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通史 第17集:秦国崛起
本思维导图以最简单的方式总结中国通史 秦国崛起的相关内容,展示秦从子非养马,到秦孝公建国,秦穆公称霸,商鞅变法,秦始皇统一中国。
改图以最简单的方式总结中国通史 第21集 文景之治相关内容,展现汉初刘邦之后,休养生息之国策,治理出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
改图用极简单的方式,总结中国通史纪录片第二十集 郡国并行相关内容,展示汉朝管理体制的基本情况,帮助您轻松学历史!
该思维导图以最简单的方式总结《毛选》第二卷的40篇内容,包括:写作时间、背景,主要内容,经典句等方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第17集:秦国崛起
秦国早期历史(公元前9世纪-前4世纪)
立国
非子
赢姓族长因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封为附庸
公元前9世纪末封秦,建城于甘肃渭河上游
秦襄公
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受封诸侯
公元前770年封侯,赐岐山至丰水之地(实际被西戎控制)
尚武传统
长期与西戎作战,形成秦人剽悍尚武的民风
但被中原诸国视为“蛮夷”
秦穆公时期(公元前659年-前621年)
扩张与称霸
在百里奚、蹇叔辅佐
击败晋国,扩土至黄河以西
降服西戎,成“春秋五霸”之一
局限性
依赖君主个人能力,未建立制度优势,穆公死后陷入内乱,国力衰退
衰落与危机
四代乱政
厉公、躁公、简公、出子
内乱频发,农业凋敝
魏国夺河西之地(前5世纪初)
商鞅变法(公元前362年-前338年)
变法背景
战国初期各国变法(如魏国李悝变法)图强,秦国亟需改革以图存
秦孝公求贤
公元前362年,秦孝公继位,发布《求贤令》,承诺“尊官分土”
商鞅入秦
卫国人公孙鞅(商鞅)携《法经》入秦,以“霸道”说服孝公,开启变法
变法核心
政治改革
县制取代分封
全国设31县,县令、县尉由中央任命,加强中央集权
什伍连坐制
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互相监督告发,强化社会控制
经济改革
废井田,开阡陌
允许土地私有与买卖,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征收户口税,强制小家庭分户(“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统一度量衡
商鞅方升(现存上海博物馆)为标准化量器
军事改革
军功爵制
按斩敌首级授爵(二十等爵),打破贵族世袭特权
严禁私斗
违者严惩,将民风导向对外战争
法律改革
严刑峻法
轻罪重罚(如“弃灰于道者黥”),推行“以刑去刑”理念
法律公开化
徙木立信,确立法律权威
变法的实施与挑战
保守势力反对
旧贵族甘龙、杜挚质疑变法,商鞅以“三代不同礼”驳斥
太子触法事件
太子驷犯法,商鞅处其师傅公子虔(劓刑)、公孙贾(黥刑),震慑全国
镇压反对派
渭水刑杀七百余人
变法成效
国力提升:农业增产,军队战斗力增强(“秦锐士”成为虎狼之师)
“道不拾遗,山无盗贼”的短期成效
收复河西:公元前340年,商鞅率军大败魏国,夺回河西之地
制度奠基:郡县制、官僚体系、法律框架为秦统一奠定基础
商鞅的结局
孝公去世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太子驷继位(惠文王)
商鞅被清算
旧贵族诬告谋反,商鞅逃亡未遂,被车裂示众
商鞅虽死,秦法不废
惠文王保留变法成果,延续秦国强盛
历史评价
商鞅变法被视为秦国崛起的关键,“千百年之法皆商鞅之法”
秦国后续发展
制度延续与完善
里耶秦简
2002年湖南出土的秦简显示,地方行政、户籍管理高度标准化
法律体系
睡虎地秦简(1975年出土)证实秦法严密,涵盖行政、民事、刑事领域
军事扩张
连横策略
张仪破坏六国联盟,秦军东进势如破竹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白起坑杀赵军40万,扫平统一障碍
秦始皇统一(公元前221年)
完成统一
嬴政灭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帝国,延续商鞅制度(如郡县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