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加】叶嘉莹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是叶嘉莹教授在台湾《古典文学》杂志上连载的讲唐诗的系列讲座整理而成。书中,叶嘉莹教授围绕初盛唐时期的十三位诗人展开讲解,包括王绩、杜审言、王勃、骆宾王、陈子昂、张九龄、孟浩然、王维、李白、王昌龄、王之涣、高适、岑参等。
这是一篇关于《了不起的敦煌》巫鸿等18万,250622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尾声-顾春芳,穿越-张元林,聆听-顾春芳,想象-陈菊霞,观摩-何鄂,波澜-郑炳林、马振颖,供养-张先堂,探索-杭侃,回望-郑炳林,重返-荣新江,引论-巫鸿。
这是一篇关于《垂向时间:地质学家的计时簿》【美】马西亚.比约内鲁德250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八、后记,七、垂向时间、乌托邦与科学,六、大加速(人类世),五、大气层的变化,四、地球的步伐,三、时间地图集,二、垂向时间的意义,一、垂向时间的魅力。
这是一篇关于《盛夏方程式》【日】东野圭吾250602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解读,故事线,人物关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加】叶嘉莹
1. 王绩
核心观点
隐居诗中的哲学矛盾
外显闲适,内藏寂寞
诗歌风格与贡献
继承陶渊明田园诗传统,开唐代隐逸诗先河
历史背景与代表作品
隋唐易代之际的避世选择;
《野望》
2. 杜审言
五律奠基者
浓缩文法,颠倒错综
简化近体诗格律,推动五律成熟
武周时期宫廷诗人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3. 王勃
“小有才”的局限
艺术精巧但感发生命浅薄
骈文与五绝并重,辞藻华丽
初唐四杰之一;
《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骆宾王
政治立场鲜明
反武后专权,以檄文抗争
骈文气势磅礴,诗歌悲壮慷慨
徐敬业讨武失败牵连;
子主题
《讨武曌檄》《在狱咏蝉》
5. 陈子昂
复古中的创新
重感发情意,启盛唐先声
初唐到盛唐的转折人物
提倡“风骨”,打破齐梁浮艳诗风
武周时期仕途沉浮
右拾遗,反对不义之战
696年同武攸宜去北方与契丹作战生隙
被武三思安排射洪县令下狱害死
《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
兰若生春夏
翡翠巢南海
6. 张九龄
儒道调和,诗风清雅
五言古诗承陶谢,开王孟山水诗
开元名相贬谪后的反思
《感遇》《望月怀远》
7. 孟浩然
布衣诗人的困境
不甘隐沦却以隐沦终老
求仕失败与山水寄托
山水田园派,与王维并称
情景相生,自然流丽
被时人所推崇
李白《赠孟浩然》
杜甫《遣兴》之五
与王维聚会遇玄宗
《岁暮归南山》
与王昌龄相聚吃鱼后背疽复发死去,年62
王士源整理因而传世
终身未仕的隐逸生涯
安特列夫《大笑》
落到了夹缝中
《夜归鹿门山歌》
《秋登万山寄张五》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早寒江上有怀》
《与诸子登岘山》
8. 王维
不同于孟浩然仕隐两失,王维是仕隐两得,但内心还是存在矛盾和痛苦的,没能真诚表现出来
少年时就能写出好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技巧高超但情感深度不足
《洛阳女儿行》
对形式美的掌握和运用
对是非得失的计较正是他未能免俗之处
出身世家、多才多艺、年少成名
善于言情、写景
用最精致、最准确的词汇掌握景物的特点
诗画融合,赋予山水独立生命
半官半隐的禅意生活
《相思》
《使至塞上》
《送梓州李使君》
艺术家的手眼与俗情相结合的例子
《山居秋暝》
《观猎》
《终南山》
《过香积寺》
《凝碧池》
9. 李白
天才的悲剧
三次求仕失败与诗性超越
浪漫主义巅峰,语言自由奔放
安史之乱中的政治误判
《远别离》
《长相思》两首
《行路难》
《梁甫吟》
《玉阶怨》三个诗人对比好坏
《长干行》
10. 王昌龄
七绝圣手
浓缩时空,意境深远
边塞与闺怨并重,以小见大
开元进士的贬谪生涯
《长信秋词》
《闺怨》
《从军行》四首
《出塞》
11. 王之涣
短章中的宏大
苍凉悲壮与盛唐气象
仅存六首诗,首首经典
生平记载稀少
《凉州词》
《登鹳雀楼》
12. 高适
诗人与政客的双重性
边塞诗的现实批判
直白雄健,关注士兵苦难
安史之乱中建功立业
《封丘县》
《燕歌行》《别董大
13. 岑参
异域风情的记录者:奇丽壮美的西域书写
七言歌行体创新,色彩浓烈
两度出塞的经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逢入京使》
征人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