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
基于罗翔老师的讲解和马工程课本汇总的内容,该思维导图详细解释了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包括自动性、有效性和及时性,帮助理解犯罪中止的法律定义和判定标准。
基于B站主播介绍汇总的卢梭生平,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也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于1778年7月2日在巴黎东北面的阿蒙农维拉(Ermenonville)去世。
基于法理学红皮书创作的,适合期末考试,法考,考研。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准备参加考试的学生,这张脑图都将是你不可或缺的学习助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论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
及时性或时间性
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
对于“犯罪过程中”这一形态的界定
1:犯罪中止即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犯罪实施阶段
2:犯罪行为在中止前尚未停下来呈现结局性的形态
犯罪中止必须是彻底的中止,不能是暂时的放弃
着手后危害行为尚未实施终了时,行为人进一步放弃进一步举动,不按照自己原来的设想去继续完成造成既遂的
着手后危害行为已经实施终了时,行为人通过积极阻止危害结果的出现
有效性
实施终了的中止
没有发生危害结果:指的是没有发生行为人追求或放任的,行为性质决定的危害结果,而不是没有发生任何结果。
因果关系问题 :中止行为(防止措施)与结果未发生之间不要求有因果关系 模板:犯罪行为→中止行为就(防止措施)→结果未发生
发生了危害结果:但是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模板:犯罪行为→中止行为(救助措施)介入因素→发生实害结果
放弃重复侵害行为构成犯罪中止
自动放弃可能重复的侵害行为:行为人在着手实施犯罪行为一次或者多次之后,未造成构成要件所规定的危害结果,行为人认识到可以继续实施侵害行为,而此时行为人自动放弃实施该侵害行为的情形。
自动性
行为人基于自己的意志中止犯罪的情形
中止自动性的理解
行为人主动放弃犯罪,即,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阻止下,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停止犯罪。 能达目的而不欲是中止欲达目的,而不能是未遂
自动放弃的种类
最常见的自动放气是一个诚心悔悟,良心发现一个人;因为被害人的哀求
因为敬畏而放弃
基于嫌弃厌恶而放弃
基于非及时的法律后果而放弃
基于非即时的法律后果而放弃的是终止
基于基于计时的法律后果而放弃的是未遂
基于伦理而放弃
强伦理是未遂,弱伦理是中止
共同犯罪中,对于主犯,从犯,和实行犯的认定
主犯(严格)自动放弃犯罪,并且消除自己在共同犯罪中的影响,采取积极措施有效阻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从犯:自己自动放弃犯罪行为和意图,并且阻止了实行犯继续犯罪或有效阻止了危害结果的发生
实行犯:自己自动放弃了犯罪行为和意图,并且阻止了其他实行犯继续犯罪或有效阻止了危害结果的发生 自动放弃犯罪并且脱离了共犯关系,有效消除自己的先行行为对其他犯罪人继续进行的有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