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信念力:你的人生从此不同》读书笔记
生存、爱与被爱、自我价值的肯定、追求多样性,是人类的心理需求。挫败的根源,一是错误的信念、二是错误的行为,导致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本书强调所有蜕变始于信念改变,认为你相信什么,你就是什么样子。作者希鲁姆·W.史密斯是美国杰出的演讲家、畅销书作家和企业家,致力于帮助人们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
编辑于2025-04-11 17:55:57生存、爱与被爱、自我价值的肯定、追求多样性,是人类的心理需求。挫败的根源,一是错误的信念、二是错误的行为,导致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本书强调所有蜕变始于信念改变,认为你相信什么,你就是什么样子。作者希鲁姆·W.史密斯是美国杰出的演讲家、畅销书作家和企业家,致力于帮助人们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
这是一本足以改变你思维世界的小书。在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逻辑无时不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书中作者将一门宽广、深奥的逻辑科学以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语言娓娓道来。它既没有刻板的理论教条,也不是正规的教科书,而是一本必不可/多得的现实指南!
这不仅是一本关于女性成长的书籍,更是一本揭示女性内心世界的作品。通过上野千鹤子和铃木凉美的对话,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当代女性在面对社会压力和个人成长时所经历的困惑和挣扎。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和见解,对于理解女性主义和女性成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生存、爱与被爱、自我价值的肯定、追求多样性,是人类的心理需求。挫败的根源,一是错误的信念、二是错误的行为,导致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这本书强调所有蜕变始于信念改变,认为你相信什么,你就是什么样子。作者希鲁姆·W.史密斯是美国杰出的演讲家、畅销书作家和企业家,致力于帮助人们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
这是一本足以改变你思维世界的小书。在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逻辑无时不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书中作者将一门宽广、深奥的逻辑科学以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语言娓娓道来。它既没有刻板的理论教条,也不是正规的教科书,而是一本必不可/多得的现实指南!
这不仅是一本关于女性成长的书籍,更是一本揭示女性内心世界的作品。通过上野千鹤子和铃木凉美的对话,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当代女性在面对社会压力和个人成长时所经历的困惑和挣扎。书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和见解,对于理解女性主义和女性成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信念力:你的人生从此不同》读书笔记
第八章 内心的平静
《鲁克丽丝受辱记》的启示
罗马王政时代第七位国王:路修斯对美丽的鲁克丽丝有非分之想
诗句
就算我如愿以偿,又有什么能得到
飞逝的欢情像幻梦,像空气,又像水泡
谁肯以一星期悲悼,买来一分钟欢笑
或为了一件玩意儿,把永生的灵魂卖掉
谁肯把葡萄藤拆毁,只为了尝一颗甜葡萄
有哪个痴愚的乞丐,会这样不知分晓
为了摸一摸王冠,情愿被御杖击倒
说明:总结了一个人在思考未来行为的结果时,脑中在想什么
长期满足你的需要
