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认知觉醒
这是一篇关于认知觉醒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大脑——一切问题的起源,潜意识——生命留给我们的彩蛋,元认知——人类的终极能力,专注力——情绪和智慧的交叉地带,学习力——学习不是一味地努力,行动力——没有行动,世界只是个概念,情绪力——情绪是多角度看问题的智慧,早冥读写跑,人生五件套——成本最低的成长之道。
这是一篇关于认知驱动的思维导图,《认知驱动》是周岭继《认知觉醒》后的又一力作,旨在帮助读者通过提升认知能力,创造个人价值,实现自我成长。该书分为“做成一件事的心法”和“做成一件事的技法”两大部分。
这是一篇关于经济学原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学十大原理,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弹性及其应用,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赋税的代价,应用:国际贸易,外部性,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税收的设计,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竞争市场上的企业,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劳动市场经济学,收入与歧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认知觉醒
大脑——一切问题的起源
三重大脑
本能脑
本能
情绪脑
情绪
生活中大部分决策往往源于本能和情绪,而非理智
趋利避害
急于求成
大多数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思考,其实都是在对自身的行为和欲望进行合理化
理智脑
理性思考
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就是因为它是自我巩固的——越用越强,越强越用。要想从既有的习惯中跳出来,最好的办法不是依靠自制力,而是依靠知识
利用理性思考,驱动本能和情绪来做事
无论个体还是群体,人类的安全感都源于自己在某一方面拥有的独特优势:或能力、或财富、或权力
焦虑类型
完成焦虑
定位焦虑
选择焦虑
环境焦虑
难度焦虑
焦虑原因
同时想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欲望和能力之间的差距过大
及时满足
复利曲线
前期增长非常缓慢,但是达到一个拐点后会飞速增长
舒适区边缘
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其能力都以“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的形式分布
要想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的边缘,贸然跨到困难区会让自己受挫,而始终停在舒适区会让自己停滞
成长权重对比
即对于学习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如果不盯往内层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倍功半
平台期
学习进展和时间的关系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线性关系,而是呈现一种波浪式上升曲线
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
如何拥有耐心
面对天性,放下心理包袱,坦然接纳自己
面对诱惑,学会延迟满足,变对抗为沟通
面对困难,主动改变视角,赋予行动意义
潜意识——生命留给我们的彩蛋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消除模糊”,而获取知识的方法也是“消除模糊”,目的和方法相统一
提升思考能力的方法正是不断明确核心困难和心得感悟,并专注于此
具体事件一旦变模糊,其边界就会无限扩大,原本并不困难的小事,也会在模糊的潜意识里变得难以解决
当我们没有足够清晰的指令或者目标时,就很容易选择享乐,放弃那些本该坚持但比较烧脑的选项
应当把目标和过程细化,具体化,在诸多可能性中建立一条单行通道,让自己始终处于“没得选”的状态
消除认知、情绪、和行动上的模糊
元认知——人类的终极能力
元认知定义
元认知就是最高级别的认知,它能对自身的“思考过程”进行认知和理解
反观是元认知的起点
当开始反观自己思考时,你能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进而意识到这些想法是否明智,再进一步纠正那些不明智的想法,最终做出更好的选择
元认知能力就是觉察力和自控力的组合
自我审视,主动控制,防止被潜意识左右的能力
元时间通常分布在“选择的节点上”,善用这些时间会极大程度地优化后续时间的质量
在选择的节点审视自己的第一反应,并产生清晰明确的主张
无论是当下注意力、当天的日程安排,还是长期的人生目标,他们都力求想清楚意义、进行自我审视和主动控制,而不是随波逐流
专注力——情绪和智慧的交叉地带
让感受回归行动
身体感受永远是进入当下状态的最好媒介,而感受事物消失的过程更是一种好的专注力训练
身心合一的要领不仅是专注于当下,更是享受当下
深度沉浸的能力
有定义明确的目标
练习时极度专注
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始终在拉伸区练习
学习力——学习不是一味地努力
专注于深度学习,同时对浅学保持开放
有效阅读的三个步骤,也是深度学习的三个层次
知道信息点
关联信息点
行动和改变
知识的获取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哦是否于自己有关联,以及这个关联有多充分
前提是你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或者强烈的需求
体系的本质就是用独特的视角降一些零散的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观点整合为应对这个世界的方法和技巧
有效关联新知识的三个方面
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解释新知识,这会促使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对新知识做出反应
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顺利提取知识,提取不出来的知识就是伪触动
在生活中能够经常练习或使用这些知识,因为实践是产生强关联的终极方法
拒绝学习打卡
认知闭合,效能降低
打卡心态:学不到,假装一下;学到了,立刻停止
科学的学习策略是产出作品、获取反馈,驱动本能脑和情绪脑去“玩玩玩”,而不是一味地努力坚持,让理性脑苦苦地“学学学”
分享不是随意分享半成品,而是尽最大力气将作品打磨成自己当前能力范围内可完成的最好样子
制定分相策略,展示给那些能力不及你的人
冷静客观地对待打击
行动力——没有行动,世界只是个概念
最初的选择会影响行为自动增强的方向
清晰力,就是把目标细化、具体化的能力
行动力只有在清晰力的支撑下才能得到重构
做规划的目的并不是让自己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而只是为了让自己心中有数
成长中的一个悖论:想先看到结果再行动的人往往无法看到结果
懂得百点不如改变一点,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改变多少
情绪力——情绪是多角度看问题的智慧
任何制造压力的事件都会挤占我们的心智带宽
当一个人同时面临很多任务的时候,他的心智带宽就会降低,反而没有了行动力和自控力
心智富足
保持环境觉知,理智选择
保持目标觉知,少即是多
保持欲望觉知,审视决策
保持情绪觉知,谨慎决定
保持闲余觉知,自我设限
人类天生的内在需求
关系需求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别人的爱与尊敬
能力需求
有独特的本领,技能,为他人带去独特价值
自主需求
有自主选择的权力,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早冥读写跑,人生五件套——成本最低的成长之道
读书就是用最低廉的成本获取最高级的成长策略
阅读是一个技术活
读书先要学会选书
兴趣,难度,需求三者相匹配
阅读只是整个过程的开始,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后的实践比阅读本身更加重要
一本好书往往需要花费数倍于阅读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并输出自己的东西
阅读的深度比速度重要,阅读的质量比数量重要
注意阅读时产生的关联
读写不分家
费曼技巧
通过自己的语言,用最简单的话把一件事情讲清楚,最好让外行人也能听懂
先用合适的故事引起对方的兴趣和注意,然后把想要表达的道理通过故事告诉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