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失控》凯文·凯利
这是一篇关于失控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一、分布式系统,二、群体生命与控制,三、进化与失控,四、关于未来。
编辑于2025-03-09 20:27:07失控
一、分布式系统
人造与天生的联姻正是本书的主题
我们的技术所引导的未来,朝向的是一种新生物文明
人造世界就像天然世界一样,很快就会具有自治力、适应力以及创造力,也随之失去我们的控制
生物逻辑
除了生物逻辑之外,没有任何一种逻辑能够让我们组装出一台能够思想的设备,甚至不可能组装出一套可运行的大型系统。
趋势
人造物表现得越来越像生命体
生命变得越来越工程化
由于两者都具备生命属性,我将这些人造或天然的系统统称为“活系统”
蜂群思维
蜜蜂之道:分布式管理
群体被看作是一种自适应的技巧,适用于任何分布式的活系统,无论是有机的还是人造的
一只从大量愚钝的成员中涌现出来的手,控制着整个群体
涌现
不管我们在何时拔掉塞子,漩涡都会无一例外地出现。漩涡是一种涌现的事物——如同蜂群一样
感知的行为和记忆的行为是相同的。两者都是将许多分布的碎片组合成一个自然涌现出的整体
蜂群思维是能同时进行感知和记忆的分布式内存
要想洞悉一个系统所蕴藏的涌现结构,最快捷、最直接也是唯一可靠的方法就是运行它
群聚个体孕育出必要的复杂性,足以产生涌现的事物
当连接度足够高且成员数目足够大时,就产生了群体行为的动态特性——量变引起质变
分布式系统
特点
没有强制性的中心控制
次级单位具有自治的特质
次级单位之间彼此高度连接
点对点间的影响通过网络形成了非线性因果关系
好处
可适应
可以建造一个类似钟表装置的系统来对预设的激励信号进行响应
可进化
将局部构件历经时间演变而获得的适应性从一个构件传递到另一个构件(从身体到基因,从个体到群体)
弹性
由于群系统是建立在众多并行关系之上的,所以存在冗余,小故障得以被抑制
无限性
自发的秩序有助于创造更多的秩序
新颖性
后果与原因不成比例
系统中彼此关联的个体所形成的组合呈指数增长,其中蕴藏了无数新颖的可能性
不强调个体,因而也允许个体有差异和缺陷
在具有遗传可能性的群系统中,个体的变异和缺陷能够导致恒新,这个过程我们也称之为进化
缺陷
非最优
因为冗余,又没有中央控制,群系统的效率是低下的
不可控
没有一个绝对的权威
不可预测
群系统的复杂性以不可预见的方式影响着系统的发展
不可知
群系统就是一个交叉逻辑的海洋
非即刻
层次丰富的复杂群系统就需要花些时间才能启动
构建原则
必须从简单的局部控制中衍生出分布式控制;必须从已有且运作良好的简单系统上衍生出复杂系统
复杂性依靠叠加而不是改变其基本结构而累积起来的
例如大脑
人类有大脑,但它既非中央集权,也没有所谓的中心
意识是从一个由许许多多微渺而无意识的神经环路构成的分布式网络中涌现出来的
有很多独立的专业机构关心各自的重要目标(或本能),诸如觅食、饮水、寻找庇护所、繁殖或自卫,这些机构共同组成了基本的大脑
每个机构都只有低能儿的水平,但通过错综复杂的层累控制,以许多不同的搭配组合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创造高难度的思维活动
复杂的机器必定是逐步地,而且往往是间接地完善的
网络经济学
信息工厂
纯粹网络化的公司特点
分布式——商业不再是在某个单一的地点进行。它在几个不同的地方同时发生
去中心化——网络使得外包成为一个具备可行性、可盈利性、且具有竞争力的选择
协作性——将内部工作网络化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以至于有时某些核心功能甚至会外包给公司的竞争者,达到互惠互利
适应性——从产品到服务的转移是无可避免的,因为自动化会不断降低物质复制所需的成本
网络式经济的未来在于设计出可靠的流程,而不是可靠的产品
联通所有的一切
网络经济所具备的一些特征
分布式核心——公司的边界变得模糊
适应性技术——如果不能达到“实时”要求,你就完蛋了
灵活制造——需求量更少的商品可以利用更小的机器在更短的周期内生产出来
批量化的定制——流水线上生产的都是个性化定制的产品
工业生态学——闭合回路、无废料、零污染的制造业;可拆解回收的产品;向生物兼容技术的逐步过渡
全球会计——即使是小公司也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全球性
共同进化的消费者——公司培训和教育消费者,而消费者又反过来培训和教育公司
在一个由无限信息构成的无序网络中找到合适的消费者,成为网络经济时代的新游戏
放在镜子上的变色龙是什么颜色的?