永远记住第一句:就算我如愿以偿,又有什么能得到
在问“长此以往,你行为的结果,能满足你的需要吗?”
作用:帮你塑造自己,尽早看到自己在生活和职场上做不同决定时,能导致的显著而巨大的变化
若从这本书里没学到什么,就用第一句话问问自己
JD和他的小伙伴们:药品专家告诉作者,十个孩子彻底变了
JD读完了高中,上了大学
现在已结婚生子,还教自己的孩子:你相信什么,就是什么样子
第七章 现实模型中的力量
悲观主义者、乐观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
美国海军上将詹姆斯·史托克戴尔的定义
悲观主义者看到残忍的事实就放弃
乐观主义者有着无尽的信念,并无视残忍的事实
现实主义者看到残忍的事实,并相信是可以处理的
现实主义者得以生存
原因
悲观主义者放弃
乐观主义者无视事实,变成悲观主义者
这是一个信念之窗的问题
工作/生活中有哪些残忍的现实是我们现在必须要去处理的吗
现实主义者相信可以处理这些问题
思考:你是哪
认真思考的原则
原则:痛苦是不可避免的,悲惨是可以选择的
作者希望你能考虑一下将这条原则加到你的信念之窗上
第六章 组织中应用
长期满足我们的需要
问题及问题的答案一直推动着我们
正确的事有着共同点:长此以往,这会满足我们的需要吗
领导和人类需要的金字塔
个人需要与驱动组织的需要相类似
组织:为一个明确目标而献身的一群人或事物
一群人在意某事(资源)并专注于此,希望得到的结果会在当下并长期满足他们的需要
生存的需要(生理需要)
组织:钱、市场、库存和其他所有能让它找到客户,为客户提供服务,留住客户的物质
爱与被爱的需要(归属感、社交需求)
情感关系是文化的基础,而一个组织的文化支撑聚拢着策略、愿景和过程
事实:如果组织中的情感关系是痛苦的,那么这个组织的整体输出也是痛苦的
原因:人做决定,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会根据自己如何被对待,来决定要在工作中付出多少
以及是否使用自己全部的四种本性。决定的范围从反叛或放弃,到创造性兴奋感
感到自己的重要性(尊重)
领导为大家创造一个能感知到自己重要性的环境,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很重要
多样性的需要
多样性使人开心,使人微笑
“高知名度”公司的共同点:深谙为员工提供多样性的重要性
留住人才的方法:呈上一大碗多样性
作为21世纪的领导
怎么做
问问题
有没有我们尚未追求的未满足的需要和机会
你认为要怎么做才能做出更伟大的贡献
你喜欢做什么
这里有什么机会是让你为之兴奋的?我们缺了什么
你有哪些可以被开发,更充分利用的能力
关于你的工作,你最喜欢什么?要怎样才能让它变得更好
原因:你想得到他们的忠心,想要一个完整的人,需要花时间去经营
第五章 使用现实模型
本章目的: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使用模型,并教给其他人
第一步:ADMIT 承认你生活中有痛苦的区域
最大的障碍:拒绝承认我们需要改变,就难以提升自己
原因
也许没意识到是有处理方法的
这么做太痛苦
行为结果无法满足需要的区域:可以列至少六个
第二步:ACCEPT 接受我们自己就是造成痛苦的罪魁祸首
客观环境是造成问题的原因之一,但无法改变
我们所做的也有限
自己才是问题的根源,至少可以做出改变
意味着有进步希望
第三步:ASK 问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问第一个问题:自己的什么行为导致了生活中的痛苦和不足
方法:记住现实模型
行为直接导致后果
关键:行为是模型中唯一一块可见的图案,也是应该开始着手的地方
举例:体重的问题
驱使问题的关键行为:通常是吃和锻炼
建议:觉得自己找不出来,完全可以问配偶、伙伴/最好的朋友
其他领域的痛苦,不能简单明了地辨认出是哪种行为驱使的
问自己第二个问题:为什么
原因:一旦知道了是哪种行为造成了痛苦的结果,就需要在信念之窗上识别出可能会引导这种行为的原则
为什么是“可能”一词,因为不是真正的原因
关键:“为什么”问题得出的这个答案,永远是信念之窗上的原则的表面。永远都是
原因:一个引发痛苦的问题与行为模式相连,从而关系到令这种行为看起来合理的深层信念
举例
痛苦的领域:女儿总生我的气,从来不跟我说话
行为:我总是吼她,想让她按我的想法做事
信念:好家长会确保自己的孩子不犯任何错误
痛苦的领域:超重40斤,关节总疼
行为:吃很多快餐食品和甜点,深夜还吃零食
信念:我新陈代谢很快,吃的都会代谢出去
用信念之窗学历史是非常好的方法
二战前阿道夫·希特勒的信念之窗上有什么
