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通史 第13集:孔子
本思维导图系统总结中国通史孔子相关内容,从论语开始,介绍了孔子的生平,呈现孔子仁义礼等核心思想体系,适用于复习使用,效果翻倍,有需要的赶紧收藏下来吧!
本思维导图以最简单的方式总结中国通史王莽改制相关内容,如果你想去了解历史的话,那这份思维导图你千万不能错过了!让你更快速更方便去了解学习。建议收藏学习!
本思维导图以最简单的方式总结中国通史昭宣政治相关内容,如果你想去了解历史的话,那这份思维导图你千万不能错过了!让你更快速更方便去了解学习。建议收藏学习!
本思维导图以最简单的方式总结中国通史两汉经学相关内容,如果你想去了解历史的话,那这份思维导图你千万不能错过了!让你更快速更方便去了解学习。建议收藏学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第13集: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
《论语》
语录体经典
只有11705字
中国第一书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传说
散发着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生命体温的经典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元典之一
思想价值
浓缩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以及孔子弟子思想的精华
由天命为主到人文主义为主
集中体现孔子思想,南宋后列为“四书”之首。
孔子生平
出生与家世
时间
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家庭背景
祖先是商朝微子启后裔
父叔梁纥(鲁国陬邑邑宰)
母颜徵在
三岁丧父,随母迁居曲阜阙里
家境贫寒,早年从事“鄙事”(体力劳动)
早年教育
六艺学习
15岁立志求学,精通礼、乐、射、御、书、数
周礼熏陶
鲁国保存周礼最完整(“周礼尽在鲁”)
孔子遍览典籍,奠定思想基础
政治生涯
初期仕途
曾任委吏(仓库管理员)、乘田(畜牧管理)等低级官职
短暂高位
公元前501年任鲁国大司寇,推行“堕三都”(削弱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势力),失败后被迫周游列国
周游列国(前497-前484年)
历时14年,游历卫、宋、陈、蔡、楚等国,宣扬政治主张未果,屡遭困厄(如匡地被围、陈蔡绝粮)
晚年归鲁(公元前484)
专注教育
收徒讲学,整理典籍(《诗》《书》《礼》《易》《乐》《春秋》)
晚年打击
子孔鲤、弟子颜回、子路相继去世,孔子作歌叹“哲人其萎”
公元前479年病逝,终年73岁
核心思想体系
仁与礼的结合
仁
核心内涵
“爱人”“克己复礼为仁”
强调道德自觉,“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礼
继承周礼
主张“齐之以礼”,打破“礼不下庶人”的局限
反对形式化,重视内在真诚(如“礼奢宁俭,丧易宁戚”)
政治理想
德治主张
反对苛政(“苛政猛于虎”),提倡“为政以德”“轻徭薄赋”
恢复周礼
推崇周公
主张重建“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反对卿大夫僭越(如季氏“八佾舞于庭”)
教育理念
有教无类
打破贵族垄断教育,学生出身多样(如颜回贫寒、子贡商人)
培养君子
君子人格
重道德修养(忠、信、仁、义),而非血统
士志于道
强调责任与信念,“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教育实践与影响
创办私学
教学内容
以《六经》为核心,传授礼乐、伦理、政治知识
弟子群体
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颜回、子路、子贡等),弟子多成战国士阶层先驱
教育遗产
学术传播
开启私学讲授之风
开启“学而优则仕”传统,推动士阶层崛起
文化传承
整理古籍,奠定儒家经典体系,影响后世经学
人际关系与重要事件
关键人物
颜回
最器重弟子,安贫乐道,早逝令孔子痛呼“天丧予”
子路
性格刚直,死于卫国内乱,孔子为之倒肉酱避睹物思人
子贡
外交才能出众,为孔子守丧六年
政治冲突
与三桓矛盾
反对季孙氏僭用天子礼乐(八佾舞),主张“君君臣臣”
周游挫折
在卫、陈、蔡等国遭冷遇,政治理想未得实施
历史地位
儒家学派奠基人
后世尊崇
汉武帝“独尊儒术”,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文化影响
华夏文明轴心
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化核心,影响东亚(朝鲜、日本、越南)
梁漱溟
全球意义
与释迦牟尼、苏格拉底并列,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