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这是一篇关于工业革命前的设计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一、工业革命前欧洲的设计情况,⼆、新古典设计运动,三、工业革命之前的西方民间产品设计,四、维多利亚和第二帝国风格。
编辑于2025-03-21 11:02:18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一、工业革命前欧洲的设计情况
(一)欧洲皇室对于设计的影响
1.皇室对于设计的需求和控制
在⼯业⾰命之前,设计优良的⼿⼯产品主要是供西⽅的权贵使⽤ 和鉴赏的。⼤量奢侈品都在这些皇家⼯⼚中⽣产,直接送到皇宫使⽤,皇室、贵族阶层形成⼀个单⼀的产品消费群,英语叫作“royalpatrons”。种类繁多,制作复杂,设计要求体现皇家品牌,⼴泛使⽤皇室、贵族的纹章之类标志。法国最奢侈的皇帝是路易⼗四(LouisXIV, 1638—1715),他在位期间,⼤量定制各种皇家⽤品。丹⻨皇家瓷⼚现在仍是世界上最⾼级的陶瓷公司之⼀。德国的柏林皇家陶瓷⼚(RoyalPorcelain Manufactory, Berlin)在德⽂中叫作“Königliche Porzellan-Manufaktur Berlin”,简称“KPM”,是普鲁⼠皇帝佛列德⾥克⼆世[Frederick IIofPrussia,历史上被称为“佛列德⾥克⼤帝”(Frederick theGreat)]1763年建⽴的。这个瓷⼚的体制有些特别,是在皇室管理之下,由三个私营瓷⼚组成的设计⽣产系统,德国皇室则向该瓷⼚购买产品。从1908年爱德华七世开始,各⼚为皇家定制的产品正式印上“皇家”(Royal)字样。英国的⻙其伍德陶瓷公司(Wedgwood &Sons)是⼀家私⼈企业,却因为获得英国皇家⼯艺局订单⽣产皇家专⽤瓷器⽽声名⼤振,成为世界最著名的陶瓷品牌之⼀。⽣产出⼀种⽩⾊和蓝⽩⾊的瓷器,称为“珍珠器”(pearl ware),式样是当时流⾏的新古典主义⻛格,采⽤了众多古罗⻢、古希腊、古埃及的主题,设计得⾮常典雅。国的皇家度顿公司(TheRoyalDoulton Company)是⼀家设计、⽣产⽇⽤陶瓷、陶瓷饰件、陶瓷纪念品和礼品的私营公司。该公司成⽴于1815年,早期⽣产陶器,后来逐步转向瓷器。 1901年,该公司质量精良的产品引起了英皇爱德华七世的注意,他授权度顿公司冠以“皇家”的称号,由此,该公司更名为“皇家度顿公司”。
2.法国的越用工艺家
在巴洛克⻛格、洛可可⻛格全盛期影响法国设计的皇家御⽤艺术家有两位,⼀位是查尔斯·勒·布隆,另外⼀位是弗朗索⽡·布歇(FrançoisBoucher, 1703—1770)。1660年,法国皇室设⽴了皇家⼽别林⼯⼚,⽣产皇家⽤品,并且在⼽别林设⽴了⼯艺学校,培养⽇⽤品、挂毯、家具的设计师和⼿⼯艺匠⼈。布歇是洛可可⻛格最重要的画家,画⻛柔弱、唯美,情⾊味道很重,极受当时皇室欢迎。在⼯业⾰命之前,皇家的品位往往决定了整个社会上层的消费品位,贵族阶层总是追随皇室品位,⽽⽣产⼚家也都往往朝皇家喜爱的⽅向发展。
(二)工业革命前的欧洲陶瓷业
欧洲的陶瓷发展得⽐较晚。很⻓⼀段时期内,欧洲⼈没有掌握瓷器制作技术,只能从中国⼤量进⼝。辛豪斯和博特格终于在1708年获得成功:⽤1350摄⽒度的⾼温烧制成欧洲第⼀只真正的⽆釉瓷杯。
德国迈森瓷⼚(Meissen Porcelain, Meissen),成⽴于1710年,是欧洲第⼀家陶瓷⼚商; 奥地利奥加屯瓷⼚(Augarten Porcelain, Wien),成⽴于1718年,是欧洲第⼆家陶瓷⼚商;瑞典罗斯特兰德陶瓷⼚(Rorstrand, Stockholm),成⽴于1726年,是欧洲第三家陶瓷⼚商。此外,欧洲各国在18世纪中陆续成⽴的、⽐较重要的陶瓷⼚商有:意⼤利:吉诺⾥-多西亚瓷⼚(ManifatturaGinoridiDoccia),成⽴于1735年,营运⾄今;卡珀迪蒙特瓷⼚(CapodimontePorcelain),成⽴于1743年,营运⾄今。法国:赛佛勒斯国家瓷⼚(ManufactureNationaldeSevres),成⽴于1740年,营运⾄今;李蒙什瓷⼚(Limoges porcelain),成⽴于1771年,营运⾄今;卢恩瓷⼚(Rouen porcelain),1673—1696年,法国最早的软瓷⽣产⼚家;⾥沃尔瓷⼚(Revolporcelain),成⽴于1789年,历经11代传⼈,现在仍是家族经营的私营公司。俄国:皇家陶瓷⼚(ImperialPorcelain Factory),成⽴于1744年,⼗⽉⾰命后更名为国家瓷⼚,苏联解体后,于2005年重新恢复原名,营运⾄今。 荷兰:维斯珀瓷⼚(Weesp Porcelain),1759—1770年;雷赫特瓷⼚(Loosdrechts porselein),1774—1820年。西班⽛:布恩-雷迪罗瓷⼚(RealFábricadelBuen Retiro),成⽴于1760年,在1812年的半岛战争中被捣毁,该⼚产品在国际收藏市场上很受欢迎,西班⽛皇室收藏了⼤量该⼚产品。丹⻨:皇家哥本哈根瓷⼚(RoyalCopenhagen),成⽴于1775年,营运⾄今。捷克:哈斯-克兹捷克瓷⼚(Haas&Czjzek),成⽴于1792年,营运⾄今;图恩1794瓷⼚(Thun 1794),成⽴于1794年,营运⾄今。匈⽛利:霍洛哈扎瓷⼚(HollóházaPorcelain Manufacture),成⽴于1777年,营运⾄今。英国是欧洲的陶瓷⼤国,⼚家较多: 皇家皇冠德⽐陶瓷公司(RoyalCrownDerbyPorcelainCompany),成⽴于1751年,原名是皇冠德⽐瓷⼚,1890年获许冠以“皇家”字样;皇家沃赛斯特瓷⼚(RoyalWorcester),成⽴于1751年,1788年,英皇乔治三世访问该⼚,之后冠以“皇家”字样,多年来⼀直为皇家⽣产陶瓷制品,营运⾄今;⻙其伍德瓷⼚(Wedgwood),成⽴于1759年,营运⾄今;切尔西瓷⼚(Chelsea Porcelain Factory),1743—1769年;艾因斯莉瓷⼚(Aynsley China),成⽴于1775年,营运⾄今。