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改善的101个要点
这是一篇关于改善的101个要点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五、设备改善的基础,六、强大的制造,七、将来的制造经营,四、操作改善的基本,三、结构改善的基本,二、现场改善的基本,一、制造的基本的"基本"。
编辑于2025-04-19 07:58:08这是一篇关于沈阳十大美食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10.小南屯灶台鱼,9.宝发园四绝菜,8.那家馆白肉血肠,7.沈阳回头,6.西塔大冷面,5.老山记海城馅饼,4.李连贵熏肉大饼,3.杨家吊炉饼,2.马家烧卖,1.老边饺子。
这是一篇关于沈阳十大景点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10、东陵公园,9、沈飞航空博览园,8、沈阳怪坡辽宁八大奇观,7、沈阳方特欢乐世界,6、棋盘山沈阳森林动物园,5、北陵公园,4、“九一八”历史博物馆,3、张氏帅府博物馆,2、沈阳植物园,1、沈阳故宫。
这是一篇关于改善的101个要点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五、设备改善的基础,六、强大的制造,七、将来的制造经营,四、操作改善的基本,三、结构改善的基本,二、现场改善的基本,一、制造的基本的"基本"。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沈阳十大美食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10.小南屯灶台鱼,9.宝发园四绝菜,8.那家馆白肉血肠,7.沈阳回头,6.西塔大冷面,5.老山记海城馅饼,4.李连贵熏肉大饼,3.杨家吊炉饼,2.马家烧卖,1.老边饺子。
这是一篇关于沈阳十大景点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10、东陵公园,9、沈飞航空博览园,8、沈阳怪坡辽宁八大奇观,7、沈阳方特欢乐世界,6、棋盘山沈阳森林动物园,5、北陵公园,4、“九一八”历史博物馆,3、张氏帅府博物馆,2、沈阳植物园,1、沈阳故宫。
这是一篇关于改善的101个要点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五、设备改善的基础,六、强大的制造,七、将来的制造经营,四、操作改善的基本,三、结构改善的基本,二、现场改善的基本,一、制造的基本的"基本"。
改善的101个要点
一、制造的基本的"基本"
1.改善为谁而做 工厂中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
2.基本的重要性 要彻底明白基本中的基本
所谓基本的基本就是要明白基本常识
3.动作经济四原则-距离 缩短距离
4.动作经济四原则-双手 同时使用双手
操作者本人很难发现浪费的动作,需要第三方眼睛发现并改善
5.动作经济四原则-动作 减少动作数量
以最短的距离完成制造。尽量使用单元生产。
要使操作者的移动最小化
操作者尽量在不移动范围内操作的布局才是理想的
以身体轴线为中心左右平衡、左右对称的动作既简单,平衡性又好,也容易掌握
6.动作经济四原则-负担 轻松工作
无论操作工序能够制造出多优良的产品,如果必须以给身体造成负担为代价,产品品质将无法长久维持。操作者是否舒适是很重要的检查点。
7.合理的制造方式 一次拿到就不再放手
8.生产率的提高方式 用手,不能用脚
9.重复性工作要点 不要吻合,要贴合
10.重复性工作的事先准备 重复性工作方能彰显智慧的水平
11.训练的重要性 比起学习,要习惯工作
12.最应该注意的浪费 最应该注意的是过量生产的浪费
二、现场改善的基本
1.绝对不能进行的改善 对有损安全以及客户带来不利的改善,绝对不能做
2.什么样的工作场所是干净的 只有必需品的工作场所称之为干净的工作场所
螺钉掉落在工厂地面上,意味着可能有大的事情出现
3.整理整顿的标准 理想的整理整顿状态是一下子能够取出所需物品的状态
4.清扫、清洁的标准 自信地迎接客人的水平称之为清扫到位的清洁状态
5.物品的堆积方式 不要将物品堆积到高于视线的位置
6.物品的清点方式 不要数,要摆成形状看
7.材料的采购方式 不要批量购买,只买需要的东西
8.在工厂行走时的观察角度 要视螺丝为天敌
9.身体的灵活运用 腰杆挺直了吗?
