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二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细胞、组织和器官对于内、外环境中的持续性刺激和各种有害因子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称为适应。适应在形态学上一般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这些过程涉及细胞数目、细胞体积或细胞分化的改变。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二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细胞、组织的适应
萎缩
生理性萎缩
退化
复旧
老年性萎缩
病理性萎缩
营养不良性萎缩
长期饥饿 慢性消耗病 恶性肿瘤 结核病
神经性萎缩
脊髓灰质炎
失用性萎缩
肢体长期不活动
压迫性萎缩
内分泌性萎缩
缺血性萎缩
动脉粥样硬化
萎缩的病理变化
肉眼变化器官体积缩小 质量减轻 颜色变深
光镜下实质细胞萎缩,间质反应性增生(假性肥大) 电镜下自噬泡形成增多,自噬溶酶体增多,脂褐素形成增多
萎缩的结局
消除病因可恢复原状
未消除病因萎缩的细胞通过 凋亡而逐渐消失
肥大
生理性肥大
内分泌性 妊娠期子宫 哺乳期乳腺
代偿性 举重运动员上肢骨骼肌肥大
病理性肥大
内分泌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多
代偿性
高血压时心肌细胞增粗
一侧肾摘除另一侧肾发生代偿性肥大
增生
生理性增生
激素性增生(内分泌性增生)
青春期女性乳腺 妊娠期子宫乳腺
代偿性增生
肝部分切除引起肝细胞增生
病理性增生
内分泌性:过多激素的刺激 雌激素过多引起的子宫内膜增生(功血)
代偿性:创伤愈合细胞增生
化生
上皮组织化生
被覆上皮化生
鳞状上皮化生
腺上皮化生
肠上皮化生
假幽门腺化生
间叶组织化生
骨或软骨化生
骨化性肌炎
成熟细胞间不可以直接转化
只能发生于同源细胞之间
发育异常所致组织异位不属于化生
上皮组织的化生在原因消除后或可恢复 但间叶组织的化生则大多数不可逆
神经纤维不可化生
转分化
上皮-间质转化
细胞、组织的损伤
损伤的原因
缺氧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
最常见
免疫反应
遗传因素
营养失调
神经-内分泌因素
损伤的机制
膜的损伤
线粒体损伤
细胞内钙稳态的破坏
损伤的形态学改变
可逆性损伤(变性)
水样变性(胞内)
细胞水肿
缺氧,中毒,感染,理化因子
损伤细胞的线粒体
钠钾泵功能障碍
病因未去除结果: 细胞溶解坏死
好发部位:心,肝,肾实质细胞
病理变化
光镜
细胞体积增大
胞浆疏松淡染,出现大量红染细颗粒状物
核肿大
电镜
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病变初期)
肉眼
肿胀,苍白,浑浊
脂肪变性(胞内)
肝脂肪变性
脂肪肝,肝硬化
心肌脂肪变性
虎斑心: 慢性酒精中毒或缺氧引起,左心内膜下和乳头肌处,黄红条纹相间而成
脂肪心: 心肌脂肪浸润(非脂肪变性)胞外
肾脂肪变性
光镜: 胞浆内空泡
肉眼: 器官体积增大,质软,颜色变黄,有油腻感
好发部位: 肝细胞,心肌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骨骼肌细胞
玻璃样变性
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
胶原纤维老化>萎缩的子宫和乳腺间质,瘢痕组织,动脉粥样硬化及坏死机化
血管壁玻璃样变性
见于良性高血压和糖尿病
发生于细动脉
细胞内玻璃样变性
Mallory小体: 酒精>肝细胞>前角蛋白(中间丝蛋白聚集)
Russell小体: 浆细胞胞质粗面内质网中免疫球蛋白蓄积(免疫球蛋白聚集)
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重吸收原尿中蛋白质与溶酶体融合形成
定义: 均质红染半透明,蛋白质聚集
黏液样变性(胞外)
定义: 间质内出现类粘液(蛋白质与粘多糖)
肉眼: 胶冻状
镜下: 类粘液呈淡蓝色,星芒状纤维细胞
见于: 甲低,风湿病,动脉粥样硬化,间叶组织肿瘤
淀粉样变性(胞外)
光镜: 均质,淡红染
呈色反应: 刚果红染色为橘红色,遇碘则为棕褐色,再加稀硫酸便呈蓝色
定义: 细胞间质,小血管基膜下,网状纤维支架出现淀粉样物质(蛋白质与粘多糖复合物)
细胞内糖原沉积
病理性色素沉积
炭末
黑色素
脂褐素
含铁血黄素
正常: 肝,脾,淋巴结,骨髓内
病理: 淤血区,出血区,溶血区 (大叶性肺炎咳铁锈色痰)
病理性钙化
营养不良性钙化
局限性,钙盐沉积在变性,坏死或异物区
血液中钙磷水平正常
转移性钙化
全身性,沉积在正常部位(肺,肾,胃间质)
血液中钙或钙磷水平均增高(发生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摄入过多,肾衰,骨肿瘤等)
不可逆性损伤
意外细胞死亡(坏死)
形态学改变
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坏死标志)
嗜酸性染色增强
坏死的类型
凝固性坏死
特点: 组织结构轮廓可以保持较长时间
好发部位: 心,肝,脾,肾
特殊类型: 干酪样坏死(坏死的彻底无组织结构轮廓)
液化性坏死
举例: 脑软化,脓液,溶解坏死(病毒性肝炎>肝细胞水肿)
特殊类型: 脂肪坏死
酶解性脂肪坏死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外伤性脂肪坏死
乳腺外伤
巨噬细胞>异物巨细胞>异物肉芽肿
纤维素样坏死
坏死组织像纤维素样的物质
部位: 结缔组织,血管壁
见于: 变态反应性疾病,恶性高血压细动脉壁,胃溃疡底部的小动脉
坏疽
概念: 坏死范围大(相对于脏器而言) 腐败菌感染,呈现特殊颜色
干性坏疽
发生于体表(尤其下肢末端) 动脉阻塞,静脉回流通畅
黑色,界清,中毒轻
湿性坏疽
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肺,肠,子宫,阑尾及胆囊) 动脉阻塞,静脉回流障碍(也可发生于动脉阻塞静脉回流受阻的肢体)
污黑,深绿色,臭味重,中毒重,界不清
气性坏疽
严重的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创伤
发展迅速,后果严重
坏死的结局
溶解吸收
分离排出
机化
纤维包裹和钙化(营养不良性钙化)
调节性细胞死亡(凋亡)
意义
凋亡的细胞与周围正常细胞分离
胞浆浓缩,深染,细胞器密集
核固缩,染色质边集
凋亡小体形成
凋亡的机制
坏死与凋亡的区别
凋亡细胞膜及细胞器膜完整 坏死细胞自溶细胞膜及细胞器膜破裂
凋亡不引起炎症反应 坏死引起炎症反应,修复反应
凋亡主动过程耗能有新蛋白合成 坏死被动过程不耗能无新蛋白合成
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 单个或少数细胞的死亡
自噬
老化
脂肪组织(甘油三酯)
甘油
脂肪酸+钙
钙皂
胰酶作用下分解
心肌细胞,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只能发生肥大 其他细胞通常肥大和增生同时发生
脂褐素:细胞内未被彻底消化的富含磷脂的膜包被细胞器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