析了家长关于阅读应用的 4 个重要认知,提供了系统且易用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孩子从小养成阅读习惯、掌握高效的阅读技巧、享受阅读乐趣,同时也解答了令很多家长困扰的问题——不同年龄段孩子阅读的注意事项、如何选书、男孩女孩阅读的区别、什么时候开始读名著等。
通过阅读和学习本书,每一个人都可以掌握这种超凡的领导力。以本书为基础的理论课程,已经帮助了成千上万名企业领导者以及各界人士实现了他们的梦想。相信此书对管理者、员工、伴侣、家长等终身成长者大有裨益。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银元时代生活史》
童年与银元
家中巨变
陈存仁出生于商贾之家,家中原有绸缎庄
1914年后,陈存仁家破产,父亲意外去世
母亲携孩子们租住于臭河浜边,过着清贫的生活
银元的购买力
银元之下,还有“银角子”和“铜元”两种铺币
银元一枚,可换铜元一百二十八枚左右
一铜元,可以买糖十粒八粒,或是大饼油条各一件,或是买生梨一二枚、马蹄二串,或是一块百草梨膏糖
陈存仁家每日以一个铜元购青菜,一个铜元购豆腐豆芽,二个铜元购东洋鱼,五天吃一次蛋,每月吃一次炒肉丝
富家如何仓姻缘
陈存仁八岁时,曾作见证富商家亲戚家分银元
银元藏于缸中,缸埋于书房地板下,上用极重的木箱压住防盗窃,存放的位置只有主人一人知晓
陈存仁作为分家见证人,得银元宝两个
求学及创业
结识名师学医、学古文
陈存仁中学毕业后就读于南洋医科大学
机缘巧合下,转学与名医丁甘仁学中医,跟常州名儒姚公鹤学古文,后又拜章太炎为师
课余时间,替出版家丁福保做抄写工作
创业赚得第一桶金
创办《康健报》,第一阶段获得八千个订户
在望平街开设新诊所,诊费每人收一元二角
宴请亲朋及名流
为庆贺创业并拓展人脉,陈存仁宴请四百余亲友
并有前国务总理孙宝琦、章太炎、姚公鹤等名流
成婚及立业
结婚
陈存仁曾与一位富家小姐相恋,由于对方家庭阻挠,这段爱情无疾而终
而后,与另一位自幼相识的富家千金成婚
喜帖由章太炎起稿,请上海市长张群做证婚人,筵席由“大富贵”包办,每桌十二元
投资
携太太远游燕京,逛东安市场,参观故宫
陈存仁于琉璃厂购入大量旧书、善本,太太购入皮统子翡翠。回上海后,这些物品多被高价收购
陈存仁在丁福保指导下,以五千元购入地皮一块,三年后地价飞涨,这块地以三万元出售
陈存仁帮助丁福保策划“泉品宝鉴”,低价收购铜钱,整理成套出售,获利丰厚
北上抗议
1928年,汪精卫推动废止汉医的运动
1929年3月17日,中医界在上海集合抗争
1929年3月21日,陈存仁等五名代表北上请愿
1929年3月22日,代表抵达南京,与蒋介石等人会面
最终,陈存人等五人成功推翻了废止汉医的提案
著书
受谢利恒老师所托,开始编纂《中国医学大辞典》
为拍摄药物标本,一度远游蕲(qí)春
足足埋头苦干四个年头方成书
选定出版商时屡遭挫折,最后迫不得已由世界书局出版
陈存仁因编书出版疲惫生病,一度停诊修养
战争与物价
废银改币
中日爆发战争,日本为搅乱中国经济,委托小钱庄大量收购、走私银元
为稳定经济,民国政府废银改币,银元不再流通,改用政府信用发行的货币
1937年以后,时局动荡,纸币价格开始变动
币值变化
1938年4月,美钞一元合法币二元七角半
1938年12月,美钞一元合法币六元一角八分
1948年8月,美钞一元合法币一千一百〇八万元
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纸币贱比草纸,有时要三大麻袋钞票,才换到一袋米
一兜枇杷两万块; 油条从一根两千元涨到五千元,甚至涨到一万元; 五芳斋的汤面一碗要十五万元
远赴香港谋生
1948年底,陈存仁辞别母亲,远赴香港
1949年初,妻儿赴香港团聚,银元时代从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