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抗日战争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抗日战争思维导图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7. 抗战精神,6. 重要人物,5. 抗战胜利,4. 国际形势与援助,3. 主要战役,2. 全面抗战爆发(1937年),1. 背景与起因。
这是一篇关于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绽放 生命 之花,珍视 生命,探问 生命。
这是一篇关于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亲情 之爱,师生 之间。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抗日战争思维导图
1. 背景与起因
日本侵华野心
甲午战争(1894年)与《马关条约》
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军侵占东北三省
中国国内局势
国共内战(1927-1937年)
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西安事变(1936年):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
2. 全面抗战爆发(1937年)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时间:1937年7月7日晚
地点:卢沟桥
事件:日军借口士兵失踪,挑起战争
意义:标志着全民族抗战开始
淞沪会战
时间:1937年8月-11月
地点:上海
结果:中国军队顽强抵抗,但奉命撤退
意义: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南京大屠杀
时间:1937年12月13日
事件: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30多万中国军民
意义:日军暴行的铁证,震惊世界
3. 主要战役
台儿庄战役(1938年)
时间:1938年3月-4月
地点:山东台儿庄
结果: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
意义: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武汉会战(1938年)
时间:1938年6月-10月
地点:湖北武汉
结果:中国军队撤出,但消耗日军大量兵力
意义: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百团大战(1940年)
时间:1940年8月-1941年1月
地点:华北地区
指挥官:彭德怀
结果:八路军破袭日军交通线
意义: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长沙会战(1941-1942年)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1942年):中国军队大胜
意义:保卫长沙,挫败日军进攻
4. 国际形势与援助
国际反法西斯同盟
中国加入同盟国(1941年)
苏联援助
苏联对日宣战
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珍珠港事件(1941年)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美国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抗战压力减轻
5. 抗战胜利
日本投降(1945年)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抗战胜利的意义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
6. 重要人物
蒋介石
国民政府领导人,抗战期间担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提出持久战理论
张自忠
抗日名将,1940年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
彭德怀
八路军副总指挥,百团大战指挥官
李宗仁
台儿庄战役指挥官
7. 抗战精神
民族团结
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不屈不挠
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坚持14年抗战
国际主义
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