10.改善的先后顺序 安全第一、质量第二、生产周期和成本第三
11.交流的获取方式 到现场现物面前大声交流
12.改变公司的改善 改变公司的是谁都能执行的简单、可以模仿的改善
13.执行力 比起100个想法/道理,不如到现场付诸于实践一次
三、结构改善的基本
1.将看不见的东西可视化的方法 即使形式上也要尝试。将不可见的东西可视化
2.使工厂内所有物品便于寻找的方法 将工厂内的所有位置赋予住址
3.推广活动的要领 给活动起一个原创性的名字
4.提高品质的要领 每个操作现场配备垃圾箱
5.应对问题的最好方法 区分真正的亲眼所见与非亲眼所见
6.检查的方法 检查时要用不同的方法重复一遍
7.找到看不见的问题的方法 问题只有一个看不见,但聚集在一起就会显现出来
8.更加充分地使用工厂 地面、墙壁都要使用
9.记录的灵活运用 对有时间间隔的工作,要制作“回忆录”
10.指示书的传达方式 工作指示书中的信息一定要以最终样式显示传达
11.后工序是顾客 比起倡导后工序是顾客,不如实地观看后工序一次
12.工序间的搬运 不要拿着去,而要去取
13.可视化的意义 将问题透明化时,问题将被解决80%
14制造操作的可视化 多品种少量生产的关键在于制造操作的可视化
四、操作改善的基本
1.人手不足的应对方法 不要说人手不足。要区分考虑人不足和手不足
2.工作分配的愚蠢之处 教授全体员工能够独当一面地工作
3.工作的教授方法、学习方法 不要教授操作,教授如何工作
4.训练工作的方法 包括教授方法在内,将工作系统化
5.工作的推进方式 小工作用电脑,大工作用图纸
6.专家的标准 只能个人工作,不能将工作系统化并传授的不是专家
7.隐藏在工作中的问题 不要思考改善工作,要思考这个工作是否能够给公司带来利益。
8.标准化是什么 所有人都能无数次反复实践的称之为标准化
9.少数精锐化的方法 从优秀的人开始选拔,实现精锐化
10.管理人员的工作 专门的管理人员的存在是现场运转不良的表现
11.质量索赔的处理 靠人海战术无法解决索赔,先解决机制问题
12.没有订单时的应对方法 没有订单就没有生产
五、设备改善的基础
1.理想的设备生产线 生产线缩短了、产品质量会提高、成本会下降
2.工序标识 在机器或设备上标示能够确认工序的序号和流程布局的序号
3.生产信息的管理方式 实现生产信息传达数据化
4.提高生产率的要点 制造只能全部工序当中最慢的工序速度进行
5.对引进系统的看法 如果工序间的流通未创造出来,引进系统反而必须进行管理,且会增加库存
6.流水设备的内制化 没有销售流水生产设备的
7.利用重力 材料在上,产品在下
8.物体的移动方式 不要用人力,要使用动力搬运
9.对设备和节约的想法 电灯,以其关掉不如让它自然熄灭
10.工厂的结构 工厂里的门有必要有防盗、防噪音、安全、卫生、节能、保温、符合法律要求等这么多功能吗?
11.对设备的想法 会调整设备才能独当一面。使设备内制化,实现独一无二
六、强大的制造
1.制造的水平 对照制造六个阶段的水平,掌握本公司实力
2.设计改善 设计改善优于现场改善一百倍
3.根据订单类别进行生产的观点 商品制造不是按产品类别,而是按客户类别
4.对库存的观念 理想的库存是零
5.多品种生产的改善要点 比提高生产速度,更需要提高工序转换速度
6.工序转换的要点 工序转换中发现螺丝时,一定要引起重视,有改善的余地
7.最合适的生产速度 在发货期限内,以最慢的速度来生产
8.现场问题的寻找方法 存在不会马上用到的物品的话,要考虑购买方法是否有问题;存在不会马上被移动的中间品的话,要考虑生产方式是否有问题
9.高效适用库房的想法 在物件管理中发挥人眼和电脑相辅相成的作用
10.智慧的库存保有方式 要保有库存的话,最好接近原材料
11.追求制造中的流动 制造在附加价值产生瞬间之外,是搬运或停滞
12.真正地降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与削减库存同时进行的话,成本必然会降低
13.大幅度提高生产率的方法 质疑物品的流动方式
14.简单的制造 信息虽各种各样,但是如果追根溯源,其实只有“订购信息”一种
15.备齐必要物品的方法 不要提前备齐必要的物品,在必要的时候备齐
16.强大制造的必要事项 多品种变量生产时,人和设备都要实现多能工化
17.社长、工厂长、监督者的工作和着眼点 监督者监督工作流程,工厂长监督制造流程,社长监督赚钱流程
18.通过改善现场创造空间的意义 通过改善现场为开展新事业创造必要空间
19.将不用的东西丢掉的理由 东西丢掉,智慧萌生。创造空间,想法萌生
七、将来的制造经营
1.日本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 将杂货生产交付新兴国家和大企业
2.日本追求的制造 要从制造产品向制造魅力转换
3.承包想法的未来 不要企图接收销售着的产品的订单,要举全公司之力制造畅销的产品
4.QCD的意义 要跨越QCD,满足顾客需求
5.制造业所需的人才和机构 将制造体制从棒球模式转换为排球模式
6.增加附加值的要点 生产销售鲜花时,只靠廉价大量生产不是办法
7.彰显技术力的要点 设计是品质的体现
8.工作装的作用 更换为与众不同的工作装
9.工厂的立足之地 中小生产商要将工厂建设在城市
10.新的分工方式 不要将分工用于大量生产,要将其用于专家水准的量产上
11.技术人员的商品开发方法 制造新产品至少要达到十倍或十分之一的一位数差别
12.5S中的素养是什么? 不是培养人,而是培养企业
13.将工厂变成“展示厅” 将工厂建造成能够让人看到制造的“展示厅”
14.增加附加值的方法 机器制造产品,人的双手创造价值
15.中小型工厂的改革对策 将工厂做小,发掘新的赚钱商机
16.投资的判断标准 投资员工优于设备投资
17.工作的评价标准 以幸福、舒适为中心进行评价
18.今后的日本企业 今后的日本制造业所必需的新5S是:整理、整顿、清扫、机制、幸福
19.最强的制造 改善永无止境
将失败的经验、成功经验做成“回忆录”留存下来,避免今后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