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民法(高考法律知识普及)
本图旨在全方位帮助高三学生巩固选择性必修二的法理常识,最快掌握选必二重点知识,辨析模糊知识点~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编辑于2025-04-22 12:58:26民法
初步认知
含义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自然人
法人: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属于营利法人,公立学校属于非营利法人,政府机关属于特别法人。)
非法人组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
类型
作用
民事法律关系
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 客体: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内容: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德治与法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 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基本原则
人身权利
身份权
由婚姻家庭关系产生的身份权
人格权
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
姓名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 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姓名的简称等,参照姓名权加以保护。 肖像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名誉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也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 隐私权:不得非法以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方式处理他人个人信息。
财产权
财产制度
财产权含义与范围
重要性
类型
物权
物:动产与不动产
所有权
定分止争
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取得方式: 不动产:依法登记 动产:依法交付
他物权
用益物权
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分类
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
担保物权
为了确保债权的实现而在他人财产上设立的物权。
分类:抵押权、质押权
知识产权
含义
必要性
类型
著作权
自然人:延续到死后第50年 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完成后50年
著作人身权
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著作财产权
保护期:发表后50年 *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法律不再保护
复制权、发行权、改编权、翻译权、表演权、信息网络传播权
著作权保护期届满,该作品就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但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仍受法律保护。
专利权
发明
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 20年
实用新型
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为 10年
外观设计
对产品的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为 15年
自申请日计算,保护期满后进入公共领域,可以免费使用
商标权
在核定使用的商品或者商品包装上标明“注册商标”字样或者“ R ”符号; 未注册商标时标注“TM” “ C ”表示著作权。
与国家相关不能使用;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相近的商标构成侵权;
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 10年,注册人可以申请续展。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也是10年,续展次数不受限制
债权
社会争议解决
和解
双方当事人协商和解
调解
含义
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类型
诉讼调解
诉讼外调解
行政调解
仲裁调解
人民调解
双方当事人还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仲裁
分类
商事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
制度规定
商事纠纷中
或裁或审,协议仲裁,一裁终局,不公开进行
诉讼
含义
地位
特点
公权性
程序性
强制性
终局性
类型
民事诉讼
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
行政诉讼
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
民告官
要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
刑事诉讼
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
处理犯罪
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自诉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必要性
内容(当事人权利)
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
申请回避
当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具有法律规定不宜参加案件审理或有关诉讼活动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其退出
上诉
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裁判,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
上诉时效: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不服判决和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分别为15日和10日;在刑事诉讼中,不服判决和不服裁定的上诉期限分别为10日和5日。
法律援助
程序
二审终局
起诉
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
立案登记
登记后,法院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状,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
开庭审理
开庭准备
法庭调查
法庭辩论
休庭评议
宣告判决
公开审判制度与两审终审制
诉讼主张
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
在不对等情况下,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倒置
刑事诉讼:自诉案件中由自诉人举证,公诉案件中由检察院举证
就业与创业
就业
劳动法
含义
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即劳动关系。
原则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平等竞争的原则
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
劳动合同
含义
作用
订立合同
要求
原则
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效力
有效
无效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劳动者权利与义务
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
劳动者维权
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协商
调节
仲裁
诉讼
创业
经营主体
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形式
创业条件
市场公平竞争
混淆行为
搭便车
经营者利用他人已经建立的商业信誉,通过某种假冒或者仿冒手段
不当竞争
虚假宣传、虚假交易、商业诋毁、不当有奖销售、商业贿赂、妨碍其他经营者经营行为
诚信经营
保护消费者权益
安全消费
发现产品或服务有缺陷危及人身或社会,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
知情权
自主选择权
依法纳税
增值税
减少重复征税,有利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商品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 (增值额就是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期间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
企业所得税
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个人所得税
针对居民个人在境内外取得的收入或者非居民个人从境内取得的收入而依法征收的一种税
三种税的意义
家庭婚姻
家庭
育小和敬老
继承
继承与遗产含义
继承权取得与丧失
继承方式
法定继承
析产确权
遗嘱继承
遗嘱类型
自书
代书
打印
录音录像
口头遗嘱
公证遗嘱
遗嘱继承只能在法定继承人范围内指定继承人。
遗赠
遗赠不属于继承
婚姻
结婚
含义
男女双方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婚姻关系的行为
原则
婚姻自由:结婚自由与离婚自由
条件
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男22女20;一夫一妻;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结婚登记
程序
离婚
一审判决离婚的,人民法院在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当事人违反告知另行登记结婚的,构成重婚。
条件
申请离婚登记后三十日届满,当事人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
离婚方式
协议离婚
裁判离婚
准予离婚原由
夫妻关系
人身关系
财产关系
个人财产
婚前财产;个人专用生活品
共同财产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
约定财产关系
平等自愿基础上,婚姻存续期间内,书面形式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 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侵权
侵权承担责任
法律依据
承担方式及使用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追究侵权责任注意时效:诉讼时效期3年
侵权责任法定
一般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是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
特殊
过错推定
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无过错侵权
行为人只要损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不论其有无过错,均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制度设立的意义
权力行使有界限
民事权利界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妥善处理邻里关系
内容
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
类型
措施
意义
合同
含义和形式
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订立合同
订立原则
订立意义
订立阶段
要约
承诺
合同效力
无效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等致使合同部分或全部无效;合同的主体不适格或者因欺诈、胁迫导致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也会使得合同存在瑕疵或者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
有效
订立形式
履行合同
履行原则
全面履行原则: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等要求,正确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
合同内容,合同条款
违约承担
一方违反合同约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法律规定了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适用定金罚则等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遇不可抗力可全部或部分免除违约责任
证据
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