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这是一篇关于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一、诗歌原文,二、逐句解析,三、诗歌主旨,四、艺术特色,五、历史背景,六、后世影响。
这是一篇关于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思维导图,《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韩愈创作的一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歌文本描绘了一场细腻柔和的小雨滋润京城,草色朦胧远青近无的画面,而译文则指出早春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胜过暮春满城烟柳。
这是一篇关于石灰吟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一级主题:《石灰吟》——于谦的咏物明志诗。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第125首,作于1839年,鸦片战争前夕)
一、诗歌原文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二、逐句解析
1. "九州生气恃风雷"
"九州":代指中国(古代分天下为九州)。
"生气":生机、活力,指国家的兴盛气象。
"恃风雷":依赖狂风惊雷般的变革。
象征:暗指社会需要一场剧烈的改革(如变法、革命)。
龚自珍思想:他主张"更法""改图",认为清王朝已腐朽,唯有激烈变革才能挽救。
2. "万马齐喑究可哀"
"万马齐喑":千万匹马都沉默无声(比喻社会死气沉沉)。
"喑"(yīn):哑,无声,暗指思想禁锢、言论压制。
"究可哀":终究是可悲的。
批判现实:讽刺清王朝高压统治(如文字狱),导致人才不敢发声,社会停滞。
3. "我劝天公重抖擞"
"天公":字面指老天爷,暗喻皇帝或最高统治者。
"重抖擞":重新振作精神。
改良主义色彩:龚自珍并非革命派,仍寄希望于统治者自我改革。
4.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不拘一格":不局限于单一标准(如科举八股)。
"降人才":选拔、任用真正的人才。
核心诉求:呼吁打破科举僵化,广纳贤才,推动社会变革。
三、诗歌主旨
批判现实:揭露晚清社会的腐朽、思想的禁锢。
呼唤变革:主张通过"风雷"(激烈改革)振兴国家。
人才观:反对八股取士,提倡多元化选拔人才。
四、艺术特色
象征手法:
"风雷"象征社会变革,"万马齐喑"象征思想压制。
矛盾修辞:
"万马"本应奔腾,却"齐喑",突出社会的反常与悲哀。
直抒胸臆:
不同于传统诗歌的含蓄,龚自珍直接表达政治诉求,具有启蒙色彩。
五、历史背景
时代背景:
1839年(鸦片战争前),清王朝内忧外患,龚自珍因不满官场腐败辞官。
科举僵化,文字狱盛行,社会死气沉沉。
龚自珍的立场:
他属于"经世致用"学派,主张改革,但并非革命派,仍寄希望于体制内变革。
六、后世影响
思想启蒙:梁启超称龚自珍为"近世思想自由之先导"。
文学革新:打破传统诗歌的含蓄风格,直接表达政治诉求,影响近代诗坛。
现实意义:
"不拘一格降人才"至今仍被引用,强调人才选拔的开放性与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