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半小时漫画中国地理4:丝绸之路篇》总结(Kimi错别字检测修正版)
这是一个关于《半小时漫画中国地理4:丝绸之路篇》总结(Kimi错别字检测修正版)的思维导图,是一本以漫画形式讲解中国西北五省地理知识的科普读物,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适合中小学生地理启蒙。
编辑于2025-04-24 13:03:10这是一个关于《AI自媒体写作超简单》总结的思维导图,《AI自媒体写作超简单》是一本兼具理论指导与实战技巧的实用书籍,对于想要提升自媒体写作效率与质量的创作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这是一个关于《半小时漫画中国地理4:丝绸之路篇》总结(Kimi错别字检测修正版)的思维导图,是一本以漫画形式讲解中国西北五省地理知识的科普读物,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适合中小学生地理启蒙。
这是一个关于《半小时漫画中国地理1-3》知识汇总:长江流域各个省份的地理(Kimi错别字检测修正版)的思维导图,以幽默漫画形式呈现长江流域地理知识,将各省份特色转化为生动角色与故事,涵盖自然景观、人文风情与区域发展亮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个关于《AI自媒体写作超简单》总结的思维导图,《AI自媒体写作超简单》是一本兼具理论指导与实战技巧的实用书籍,对于想要提升自媒体写作效率与质量的创作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这是一个关于《半小时漫画中国地理4:丝绸之路篇》总结(Kimi错别字检测修正版)的思维导图,是一本以漫画形式讲解中国西北五省地理知识的科普读物,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适合中小学生地理启蒙。
这是一个关于《半小时漫画中国地理1-3》知识汇总:长江流域各个省份的地理(Kimi错别字检测修正版)的思维导图,以幽默漫画形式呈现长江流域地理知识,将各省份特色转化为生动角色与故事,涵盖自然景观、人文风情与区域发展亮点。
《半小时漫画中国地理4:丝绸之路篇》总结(Kimi错别字检测修正版)
1 西北的丝绸之路
(一)中国的西北、北方有两条大河:塔里木河、黄河
(二)五个省份:美丽的新疆,百变的甘肃,厚重的陕西,养生的宁夏,热血的山西
2 新疆
(一)融合1:既大又小
一、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1、约166万平方千米
2、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
二、印度板块+青藏高原+西伯利亚板块+塔里木板块→挤压新疆→三山夹两盆→盆地里有沙漠
1、三山夹两盆
⑴.三条山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
⑵.两个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⑶.新疆的“疆”字
①.三横是三条山脉
②.两块田是两个盆地
2、天山山脉在中间作为分界线
⑴.天山山脉以北:北疆
⑵.天山山脉以南:南疆
3、盆地里的沙漠
⑴.天山山脉以北的:中国第二大的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⑵.天山山脉以南的: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三、其它
1、罗布泊
⑴.死亡之海:寸草不生、进得去出不来
⑵.地球之耳:形状像耳朵
⑶.带个“泊”字:几百年前,是一片湖
2、高山冰川→地广人稀
⑴.深居内陆:印度洋的季风被昆仑山脉挡住;太平洋的季风太远吹不到
