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工程 民法学 第一编 第一章 第四节 民法的渊源
探索民法的丰富渊源,了解其多样表现形式!民法的渊源广泛,涵盖宪法、民事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规范性文件,以及习惯、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国务院及其各部委的规章,均为民法的重要来源。这些渊源共同构成了民法的完整体系,为民事活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深入了解这些渊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民法。
在刑法中,危害行为是犯罪构成的核心要素,表现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作为是指行为人通过积极的身体动作实施犯罪,而不作为则是在特定情况下行为人未履行应尽的义务。无论是作为还是不作为,都必须具备有体性、有意性和有害性。此外,刑法还区分了实行行为和非实行行为,后者包括预备行为、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和帮助行为。了解这些概念及其分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犯罪行为的法律界定。
在民法的浩瀚海洋中,如何准确把握其适用原则与范围?民法的适用遵循强行法优先于任意法、特别法优先于普通法、新法优先于旧法等基本原则。民法在时间、空间和对象上的适用范围,决定了民事法律规范何时、何地、对何人产生效力。我国采取以属地主义为主,结合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的方式,确保法律的统一与权威。理解这些原则与范围,是运用民法的基础。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宪法知识总结思维导图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刑法笔记之刑法总则知识架构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第四节 民法的渊源
宪法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理应成为民法的渊源,宪法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和路线的规定、关于财产所有制和所有权的规定、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等,都是调整民事关系的重要法律规范
法官在裁判民事案件时,不得直接援引宪法
宪法可以成为裁判中说理论证的重要依据; 法官在裁判过程中,如果因适用法律出现复数解释时,就应当以宪法的原则、价值和规则为依据,确定文本的含义,得出与宪法相一致的法律解释结论
民事法律
含义: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和颁布的民事立法文件,是我国民法的主要表现形式
组成部分
民法典
由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以及侵权责任编构成
民事单行法
如:《公司法》《保险法》《海商法》《票据法》《证券法》《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
其他法律
如:《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行政法规
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制定、批准和发布法规、决定和命令,其中有关民事的法规、决定和命令,是民法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民事法律
如:《国家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地方性法规
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内制定、发布的决议、命令法规等规范性文件
自治条例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根据宪法和法律,结合当地民族自治地区特点指制定的、管理自治地方事务的综合性法规
单行条例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及其常务会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自治权范围内,结合民族地区的特点,就某方面具体问题制定的法规
规章
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等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的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
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国际条约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就政治、经济、贸易、军事、法律、文化等方面的问题确定其相互权利义务的协议
国际惯例(国际习惯)
作为通例之证明而经接受为法律者
习惯
含义:在一定地域、行业范围内长期为一般人从事民事活动时普遍遵守的民间习俗、惯常做法
包括
生活习惯
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惯
交易习惯
交易当事人在当时、当地或者某一行业、某一类交易关系中普遍采纳的,不违反公序良俗的习惯做法
民法的渊源是指民事法律规范借以表现的形式, 主要表现在各国机关根据其权限范围所制定的各 种规范性文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