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零件图
这是一个关于零件图的思维导图,零件图是表达单个零件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的图样,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零件图
1.零件图的作用
零件图是表达单个零件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的图样
• 指导生产:为零件的加工制造提供详细依据。
• 质量检验:作为检验零件质量的标准。
• 装配参考:帮助理解零件在装配体中的位置和作用。
• 技术交流:在设计、生产、维修等环节传递零件信息。
2.一张完整的零件图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 图形:用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表达零件的形状。
• 尺寸:标注零件的定形、定位尺寸,确保加工精度。
• 技术要求:包括表面粗糙度、公差配合、热处理等要求。
• 标题栏:注明零件名称、材料、比例、图号等基本信息。
3.根据零件的用途和作用可以把零件分为哪三大类
• 轴套类零件:如轴、套筒等,主要起支承、导向作用。
• 盘盖类零件:如端盖、齿轮等,多为回转体,有孔、槽等结构。
• 箱体类零件:如减速器箱体,形状复杂,用于容纳、支承其他零件。
4.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原则
(1)主视图的选择要考虑的两个问题
• 形状特征:选择最能反映零件形状特征的方向作为主视图。
• 加工位置:考虑零件的加工位置,使主视图与加工位置一致,便于加工和测量。
(2)其他视图的选取原则
• 补充表达:选择其他视图补充主视图未表达清楚的部分。
• 清晰表达:视图数量要适中,避免过多或过少,确保表达清晰。
(3)有哪些特殊问题需要处理
• 局部结构:对于局部复杂结构,可采用局部视图或局部剖视图。
• 对称结构:对称结构可只画一半,但需标注对称符号。
5.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1)零件图上一般选择哪些几何元素作为尺寸基准
• 平面:如端面、底面等。
• 轴线:如轴的中心线。
• 对称面:如对称零件的对称面。
(2)尺寸基准分为哪几类
• 设计基准:根据零件的设计要求确定的基准。
•工艺基准:根据零件的加工和测量要求确定的基准。
(3)合理标注尺寸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 完整性:尺寸标注要完整,无遗漏。
• 清晰性:尺寸标注要清晰,避免交叉和混乱。
• 合理性:尺寸标注要合理,便于加工和测量。
(4)零件中标准结构要素如何标注
• 螺纹:标注螺纹的公称直径、螺距、旋向等。
• 键槽:标注键槽的宽度、深度、长度等。
• 倒角:标注倒角的尺寸,如1×45°。
(5)合理标注零件尺寸的方法和步骤
1. 选择基准:确定尺寸基准。
2. 标注主要尺寸:标注主要尺寸,如轴的直径、孔的直径等。
3. 标注次要尺寸:标注次要尺寸,如倒角、圆角等。
4. 检查调整:检查尺寸标注是否完整、清晰、合理,进行调整。
6.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
6.1 零件的表面结构轮廓分为哪三类
• 粗糙度轮廓:反映表面微观不平的程度。
• 波纹度轮廓:反映表面中等间距的不平度。
• 原始轮廓:反映表面宏观形状。
6.2 评定表面结构常用的轮廓参数有哪两种
• 高度参数:如Ra(算术平均偏差)。
• 间距参数:如Sm(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
6.3 表面结构参数值的选用
• 根据使用要求:如耐磨性要求高的表面,Ra值应较小。
• 根据加工方法:如精磨加工的表面,Ra值较小。
6.4 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代号及其标注方法
• 图形符号:用特定符号表示表面结构要求。
• 代号:包括粗糙度参数值、取样长度等。
• 标注方法:标注在视图的轮廓线上或引出线上。
6.5 极限与配合
(1)什么是零件的互换性
零件的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中,任取其一,不需经过任何挑选或修配,就能在机器上安装,并能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
(2)相关术语
• 基本尺寸:设计给定的尺寸。
• 实际尺寸:零件加工后的实际测量尺寸。
• 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
• 尺寸偏差:某一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 尺寸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 公差带:由公差值确定的尺寸范围。
• 公差带图:用图形表示公差带。
• 公差等级及标准公差:公差等级越高,精度越高。
• 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
• 孔轴的公差带代号:由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数字组成。
(3)三种配合状态
• 间隙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
• 过盈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
• 过渡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重叠。
(4)两种配合制度
• 基孔制:以孔的公差带为基准,调整轴的公差带。
• 基轴制:以轴的公差带为基准,调整孔的公差带。
(5)公差与配合的选用
• 根据使用要求:如要求高精度配合,选用较小公差。
• 根据加工能力:考虑加工设备的精度。
(6)公差与配合的标注
• 公差标注:在尺寸后标注公差值。
• 配合标注:在尺寸后标注配合代号。
6.6 几何公差的标注
(1)几何公差的基本概念
几何公差是限制零件几何要素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指标,包括形状公差、方向公差、位置公差和跳动公差。
(2)几何公差的标注
• 框格:用框格标注几何公差,框格内包括公差项目符号、公差值等。
• 指引线:指引线连接框格和被测要素。
7.各类零件的表达特点及构型
7.1 轴套类零件
(1)结构特点和构型分析
• 形状:多为回转体,有轴肩、键槽等结构。
• 功能:支承、导向。
(2)视图选择及表达特点
• 主视图:轴线水平放置,反映主要形状特征。
• 其他视图:局部剖视图表达键槽等结构。
(3)尺寸标注
• 主要尺寸:标注轴的直径、长度等。
• 次要尺寸:标注键槽尺寸、倒角等。
(4)技术要求
• 表面粗糙度:加工面要求较高。
• 公差配合:轴与孔的配合要求严格。
7.2 盘、盖类零件
• 形状:多为扁平状,有孔、槽等结构。
• 功能:端盖、齿轮等。
• 其他视图:局部剖视图表达内部结构。
• 主要尺寸:标注孔的直径、盘的直径等。
• 次要尺寸:标注槽宽、倒角等。
• 公差配合:孔与轴的配合要求严格。
7.3 叉、架类零件
• 形状:形状复杂,有叉形、架形结构。
• 功能:支承、连接。
• 主视图:选择能反映主要形状特征的方向。
• 其他视图:多个视图配合表达复杂结构。
• 主要尺寸:标注主要支承面尺寸。
• 次要尺寸:标注连接孔尺寸等。
• 公差配合:连接孔的配合要求严格。
7.4 箱体类零件
• 形状:形状复杂,有多个孔、槽等结构。
• 功能:容纳、支承其他零件。
• 主要尺寸:标注主要孔的直径、箱体尺寸等。
8.阅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1. 概括了解:看标题栏,了解零件名称、材料等。
2. 分析视图:分析各视图,想象零件形状。
3. 分析尺寸:分析尺寸标注,了解加工精度要求。
4. 分析技术要求:分析技术要求,了解表面粗糙度、公差配合等。
5. 综合归纳:综合分析,全面理解零件图。
9.绘制零件草图的步骤
1. 选择视图:根据零件形状选择合适的视图。
2. 绘制底稿:用铅笔绘制各视图的底稿。
3. 标注尺寸:标注主要尺寸和次要尺寸。
4. 标注技术要求:标注表面粗糙度、公差配合等技术要求。
5. 检查修改:检查草图,修改错误和遗漏。