⑵.享受不到雨水,很干燥
(二)融合2:看起来缺水,其实有很多水
一、北疆
1、北冰洋→冷风→给北疆带来不多的降水
2、大西洋→暖湿气流→天山山脉→丰沛的降水→伊犁河谷(四季分明/暖阳照耀/雨水丰沛/水草丰美)→赛里木湖
3、伊犁河谷
⑴.两侧:冰川雪峰、伊犁河
⑵.广阔的优良牧场、适合深耕的土壤
⑶.薰衣草
二、南疆
1、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围绕→密不透风
2、季风→水汽→阻挡在天山山顶→凝结成雪→冰川冰→温度升高时→冰川融化→水→塔里木河→滋养绿洲
3、天山冰川→融化→北疆也享受到水资源
4、新疆日照时间长→同时使地表的河水蒸发
5、坎儿井
⑴.利用地形优势
①.竖井:清理淤泥,保障水流畅通
②.暗渠:防止日晒,减少水分蒸发
③.明渠:引水送到涝坝和农田
④.涝坝:定期蓄水,集中灌溉
⑵.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坎儿井
(三)融合3:既冷又热
一、沙漠里沙子→昼夜温差大
1、白天日照强→沙子吸热快→气温飙升
2、夜晚太阳落山→沙子散热快→气温骤降
3、俗语:早穿皮袄晚穿衣,围着火炉吃西瓜
4、全国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
二、水果
1、新疆水果的种类
⑴.阿克苏的:苹果
⑵.库尔勒的:香梨
⑶.哈密的:瓜
⑷.吐鲁番的:葡萄
⑸.和田的:大枣
⑹.叶城的:石榴
⑺.其它:桑葚、西梅、西瓜、无花果、小白杏、蟠桃
2、水果好吃的原因
⑴.昼夜温差大
①.白天→光照充足→水果光合作用强→更多糖分
②.晚上→气温骤降→水果呼吸作用弱→糖分消耗少
⑵.干燥少雨→水果积累糖分
3、因温差受益的:长绒棉
⑴.白天→阳光充足→棉花饱满
⑵.晚上→温度骤降→不利于害虫生存
⑶.天山山脉+昆仑山脉→优质水源→长绒棉:柔软度/光泽度/亲肤性/透气性/弹力等→远超普通棉
三、美食
1、吃辣:新疆炒米粉
2、吃肉:烤全羊、大盘鸡、红柳烤肉
3、面食:拉条子、烤包子
4、米饭:抓饭
四、集市:巴扎
(四)新疆的融合史
一、新疆,古称“西域”
二、昆仑山脉上→西王母→周穆王想和西王母约会→穆王八骏→跑到新疆→在天山山脉约会
三、北疆比南疆湿润→丝绸之路
1、北疆的草原多→游牧民族多
2、汉朝时→匈奴→占据北疆→欺负大汉和南疆的小国家
3、张骞→串联南疆的小国家→对付匈奴→丝绸之路→新疆成为文化融合的中心地带
4、东晋的法显、唐朝的玄奘→通过天山山脉→印度
5、鸠摩罗什→克孜尔千佛洞/喀什古城→塑像
6、伊斯兰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伊斯兰建筑
四、多民族聚居地区
1、维吾尔族:能歌善舞
2、如今集齐了56个民族
五、历史
1、古代
⑴.西汉→打退匈奴→建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⑵.清朝→乾隆皇帝→派兵收回新僵→设立伊犁将军→改名新疆
⑶.清朝后期→沙俄→怂恿阿古柏独立→左宗棠(已64岁)→平定阿古柏叛乱→但沙俄侵占的土地要不来了
2、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⑴.新僵和平解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⑵.两弹一星部分工作→罗布泊深处秘密进行→1964年10月→原子弹爆炸→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⑶.克拉玛依市→油气→引领西气东输
⑷.目前,全国民用运输机场最多的地方是新疆,足足25个
⑸.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通车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铁
⑹.修路:中欧班列经过
⑺.霍尔果斯口岸
3 甘肃
(一)地形百变