在一个紧密相连的21世纪社会中,市场营销就是那面镜子,而全体消费者就是变色龙
不远的将来,普及的数字化必将为我们提供更清晰、更快捷、更无所不在的镜子。每个消费者都将成为反射镜像与反射体,既是因,也是果。
以联结取代计算
用不了几年,你就可以用一个小玩意儿,通过“视频拨号”收发电影、彩照、完整的数据库、音乐专辑、详细设计蓝图,或是一整套书——随时随地、随心所欲,而且是瞬时完成——这可不是在做梦
以知识为基础——联网的数据会让所有工作都能更快、更好和更容易地完成
免费的带宽——接入是免费的,但是接入与不接入的选择则会非常昂贵
收益递增——拥有者,得之。给与者、分享者,得之。先到者,得之
数字货币——日常使用的数字货币取代了成捆成沓的纸币。所有的账户都是实时更新的。
隐性经济——创造性的前沿和边缘区域得到扩展,不过,它们现在以一种不可见的方式联结到加密的网络中
网络文化中还会涌现出一种全球意识
全球意识的独特思想,以及其后的行为,将脱离我们的控制,并超出我们的理解能力
二、群体生命与控制
生命总是复数形式。(直到变成复数以后——复制繁殖着自己——生命才成其为生命)生命承接着彼此的联系,链接,还有多方共享。
生物的共同进化行为也许可以用一个更好的术语来描述——共同学习,或者共同传授也行,因为共同进化的各方在相互学习的同时也在相互传授
双赢是共同进化模式下生命所演绎的故事
在共同进化的世界里,控制和保密只能帮倒忙
网络时代,开放者赢,中央控制者输,而稳定则是由持续的误差所保证的一种永久临跌状态。
尽管有人抱怨人际关系的地位在持续降低,现代人在生活中互相依赖的程度却日益增长,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
生命是某种非灵性的、接近于数学的特性,可以从对物质的类网络组织中涌现
任何东西,仅需按照一些现在还不知道的法则组织起来,就可以导出生命
顶极群落构成的就是一个超有机体
盖亚理论
盖亚是一个有边界的整体。作为一个生命系统,它那些无生气的机械构件也是其生命的一部分
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体集合可以看成是一个单体生命,它能够熟练地操控地球大气层以满足自己的全部需要,而其所具备的能力和能量也远超过其组成部分。
均衡即死亡
如果说自然是建立在恒久流变的基础之上,那么不稳定性可能就是引起自然界生物类型丰富多彩的原因
如果相对于每年的气温循环周期,降雨量保持不变的话,美丽的沙漠生态将几乎总是向着单一乏味溃缩
无论在自然界还是人工仿真界,通过将生物投入恶劣而变化多端的环境都能产生更多的多样性。
与简单的系统相比,复杂的系统更有可能不稳定
如果把足够多的部件放到一起,系统就会以平均律展现出某种行为
第四个间断:生成之环
首先,哥白尼 排除了地球和物理宇宙其他部分之间的间断
接着,达尔文排除了人类和有机世界其他部分之间的间断
最后,弗洛伊德排除了自我的理性世界和无意识的非理性世界之间的间断
我们依然面对着第四个间断,人类和机器之间的间断
我们正在跨越这第四个间断。我们不必在生物或机械间选择了,因为区别不再有意义
自我能动派
所有的有生命的系统以及有机体,最后都必然精简为一组调节器,即化学路径和神经回路,其间总是进行着如此愚蠢的对话:“我要,我要,我要要要;不行,不行,你不能要。”
自动控制三阶段
由蒸汽机所引发的能量控制是第一阶段
而对物质的精确控制,就是控制体制的第二阶段
控制革命的第三阶段,是对信息本身的控制
我们产出的信息,已经超过了我们能够控制的范围。
自动化的历史,就是一条从人类控制到自动控制的单向通道。其结果就是从人类的自我到第二类自我的不可逆转的转移
这些第二类自我是在我们控制之外的,是失控的
要想获得有智能的控制,唯一的办法就是给机器自由
终极技术
生物圈二号帮助我们证明了,生命是终极技术
机器技术只不过是生命技术的临时替代品而已
放手则赢
自由意志和创造性带来一个开放而无限制的世界
要想成为上帝,至少是有创造性的上帝,你就必须放弃控制,拥抱不确定性
三、进化与失控
进化
进化是一种能被容易地转化为计算机代码的自然而然的技术
几乎任何一种分子都能被进化
任何能将可遗传信息与可消亡机体合二为一的系统都具备了进化系统的要素
核糖核酸
进化的艺术是要找到有组织的、间接的、有限的连接方式
拥有成千上万个成员的大型网络里,每个成员的最佳连接度小于10。而一些网络甚至在连接度小于2时达到性能顶点
大规模并行系统不必为了适应而过度连接。只要覆盖面足够,即使是最小的平均连接数也够用
不管某个网络由多少成员组成,这个低的最佳值似乎都波动不大。换句话说,即使网络中加入更多的成员,它也不需要增加每个节点间的连接数
进化的代价就是——失控