他写的书告诉了我们
他们的书信和作品会告诉我们信念之窗上的原则
希特勒信念之窗上的一条原则:种族分等级
最高级人种:雅利安人
最低级人种:犹太人和黑人
预测他的行为:屠杀相应人种
行为结果:五千万人因此丧命
长此以往,这样的结果是否满足了他的需要呢
第四步:ADOPT 采用一个长期满足你的需要的新信念
思考这件事,也许要花一些时间
最初会觉得别扭,因为你曾相信那是真的
第五步:ACT 把新原则当作是真的一样行动
科学发现:受我们所学和经历的影响,大脑在不断地发展并重写自己
大脑神经系统
过程:最初会觉得别扭
在信念之窗上添加一条新原则和培养一个新习惯是一样的
必须要不断提醒自己,你相信这条新信念
长此以往它会慢慢地和你融为一体
尤其是当你看到了新的原则驱动的新行为得出的结果以后
方法:重复它,无论是口头上还是在心里
只要觉得抗拒就尝试重复新的行为
原因:重复让事情更加肯定,也是让头脑在重写心灵/信念
更是让身体行为和重写过程统一一致的重要第一步
注意:这个过程起起伏伏,你也许会滑落回老行为模式
此时,关键在于避免生自己的气。适应新原则时,一定会有磕磕畔畔
坚持下去,就能让生活摆脱痛苦
失败是成长的一部分
爸:我可以跟你说我最近观察到的一些行为吗(这是第一个问题:什么)
然后问,可不可以一起辨别出来是哪些原则,在驱使着这种行为(这是第二个问题:为什么)
儿子:当然了,爸爸,有什么问题
爸:你的行为是这样的(回答什么)
在比赛中,只要投球不进,在剩下的实践中就不会再投篮
你碰到对方球员时会后退,不再有侵略性
你在学习拿到不好的成绩时,状态非常不好看
爸:你为什么后退?为什么不再投篮?为什么拿到不佳的成绩状态会那么不好
作者开始了挖掘过程,问为什么问题
记住,这个过程并不快,答案会以信念之窗原则的形式浮现
谈话持续了25分钟
当你找到最重要的那条原则时,直觉会告诉你,挖到基石了
儿子:好吧,爸爸,我觉得你应该理解,我真的害怕失败
回答为什么
爸:我们应该已经找到你的信念之窗上的原则了,那就是失败是不好的。你是从哪里得到这条原则的
儿子:算了吧,爸爸,你根本不了解失败。被问为什么时说,他爸到世界各地演讲,所有人都认为他爸很优秀……认为他爸根本不了解失败
他爸给他详细讲了自己的失败之处,五个金融方面的大灾难。告诉他自己上学时的成绩
作者认为告诉儿子成绩犯了错,建议读者别这样做
儿子:意思是可以失败,对吗
爸:对,没有关系,孩子。你只需要在搞砸以后弥补就好
儿子的信念之窗上有了新原则:失败是可以的,只要修正就好
生活中的很多痛苦就已随之消失了
第四章 应用现实模型
理解行为的责任
关于现实模型有两个强有力的事实(作者的话)
它将人类突如其来的行为归责了,找到了责任归属
说一下我个人的意见:这就让我们到达了一个要对自己的行为完全负责的时代。你信不信
你可以火力全开地攻击某人的信念之窗,因为你并不是在攻击这个人,而是ta的信念之窗
你所攻击的,是他们可以改正的
成长需要改变原则
第一条自然法则:成长就是信念之窗上的原则发生改变的过程
无论上课/培训,我们真正做的是,往信念之窗上添加更新更好的原则
未满足的需要致瘾
第二条自然法则:瘾,是深层需要不被满足的结果
举例:为什么年轻人会做很多蠢事?为什么要嗑药
为什么成年人会做很多蠢事
原因:他们是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强大又迫切的需要
原因同上
行为:若将一条会驱动着短期有效但长期毁灭行为的原则,放到了信念之窗上,我们会一直执行下去
除非我们应用自然模型的原则
自我价值的重要性
第三条自然法则:如果你的自我价值是取决于一些外在的东西,那你就有大麻烦了
举例:原则——我的价值取决于我的体重
作者孩子的高中,教练为了一场国家级女子体操比赛排练,每天称小姑娘们的体重;现在已经不这样了
规则:只要超一磅就被开除出队
结果:队里的九个姑娘有厌食症
感受内心的平静
第四条自然法则:当我们的行为可以长期满足我们的需要,你会感受到内心的平静
方法:找出你最重要的东西
如何做到内心平静?把你生活中的事,按重要程度排好,你就有权获得内心的平静了
调和
第五条自然法则:协调心灵、当出现两条冲突的原则时,心灵会自然而然地寻找和谐
(原书为第五条和第七条自然法则)原因:寻求认知平衡,与事实相符
如何理解整个模型
将未来会发生的事情具象地展现出来
它强大能量的所在
个人的现实模型
有些原则正驱动着一些会长远满足你需要的结果,而有些并不能
你已根据自己相信的真相,设定好了原则,驱动着你的行为
问题的核心:你不愿衡量结果
所以才会痛苦,无法找到出口
举例:他跟一个孩子说,假如孩子住的社区,所有人的信念之窗上有一条原则“所有黑人都傻”
作者到北费城的本·富兰克林高中做演讲,教他们现实模型