德国:德国是欧洲陶瓷的发源地,陶瓷业⽐较发达,重要的陶瓷⼚也⽐较多,除了欧洲最早成⽴的迈森瓷⼚之外,还有:赫司特陶瓷⼚(HöchsterPorzellanmanufaktur),成⽴于1746年,营运⾄今;佛斯滕伯格瓷⼚(Fürstenberg China),成⽴于1747年,营运⾄今;宁芬堡瓷器⼚(Nymphenburg Porcelain Manufactory),成⽴于1747年;维勒罗伊-巴赫瓷⼚(Villeroy & Boch),成⽴于1748年; 佛兰肯塔尔瓷⼚(FrankenthalPorcelain Factory),1755—1799年;哥达陶瓷⼚(Porzellanmanufaktur Gotha),成⽴于1757年;路德维希堡瓷⼚(LudwigsburgPorcelainManufacturingCompany),1758—2010年;柏林皇家瓷⼚(RoyalPorcelain Factory, Berlin),成⽴于1763年,原本是由普鲁⼠的佛列德⾥克⼆世设⽴的皇家专⽤瓷⼚,后来由三个私营企业接管,营运⾄今;沃伦多夫瓷⼚(WallendorfPorcelain),成⽴于1764年,营运⾄今;格拉芙·冯·汉宁堡·伊尔梅瑙瓷⼚(Grafvon Henneberg PorzellanIlmenau),成⽴于1777年,其中经过多次重组,现在仍在营业;劳恩斯坦瓷⼚(Porcelian ManufactureRauenstein),1783—1896年;魏玛瓷⼚(Weimar Porcelain),成⽴于1790年,营运⾄今;皇家特权瓷⼚(Königlich privilegiertePorzellanfabrik),成⽴于1794年,营运⾄今。美国受欧洲特别是英国的影响很⼤,也在⼗⼋九世纪成⽴了⼀些⾼档瓷⼚,供应权贵使⽤。其中包括“蓝⼭”瓷⼚(BlueRidge)、佛兰 西斯坎瓷⼚(Franciscan)、⾥诺克斯瓷⼚(Lenox)、莲花瓷⼚(Lotus Ware)等。
(三)⼯业⾰命前的欧洲家具业
⼯业⾰命前法国的家具⾏业以巴黎为中⼼,主要⽣产各种奢华家具,为皇室、贵族、刚刚出现的上层资产阶级(upperbourgeoisie)提供服务。⾄于外省的家具⾏业,则主要分布在各个省份的省府城市,⽐如⾥昂(Lyon)、列⽇(Liège)等地,则以⽣产供⼀般市⺠使⽤的家具为主,具有更加强烈的地⽅⾊彩、传统特点。巴黎家具设计除了明确以皇室、贵族、权贵为服务对象之外,在⻛格上则显⽰出⼤都会兼收并蓄的特点。海纳百川的⼤都会⽓度,从17世纪后半叶,⼀直到第⼆次世界⼤战为⽌,⼀直是巴黎家具设计最突出的特点之⼀。皇室家具是巴黎家具业的⻰头。1660—1815年之间,是法国波旁王朝的全盛期,也是法国家具的⿍盛时期。奢华家具,具有强烈新古典⻛格、巴洛克和洛可可⻛格的家具最为突出。巴黎家具之所以能享有如此崇⾼的声誉,除了服务⾼层的明确⽬标所形成的设计考究、制作精良,以及⻛格上能够融会各国特点之外,还在于巴黎有延绵不断的⼿⼯艺传统,产业⾼度发达。各⾏业只能做⾃⼰范围的⼯作,不允许越界,⽊⼯、细⽊⼯、雕刻⼯、镀⾦⼯、髹漆⼯、五⾦⼯、⻘铜⼯、⽪⾰⼯等泾渭分明。有些⼯种很特殊,⽐如叫作“Ébénistes”的⼯作是专⻔从事玳瑁、象⽛浮雕镶嵌的。 除了巴黎之外,法国的各个⾏省也有⾃⼰的家具⾏业,并且各有特点,⽐较⼤的中⼼包括了罗⽡河⾕(theLoirevalley)地区的布拉⽡ (Blois)和奥尔良(Orléans),还有上⾯提到过的⾥昂、列⽇(列⽇属于⽐利时,但是⽂化上是法国类型的)。法国家具是⼯业⾰命前欧洲其他国家家具⾏业的⼀个缩影,其他国家的情况⼤致雷同,只是⾏业规模、规范⽔平均不及法国⽽已。
(四)⼯业⾰命前的欧洲平⾯设计
1.印刷术在欧洲的发明
活字印刷的发明,对欧洲的经济发展、⽂化普及是⼀个⾮常重要的突破。不过中国的印刷⼤多是采⽤整块⽊版刻上⽂字和插图,然后进⾏印刷,其实是固定凸版,西⽅称这种⽅法为“xylography”。⽽真正带动现代批量出版的是活字版,称为“typography”,欧洲印刷的真正起点是与⾦属活字的发明分不开的。欧洲在历经⻓期的、落后的中世纪阶段之后,进⼊了政治、经济、⽂化的稳固和快速发展阶段。根据史料的记载,⾸先把活字技术发展完善,使之成为现代印刷的主要⽅法的是德国⼈,来⾃曼兹地区的约翰·古腾堡(Johann GensfleischzumGutenberg, 1387—1468)。古腾堡还⾸次试验⽤铅锌锑合⾦制作活字,并发明了油性的印墨。古腾堡的最⼤贡献在于发明和运⽤⾦属活字。 随着活字印刷技术在欧洲各国很快地传播开来,印刷技术也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在造纸和印刷技术⽅⾯,欧洲虽然⽐中国晚了上千年,但是⼀经掌握,其发展的速 度、技术的完善、应⽤的普遍则⼤⼤超越了中国的⽔平。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欧洲经济、⽂化和社会的发展,⽆论⽂艺复兴和还是启蒙运动,都是与印刷分不开的。
2.出版业在欧洲的发展
古腾堡发明的印刷技术,不但极⼤地促进了德国出版业的发展,对于整个欧洲的出版业也有极⼤的推动。⾃⽂艺复兴开始,欧洲⼈对于⾃然科学产⽣了很⼤的兴趣,为促进⽣产⼒的发展⽽进⾏的技术科学探索也兴盛起来,⾃然对图书产⽣了巨⼤的社会总需求。⽂艺复兴艺术的⼀个巨⼤贡献,就是绘画上透视技术的发明和⼴泛运⽤。透视的运⽤,产⽣了⾮常逼真的绘画效果,运⽤在书籍插图上,则⼤⼤地扩展了读者的视野和想象空间。欧洲各国这个时期的各种出版物,⽆论是⾃然科学还是⼈⽂科学,甚⾄宗教书籍,都⼴泛地采⽤⽊刻插图。15世纪末16世纪初期,德国和法国的⽂艺复兴进⼊全盛时期。⽂艺复兴在欧洲不同的国家体现的⽅式不同,有些体现在艺术的发展上,有些体现在戏剧的发展上,有些则侧重于宗教的改⾰。⽂艺复兴运动的⼀个共同的显著特点是:由于⽂化⽔准的提⾼和普及,造成书籍出版的繁荣。这⾃然促进了与印刷相关的平⾯设计和插图的发展。德国⾃从⻢丁·路德的宗教改⾰以来,出版业进⼊⾼速发展阶段,纽伦堡成为德国当时出版业最重要的中⼼,其他城市的出版业也有很⼤的发展,涌现了⼀批杰出的书籍设计家、插图艺术家、版⾯设计家。到16世纪上半期,新的中⼼出现了,瑞⼠逐渐成为欧洲出版业重镇之⼀。其中⽐较突出的是巴塞尔(Basel),这座城市在1501年成为瑞⼠的⼀部分,印刷业发展⾮常快,成为该市的主要产业。⽽在巴塞尔南⾯300公⾥的法国城市⾥昂,也同样成为印刷业的新中⼼。这两个城市的印刷业者交流频繁,互相促进,是设计史上很少⻅的情况。