进化并未完全超脱我们的控制;放弃某些控制只不过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它
精密性、可预测性、准确性以及正确性,都将为进化所淡化
真实世界千变万幻,生存需要一点模糊、松弛、更多适应力和更少精确度的态度
那些我们赋予了生命的机器还是会间接地接受我们的影响和指导,只不过脱离了我们的支配而已
控制的未来是:伙伴关系,协同控制,人机混合控制
人工进化
与其不断地泵入少许的变化,不如将变化的本质——一种适应的精神,植入系统的内核
人工进化
如何到达你想去而又找不到路的领域
如何到达你无法想象的领域
如何开辟全新领域
诺贝尔奖得主、生物化学家曼弗雷德·艾根 称,定向进化是“生物技术的未来”
定向进化中,选择是由培育者引导
尽管手工改进的基因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合个体,但从对整个族群有利的角度看,却不如那些自然成长起来的基因
如果一个生物体内获得了足够的复杂性,它就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体将进化所需的信息教给基因
这种机制实际上是进化和学习的混合,因而在人工领域中最具潜力
这里所说的学习,是指通过改变行为来不断搜索种种可能的适应性
后达尔文主义
新达尔文主义
我们在自然中所见的一切,都可以用“自然选择”这一基本过程来解释,选择论
达尔文进化论不完备之处
不排除还有其他的力量在自然中发挥着作用,在进化过程中产生出和自然选择类似的效果
只有自然选择还不够
存在某种自然的制约因素,阻碍了微小变化的延展,而进化必须设法克服这种制约
后达尔文主义
进化过程中还存在别的作用力。这些权威的变化机制重组了生命让其达到新的适合度
大规模的常规共生行为能促成自然界中很多复杂现象——那些看起来需要多种创新同时出现才能够达成的现象
它还会为进化提供另外一些便利条件
具有开放性和可持续创造力的人工进化特性
共生——便捷的信息交换以允许不同的进化路径汇聚在一起
定向变异——非随机变异以及与环境的直接交流和互换机制
跳变——功能聚类、控制的层级结构、组成部分的模块化,以及同时改变许多特性的适应过程
自组织——偏向于某种特定形态(譬如四轮)并使之成为普遍标准的发展过程自组织——偏向于某种特定形态(譬如四轮)并使之成为普遍标准的发展过程
超进化的7个趋势
不可逆性
进化不可倒退(即著名的多洛氏不可逆法则)
递增的复杂性
我们并不确知,伴随着生物显而易见的复杂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递增的多样性
正因为多样化的基本类型非常罕见,所以经历了寒武纪大爆发之后,大多数物种的基本类型便再也无可替代
我们所说的自寒武纪之后进化“递增的多样性”是就更细的物种划分而言
递增的个体数量
递增的专业性
递增的相互依存关系
递增的进化力
一个生物族谱,如果其基因能够增强进化力,那么它就会累积起进化的决定性力量(和优势),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四、关于未来
大自然用以无中生有的九条规律
◎分布式
◎自下而上的控制
◎递增收益
◎模块化生长
◎边界最大化
◎鼓励犯错误
◎不求最优化,但求多目标
◎谋求持久的不均衡态
◎变自生变
混沌理论
预测有效性
根据混沌定律,初始秩序可以分解为原不可预测性。你无法做出远期预测。
不可预测性在整个系统中的分布并不是统一的。绝大多数时间,绝大多数复杂系统也许都不能预报,但是其中一小部分也许可以进行短期预报
根据混沌定律,那些看起来完全无序的东西,在短期内可以预测到。你可以做出近期预测。
应对
先设计出一些一般的指导原则来应对那些看起来一定会在“下一步”发生的事情,等那些极端事例真的发生的时候再来应付
人类在社会、经济和技术各种方面的预测能力,会有稳步的增长
数据一旦流动,就创造出透明。社会一旦联网,就可以了解自己
即将到来的文化带有鲜明的生物本性
◎尽管我们的世界越来越技术化,有机生命——包括野生的也包括驯养的,将继续是人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践和认知的基础;
◎机械将变得更具生物特性;
◎技术网络将使人类文化更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平衡和进化;
◎工程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将使机械技术黯然失色;
◎生物学方法将被视为解决问题的理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