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传染病学—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肾综合征出血热重点内容,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属的各型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人感染禽流感重点内容,人感染禽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且临床表现会随感染亚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轻症类似普通感冒,重症可出现肺出血、脓毒症、休克、瑞氏综合征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症状。
牙拔除术重点内容,内容涵盖拔牙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拔牙创的愈合以及牙拔除术的常见并发症及防治。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是你不可或缺的学习助手。
口腔卫生保健重点内容,内容涵盖口腔卫生和口腔保健两大部分,刷牙注意事项:刷牙顺序一从一侧、刷牙时间一至少2min、刷牙次数一最好在餐后和睡前各刷牙1次,每天至少刷牙2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定义
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属的各型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
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充血出血、肾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原学
负性单链RNA病毒
不耐热不耐酸,对紫外线、乙醇、碘酒敏感
流行病学
传染源—啮齿动物—鼠
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直接接触、垂直传播、虫媒传播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男性青壮年
流行特征
地区性—亚洲、海拔500米以下,丰水带农业区,东北林区
季节性、周期性—四季
人群分布—青壮年男性农民、工人
病理与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病毒直接作用,免疫损伤作用
病理生理
休克
原发性休克(病程3~7天出现的低血压休克)
原因
病毒、免疫反应→全身小血管、毛细血管广泛损害→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血浆外渗→血容量不足
血浆外渗→血液浓缩,粘稠度↑→DIC→血液循环淤滞→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继发性休克(少尿期后出现的休克)
大出血
继发感染
多尿期水、电解质补充不足
出血
早期出血原因
全身小血管损伤
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
晚期出血原因
凝血机制障碍
DIC早期—广泛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
DIC后期—继发性纤溶亢进,加重出血
急性肾衰竭
有效循环血量↓,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
病理
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损害
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
严重者各器官充血出血、变性坏死
临床表现
潜伏期
4~46天,2周多见
典型病程包括—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发热期(病后3~7天)
发热
起病急,畏寒高热(39~40℃),弛张热、热程3~7天
全身中毒症状
全身酸痛
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
头痛—脑血管扩张充血
腰痛—肾周组织充血水肿
眼眶痛—眼球周围组织充血严重,伴眼压升高、视力模糊
胃肠道中毒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肠系膜局部极度充血水肿
毛细血管损害—出血、充血、渗出水肿征
三红—颜面、颈部、胸部
严重者—醉酒貌
黏膜充血—眼结膜、软腭、咽部
皮肤出血—腋下、胸背➕搔抓样、条索点状瘀点
肾损害—蛋白尿➕镜检发现管型
低血压休克期(病后4~6天)
发热末期/热退同时出现血压下降,少数热退后发生
低血容量表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弱、尿量减少
严重者—烦躁、谵妄
少尿期(病后5~8天)
少尿—<400ml/d,无尿—<50ml/d
尿毒症
酸中毒
水电解质紊乱—高血钾,低血钠,低血钙
严重者—高血容量综合征➕肺水肿
体表静脉充盈,收缩压↑,脉压差↑,脉搏洪大,心率↑,脸部胀满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心源性肺水肿
多尿期(病后9~14天)
移行期
400~2000ml/d
血尿素氮↑、血肌酐↑
多尿早期
>2000ml/d
氮质血症无改善
多尿后期
>3000ml/d
氮质血症↓,精神食欲好转
若水、电解质补充不足/继发感染→继发性休克、低血钾、低血钠
恢复期
<2000ml/d,精神食欲基本恢复
轻型—38~39℃
中型—39~40℃
重型—>40℃,少尿<5天/无尿<2天
危重型—少尿>5天/无尿>2天
非典型—<38℃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第2天后—血小板↓
第3天后—白细胞↑
第4~5天—淋巴细胞↑
发热后期-低血压休克期—血液浓缩,血红蛋白↑,红细胞↑
尿常规
突然出现大量蛋白尿
镜检—红细胞、白细胞、管型
血生化
BUN、Br—低血压休克期开始↑
血气分析—发热期呼碱,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代酸
血Na、Cl、Ca↓,血K、Mg、磷↑
凝血功能
发热期血小板开始↓
DIC—血小板<50×10^9/l
高凝期—凝血时间↓
低凝期—PT、APTT↑
纤溶亢进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
免疫学
特异性IgM抗体1:20为阳性,特异性IgG抗体1:40为阳性,二次效价4倍以上升高有诊断价值
分子生物学
RT-PCR检测汉坦病毒RNA
病毒分离
心电图
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T波高尖
并发症
呕血、便血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休克、凝血异常、水电紊乱、高血容量综合征→脑水肿、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
肺水肿
继发感染、心肌损害、肝损害、自发性肾破裂
鉴别诊断
发热期
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斑疹伤寒、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
低血压休克期
急性中毒性菌痢、休克性肺炎
治疗
原则—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
发热期—抗病毒➕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预防DIC
低血压休克期—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
少尿期—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透析
多尿期—移行期和多尿早期同少尿期,多尿后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继发感染
恢复期—补充营养,休息1~2个月,定期复查
并发症治疗
预防
防鼠灭鼠,做好食品和个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