3.报纸业的出现和兴盛
17世纪初期,平⾯设计有⼀个⾮常重要的突破,那就是1605年,在当时仍属神圣罗⻢帝国(Holy Roman Empire)的斯特拉斯堡(Straßburg,今在德国境内)⽤德⽂发⾏了世界上第⼀份报纸,德⽂全名为《Relation allerFürnemmen und gedenckwürdigen Historien》(意为:所有突出的或值得记忆的新闻之集合),被后⼈简称为《Relation》(按字⾯意思姑且译为《关系报》)。作为社会信息的主要来源,报纸很快成为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出版业的主要内容之⼀,也⽇益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信息交流媒介。到了18世纪,欧洲的不少君王对于印刷的意义和重要性已有了深刻的认识,因⽽促进了国家和⺠间的印刷业发展,平⾯设计也随之发展起来。以圆的分割为基础,设计出⼀种⽐较科学,同时⼜⽐较典雅的新字体——“帝王罗⻢体”(TheRomain duRoi)。“帝王罗⻢体”对于当时字体设计的发展的确起到促进作⽤。
第⼀份真正的德国报纸名为《阿维莎》(Avisa),1609年在德国城市沃芬巴特尔(Wolfenbüttel)出版。1618年,荷兰的第⼀份报纸《来⾃意⼤利、德国等地的科兰特》(CouranteuytItalien, Duytslandt, &c.)在阿姆斯特丹每周出版⼀次。这份报纸的名字印在头版的上⽅,并且将版⾯排成两栏。这份报纸影响较⼤,后来很多国家的报纸都⽤了“科兰特”⼀词代表“报纸发⾏”的意思。1645年,⾸份瑞典⽂的报纸《邮政公报》(OrdinariPostTijdenden)在斯德哥尔摩发⾏,并⼀直发⾏⾄今,是世界上⽬前仍在发⾏的报纸⾥⾯最年⻓的“寿星公”。1665年,《⽜津宪报》(Oxford Gazette,后改名为《伦敦宪报》)在伦敦出版,也沿⽤了荷兰“科兰特”的排版⽅式,有明显的报纸名称、有清晰的⽇期。每周印⾏两次。随着美洲的发现,北美成为英国的殖⺠地,印刷技术也随之被⼀位英国⼈斯蒂芬·戴伊(Stephen Daye, 1610—1668)带到美洲。
⼆、新古典设计运动
(⼀)新古典设计运动的时代背景
以法国的古典主义复兴,英国的新哥特主义复兴[Neo Gothic,有些建筑史家称之为“浪漫主义”(Romantism)]以及在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也包括英国和法国在内)产⽣的折中主义(Eclectism)古典复兴三个浪潮最具有代表性。 设计史上经常笼统地称之为“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运动。 影响欧美出现复古主义设计运动的背景很复杂,其最主要的动机应该是新⽣的资产阶级希望通过⼤型公共建筑、产品设计、平⾯设计 ⻛格来凸现他们的政治⽴场的象征性要求。法国皇帝拿破仑(Napoléon Bonaparte, 1769—1821)企图通过建筑和设计强调他作为资产阶级利益代表的新统治者的权⼒实质,因此采⽤古典主义⻛格,特别是罗⻢⻛格,建造了⼀系列纪念性建筑,⽐如拿破仑修建的雄狮凯旋⻔(法语:Arcdetriomphedel'Étoile),就是罗⻢同类建筑物的宏⼤化复兴,同时也暗⽰他本⼈取得了⽐罗⻢恺撒⼤帝(GaiusJuliusCaesar, 100—44 BC)更为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成就。拿破仑在卢浮宫、凡尔赛宫都定制了⼤量极为奢华、具有强烈罗⻢⻛格的家具、⽤品,包括服装、软饰、绘画、雕塑等,都尽量突出罗⻢式的宏伟,⽬的性很鲜明。 英国⼈则由于其清教徒(Anglicanism)的国⺠性,对于法国式的宏⼤奢华颇不以为然,转⽽从中世纪寻找灵感,因此在19世纪初发展 出模仿中世纪⻛格,特别是哥特⻛格的建筑、产品、平⾯设计,为后来的“⼯艺美术”(theArtsand Crafts)运动奠定了思想和形式的基础。美国作为⼀个新兴国家,刚摆脱英国统治⽽缺乏统⼀的⺠族传统,因此便融会欧洲各国的传统,形成古典复兴的折中主义。 法国——古典主义复古;英国——浪漫主义复古(中世纪或者新哥特主义复古);美国——折中主义复古。事实上,⾃从这些国家和其他西⽅国家进⼊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以来,建筑投资的来源已经多元化,⽤品⽣产也⾯临⼀个⽇益多样化的市场,在设计⻛格上⾃然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现象,⽤单⼀⻛格来概括⼀个国家在⼀个时期的⻛格和发展趋势,是不够客观和全⾯的。虽然政治考虑是主要动机,但是当时通过对⼤量的考古发掘以及古代典籍的研究,加深了对罗⻢以前的⻛格的认识和研究,确实成为当时的设计活动的新的灵感源泉。⻓期以来,受⽂艺复兴思想体系的影响,罗⻢⻛格⼀直被认为是古典建筑之源,是古典主义的集中体现。⼈们开始对希腊⽂明、托斯坎尼⽂明进⾏系统研究,揭⽰出⼀个⾼度理性化、理想化的时代。欧洲也⾃18世纪末开始,出现了称为“新希腊主义”的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平⾯设计的热潮。 