孩子:我住的社区差不多就是这样
孩子一直反驳,作者重复了四次,他才听懂作者在说什么
他:有意思吗
孩子:没意思
表现:一个根深蒂固但浅显易见的信念对个人、家庭等造成的巨大影响
信念的结果,通过个人、家庭和文化显示出来
作用:有时有帮助,有时非常伤人
臆测与偏见
这会让人十分痛苦
行为要改变,信念之窗上的原则要先变
书籍信息
[美] 希鲁姆•W.史密斯
美国杰出的演讲家、畅销书作家、企业家
30年来他致力于帮助人们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年: 2017-10
相关书籍推荐
《信念的力量》
《你远比想象中强大》
《认知觉醒》
介绍 现实模型承诺
记笔记
把所有引起你共鸣的部分抄写下来或标注出来
读完这本书以后,花36个小时来复习、研究思考你所记的笔记
3个白天
好好想一想
在你读完这本书的48小时内,把你所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另一个人
4个白天
这个人可以是你的伴侣、朋友、邻居、同事、少年,甚至可以是公交车上偶遇的陌生人
如果你做了这三件事,我可以跟你保证,你会看到当你在做个人生活/职业生涯上的决定时,会有显著而巨大的变化
原因:作者已经将这点和世界各地的人分享了
第一章 行为改变
生产力的基本原则
帮助人提高生产力与效率的基本原则,六千年来,没有变过
一百年前和现在的区别: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原因:我们做事更快
原因:在注重先进科技的社会文化中,我们重视速度
理解永久行为改变:现实模型
基础:理解“现实世界”的定义、原则、自然法则和成瘾性
现实世界定义
是现实的世界
不是我们相信的世界,也不是我们认为的世界
现实模型的作用:帮助我们看到真实的世界
需要记住的几个定义
原则:我们对世界的真实认知
我们所相信的世界的样子和自己在这世界中的位置
注意:我们遵从的原则不随外界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发生变化
作用:帮助我们在瞬息万变的日常中,成功找寻方向的导航
正确的原则会指引方向
自然法则:自然和生命的基本规则
人类的经验验证了它的有效性
注意:它极少发生变化或被影响而更改方向
无法按我们自己的意愿去改变,宇宙通用,作用在每个人身上
作用:接受/拒绝这些法则,影响着我们所做的选择以及这些选择造成的后果
瘾:一种强迫性的行为,伴有短期获利和长期破坏
酗酒、对药物上瘾、过度健身、工作狂或暴饮暴食等其他行为
举例:各种不同的成瘾行为
第二章 自然模型
人类需要
基本需要
心理学家做过各种研究,大多数人认为,自己至少具有的需要
生存的需要
爱与被爱的需要
自我价值的肯定
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生活中多样性的需要
所有人都有,如 衣柜里各种各样的衣服,风格迥异的电视节目和作品
模型位置:第一个图形
作用:模型力量的源泉
标签:引擎
形式:轮型
原因:驱动着模型的一部分
信念之窗
形式:窗户
想象一下,这扇窗在你面前,一条线从你的脑袋伸出来挂在窗上
窗内:“原则”一词
窗上:放置了数千条你认为是正确的原则
原因:我们相信这些原则能帮我们满足四种人类需要
数量:与年龄成正比
作用:你透过窗看世界、获取信息
你动一次脑→窗随之动一次→用自己的原则看一次世界
模型位置:第二个图形
“如果——那么”规则
形式:小桥
桥上:写着“规则”
桥里:写着两个小词——如果、那么
作用:信念之窗的工作方式
运行:你放一个原则在窗上时,立马会基于这个原则,创造出管理你行为的规则
速度:飞快,一切都是自动完成
甚至有时候,你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放了一条规则
模型位置:第三个图形
例子
信念之窗上有一条原则:所有的杜宾犬都是邪恶的
你接受它为正确的原则
情形:你遇到了一只大杜宾犬
行为:你会立刻跳到高处、会逃跑
事实:前三个模型的图案看不到
你无法看到过程,谁都看不到,但却无时无刻不在起效
行为模式
形式:正三角形
运行:若认为原则是真的,就会建立起一系列规则
建立起的规则会反映信念
举例
信念之窗上的原则——欧洲的东西比美国的好
情形:自己打算买一辆车、买衣服会选什么样的
表现:都会买欧洲的,而且如果没有了这辆车和这些衣服,自己会不舒服
传下去的信念
烤火腿时,把它的两端切掉,做出来的味道更好
本是菜谱合理的理由,两代人以后变成了一种原则或者说信念
丈夫问妻子为什么,妻子答:“我妈妈教我的”