一、山河
1、北边沙漠戈壁,南边高原山地
2、黄河把甘肃变成:河西、河东
二、祁连山脉
1、N次板块挤压→祁连山脉被拱高→海拔4000~6000米
2、河西
⑴.冰川/草原/沙漠
①.挡住从南边海上来的水汽→把水汽冻在山顶→夏天→山顶冰川融化→水系→滋养草原→山丹军马场
②.越往北→水汽越少→植物越少→沙漠(如:腾格里沙漠)
③.板块挤压形成山的同时:山的北面→很多坑→坑里有积水→湖→湖底沉积各种矿物→后来更大的冲击→矿物质顶出水面→侵蚀
⑵.造山运动→特殊地貌
①.矿物质+侵蚀:铁砂石→丹霞地貌;矿物质丰富→彩色丘陵
②.北山(甘肃北面的几座小山)+祁连山→北边来的大风跑偏→拐弯→穿过像管道一样的峡谷→风速增加(狭管效应)→带着泥沙和小石子→拍打在沿途的土堆上→雅丹地貌
③.雅丹地貌:魔鬼城:风声很像魔鬼的叫声
3、河东
⑴.风力减小→带不动沙尘→黄土高原
⑵.黄土高原→土质松散→容易北水侵蚀:被水侵蚀的少+地势平坦→塬;被水冲刷得多→千沟万壑的土林地貌
⑶.陇南山地(甘肃最南山区)→挡不住南边的水汽→降水→森林(如:白水江保护区)
(二)历史百变
一、历史
1、甘肃→诞生人文始祖:伏羲(创造八卦)、女娲(创造人类)
2、天水→大地湾文化:距今约8000~4800年
3、看历史: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三千年历史看陕西,五千年历史看河南,八千年历史看甘肃
二、强势科目
1、大汉时期—体育(河西走廊)
⑴.汉武帝上位时→派张骞→联合大月氏(zhī)→收拾匈奴→张骞被匈奴抓了→匈奴逼他放羊→消磨他的意志→奔向大月氏→没能和西域达成合作→实地调研→西域攻略→涉及地貌/军事/特产等
⑵.汉武帝看了西域攻略→派19岁的霍去病→打击匈奴→河西走廊并入大汉版图→建立河西四郡
⑶.河西四郡(自西向东):敦煌、酒泉(曾叫肃州)、张掖(曾叫甘州)、武威。甘州+肃州=甘肃
⑷.唐代设陇右道→甘肃简称陇;元代设甘肃省→甘肃也简称甘
⑸.河西走廊→连通中原/西域/中亚/欧洲→后发展成丝绸之路
2、东晋时期—美术
⑴.河西走廊打通后→西边传播过来佛教
⑵.敦煌是从西进入河西走廊的第一站→乐僔(名僧)→云游至此→凿洞→住在里面诵经→人们效仿→山被挖洞→莫高窟→从东晋到唐宋→持续扩容
⑶.莫高窟+风+沙漠→沙震动→鸣沙山。旁边有月牙泉
3、唐朝时期—语文
⑴.唐朝国力强盛→在河西走廊屯兵→有批人创作了边塞诗派
⑵.有的抱负远大,去做官僚,如高适;有的重任在身,去从军,如岑参;有的去穷游,如王昌
⑶.唐朝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200首;唐朝的边塞诗,光《全唐诗》就有2000多首
⑷.唐朝后→甘肃被各种霸占→西北乱团→冲击实体经济→人们转去东南边下海
⑸.明朝→为了加强西北边防→皇帝下令给河西走廊修嘉峪关(天下第一大关)→敌人进不来,生意也进不来
⑹.近代→红军→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陕甘革命根据地→第二年几路红军在甘肃会宁→最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
4、新中国成立后—物理
⑴.发电
①.酒泉下辖的瓜州县→狭管效应→风力发电
②.光热发电,如:熔盐塔式光热电站
⑵.航天
①.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一部分在内蒙古)
②.干燥、云少、晴天多,适合火箭的发射和观测
③.地广人稀,保密性强,避免助推器掉落造成人员伤亡
5、美食:牛肉面、甜胚子、洋芋等
4 陕西
(一)土是盆地沃土
一、秦岭
1、秦岭南北
⑴.南边:盆地、山地,相对肥沃湿润
⑵.北边:黄土高原,相对干燥
2、印度板块+华南板块+华北板块→大巴山脉→秦岭洋→秦岭
⑴.秦岭最著名的山:华山
⑵.秦岭两边的裂缝→积水/积灰→北边的关中盆地;南边的汉中盆地、安康盆地
3、秦岭→阻挡从海上来的东南季风→汉字盆地和安康盆地雨水丰茂→西北小江南→种水稻