具有⾼度⺠主精神的希腊、托斯坎尼⻛格,成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对其政治⽴场的最好诠注,因此很多西⽅国家在19世纪的公共建筑设计上都采⽤了这些⻛格特征。美国总统办公和居住的⽩宫(WhiteHouse),就是希腊⻛格和托斯坎尼⻛格的混合形式。新希腊主义⻛格在整个欧洲也有相当⽔平的发展,其中法国是⼀个重要的探索区。新希腊主义在英国也⾮常流⾏。其中采⽤希腊⻛格从事设计的最主要建筑家是约翰·索恩(SirJohn Soane, 1753—1837)。作为⼀种⽂化运动,浪漫主义同时也在其他领域得到令⼈瞩⽬的发展,⽐如⽂学、诗歌、⾳乐、绘画等等,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浪漫主义代表⼈物。 这些⼤师的艺术探索,开始摆脱传统古典主义的束缚,这种新的⼈⽂⽴场通过他们创作的绘画、⾳乐、诗歌、⼩说等作品,以极其⽣动、丰富、壮丽的⾯貌完整地体现出来。德拉克罗⽡的绘画《⾃由引导⼈⺠》、⻉多芬的《第九交响乐》,都颂扬了新的个⼈主义精神,表达了⼀种前所未有的⾃由感,以及对于平等博爱的渴望和憧憬。浪漫主义建筑的兴盛和发展,正是与当时整个时代的⽂化思潮、 价值观念的变⾰密切相关的。浪漫主义建筑所体现的正是新兴资产阶 级的价值观和审美⽴场。 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的形成、延续时间在学术界已经没 有什么争议了,其核⼼⽬的是要回归到纯正的罗⻢时代的建筑、艺术 ⻛格(to return to the perceived "purity"of the arts of Rome),回归到 具有理性主义⾊彩的古希腊艺术去,也包含了要追寻16世纪⽂艺复兴 时期的古典⻛格(16th-century Renaissance Classicism)的动机。在⼀ 定意义上,新古典主义的兴起,也和18世纪出现的反对巴洛克⻛格烦 琐装饰的思潮密切相关。
(⼆)新古典设计
新古典主义主要集中在建筑设计和家具设计上,具体的时间因国 家不同略有差异,⼤概从18世纪中期开始,⼀直到19世纪初期。多个 欧洲国家卷⼊了这场设计运动,在不同的国家,新古典设计⻛格有不 同的称谓。在英国叫作“乔治⻛格”(Georgian style),在法国叫作“路易⼗六⻛格”(Louis XVI style),在美国叫作“联邦⻛格”(the Federal style)或者“帝国⻛格”(the Empire style),在有些欧洲国家则叫作 “ 格 ⾥ 希 ⻛ 格 ” ( Grecian style ) 、 “ 埃 特 鲁 斯 坎 ⻛ 格 ” ( Etruscan style)。虽然叫法各异,但从这些设计的动机、根源上讲,则都是属 于新古典范畴的。 新古典家具对于形式⾮常重视,其⽬的是要让家具表现出强烈的 古典感觉,舒适感倒在其次了。为了达到这个⽬的,设计上就要严格 遵照古典的⽐例、尺度,线条要简练。与巴洛克⻛格⽐较,新古典家 具鲜⽤曲线、弧线、漩涡装饰,因⽽更显挺拔庄严。古典家具虽然 也有许多细节装饰,但很少是原创的,基本都是从古典家具的装饰中 借鉴过来的,因此仿古的成分在设计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新古典⻛格 的家具经常采⽤珍贵⽊料镶嵌、⾦箔和其他⾦属材料点缀等装饰⼿ 法,追求奢华和庄严感。
1.英国的新古典设计
英国的新古典主义家具和设计,集中在乔治时期,因⽽也叫作“乔 治⻛格”。乔治时期⼜可分为三段,分别是:早期乔治时期(Early Georgian, 1745—1780),中期乔治时期(Mid Georgian, 1730—1750年 代)和晚期乔治时期(Late Georgian, 1750—1830),晚期乔治时期的 设计是最典型的新古典主义⻛格。 英国家具设计在乔治时期分别由⼏个皇室匠⼈主持,他们设计的 ⻛格也经常⽤他们的名字代表。⻬彭戴尔、赫普怀特是这个阶段最重 要的设计师。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这⼏位主要的匠⼈分别是:托⻢斯· ⻬彭戴尔(Thomas Chippendale, 1718—1779)代表的“⻬彭戴尔⻛格” (Chippendale)。⻬彭戴尔在1754年出版了设计⼿册《绅⼠与家具艺 ⼈指南》(the Gentlemans and Cabinetmakers Director ),因⽽“⻬彭 戴尔”成了早期乔治时期设计⻛格的代名词。 胡桃木。第⼆位 重要的匠⼈是乔治·赫普怀特(George Hepplewhite, 1727—1786),他的家具⻛格就被称为“赫普怀特⻛格”(Hepplewhite)了。桃花心木和椴木。第三位匠⼈叫作托⻢斯·舍兰顿 (Thomas Sheraton, 1751—1806),他的⻛格被称为“舍兰顿⻛格” (Sheraton)。 桃花心木、椴木、花梨木。与赫普怀特同时设⼚的罗伯特·亚当 (Robert Adam, 1728—1792)对家具⻛格亦有⾃⼰独到的诠注,被称 为“亚当⻛格”(Adam)。 新古典时期建筑⻛格最流⾏的是新帕拉丁诺 ⻛格(the Neo-Palladian architecture),空间、体量都趋向⽐较⼤的, 这种建筑、室内配合乔治⻛格家具相得益彰。 英国的⼯业⾰命发⽣得⽐较早,在18世纪中期已经开始了,这场 ⾰命极⼤地促进了英国现代建筑和现代设计的发展。 建筑⾯临的问题是如何通过新的建筑设计来解决⽇益严重的住房 问题,如何通过新的建筑结构和技术来解决⼯业建筑的需求问题,⽽ 这些问题与功能、经济成本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问题的解决其实就 是现代建筑出现和发展的最根本因素。 现代建筑的起源⾸先是社会总需求,然后才是 现代建筑思想的形成。 控制社会财富的英国资产阶级对于通过建筑来实现⾃我享 受、⾃我体现的企图依然是最令⼈注⽬的,这些要求,形成了英国以 浪漫主义为中⼼的各种复古建筑形式。