说明妻子的信念之窗上有一条原则:烤火腿时,把它的两端切掉,做出来的味道更好
她相信这条原则,她正是这样做的
丈夫很好奇,问岳母为什么要把火腿的两端切掉,她说这样味道更好
丈夫又问如何知道的,岳母答:“我妈妈教我的”
说明岳母的信念之窗上也有一条原则:烤火腿时,把它的两端切掉,做出来的味道更好
姥姥还健在,丈夫问93岁高龄的姥姥为什么要把火腿的两端切掉,姥姥说:“不切掉,烤箱太小放不进去”
结果与反馈
结果的作用
若不喜欢结果,可以追溯到信念之窗上看看哪条原则造成了这些后果
检验当前信念之窗上的原则
将会决定我们是否成功满足了我们的人类需要
联系:结果与所有人的需要都有关
无论我们表现出哪一种行为,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一个/多个人类需要
需要与自然法则
第一条自然法则
如果你行为的结果没有满足你的需要,那么你的信念之窗上就有一条错误的原则/信念
举例
凯礼的信念之窗有一条原则——我的自我价值取决于从不输掉任何一场辩论
这些原则是自发的
情形:他与15岁的儿子陷入一场辩论
我们将会看到哪种行为模式
行为模式:确保自己赢得每场辩论
问题:长此以往,凯礼这种行为的结果会满足他的需要吗
答案:不会,说明信念之窗上的原则怎么了
结论:他的信念之窗上有一条消极,残缺的原则
另一条原则:我的自我价值在于不输掉比赛
驱动需求: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人类需求
设定规则:我非赢不可
通过信念之窗得到
场景:我在跟人比赛,开始呈现输的势头
行为模式:我会作弊
目的:竭尽全力赢得比赛
问题:长此以往,这种行为的结果会满足我的需要吗
答案:不会,说明信念之窗上的原则怎么了?错了
结论:有不正确的原则在信念之窗上
第二条自然法则:结果需要时间来检验
改变原则与信念就会改变行动
原理:在自己的行为做出任何改变前,信念之窗上的原则一定有所改变
前提:必须找到一个替代的原则
举例:丈夫信念之窗上的原则——男女平等
而不是男人一定比女人强
场景:妻子说:“希鲁姆,我今天有好多事要做,能不能用吸尘器帮我打扫一下房间?”
丈夫的举动:“当然,乐意效劳!”
若是下面的原则一定会拒绝帮忙
第三章 教别人现实模型
辨认正确的原则
举例:希鲁姆被邀请到犹他州的高中给“问题学生”演讲
行为的结果是否满足需要
他讲述了模型及“自我价值取决于跟朋友关系不错”这条原则
驱动原则: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模型检验:参加派对,有朋友给你毒品和酒精,会怎么做
会不会是感到被爱呢?如果这被相信,将会设立起一系列规则
学生们:我们会接受
希:嗯,长此以往,这种行为的结果会满足你们的需要吗
希鲁姆,简称“希”
JD:……如果我们行为的结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那我们的信念之窗上的这条原则,就是错的,对不对
问题少年的老大
结果需要时间来衡量
JD:当然满足了,感觉爽翻了
说明我的信念之窗上有一条正确的原则吗
他的朋友给他毒品和酒精,就接受。结果满足了他的需要
希:对,但你忘记了第二条规则:结果需要时间来衡量,长此以往会满足你的需要吗
JD:意思就是要用一辈子嗑药来证明,对吧
希:如果你愿意,可以那么做
JD:你有什么别的办法吗
希:方法就叫种子与果实
JD:什么意思啊
希:意思就是看看谁一辈子嗑药喝酒,看看有没有满足他们的需要。可以做到吗
JD:可以
希:给我举个例子
JD:猫王,艾尔维斯·普雷斯利
希:他现在在哪
JD:死了
希:怎么死的
JD:毒品过量死的
希:这满足了他的需要了吗
JD坐下,其他人举的其他例子,结果都是“死了”
希:……你们已经成熟到可以把这扇窗取下来,放到桌上摊开来研究这些原则是否正确吗
行为模式辨识结果
希:当你看到了行为模式时,就能判断出信念之窗上有什么了吧
比那更恐怖的是,如果你知道了一个人的信念之窗上有什么以后,你能非常准确的预测出他们的行为和最终的结果,对吧
我今天就发现了一个行为模式,你们都丑极了……
希:你留长头发?我想知道你信念之窗上哪一条驱动你留长发
你留了多久
学生:5年
不满足的需要驱动行为
举例:(接上)学生:长头发会引起我父亲的注意
驱动需要:爱与被爱
结论:当所有的需要都无法被满足时,所有精力会自发流向其中一种需要
信念之窗:飞快开始往上添加被我们认为能满足需要的原则
注意:即使是短期有效但长期会走向毁灭
除非学会了如何长期满足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