⑴.美食:汉中米皮、肉夹馍、臊子面
⑵.动物(秦岭四宝):大熊猫、羚牛、金丝猴、朱鹮(huán)
4、秦岭→阻挡从海上来的东南季风→关中盆地降雨少→干燥
⑴.蓝田人,生活在一百多万年前(现)西安蓝田县,是目前发现的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
⑵.大荔人,生活在二十多万年前(现)渭南大荔县,是中国早期智人的代表,也是渭南人民的先祖
5、关中盆地(位于四关中→关中盆地)→军事宝地
⑴.天险:南北两边是高山高原
⑵.关卡:东南西北各有关卡:萧关、散关、武关、函谷关
⑶.八百里秦川:兴修水利→开挖郑国渠→改造关中盆地→最早的天府之国
⑷.湿度不够→种耐旱的小麦→陕西成为面食大省/碳水之都
二、历史
1、商朝→周(一个小国)→发现虽然下雨不多,但有河→泾河和渭河→汇聚关中
⑴.泾河:含沙量少,水清
⑵.渭河:含沙量大,水浊
⑶.泾渭分明:泾河+渭河→交汇→撞色
2、周朝→背靠陕西→干掉商朝→陕西成为政治经济中心→为维护安稳→以陕塬为界(陕塬以西,叫陕西,但陕塬在今河南)→一人分管一摊
⑴.召公:西边搞生产
⑵.周公:东边抓治安
3、秦朝
⑴.秦一统天下→秦始皇在东边的骊山→修秦始皇陵
⑵.刘邦在汉中盆地蓄力→统一天下→汉朝
4、汉朝
汉武帝时期→张骞→以陕西为起点→向西开辟陆上丝绸之路→水果:葡萄、黄瓜、胡萝卜、香菜
5、唐朝
⑴.唐朝→李渊→定都长安
⑵.十三朝古都:从西周到大唐,有十三个朝代定都咸→达官显贵葬在周边→古墓
(二)土是黄土高原
一、陕西:风+北面的黄土高原+西南面的青藏高原
1、挡住来自印度洋的南亚夏季风→没法往北输送水汽→青藏高原以北干旱少雨
2、挡住西风和北极风→绕道走→经过干旱区沙漠→带走许多沙尘→经过狭长的河西走廊→撞上秦岭和太行山脉→黄土高原
二、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横跨七个省区:青海、甘肃、内蒙古、宁夏、河南、陕西、山西
2、黄土高原→泥沙沉积→土质疏松
⑴.容易挖掘+黄土直立性好→建筑不易倒塌→适合住人/储物
⑵.容易被雨水侵蚀→千沟万壑→人们交流困难→陕北民歌→加强沟通
⑶.气候干燥+土壤肥力低→种地困难→产量低
三、石油
1、原本的黄土高原→茂密的森林→秦岭耸立→森林被黄土掩埋→生物遗骸→地下高温+高压→几千年后→煤炭+石油
2、晚清政府→延安设石油厂→开凿出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
(三)土是民族精神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红军被迫离开苏区大本营→长征→最终在陕西延安同陕北的红军会合
2、陕西作为大本营
⑴.有田地,有天险,战略位置佳
⑵.民风淳朴,群众基础好
⑶.相对偏远,敌人不重视
3、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
二、新中国成立后
1、产业:能源产业、军工产业
2、贡献煤炭资源→神府煤田(陕北煤海)
3、军工企业+专业院校→搬到陕西
4、西北工业大学→大国工匠→大国重器:运-20军用大型运输机、“嫦娥”探测器、“玉兔”月球车
5 宁夏
(一)人气很旺
一、农牧交错带
1、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水汽→从中国东南方→送到西北方→降雨量减少→农牧交错带
2、农牧交错带(包括宁夏):较少降雨+气候干燥→种的粮食不多(农业)&草场(畜牧业)
3、古代两拨人争夺宁夏:游牧民族、农耕民族
二、沙漠
1、宁夏周边三大沙漠
⑴.北边:乌兰布和沙漠
⑵.西边:腾格里沙漠
⑶.东边:毛乌素沙漠
2、美景:沙坡头自然保护区: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于一处
三、绿洲
1、宁夏平原(宁夏北面)→塞上江南→后来泛指整个宁夏
2、绿洲的成因
⑴.靠山:贺兰山脉→挡住西北吹来的风沙
⑵.靠母亲河:黄河→贺兰山脉→从南绕道进入宁夏→黄河流速慢→泥沙淤积→宁夏平原