从设计上来看,英国的古典复 兴主义是⾮常有特⾊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约翰·纳什(John Nash, 1752—1835)的伦敦改造计划。 强调⽀撑整个英国资产阶级政党的⾦融核⼼——英格兰银⾏的形 象是辉格党(the Whigs)最关切的问题。 英格兰银⾏是权⼒从旧式贵 族阶级转移到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象征和标志, 库克莱尔本 ⼈是古希腊建筑的崇拜者,他的设计尽⼒削弱巴洛克的烦琐装饰,发 展出⼀种⾮常单纯的以希腊⻛格为中⼼的古典主义⻛格,这些建筑迄 今依然存在,向⼈们展⽰出当时通过建筑所表达的意识形态趋向。复古主义也出现在英国其他各种建 筑的设计上,新古典主义在伦敦和英国各地⻛⾏⼀时,其中希腊⻛格 和罗⻢⻛格都得到⼴泛的借鉴。
2.法国的新古典设计
在法国,新古典主义最集中的代表是“路易⼗六⻛格”(Louis XVI style),和路易⼗六之前的⼏个皇帝时期的⻛格最⼤的差异,在于以 前的弯曲线条为主的设计⻛格在这个时期开始消退,让位给严肃、端 庄、典雅的新古典,路易⼗六在位最后⼏年,新古典主义在法国已经 基本完全取代了巴洛克、洛可可⻛格,成为主要的皇家、贵族设计⻛ 尚。由于和古希腊、古罗⻢的⻛格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也有⼈称之为 “埃特鲁斯坎⻛格”(the "Etruscan" style),在家具设计上,除了造型 模仿古典之外,也⽤雕塑细节点缀,⽤⾦属、陶瓷装饰 路易⼗六⻛格家具多⽤直线、⼏何形式,受古希腊、古罗⻢家具 影响很⼤,家具设计上细节装饰减少,使⽤柱形的⽴柱多,家具楣头 ⽤浅浮雕装饰,装饰图案包括橡叶、桂叶卷草、花环、希腊缎带,摆 脱了洛可可的阴弱之⻛,显得⽐较阳刚⼤⽓。和英国乔治⻛ 格相⽐,法国的新古典主义⻛格代表路易⼗六⻛格突出的主要是趣味 性,通过⼩尺度达到亲和感。 。拿破仑上任 ⾄ 1814 年 , 这 段 时 期 的 设 计 ⻛ 格 叫 作 “ 帝 国 ⻛ 格 ” ( the Empire Style),是法国新古典主义最后⼀个⻛格时期。 拿破仑时期的⼤型建筑包括三个主要⽅⾯内容:(l)为经济和贸易发展⽽设计的新型建筑,主要是与经济活动有 关系的⼤型建筑,⽐如由伯朗尼阿特(Alexandre-Théodore Brongniart, 1739—1813)设计的巴黎的证券交易所(Palais de la Bourse, 1808— 1827),简单朴素,统⼀采⽤科林斯柱,庄严⽽简单,宣告了烦琐的 巴洛克的终结,以及讲究功能的、体现严肃的⾯貌的新建筑时代的开 始。 (2)为解决⼈⼝⽇益膨胀的城市居住问题⽽建造的⼤量多层住宅 公寓建筑,特别是巴黎兴建的庞⼤住宅建筑,⼤部分是5~6层,底层 是商店,上部是住宅单元,⼈⾏道宽敞,且有⼈⾏道的绿化带,西欧 现代城市的⾯貌由此基本定型。特别是1811年兴建的巴黎⾥沃利⼤街 (Rue de Rivoli),整条街道房屋⼀律为五层(连阁楼部分),下⾯ ⽤廊柱形成的⼈⾏道相贯通,即所谓的券廊,与平⾏的宏伟的卢浮宫 和皇家园林形成协调关系,迄今依然是巴黎最具有特⾊的建筑群之 ⼀。 (3)为了炫耀拿破仑征服的功绩⽽兴建的⼤型纪念性建筑。这部 分建筑基本上依照古罗⻢的形制,是典型的古典复古主义作品。这些 建筑的政治象征性要远远⼤于实际功能性。⽐如维格诺(Alexandre Vignon, 1763—1828 ) 设 计 的 玛 德 林 教 堂 ( La Madeleine, 1807— 1842),让·夏尔格林(Jean Chalgrin, 1739—1811)1806年设计的雄狮 凯旋⻔(Arc de Triomphe),都是经典的罗⻢⻛格的代表作,强调了 拿破仑的政治倾向和建⽴囊括欧洲的庞⼤拿破仑帝国的野⼼。玛德林 教堂是⼀座典型的罗⻢围廊柱式庙宇,是“帝国⻛格”最突出的代表 作。“雄狮凯旋⻔”在拿破仑倒台之后被称为“明星凯旋⻔”,也是罗⻢ ⻛格的杰作,现已成为巴黎最重要的地标建筑之⼀。这两座巨⼤的建 筑对于罗⻢⻛格的严谨模仿,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此外,拿破仑的 “演兵场凯旋⻔”完全模仿罗⻢的赛鲁维斯凯旋⻔,“雄狮柱”更是罗⻢ 图拉真纪功柱(Trajan's Column)的复制 品。拿破仑的御⽤建筑家查 尔斯·⽪尔西(Charles Percier, 1764—1838)和⽅丹(Pierre François Léonard Fontaine, 1762—1853)都⼤量地从罗⻢建筑中汲取营养。为 了体现拿破仑与贵族阶级没有继承关系,他们刻意避免采⽤任何波旁 王朝使⽤过的⻛格,特别是巴洛克⻛格、洛可可⻛格等等。他们对于 古典⻛格情有独钟,认为没有任何⻛格能够超过古罗⻢⻛格。“我们努 ⼒模仿古代,模仿它的精神、它的格⾔和它的原则,因为它是永恒 的。”他们形成的新⻛格——帝国⻛格,虽然从历史发展的意义上来说 是进步的,是反贵族和反封建的,但所体现的依然是国家⾼于⼈⺠这 ⼀理念——“帝国⻛格”背后的推动者正是拿破仑本⼈,他的御⽤建筑 家则完全按照他的意志来设计,因⽽⾮常统⼀和完善,由此也可以很 清楚地看到,当时法国所推崇的所谓的⾃由、⺠主、博爱,并不是全⺠的,⽽仅仅是给予资产阶级的——这正是法国的古典主义复兴运动 意识形态的实质。
3.美国的折中主义⻛格
