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通史 第1集 中华道路
《中国通史》100集以丰富的影像资料和专家讲解,系统呈现了从中华文明起源到清朝灭亡的历史。这份学习笔记思维导图,首先是为了督促自己学习,其次是想以更直观、结构化的方式,帮助学习者梳理和理解这部宏大历史纪录片的核心内容。
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它反映了广大农民对压迫和剥削的反抗,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张思维导图系统地梳理了东汉后期清议与党锢之祸的相关内容,有助于理解当时的政治斗争、社会矛盾以及其对东汉王朝的影响。
该思维导图以最简单的方式对《毛选》第三卷全部篇目进行了详细整理,涵盖每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背景、主要内容、结构、精析及经典句子等内容。便于快速浏览学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第1集 中华道路
概述
神奇而广袤神奇的土地
国人品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勇于探索、敬守家园、爱好和平
中国的历史:丰富而多彩、曲折而灿烂、绵延而不断
意义:宝贵的遗产,历照亮着我们的复兴之路,守护着我们梦的摇篮。
思想道路
墨家
人物:墨子,墨家人像一个苦行僧团体,意志坚定,人人皆可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主张:兼爱—没有任何亲疏贵贱的爱;非攻—就是反对战争。
墨子激进救世
道家
老庄
清静无为,顺应自然的政治思想
阴阳家
世界万物变化归结于阴阳五行
法家
以法治世
纵横家
游说各国
上述思想都与儒学有关系
儒家
地位
中国传统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流
关键能力
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发展历程
春秋时期:创始阶段
孔子
创始人
被称为:圣人、万世师表
最开始反思对人的理解——人是全面的;怎么样通过人的自觉、努力、修养,能够成仁。
主张
内容-仁义、礼乐、德治教化;追求-个体、家国、天下的和谐。
孟子
仁政
情况
儒学依然没能成为治世之学
秦朝时期:李斯 焚书坑儒 儒学坠入深谷,
汉朝
刘邦
汉高祀鲁 开帝王祭祀孔子的先河
太牢礼
儒家的礼来感受与彰显一代帝王的威仪
道家思想才是汉初统治者所需要的思想
汉武帝
背景
繁荣的背后社会矛盾复杂,急需一整套积极有为的治国新思想
董仲舒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汲取了阴阳家、法家、墨家等众多思想的精华,成为经过改良后的新儒学
儒家思想的真正复兴,由此真正成为国家的整治统治思想
盛唐时期
儒学和佛、道均活跃在政坛与民间
佛教东汉后期传入
宋朝
代表人物
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 程朱理学
强调:宗法、贞洁、孝道
明朝:王阳明
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
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演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中,这些思想广泛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举止、礼仪道德、政治观念,影响着诸多政权的成败兴衰
政治道路
秦朝
公元前361年
商鞅(法家,精通刑名之术)谏秦孝公,秦国成功崛起
商鞅变法一百三十八年后(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强大的秦朝,严刑峻法,仅仅十五年而亡徒法不能以自行
尝试以礼治国、以法治国的融合探索
汉武帝为大家打开了思路
北魏
均田制
隋朝:三省六部、科举考试
唐朝
制度完善,人才涌现,生产力提高,社会稳定
国富民强,思想开放,文化繁荣
形成了我国封建社会又一文明高峰
五代十国
兵变与政变是当时主旋律
宋太祖赵匡胤
太祖长拳三十六式
差不多只用了十二年的时间就通过陈桥驿兵变实现了黄袍加身
重用文官,与士大夫共天下
明朝
朱元璋
采取高压态势反腐
南京明城墙,六百多年的风雨之后,明城墙一如当年巍峨
空印案
洪武十五年
一千三百多位官员全部受到处理
郭恒案
洪武十八年
户部官员粮食贪污案 被判处死刑者三万余人
崇祯皇帝
遗诏:勿坏陵寝,勿伤我百姓一人
贪腐和反贪腐是人欲和天理之间的博弈,所以这不是制度本身的问题,这是是否坚决执行制度的问题
战争道路
意义
解决无可调节的社会矛盾
牧野之战(内部战争)
周武王 公元前1046年
赢得牧野之战,冲破夏商以来的天命观,是中国人开始出迷信天命与鬼神的世界
武王伐纣,是一种摆脱天命走向以人事为主的整治理念的军事行动当中的一种具体体现
注重伦理道德的周礼出现了
汉匈战争(对外战争)
汉朝持续长达52年
公元前133年
马邑之谋
名将
李广、卫青、霍去病
战役
汉南、河西、漠南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战争改变着中国人的天命观和世界观 战争考验并塑造着这个伟大民族的性格 战争不仅考验着战场上的将士,同样考验着整个民族
外交道路
中国人探索、创新、包容、开放,有着强烈的开拓精神和对外交流的愿望
陆上丝绸之路
张骞长达23年的艰苦探索,两次出使西域
中原与更远的西亚、南亚、欧洲、非洲建立了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海上丝绸之路
汉唐时期形成
元朝时,航海的黄金时代来临了,海上贸易空前活跃
郑和下西洋
成果
盛唐长安、北宋汴梁、元大都
中国古代的外交思想:达到了同样的不同文明、不同文化接触、交流、融合的结果
民族道路
中华民族有一种强大的向心力
激烈碰的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
公元493年9月
率30万大军和文物朝臣南迁到洛阳
改革内容
与当地汉族通婚
规定汉语为官方语言
改鲜卑族姓为汉姓
修复孔庙祭拜孔子
改鲜卑人籍贯为河南郡洛阳县
结果
北魏虽亡,但鲜卑族群完全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
和亲归附
文成公主入藏
公元641年
嫁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成果
随行600多人中包括了铁匠、木匠、农艺师等能工巧匠和技术人员
对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为五百年后西藏纳入中国版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外迁民族
耶律大石
公元1124年
建立了西辽 今吉尔吉斯斯坦
走西方、闯南洋,无论生活在世界哪个角落的华人,都思念着故土,心灵归宿一直寄托在这片土地上
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意义
几千年的历史是浩瀚的智慧,是我们可以鉴戒的无穷宝库,因此我们奔向美好的前程充满底气,海纳百川。
北大教授:乡愁,这乡愁是一个很伟大的力量
各种思想从不同角度来探寻自然、人与社会如何相处的真谛
彼时世人信奉天命鬼神,以占卜的方式来探知上天的旨意。
公元前800年-200年间(人的发现和觉醒) 西方:为轴心时代; 东方:之为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