⑶.靠人力:引黄河水→开渠灌溉
①.渠系:秦渠、汉渠、汉延渠、唐徕(lái)渠、七星渠等
②.直至今天,宁夏仍有14条千年古渠系,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二)火气很旺
一、长城
1、宁夏南边的→固原旁边的→六盘山
2、周朝→农牧民族和游牧民族干起来→农牧民族为阻止北方民族打进来→建萧关→修长城
3、宁夏被称为:中国长城博物馆
二、西夏
1、唐朝末年→党项(游牧民族)→趁乱在宁夏住下→延续到宋朝→不愿当宋朝附庸→建立西夏国→还占领:甘肃、青海、内蒙古、陕西部分地区
2、西夏→向往中原文化→西夏王陵
3、受佛教影响→建筑风格和中原稍显不同→东方金字塔(称号)
4、西夏→被蒙古占领→蒙古建立元朝→希望这里从此安宁→改名为宁夏→各种战争/叛乱
三、红军长征
1、1935年,红军→长征→宁夏→翻过六盘山(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
2、毛主席→《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3、“不到长城非好汉”指的是宁夏的长城,不是北京的八达岭长城
(三)养生
一、风景
1、沙湖:结合沙/水/苇/鸟/山,江南水乡的灵秀+塞北大漠的雄浑
2、丝绸之路→不同习惯+不同风俗的人→文化和思想交融碰撞
3、回族人聚居→新中国成立后→宁夏回族自治区
4、须弥山石窟
二、美食:盐池摊羊肉、葡萄酒、宁夏枸杞
三、产业:旅游业、畜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
四、优良牧场→多源产品企业的奶源基地
五、不足
1、宁夏南面→六盘山→山高坡陡、雨水稀少、十年九旱
2、西海固地区:“苦瘠甲天下”。福建→送人才/技术/解决就业/共建闽宁村→闽宁镇
六、加入西电东送→沙漠的烈日/狂风→光伏基地/风力发电场→收集太阳能/风能→为华北/西南等地区→输送电能
6 山西
(一)强健的身体
一、凸出的山地(天险)
1、地壳运动→周围板块往中间挤→海水退去→山西被撞出来
⑴.结果:山西变得很高;山西变得多山
⑵.名山:北岳恒山(五岳之一)、五台山(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文殊菩萨道场)
2、太行山脉
⑴.隔离
①.分隔开:山西、河北、河南
②.分界线: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⑵.太行很高→山缝→太行八陉(xíng):军都陉、飞狐陉、蒲阴陉、井陉、滏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
3、黄河→壶口瀑布
二、肥沃富庶的盆地
1、盆地封闭→土壤肥沃→适合耕种
2、山西人的母亲河:汾河
3、汾河以北→山西汾阳市→汾酒
(二)战争和文化
一、先秦时期
1、抢占山西→加速文化交融
2、运城盐湖:盐在古代是稀有资源→控制食盐→控制国家命脉
3、尧舜禹→在周边建立都城→国家→周成王分封山西给弟弟叔虞→封地“唐”→后他儿子改名为“晋”
4、春秋时期→晋国→传奇人物→贡献典故和成语:退避三舍、介子推、赵氏孤儿、寒食节、假道伐虢、唇亡齿寒、晋文公
5、春秋时期→三家分晋→韩/赵/魏→战国时期→三晋大地→秦赵两国在长平激战
6、山西的重要性:进,居高临下,直至河北、河南,可图中原;退,有地有河,能自给自足,割据一方
二、魏晋南北朝
1、魏晋南北朝时→中原乱团→来自草原的鲜卑人→占领山西→割据北方→建立北魏
2、北魏人→信佛→定都平城(大同)→寺院/佛像→建筑
⑴.云冈石窟
⑵.悬空寺:同时供奉儒、释、道
⑶.梁思成(建筑学家)→在山西找到唐代建筑:佛光寺东大殿、南禅寺
三、宋朝
1、契丹人→建立辽国→占据山西的一部分→对抗大宋
2、建筑
⑴.应县木塔:木结构,没有用到一颗铁钉
⑵.世界三大奇塔:中国山西应县木塔、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埃菲尔铁塔