开 国的⾰命者则希望能够通过建筑体现美国的⺠主精神,他们主张以罗 ⻢⻛格为主,兼容各种欧洲⻛格,由此形成古典折中主义的建筑⾯ 貌。 美国开国元勋之⼀的托⻢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 1743— 1826,后任第三届美国总统)是促进罗⻢⻛格复兴的主要⼈物。美国⽴国之后,他要求在建筑 和规划上消灭⼀切殖⺠地的痕迹,建⽴⾃⼰独特的建筑⾯貌。他亲⾃ 设计的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议会⼤厦(Viginia State Capitol, 1785),就是以罗⻢建筑为依据的典型作品。 美国⾸都华盛顿的规划与设计,集中反映了美国当时建筑的倾向和存在的问题。 从⾸都地点的选择可以看 出:美国政治家希望⾸都能够成为美国农业经济和⼯业经济两个不同 体系和代表这两个不同体系的阶级——南⽅的农场主和北⽅的⼯业资 本家的利益均衡点,同时也能兼顾⽂化⽔平发展⽐较⾼的东部和⽂化 发展低下的西部之间的利益,这正是城市规划上所谓平等⽅法的考 量。 为了突现古代⽂明的传承和⺠主精神,华盛顿的早期设计基本采 ⽤了古希腊和托斯坎尼⻛格,尽量努⼒避免与贵族阶级统治的英国建 筑有任何关系。美国总统住所⽩宫,是由建筑师詹姆斯·霍班(James Hoban, 1758—1831)在1792年以希腊爱奥尼亚⻛格为核⼼⻛格来设计 的,是所谓的“新希腊⻛格”(the new Greek style)的代表作,基本是 希腊⻛格和托斯坎尼⻛格的结合,与当时英国的流⾏建筑形式毫不相 ⼲。这个设计,集中体现了美国开国之⽗们的愿望——在建筑上摆脱英国的影响,以此宣⽰彻底独⽴于宗主国的政治⽴场。华盛顿市的城市规划是美国“折中主义”(Eclectism)建筑思想的 体现,也是美国初期城市规划的⼀个典型的失败例⼦。美国为了尽量摆脱英国建筑的影响,因⽽邀请法国建 筑师来为他们设计⾸都,其中包括公共建筑和城市规划。虽然华盛顿 摆脱了英国贵族形式,但是严重地受到法国贵族⻛格的影响,特别是 朗⽅设计的华盛顿城市规划,基本是法国波旁王朝,特别是路易⼗四 时期的巴黎和凡尔赛宫规划⻛格的翻版。整座城市规划宏⼤、宽敞,采⽤⼏何放射形布局,充满了权⼒的象征意义。但是在功能⽅⾯,⽆论是建筑布局、街道安排,或是城市尺度的⼤⼩,都不符合市⺠的居 住要求。 巴黎的城市规划,虽然表⾯上看起来 是以中⼼⼴场放射形街道达到权威性的象征⽬的,实质动机则是防⽌ 暴乱的蔓延。然⽽,作为美国⾸都的华盛顿并不存在这个需求因素, 这样的设计,造成了华盛顿⽇后交通阻塞、道路辨认困难等诸多问题。
三、工业革命之前的西方民间产品设计
⽤⼯业化、机械化⽅式批量⽣产的产品,就是⼯业产品,18世纪末、19世纪中,西⽅已经有⼀些国家批量化⽣产⼯业产品了。 ⼗七⼋世纪,到19世纪早期,⼯业设计尚未成为⼀个专⻔职业。 这个阶段的设计被称为“前现代设计”(Pre modern design,这个提法是 潘尼·斯巴克在1986年提出来的)。 “前现代设计”中包含有⼤批⼯具和⽇常⽤具的设计,功能性强, 设计合理,并且多数已有很悠久的使⽤历史,因⽽具有超常的市场稳 定性 。。喝汽⽔⽤的吸(drinking straw)是⻢⽂·斯通(Marvin Stone, 1842—1898)在1888年 发明的,也申请了专利,是设计史上影响⼒最⼤的项⽬之⼀。 ⼯业化时期最具标志性的产品,⾃然是⾃⾏⻋、缝纫机、打字 机、留声机、照相机等过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产品。这些产品的设 计者绝⼤部分是⼯程技术⼈员,他们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们的⼯作和⽣活⽅式。 公共设施的设计,由于是政府投资,对质量要求⾼,因⽽⼤部分都能够⻓期使⽤。⼯业⾰命之后,西⽅国家逐步推⾏义务教育,启发⼉童智⼒发育,具有教育功能的玩具设计⽇显重要。“前现代设计”时期中,这类 教育性玩具占有⼀个重要的地位。 “前现代设计”时期还有⼀些单纯娱乐性的⼉童玩具,因为设计合 理,也流传到今天。⽐如充填玩具中的“泰迪熊”,就是世界上最普及 的⼉童玩具之⼀,是德国⼈理查德·斯泰福(Richard Steiff, 1877— 1939)在1902年设计的。准确地说,应该只有1903—1912年间制造的 熊才被称为泰迪熊,不过现在已经成为这类造型的充填动物的总称了。许多西⽅企业在这个时期开始⼤批量⽣产⽇⽤陶瓷、玻璃器⽫,满⾜⽇益扩⼤的中产阶级市场需求。19世纪后半期出现了⼀系列设计运动,如“⼯艺美术”“新艺术”等 等,我们将在后⾯章节中进⾏讨论。这些设计运动中,都涌现出⼀些很优秀的设计师,他们设计的各种⽇⽤品、家具、餐具,虽然也有批量⽣产,但因为主要是针对精英阶层的⼩众市场,所以产量不⾼,现在存世的不多,已经成为经典的收藏品了。 漂亮的“新艺术” ⻛格椅⼦——“⾳乐沙⻰”(Musiksalon),是理查德·莱姆斯密特 (Richard Riemershmid, 1868—1957)在1898年设计的。椅⼦的形状和⾳乐沙⻰氛围⾮常吻合。约瑟夫·霍夫曼(Josef Hoffmann, 1870— 1956)和科罗曼·莫(Koloman Moser, 1868—1918)都是维也纳“分离派”运动的主将,霍夫曼是建筑师,⽽莫瑟是平⾯设计家,他们在 1903年合作设计的普科斯多夫椅⼦(Purkesdorf),⽤⽩⾊、⿊⾊⼏何图案设计坐垫,是“分离派”著名的作品之⼀。“前现代设计”时期有⼀些设计在加⼯技术上有很 ⼤的突破,也成了经典作品。最著名的桑纳椅⼦,是1859年设计、⽣产的专供咖啡馆⽤的桑纳14号,德⽂作“Konsumstuhl Nr. 14”。这把优美、流畅、轻巧的椅⼦,被誉为 “椅⼦中的椅⼦”,历久不衰,到1930年为⽌已经⽣产了3000万把。1867年举办的巴黎世博会上,桑纳14号椅⼦荣获⾦奖。
四、维多利亚和第二帝国风格
英国的哥特复兴⻛格、法国的“第⼆帝国”⻛格和美国以这两种⻛格混杂的折中主义⻛格,占据着主导地位。直到1850年代之后,“⼯艺美术”运动(the Arts & Crafts)和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相继兴起,涌现出⼀批新设计家,突破了这类以皇权思想为中⼼的烦琐奢华时尚,提倡恢复⾃然的⼿⼯艺设计,逐步引导出现代设计来。
(⼀)维多利亚⻛格的建筑
