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明1050:国家祭祀怎么变样了?
从野蛮人祭到文弱琐碎,古代祭祀为什么变化这么大? 我们现代人看古人搞祭祀活动,往往用“迷信”两个字就打发了。但其实,祭祀仪式,是和国家发展和政治转型息息相关,它之所以是今天这个样子,也是观察文明发展的一个窗口。那这一期的《文明之旅》,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古代国家祭祀发端于何处?中间经过了什么变化?
提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你知道的肯定是他诗文写得好。但有件事你八成不知道,他曾经主张过焚毁书籍。这就有点奇怪了,身为儒家士大夫,秦始皇焚书坑儒被骂了千年的事肯定是知道的,欧阳修怎么敢提出焚书的主意呢?
一提到欧洲中世纪,很多人都觉得那是个黑暗时代。还会下意识认为,这黑暗是罗马教会造成的。可事实是,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漫长黑暗乱世里,罗马教会却成了保留亮光的地方。比如招兵买马跟蛮族人干,拿出财产解决罗马城的粮食短缺问题,甚至有权力的人也愿意保护他们。这就怪了,在我们一般印象里制造黑暗的罗马教会,怎么反倒成了黑暗中的那点 “亮光” 呢?
053年,辽朝皇帝跟大宋提出,想要一张宋仁宗的画像来看看。但大宋根本没接这个茬。往后几年,辽朝皇帝三番五次想要仁宗的画像,但大宋却推三阻四,犹犹豫豫。你会不会觉得有点奇怪?不就是一张画像的事儿吗?在我们今天的人看来,人家找你要一张画像,这就像粉丝找明星要一张签名照片,这不是联系感情的好办法吗?宋仁宗为什么就是不给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二十大报告知识地图(完整版)
小学语数外教学设计(含模板)
中国通史第一集
中国通史第2集
中国通史第3集
中国通史第4集
中国通史第5集
中国通史第6集
中国通史第7集
中国通史第8集
祭祀模式为什么不同
商朝是眼睛冲上,看老天脸色的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老天?”
周朝眼睛冲下,看老百姓态度的
是一场给天下人看的表演——看,老天在大自然中建立的秩序,周王在人间也建立了。
人和天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商朝
天是最眷顾商人的严父,天命在我
用活人祭祀给老天爷上供,他高兴了,我们就稳了
“天命观”
天命是降临在所有族人头上的。我们商族人共享天命,我们合起伙来欺负外族人。
周朝
周朝灭掉商朝,是以小吞大,以弱胜强,想维持稳固的统治,必须有一套全新的逻辑。
改造了“天命”说法
“天命”不是降到周族人头上,是降到周王头上
周王受了天命,就是天下共主
王干得好,天命就在,干得不好,天命就不在。
老百姓说好,就是好。
经过了商周之变,中华文明就摆脱了残暴的底色,而走上了一条用德政和仁义来组织政权的新路
皇祐二年明堂礼的祭祀
文弱琐碎
大宋君臣们讨论的是
明堂里到底有几间屋子啊?
祭祀的神都该有哪些位啊?
锅碗瓢盆的那些礼器怎么摆放啊?
祭祀的时候分别用什么音乐啊?
上古人类的祭祀
形式上要有火
燃烧的火往上走
内容上要杀人
要取悦老天爷,就得献上人间最宝贵的东西
血腥残忍的活人祭祀
《翦商》复现了商朝时候的人祭场面
考古学家仅仅在殷墟遗址发现的人祭坑就有2000座
被杀的是有钱人
向上天献祭的基本逻辑:杀人的目的很纯粹,就是为了讨好老天爷
商周之变
祭祀仪式,是和国家发展同步发育,和政治转型同步转化的
大宋
"冬至祭祀"撞上"晦日",改为"明堂礼"
"冬至祭祀"
冬至这天“阴极而阳生”
中国古代会在这一天搞最隆重的国家祭祀
"晦日"
一个月的第一天叫朔,十五叫望,最后一天称作“晦日”
这一天月光黯淡,引申出“晦暗不明”“隐晦”,“晦气”之类的不太好的意象。
"明堂礼"
历史悠久的国家祭祀大典
秋天的第三个月举行
从年头到年尾,大宋朝廷就折腾明堂礼这个事
九月风风光光地操办
世界
与夫君共治拜占庭帝国的女皇佐伊去世
真腊国王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即位
塞尔柱突厥人围攻伊斯法罕
北美易洛魁部落开始用战俘祭祀
宋皇祐二年丨辽重熙十九年
内容来源 | 得到APP
主讲人 | 罗振宇
制作 | 絮起
《文明之旅》第51期
文明1050:国家祭祀怎么变样了?
楔子
国家祭祀仪式的神性色彩越来越淡,理性色彩越来越浓了
祭祀体系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皇帝到各地去祭祀,把地方神仙纳入到官方认可的祭祀系统中,这个过程持续了100多年。
汉武帝
神灵还是和地方特性绑定在一起的
在位54年,往外跑了三十几次
武帝明堂建在山东泰山脚下
彻底地削弱了地方势力
汉武帝用一个非常牵强的理由,一次性就剥夺了106个王侯的爵位
帝国所有神圣性的光环都往皇帝和首都集中
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大家当好向日葵就好
西汉后期
开始的一大轮祭祀制度的改革
皇帝和神灵,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彻底发生了变化
神仙向首都集中的趋势,不可逆转
东汉时期
天地、日月、祖宗、山川、四方、百神,全部都在首都郊区的一个祭坛上祭祀。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在东汉首都洛阳的一次祭祀上,一共祭祀了1514个神。
以皇帝为中心的国家祭祀制度,就算是基本成型
宋代
祭祀仪式的变化都在细节上
钱花得很节省,事儿办得很认真
武则天在洛阳盖的明堂,88米高,相当于今天30层的楼
宋仁宗搞明堂礼
他说,天子办事的地方就是明堂。
纸笔拿出来,写了两个字“明堂”,往大庆殿上一挂,就是明堂
有功劳,就让
仁宗下诏不要上尊号
有苦劳,就抢
好多神都亲自祭拜,不偷懒
古代治国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因为一个古代统治者要想整合人群,最方便的,用暴力或者用信仰,都能够迅速地构建一个共同体。
秦国统一六国之后
秦始皇到处跑着去祭祀当地的神
崭新的秦帝国,不是原来秦国的放大版,而是天下共主,你们所有的文化、信仰、仪式,我都认,都把它纳入新帝国的传统之中。
秦始皇之前
各国有各国的神仙
太阳神、月亮神之类的,可以共享
这个山的山神、那条河的河神,只有本地人才相信
齐国“八主”
山东的齐国,供奉的神仙“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
秦汉之变
祭祀有很多政治理性的成分
明堂建筑
上圆、下方、四周环水
是对神话世界天、地和阴间三分结构的象征
明堂就是一个人造的小宇宙的模型
埃及的金字塔,美洲印加文化的太阳神庙,都有类似的象征结构
祭祀的象征思维
象征思维
两个东西在某个维度上比较像,所以,他们就有某种关联,甚至它们就是一回事。
老天爷掌控的大自然,是有显示界面的,么寒来暑往、日升月落、冬至夏至
祭祀仪式上,能和这些节律一一对应上,让人看懂这些象征、类比,显得和老天爷同频共振
“闰月”
明堂有12间房,正好对应一年12个月
天子每个月住在相应的房间里,祭祀这个月应该祭的神,这叫天人相应。
遇到闰月,天子就住到了门厅里
“闰”的字形:门里面住着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