四、近代
1、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攻占北平,全面侵华
2、平型关大捷:八路军→在平型关设下埋伏→日寇大败→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在山西开辟敌后根据地
⑴.察哈尔:中国原省级行政区,1952年撤销
⑵.绥远:中国原省级行政区,1954年撤销
4、八路军和当地人民→破坏日军交通线→粉碎“大扫荡”计划→践行勇敢顽强、不畏艰难的太行精神
5、光未然→途径陕西和山西→听到黄河号子→《黄河吟》→《黄河大合唱》
(三)拼搏和奉献
一、晋商
1、中国传统三大商帮: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广东的潮商
2、晋商→银行业→山西票号:把真金白银存进票庄,换成会票→带着会票上路,方便又安全
3、周朝→平遥古城→晋商赚钱→买房子→大院:乔家大院、王家大院
二、关帝庙:武财神关羽→山西人的骄傲→关帝庙目前三万多座,关二爷故乡的解州关帝庙规模最大
三、美食:猫耳朵、碗托、刀削面、莜面栲栳栳、高粱面鱼鱼
四、干燥少雨
1、山西的气候干燥少雨→适合种耐寒耐干的小麦
2、气候干燥→水土多呈碱性→吃醋→生津润肺,中和碱性
五、产业
1、造山运动→山西地下煤炭资源丰富→黑黢(qū)黢的煤炭
2、近些年,山西开始转型,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领域、高端装备制造业、自动化
7 西电东送
(一)西电东送的原因
一、判断是否缺电
1、发电方式-中国2021年电力生产结构图
⑴.火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70%左右
⑵.水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15%左右
⑶.风能、核能、太阳能等的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15%左右
2、发电方式
⑴.火电
①.燃烧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电能
②.亚欧板块古时期被埋在地下的动物形成
A.北方陆地形成早,生存着很多动植物,地壳稳定,产生化石能源的概率大
B.南方陆地形成晚,地壳频繁,产生化石能源的概率小
③.我国化石能源大多分布在北边:内蒙古、陕西、新疆、陕西
④.新疆的煤炭储量占全国40%左右,石油、天然气的储量也占30%左右
⑵.水电
①.水力发电→利用江河/湖泊等水流→推动发电机发电
②.水电资源丰富的省份大多在西南部:四川、云南、湖北、贵州等
③.地势:中西部海拔高,落差大,水流急;东部地势平坦,水流慢
3、总结
⑴.西北火电资源丰富,西南水电资源丰富
⑵.西边总体发电量大
二、全国用电情况
1、人越多的地方,对电的需求量越大
2、1935年,胡焕庸→胡焕庸线→北起黑河,南到腾冲:西边→雪域高原+火热沙漠→养活全国4%的人口;东边→平原+丘陵+气候适宜→养活全国96%的人口
3、电力自给率=发电量/用电量
4、西边人少电多,东边人多电少
(二)西电东送
一、发电
1、世界在役的最大火力发电厂:内蒙古的大唐托克托发电厂→主要给北京供电→每年保证北京四分之一的用电量,“火电航母”
2、青海的:龙羊峡水电站、玛尔挡水电站
3、长江的六大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世界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三峡水电站(世界第一大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
4、新疆和内蒙古→风大+阳光足→发展风电、光电产业
二、送电
1、电流
⑴.发电厂→发电→补充进电路→工厂用电→从电路上取
⑵.电流分两种:直流电电流方向不变;交流电电流方向一直在变