英国的汉诺威王朝转⼊了维多利亚⼥皇时代,设计上也⾛上烦琐奢华的⽅向,时间⻓达70多年。同时也出现了各种挑战这种烦琐趋势的新设计运 动,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基础。维多利亚⻛格(Victorian Style)⼀词,常⽤来形容19世纪在欧洲和北美、澳洲等地,尤其是英国、美国、澳⼤利亚等英语系国家相当盛⾏的建筑和装饰⻛格。。因⽽出现了五⾊纷呈的不同⻛格和流派。由于史称这个时期为“维多利亚时代”,当时盛⾏的建筑、产品、 平⾯、时尚等设计的⻛格也就称为“维多利亚⻛格”了。虽然⼀般认为华丽、丰富、堆砌,甚⾄杂乱,是“维多利亚 ⻛格”的特征,但严格说来,这并不是⼀种固定的、统⼀的⻛格。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后期,⼀系列反对这种奢华趋势的设计潮流——如“⼯艺美术”运动(the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 、 “ 新 艺 术 ” 运 动 ( Art Nouveau )、⾃由⻛格(Liberty style),以及后来的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相继出现。因此,“维多利亚⻛格”⼀直是充满变化的。维多利亚⻛格真正的消费者,只是正在富裕起来的中产阶级和专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中产阶级也⽇益壮⼤起来,这个新富阶层对于⽣活环境和⽣活质量有了更⾼的要求,希望点缀和美化周围环境,也有能⼒购买⽐较⾼档和贵重的⽇⽤品。维多利亚⻛格就 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新兴的⼯⼚主等⼈群。从事维多利亚⻛格设计的设计师,对传统的欧洲⻛格⾮常留恋,并且⼒图通过⾃⼰的设计将这些⻛格再现出来。最具有特点的是哥特⻛格的运⽤,形做室内设计和装饰的英国议会⼤厦(House of Parliament, London, 1840—1870),不但采⽤了哥特式三叶草形的⽴⾯装饰,还采⽤了⼀些具有异国情调的装饰细节——西班⽛式的锁孔型拱、近东地区的尖塔等等,并且⾸次将这种新哥特⻛格引⼊到⼤型公共建筑⾥来。在苏格兰,开始⼴泛使⽤钢铁结构设计建筑的先驱之⼀是亚历⼭ ⼤·汤姆逊(Alexander Thomson, 1817—1875),他的作品采⽤了现代结构,在形式上虽然放弃了新古典的欧洲传统建筑形式,却依然沿⽤了埃及、东⽅建筑的装饰动机。采⽤ 新的建筑材料、新的建筑结构,同时也⽤古典装饰符号来设计,是这个时期很普遍的⼿法。苏格兰这个时期涌现了不少这⼀类的建筑师,包括阿奇巴德·⾟普逊(Archibald Simpson, 1790—1847)、亚历⼭⼤· ⻢肯泽(Alexander Marshall Mackenzie, 1848—1933)等,他们的作品 都有这种现代结构与传统装饰相混合的强烈特点。在英国的维多利亚⻛格建筑中,采⽤⼀些异国情调的建筑细节和 装饰动机,成为越来越明显的趋势。虽然在这个阶段中,哥特复兴⻛ 格影响最⼤、最⼴,但是各种⻛格流派也各⾃有所发展,维多利亚⻛格正是由各种流派混杂⽽形成的。它的实质是古典折中主义,表现出⼀种⾼度烦琐的装饰特征, 且具有明显的违反“功能第⼀”原则的倾向。这种⻛格不仅表现在建筑上,同时还表现在室内设计、园林和环境设计、家具和产品设计、平⾯设计等⽅⾯。在这场新技术、新材料引起的骚动中,没有⼀座新建筑能够⽐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会址——⽔晶宫更引起震惊的了 。⽔晶宫中,既没有希腊柱头,也没有哥特尖拱,被当 时守旧的⼈讥为“没有品位”,然⽽潘克星顿和他的这栋⽔晶宫,⽤机械性重复的模数单位、坚硬闪亮的玻璃⼏何体,以及预制加⼯部件的装配式建造⽅式,为即将来临的新世纪建筑提供了意义重⼤的启⽰:机械可以是⼀种⻛格的模式,技术可以提供新的材料和新的施⼯⽅法,建筑上的创新者不⼀定是建筑师。⼯业⾰命对于英国建筑的影响有两个⽅⾯:⼀⽅⾯,正是⼯业材 料、⼯业技术、⼯业加⼯⽅式的发展促成⽔晶宫这样新型建筑的出现,推动了现代建筑的发展;另⼀⽅⾯,⼯业时代引发的动荡,不仅影响到⻛格和品位,同时也造成社会结构、经济基础的剧烈变更,因⽽激起了强烈的回归过去的情绪——历史成为守旧、害怕变⾰的⼈们的避⻛良港,⽽这也是维多利亚⻛格出现的重要原因之⼀。 维多利亚⻛格不仅仅是19世纪中期和晚期存在于英国的建 筑倾向,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建筑理论的薄弱滞后,这种 烦琐的复古⻛格席卷了欧美多个国家,并且流⾏了很⻓时间,其中主要是在英语国家,在北美,在澳⼤利亚等,尤其是当时经济发展很快 的美国。英国当时的⼀本《营建者》(the Builder magazine )杂志对于传播英国流⾏的建筑⻛格起到相当⼤的推动作⽤。⼀些英 国建筑师通过在海外设计⼤型公共建筑⽽对普及英国流⾏⻛格产⽣了 重⼤影响,英国建筑师雅科布·莫得(Jacob Wrey Mould, 1825—1886) 甚⾄担任了纽约市的公共建筑部的总建筑(ChiefArchitect of Public Works in New York City)、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者,对纽约城市⾯貌 的影响迄今处处可⻅。 美国⼈很实⽤主义地将以上各种⻛ 格都笼统地称为“维多利亚⻛格”,特别突出花哨、烦琐的装饰,⽽且 往往在⼀栋建筑上混杂使⽤上述⼏种⻛格,这和英国⽐较严谨的⼿法 ⼤相径庭。反映出美国⼈对形式和形式背后的意识形态因素并⽆所谓 的⽴场。
(⼆)维多利亚⻛格的家具和室内设计
维多利亚设计⻛格除了建筑之外,还在装饰艺术、产品设计、平 ⾯ 设 计 上 有 相 当 ⼴ 泛 的 发 展 , 总 的 特 点 是 以 烦 琐 复 杂 的 装 饰 (indulged in a grand excess of ornament),取代了新古典主义的庄严、简练,这⼀点在家具设计、⽤品设计、服饰设计、室内设计上⾮ 常明显,有⼀种暴富的炫耀感,这与70年来⽆⼤战⼀⽚升平,中产阶 级在⼈⼝上⽐例⼤增的历史背景有密切关系。论设计师采⽤了哪⼀种历史⻛格,也不论他们采⽤什么样的⼿法去 混杂,维多利亚时期的家具设计师们的确创造了如下特⾊: ①注重表⾯的处理 ②体量较⼤ ③⾮常华美(ostentatious) 在造型上,维多利亚⻛格的家具外轮廓⼤多展⽰出两凸⼀凹的轮 廓线。这个时期的家具设计,除了华美的外形、精巧的⼿⼯制作⼯艺之 外,还展⽰了⼀些设计⽅⾯的新的苗头:⾸先,设计师们在试⽤新材料⽅⾯表现出明显的热情,“⽩⽇梦 者”椅⾝所⽤的材料就不是常⻅的⽊料,⽽是造型纸浆(Papiermache,将掺⼊⾯粉和㬵料的纸浆逐层涂到⾦属模具上成型);其他 ⼈在制作家具的时候,已开始⽤到了铸铁、锌,甚⾄橡㬵。维多利亚时期是英国⼯业⾰命的全盛期,因此在设计上亦出现了 很多现代产品。在室内设计⽅⾯,维多利亚时期很讲究功能空间的布局,房间、 公共空间、私⼈空间分隔得清清楚楚,绝不含糊,室内的空间布局反 映了对于尊卑、⻓幼、公私、内外等社会关系的重视。⼀栋住宅⾥, 最 重 要 的 空 间 是 接 待 室 , 英 语 叫 作 “Parlor” ( 亦 称 为 Drawing Room),就是正式客厅、接待厅的综合空间,这是反映主⼈⾝份地位 的⻔⾯。⼀般来说,客厅⾯积最 ⼤,各种装饰品布满空间和墙⾯,家具、墙纸、灯具、壁炉、壁炉 屏、装饰⽤的⼩品、陶瓷、雕塑摆得密密⿇⿇。第⼆重要的空间是正 式餐厅,也具有这种炫耀的⽬的性。在餐厅中,壁橱柜是最突出的, 同空间的墙⾯⾊彩是不同的;⼊⼝、楼道、⾛廊⽤浅灰⾊,⽬的是衬 托出房间的⾊彩,⽐较富裕的家庭⽤⼤理⽯、⽊料做墙⾯,收⼊低⼀ 点,但⼜钟情于维多利亚⻛格的家庭就采⽤墙纸。⾄于⽤灰泥做成的 墙⾯,则多⽤泥⼑加⼯成斧剁⽯的形状,⽤假⽯装饰相当普遍。也经 常有⽤油漆在廉价的墙⾯⽊板上画上名贵的⽊纹,以假代真的。房间 内的⾊彩⼤多选⽤⾊温相同的⾊彩,不同的房间选⽤⾊彩环上邻近的 颜⾊,叫作“统⼀调和”(the harmony by analogy)。不过,全部⽤相 邻⾊会显得过于沉闷,因此,在维多利亚的室内设计中⼜加⼊了第⼆ 条原则,叫作“对⽐调和”(the harmony by contrast),⽅式就是在⼀ 个⾊调⼀致的房间内采⽤少许对⽐⾊,起到提神、出彩的效果。⽐较 花哨的维多利亚室内,有时候还会在墙的底部⽤⼀个⾊彩系列的踢脚 板(dado)、护板(wainscoting),中部⽤另外⼀个⾊彩,到顶部檐 线(frieze)、顶部框架(cornice)再换⼀个⾊彩,因此室内是三段⾊ 的,很能代表维多利亚时期的市⺠品位,这种墙⾯在19世纪上半叶特别流⾏。但浴室作为⼀个重要的室内空间毕竟在维多利亚时期⽇渐 受到重视,浴室专⽤设备的设计也开始出现了。当然,这些设计也带 上了浓重的时代⾊彩,各种传统装饰动机的混杂使⽤,连洗⼿池、厕所⻢桶也都加上了烦琐的装饰细节。
(三)维多利亚时期的产品设计
⼤多数设计师选择了⾯向过去、师从⾃然。从⽔晶宫⾥展出的许 多产品的设计上,可以清楚地看出这⼀趋势。得益于当时已经出现了许多可锻可铸的新材料(如铸铁、成型纸 浆、橡㬵等)为⼯业产品增加更多的装饰细节,并且批量⽣产已经不 再是问题了。 当时的产品设计,往往流于两个极端——或者是因循守旧地抄袭 历史上的传统⻛格,⽽不顾及产品的功能性和实⽤性,烦琐、过饰, 华⽽不实;或是简单地顺应⼯业⽣产流程,不顾使⽤者的⼼理感受和 审美需求,产品虽然具有使⽤功能,但粗糙、简陋。 虽然存在着种种问题,但维多利亚时期的设计还是有很⼤进步 的。除了⽤⼯业⽣产⽅式加⼯,⼤⼤降低了成本之外,产品的功能性 和易加⼯性都有重要的提⾼。另⼀个引起⼯业⽣产⼤变⾰的先声是装配线的出现。标准件和装配线的出现,标志着⼤机器⽣产的流程⽇益完善,⼯ 业⽣产将迎来重⼤突破。这个发明⽐福特汽⻋公司的流⽔线早出100多 年。
(四)“第⼆帝国”⻛格的设计
当维多利亚⻛格在英国与受英国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加 拿⼤、澳⼤利亚、新西兰、中国⾹港、印度、锡兰、⻢来亚、新加坡 等等)流⾏的时候,法国流⾏的是“第⼆帝国”(Second Empire)⻛ 格。当时,拿破仑的侄⼦拿破仑第三当政,成⽴了法兰西第⼆帝国, 因此也被⼈⼲脆称之为“拿破仑第三”⻛格(the Napoleon III style)。第⼆帝国⻛格主要起源于建筑,影响到室内、家具和时尚,流⾏ 时间在1865—1880年之间。第⼆帝国⻛格和以前的新古典⻛格有⾮常 密切的关系,⽐如从墙⾯使⽤的⽯砌⽅式上,可以看出⽂艺复兴、意 ⼤利⻛格的特点。这种⻛格的主要特征是:以公共建筑居多,⼀般体 量都相当⼤;平⾯布局呈正⽅形(或近似正⽅形),室内空间⼤多呈 轴向布局;对于建筑正⽴⾯的装饰⾮常重视,装饰细腻,⼿法丰富, 但轮廓线相当清晰;⼤多采⽤双重斜坡屋顶(mansard roofs),室内 装饰细节上采⽤了⼤量古典主义或⽂艺复兴⻛格的动机。塔楼是第⼆ 帝国⻛格的⼀个重要建筑元素,或⽤于建筑中部,或⽤于建筑尾端; 装饰柱则是另⼀个常⽤的外墙装饰元素,或在⾸层的⼸形⻔廊上设有⼀排,或⼀层⼀层地从下往上排列。第⼆帝国⻛格虽然是在法国发展起来的,但是很快就成了⼀种国 际⻛格,尤其在19世纪的下半叶,影响极其深⼴。 第⼆帝国家具和其他室内⽤品的设计都具有类似的⻛格特征,以 古典主义为基础,加上代表拿破仑皇权、贵族权势的徽章、符号、象 征性的植物、动物纹样,⽓势⼤、 ⾦碧辉煌,是拿破仑皇权的反映。 第⼆帝国⻛格在美国除了被⽤来做⽓派、张扬的⼤型公共建筑之 外,也被⼀些社区⽤来做豪宅设计的时候使⽤,这类住宅常有三⻆形 的塔楼,或者⽐较尖的屋顶、塔顶、楼顶结合使⽤,很多时候是把铸 铁尖顶和避雷针合⼀设计,既有功能,⼜有装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