⑶.电能损耗:输电距离很长→电线发热→电能转化为热能→散掉了
⑷.电流:电流大,路拥挤;电流小,路宽敞
⑸.Q=I²Rt:热量=电流²×电阻×时间
⑹.电流的热效应:电流大→热量高→电路发热
2、电压
⑴.电压:电能流动,就有电势差
⑵.特高压:特别高的电压
⑶.电流=电功率/电压
⑷.提升电压→降低电流→减少损耗
⑸.目前我国电压分围五档
①.安全电压:30V以下
②.低压:220V~380V
③.高压:10kV~220kV
④.超高压:330kV~750kV
⑤.特高压:1000kV交流、±800kV直流以上
⑹.特高压的好坏
①.好:靠变压器能实现
②.坏:电压提高到一定程度→电冲出电线→在变压器里乱窜→可能击穿变压器→漏电
3、绝缘层:绝缘纸
4、三条西电东送大通道
⑴.黄河中上游的水电+山西/内蒙古的火电→送往京津唐
⑵.三峡和金沙江的水电→送往华东
⑶.云贵和广西的水电→送往广东
(三)西电东送的好处
一、保障了全国的用电
二、促进了西部的发展
三、技术出口,造福全国
1、帮巴西建成美丽山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既解决当地用电问题,又赚取了外汇
2、菲律宾、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家,采用我国的特高压技术
8 西气东输
(一)西气东输的原因
一、天然气
1、火力发电→燃烧煤炭/石油→产生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酸雨/雾霾/全球变暖→灾害
2、天然气(更加清洁)→天然蕴藏于地层中的可燃气体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3、天然气的形成
⑴.地底温度高+压力大+微生物+动物遗骸+长时间化学反应→石油/天然气等
⑵.纯靠各种元素在地下反应,没有生物参与→部分天然气
二、板块运动→地层挤压→褶皱
1、向下凹的地段→向斜→谷地。油气受到压力→朝两边散→向斜区受侵蚀少→变成山地
2、向上凸的地段→背斜→山地。油气受到压力→朝顶边跑→背斜区受风吹雨打→容易被向下掰→山顶裂开→变成谷地
3、盆地
⑴.找石油/天然气→去背斜的盆地:四川的四川盆地、新建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青海的柴达木盆地、陕西的鄂尔多斯盆地
⑵.新中国成立后→新疆的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
三、东边人多,厂多,需求多: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
(二)西气东输的方法
一、勘探、开发难
1、天然气→中国最西边输送到最东边
2、一线工程横跨十个省区市,干线将近4000千米
3、天山南麓的:克拉2气田
二、管道研发、铺设难
1、管道研发
⑴.高强度钢管:X70钢管:X代表类别,指运石油、天然气的钢管;70代表强度,可以承受很大压力,不易变形
⑵.大功率加压设备:30MW级燃驱压缩机
2、铺设难
⑴.管道穿黄河、越长江
⑴.保护黄河河床→管道铺设在河床20米以下穿越→顶管法:南北两岸建4个20多米深的竖井→通过竖井送入管道→管道穿越黄河
(三)西气东输的好处
一、促进了西部经济发展
二、保障了全国能源供应
三、天然气有更多的议价空间
1、以相对划算的价格,引进世界各地的天然气
2、来自中亚、俄罗斯等地区的管道天然气;来自澳大利亚的液化天然气
3、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化石能源,越用越少→尽量从国外进口
四、保护了全国的生态环境
每年至少输送120亿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节省了1600万吨标准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